我们为什么需要诗人和诗歌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6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曾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魏天真和魏天无这部主要谈论诗歌的著作《真无观:与他者比邻而居》,即是对当下诗歌和社会人伦的一份“懂得”,一份“慈悲”。他们谈的既是诗歌本身,也关乎存于当世的社会人伦,其中蕴含着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和生命个体的崇高理想。
   这本书分为三辑,第一辑《真有意思》为魏天真著,第二辑《无所遁形》为魏天无著,第三辑《观世之音》为二人的对话录。对话录的话题有些就是前面两辑文题的继续和深入展开,而且,二人交谈有时会碰撞出意外的文学火花。总体来说,他们讨论的都是比较具体的问题或对象,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魏天真在一些问题上观点更为激进一些,但二人对诗歌现存问题的痛惜与对好诗理想的祈愿是一致的,对诗歌关乎的人性、社会、国家、历史及语言本身的关注和解析,让我们看到了文人的诗歌理想和社会担当。
   该书主要谈论的是诗歌,将作者对当下诗坛的现状、某位诗人的创作、个人对诗的一些思考等表达出来。这些文章不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学院式批评,但却融入了作者最为真实、真切的看法和思索,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文学史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文学是人学”,而在这些关乎人类心灵和民族精神演进的文学文体中,诗歌是其中的精华,是“文学中的文学”。在全球化浪潮和市场经济、虚拟网络等裹挟下的复杂语境下,诗人生存的现实空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只能是变小而不是扩大,但反过来需要诗人伴随着“向内转”的视角而拓展精神与心灵的空间。透过诗人的眼睛和笔,我们不仅知晓了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做一个中国诗人”和放弃“长安”、回归“楚国”的还乡理想,更深刻地知道了个人化心路历程中透视出的人类世界。在与自己和与他者的对话中,我们能够理解或许诗人注定是失败的,而诗歌本身则注定是不朽的。比如,两位作者在书中都提到了海子。生前,他生活困顿,情感受挫,到处碰壁,乃至于死后也遭到“侮辱”与“损害”。但他却追随他的“瘦哥哥”梵高,即便在最困顿的时刻也只肯做“物质的短暂情人”。他所追求和向往的爱情也化在美丽的诗歌里——“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像爱着我亲手写下的四首诗”。在他的诗歌王国里,他就是国王。最终火车的铁轨卷走了他的身躯,而他随着诗歌“终将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在本书中,两位作者对于当下读者对海子的接受和炒作,以及他的诗歌文本自身都表达了自己真切的看法。他们怀着对诗人、对诗歌的“同情之了解”,带给我们一个像杜鹃一样啼血哀鸣,虽不得世人理解但却同情世人,执著追寻生命真谛的“先知”形象。
   此外,本书给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读诗歌的新角度。魏天真在第一辑中有一篇《诗歌是声音的雕像》;在第三辑《声音的背后,记忆的后方》的对话中,与魏天无对这一问题又有进一步的讨论。将声音这一叙事学的重要范畴引入对诗歌的分析,既特别新颖,也为感受和解读诗歌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并且,中国本来就有歌诗的传统,有些诗原就是唱出来的。魏天真以剑男的诗为例,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诗歌是一种声音,并且特别强调了诗的声音是它自己的声音,不同于音乐,“诗灌注生气于音乐,诗的声音乃是音乐的灵魂”。虽然诗歌的平仄、押韵、对仗等规约在当代诗歌的写作中早已辉煌不在,但对优美天籁的渴望促使我们听听诗歌独特的声音。这声音借由诗歌示于众人,对其中声音的倾听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声音本身就是作者、诗歌自身、读者等的多重对话,而声音中传递出的“声音”,不论是诗的言内之意还是言外之意,既属于诗也超越了诗本身:属于诗,是说诗歌的声音本身会携带着作者写作的意图指向,是诗歌天然的有带给人美感、惬意或痛苦、哀愁的能力;超越了诗本身,是说声音本无哀乐,从声音中解读出的作者或读者的欢乐与哀愁,多重声音的连贯或断裂展现出的对某种现状的态度,从诗歌中读出这些“声音”的是人。诗歌的声音承载的是个人或时代的记忆,人是靠记忆活着的动物,人类心血凝成的艺术形式——诗歌更是记忆中的精华,只不过随着机械复制和大众文化时代的来临,人类创造性的记忆和经验不断匮乏,使得诗歌的记忆只能不断向后退。但在我看来,这仍是以退为进的,因为当诗歌与世界并行,观察问题并与之抗争的时候,这本身就是在“协助世界”。声音本身就有一种魔力,诗歌的声音更是带我们跨过了时空,走过了轮回,传递出世间的七情六欲和百态人生,传达出天地间的一种不断变化而又亘古不变的诗情画意。
   《真无关:与他者比邻而居》作为一部介于大众读物和文学批评之间的著作,带有中国传统印象式诗话、词话点评的色彩,为我们更好地走近文学、走进诗歌世界,提供了一座桥梁,读起来不至于太轻松也不会太累,对于初涉文学的学子是一种指引,对于久浸其中的人是一杯香茗。另外,对诗人、诗歌的持续的关注和思索,既是对当下社会的现实关怀,更是引导我们回到诗歌、回到文学本身的一种努力。作家余华曾说:“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现在,附着在诗身上的因素数不胜数,甚至已不堪其重。自然,诗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单独存在,但应该与其在时间、空间上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诗歌不应该只是见证者,更是思考者,只有保持一定距离,才能做到旁观者清,发出一种更理性也更深刻的声音。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是对诗的一种见证和思考。这份见证与思考既是具体可感的,也是抽象超拔的,因为它关乎诗的发展,关乎人的存在,更关乎精神和心灵的栖居地。
   诗人或许是天地间最痛苦的灵魂,但正是这群先知式的、为人类而思考的痛苦灵魂,带给我们冷漠世界里的惺惺相惜和一丝温存。我们对他们的需要和依赖远远超过他们对我们的索取。“我深信,我永远是这块亲爱土地上的/那个呕吐诗句像呕吐出一朵朵呛人的花的/那个春天的酒鬼。”(黑大春《圆明园酒鬼》)对情的祭奠与怀念,对逝去的不断追忆,对于人是一种残酷,但这份残酷却可以在诗歌里找到一份“懂得”。而《真无关:与他者比邻而居》这部书,是对这份“懂得”的真诚发现和更深层的对诗人和诗歌的一种关怀与慰藉。这份“懂得”里融注着两位作者的真情与努力,以及作为学院里的知识分子担当社会的责任感。
   聂菲菲,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
其他文献
《河岳英灵集》是唐代丹阳进士殷璠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完成编选的唐诗选本,其中收录李白诗作十三首,包括《蜀道难》。殷璠曰:“白性嗜酒,志不拘检,常林栖数十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大致是说,李白最爱饮酒,性格不受拘束,隐居山林间数十年,所以他的文章,大都豪迈奔放。至于他的《蜀道难》等诗歌,可谓是奇之又奇,自屈原以来,很少有这种格
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课改十多年来,为什么总觉得改来改去并没有达到人们的期待。身兼语文教师与学校管理者,我在观察中发现这些年来我们的教学研究近乎走火入魔,总是想独树一帜,创立门派,急于见效,就是很少愿意在教学设计上动脑筋。  为什么是设计,不是备课,备课跟设计,究竟有什么区别?备课本往往是学校统一印制的,一般来讲,备课本上往往设置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小结、课后作业等栏目,备课时将这些
【学情、教情分析】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部分”共计五个单元,《井》处在“生命的律动”这个起始单元,与之相配合的单元知识是“走进诗的世界”。问卷调查显示,刚刚“走进诗的世界”的学生一旦大量接触中国现当代诗歌的经典,真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手忙脚乱:无论是心理上或者知识储备上他们都显得准备不足。因为他们只懵懵懂懂只知皮毛地了解了一些关于中国现代诗歌的知识。而且部分教师自
现实教学中,由于学生们缺少对生活的体验,致使作文成为了令他们最为头疼的常规作业。学生们的习作常常是无病呻吟、各种材料的简单堆砌。那么如何改变学生写作的这种常态,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还能言之有物?体验式教学应该是改变这一现状的便捷而有效的途径。  体验是生活的、感性的、活跃的、剧烈的。而没有体验,就不会有情感的冲动、精神的觉醒和智慧的发现。所以说,让学生学会体验,从体验中感受生活,感悟社会,就成了
张若虚传世作品仅存《春江花月夜》和一首泯而不闻的《代答闺梦还》,但这并不影响张若虚崇高的文学史地位,更不能泯灭《春江花月夜》难以逾越的艺术价值。  《春江花月夜》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是毫无疑问的,闻一多甚至不吝言辞地称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向后……清除了盛唐的路”[1]。如水般诗意流淌的词句,如水般轻灵跃动的意象,如临目前的意境营造……这些足以摇荡人心,但这些
一、问题缘起  散文是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最多的文体,散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览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百余篇课文,现代文学性散文多达三十余篇,占比约四分一,足见散文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而散文的有效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课熏陶感染的作用,形成学生的独特学习体验。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达成散文的有效教学来达成对学生表达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1.散文文体本身的难以把握。只看
语文独立设科已逾110年,从百余年的语文教育发展史角度来看,语文教育有过挣扎与挫折,也有过觉醒与兴盛。尤其是从新课改后的十余年发展情况来看,语文教育呈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之象,无论是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实践研究层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十年前有学者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缺乏学术的积累,缺乏学术的规范、准则,乃至缺乏起码的学术平台,乃至缺乏起码的学术意识。”(王荣生语)今日反观这一总结时,我们应当有所欣慰,
汤见光,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教师。  高中课改已经实施多年,学生自主探究作为一种全新学习方式,其理念可谓深入人心,但是,观察他人的日常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总是深感困惑:教师在备课、说课时都有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考虑与言说,但是在现实的课堂实施过程中,自主学习的理念往往只是飘在空中,没有真正“落地”,常常只有走过场的形式,没有真正的探究,更没有真正的自主。  典型的例子如,高中语文必修
一、导语设计  四季轮回,秋天和其他季节一样,静静地来又终将悄悄地去,但凭倚文学这扇神奇的窗口,我们能永远地观望秋天享受秋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以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而照亮现代文坛的江浙才子郁达夫的文字世界,去观望去享受他用高雅情趣滋养和守护的秋天——《故都的秋》。  二、引出焦点“欣赏和热爱悲凉”  1.一生朗读幻灯片呈现的文章首尾两段文字(文段略)。  2.师:作者不远千里来欣赏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师  苏教版高中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中有一篇汪曾祺晚年追怀故土的小说《鉴赏家》,作品塑造了鉴赏家“叶三”和画家“季匋民”的人物形象。通过记叙两人的交往轶事,特别是叶三因赏鉴季匋民的画作而终生收藏、至死不卖的情节,赞颂了重情义、真性情、高雅清逸的美好品质。但对于叶三为何将画作带入棺材这一结尾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耐人寻味的结尾。  季匋民生前便是全县第一个大画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