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即生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素质,然而在现行的生物教学,存在许多学生学习与生活脱节的现象,我们的很多学生都不能灵活的运用生物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降低了学习生物的兴趣。笔者主要从生物教学要和日常生活知识联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两个角度,浅谈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活;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注重生物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这既是新课程对生物教学的要求,是着重培养学生素质的要求,也是现行教学中学生学习与生活脱节,不能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缺乏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自然也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的障碍和短板。
  理论源于生活,是对生活实践的总结和升华。人本身就是生物,高中生物知识有很多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而且高中生已具备了很多与生物相关的直观生活经验。例如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有过的“腿抽筋”即生物教学中的“抽搐”,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是因为缺钙,贫血中的缺铁性贫血和补血用品中都富含铁等现象,这些知识都可以在学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作用”时加入教学;同样人夏天为什么要出汗?出汗后又为什么口渴等加入稳态教学;将对“不干不净,吃了不生病”的理解加入到免疫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白生物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部分问题,从而知道学习生物的现实意义,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所以,生物教学联系日常生活,能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现实有效性的认识,从而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采用将日常生活知识贯穿于生物知识教学中的方法,不但能让学生明白生物知识是有用的,可以解释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还能将抽象的知识用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降低对生物知识理解和运用的难度。
  例如我们在学习“生物中含量最多的是化合物水”时,可结合鲜草与干草,新鲜粮食与嗮干了的粮食的重量变化来说明;在讲“水的分类与作用”时,可结合“种子晒干后仍能发芽,而高温炒干则不能”来说明自由水在温和条件下会失去大部分,而结合水不能失去的问题;用老年人皱纹多,消化能力弱,而婴幼儿皮肤水灵,消化能力强来说明“同种生物中含水量越多代谢越旺盛”;结合腌制的鱼肉不易腐败来讲解“微生物在高浓度的盐溶液环境中无法吸水生存,甚至失水死亡”。由此可见,将生物知识和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态联系起来,学生就可以直面感受生物教学中的现象,从而将生物知识具体化,降低了知识理解的难度,学生就能更容易地掌握和理解生物知识。
  生物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通过将生物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有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矿物质元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来教会学生在农业生产中,在没下雨时施肥,要将肥料配成溶液,将矿物质元素变成以离子形式、主动运输的方式更容易被吸收;施肥前松土,能增加土壤含氧量,促进根的有氧呼吸供能,促进根的生长和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合理密植”、“轮作间作”能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正其行,通其风”能增大CO2浓度,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简简单单的一个生物知识点,就能让学生掌握到农业生产中大量而具体的实际问题,这样看来,生物知识不是单一的让学生解决学习成绩问题,更能让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这些知识或许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培养学生将生物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的能力,不只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这种方法,还要让学生主动地运用,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师生互动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
  其一,在学生学习到生物知识后,教师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小实验,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过程中,真实的了解“生物知识是有现实有效性的”。比如,教师在讲解光合作用中的“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时,可以让学生找来豆种在无光和有光条件下分别培植,几天后再来观察两者的区别,从而让学生明白为何市场上卖的豆芽大多是白色的,叶绿素的合成必需光的道理。在整个动手中,不但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知识原理,更能让他们对知识的学习有时间上的延续性,从而在教学效果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其二、教师在教学过程或课余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已掌握的生活常识或其它学科知识拿出来,用生物知识对其解释,让学生养成“将生物学习常态化”的习惯。比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垂涎三尺”等知识,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积累的常识或谚语,当教师教会学生用生物知识解释问题的能力后,这些常识或谚语,就能变成生物学科中的遗传和变异、条件反射等知识点。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如果将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知识巧妙的结合起来,不仅能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学生物,处处学生物;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0.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0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每一个老师要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在每个孩子心灵里都种下一粒希望的种子,然后耐心地去浇灌,去培育。相信辛勤的耕耘总能结出累累的果实。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特别是小
期刊
【摘要】随着“双高普九”工作的实施与完成,部分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本文仅就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做一简单分析,并就如何应对提出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控辍保学;巩固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0    随着“双高普九”工作的实施与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得到了切实地贯彻和落实,应该说,“普九”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据笔者所知
期刊
摘要:班主任的群众路线是指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这实际上就是把党的群众路线运用在了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落实上。具体的落实工作主要有一下几点: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心声,掏出心来换取学生的信任,直起腰来服务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群众路线;工作原则  【中图分类号】G456  班主任工作的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落实。  班主任是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既要关注“人人”,也要关注不同的人,既要促使全体学生数学基本质量标准的达成,也要为不同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空间。  1、课堂上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  要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课堂上得不同的发展,首先要为这种发展创造必要的
期刊
摘要:生活是学习语文的舞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之一,引导学生将教材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首阐述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的意义,而后从引导学生“话题”生活、立足生活命题作文、立足生活评价作文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最后对生活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语文;写作
期刊
一、选题立意  宗旨--立足课标考纲,洞察高考考点  命题--课标、考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2013年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大纲》都要求学生能“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考纲》明确文学类文本考核的能力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为了改变传统历史课堂老师讲述、学生听的常态,让学生接受和理解历史,并传承历史,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快乐成长,我选择了《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进行了创新,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接受历史、感知历史的同时,为学生插上快乐的翅膀,在历史的天空下自由飞翔。  关键词: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情景教学法;回忆录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当人类即将迈
期刊
内容摘要:  据报导:我们中国的学生到外国上学,老师让学生临一幅画,中国的孩子画的非常象,可是让他们想象一幅画,却不知如何下手。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我们的孩子只是临摹的机器,没有创造力。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首先要更新观念,跳出习惯思维方式,不限制他们的才能,用创造性思维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在这几年的儿童画教学工作中,我一直都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一个重要探索的课题,反复实践不断钻研,现在我就谈谈如何
期刊
【内容摘要】《天净沙秋思》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探究其本质,是曲作者能充分利用分离思维提取经典意象,巧妙组合成一幅游子远行图。学生写作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平时积累的经典素材中的经典元素,把自己的作文写得凝练又内蕴丰富。  【关键词】:语言凝练;内蕴丰富;分离思维、写作、分离、经典素材、经典元素、和谐融入;效果显著。  【中图分类号】G633.3  很多人都知道元曲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天净
期刊
博比特和查特斯将课程编制过程引入了研究领域,认为目的(理想)、目标和活动之间的关系,就是课程所要关注的问题。教育目标具体化、标准化孕育了二人以教育目标为中心的课程编制模式。拉尔夫泰勒是20世纪初课程思想的集大成者,泰勒在二人以及拉格的基础上发展了课程编制模式,详细地提出了课程目标、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的思路并引发了整个教育界的关注和讨论。  一、驳泰勒原理程式化  泰勒原理中的目标与活动似乎类似于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