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它很容易做“无用功”,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语文教师也没有做好,做的事大都属于“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不该教的教了无数,该教的又没有教”这一类情形。我们来看实际的教学现状:
教学《道士塔》,先揪出千古罪人王道士,历数他和相关官员的罪状后,结合本地文物保护的现状,着力讨论现在该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教学《我与地坛》,说了母爱对史铁生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之后,播放满文军的《懂你》,让学生联系自身经历谈母爱。教学《拿来主义》时说今天的开放心态……
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目标设定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文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一句话,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不能再出现“耕人田,荒己地”的现象。
到底什么样的内容是一篇课文里的“语文核心价值”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①具有语文特点。即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学得到的知识。②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这种特征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往往能被公认为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③具有统领性。从这一特点出发,便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涵,走进作家的世界,建构起对文章丰富意义的认识。④便于上升为“类概念”。即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同一类文章,同一种语言现象。就阅读教学而言,应着力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应体现语文的本色本香
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没有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人文教育、审美教育等也就没有了附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语文教学内容必须基于深厚扎实的语文之根,才不至于出现把《道士塔》上成历史课,把《我与地坛》上成思想品德课这种“耕人田荒己地”的现象。语文课上联系生活也好,拓展延伸也罢,它的底线必须是语文。诚然,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但整合只是方法,整合的目的最后还应该落实到为语文所用上来的。大语文观本没有错,可如果一不留神成了“没语文”,那就本末倒置。
教学内容要体现语文的本色本香,就要着眼于对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揣摩、品味和运用。惟其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内化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道士塔》作为余秋雨散文的代表之作,语言优美,具有诗性的魅力,大胆真切的想象,细致生动的描写,丰富灵动的修辞等,尤其是文中所贯穿的一种强烈的主体意识,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所以教学中可以以文本的诗话语言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对语言的品味中,感受作者对民族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这样,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在对文本语言的感受中就能自然形成,无须特别预设相关教学环节。《拿来主义》教学应突出“形象说理”、个性表达这些具有语文价值的内容,至于“理性对待外来文化”等完全可以到政治课、历史课上去学。
二.教学内容应关注文本的基本价值取向
所谓文本,就是指作者已经写成,未经读者阅读理解的文稿,是作者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创作的语言文字。它作为一种静态而带有生命的个体选入教材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教材文本只是为我们提供了教学内容的可能,其本身只能是教材内容而不是教学内容。我们所理解的文体的基本价值取向包括文本原初的价值取向以及文本作为选文的价值取向。
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必须尊重文本原初的价值取向。阅读理解是一种创造能力,但这种行为是以尊重文本原初意义为前提的,即关注文本创作时作者的内心世界,寻找文本的原初价值观,这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文本传达的信息寄予了作者独特的情思和指向,这种特定的指向是文本的价值所在,是解读的重中之重。例如一提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人们就会联想到静谧之美、恬淡之美,同时也能认同作者那种细腻的感受,丰富的联想以及绚丽的描摹。确立这样的教学价值点容易被学生理解、模仿、运用。
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还必须重视文本作为选文的价值。首先,必须依据课程目标,了解学习这类选文要达到什么目标。其次,必须从整个教材的选文系统来思考文本作为选文的价值取向。因为把一篇文章放在整个教材的选文系统中,它不但是有单篇的教学价值,同时也具有作为系统一部分的局部意义。
三.教学内容应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综合,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态度、语文习惯、语文方式以及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各方面的融合。教学内容是培养、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的物质基础。教学内容是在师生之间相互作用下呈现并生成的,它的评判标准是课堂有没有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我们细读就会发现“我”对地坛的描写明显选择了三个时间段,这三个时间段中,“我”的处境不同,心态不同,对生命理解的境界也不同,“我”眼中的地坛的景色也不同——“我”观察到的对象、色彩、意义,很多都是随着我的心情而变化着,前面多是衰败的,颓唐的,无意义的,后面多是鲜活的,积极的,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作者的眼中之景,乃心中之景”。于是本文的教学思路是否可以这样来设计:让学生对比三个阶段中作者的心境与其眼中景物色彩的关系,明白我国古代文论中重要的“境由心生”的美学主张。而这样的一篇文章的学习,就可以归纳为阅读同类文章——借景抒情散文的基本模式,并迁移到对其他文章的阅读理解当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朱浩军,教师,现居浙江岱山。
教学《道士塔》,先揪出千古罪人王道士,历数他和相关官员的罪状后,结合本地文物保护的现状,着力讨论现在该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教学《我与地坛》,说了母爱对史铁生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之后,播放满文军的《懂你》,让学生联系自身经历谈母爱。教学《拿来主义》时说今天的开放心态……
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目标设定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文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一句话,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不能再出现“耕人田,荒己地”的现象。
到底什么样的内容是一篇课文里的“语文核心价值”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①具有语文特点。即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学得到的知识。②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这种特征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往往能被公认为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③具有统领性。从这一特点出发,便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涵,走进作家的世界,建构起对文章丰富意义的认识。④便于上升为“类概念”。即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同一类文章,同一种语言现象。就阅读教学而言,应着力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应体现语文的本色本香
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没有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人文教育、审美教育等也就没有了附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语文教学内容必须基于深厚扎实的语文之根,才不至于出现把《道士塔》上成历史课,把《我与地坛》上成思想品德课这种“耕人田荒己地”的现象。语文课上联系生活也好,拓展延伸也罢,它的底线必须是语文。诚然,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但整合只是方法,整合的目的最后还应该落实到为语文所用上来的。大语文观本没有错,可如果一不留神成了“没语文”,那就本末倒置。
教学内容要体现语文的本色本香,就要着眼于对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揣摩、品味和运用。惟其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内化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道士塔》作为余秋雨散文的代表之作,语言优美,具有诗性的魅力,大胆真切的想象,细致生动的描写,丰富灵动的修辞等,尤其是文中所贯穿的一种强烈的主体意识,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所以教学中可以以文本的诗话语言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对语言的品味中,感受作者对民族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这样,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在对文本语言的感受中就能自然形成,无须特别预设相关教学环节。《拿来主义》教学应突出“形象说理”、个性表达这些具有语文价值的内容,至于“理性对待外来文化”等完全可以到政治课、历史课上去学。
二.教学内容应关注文本的基本价值取向
所谓文本,就是指作者已经写成,未经读者阅读理解的文稿,是作者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创作的语言文字。它作为一种静态而带有生命的个体选入教材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教材文本只是为我们提供了教学内容的可能,其本身只能是教材内容而不是教学内容。我们所理解的文体的基本价值取向包括文本原初的价值取向以及文本作为选文的价值取向。
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必须尊重文本原初的价值取向。阅读理解是一种创造能力,但这种行为是以尊重文本原初意义为前提的,即关注文本创作时作者的内心世界,寻找文本的原初价值观,这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文本传达的信息寄予了作者独特的情思和指向,这种特定的指向是文本的价值所在,是解读的重中之重。例如一提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人们就会联想到静谧之美、恬淡之美,同时也能认同作者那种细腻的感受,丰富的联想以及绚丽的描摹。确立这样的教学价值点容易被学生理解、模仿、运用。
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还必须重视文本作为选文的价值。首先,必须依据课程目标,了解学习这类选文要达到什么目标。其次,必须从整个教材的选文系统来思考文本作为选文的价值取向。因为把一篇文章放在整个教材的选文系统中,它不但是有单篇的教学价值,同时也具有作为系统一部分的局部意义。
三.教学内容应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综合,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态度、语文习惯、语文方式以及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各方面的融合。教学内容是培养、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的物质基础。教学内容是在师生之间相互作用下呈现并生成的,它的评判标准是课堂有没有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我们细读就会发现“我”对地坛的描写明显选择了三个时间段,这三个时间段中,“我”的处境不同,心态不同,对生命理解的境界也不同,“我”眼中的地坛的景色也不同——“我”观察到的对象、色彩、意义,很多都是随着我的心情而变化着,前面多是衰败的,颓唐的,无意义的,后面多是鲜活的,积极的,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作者的眼中之景,乃心中之景”。于是本文的教学思路是否可以这样来设计:让学生对比三个阶段中作者的心境与其眼中景物色彩的关系,明白我国古代文论中重要的“境由心生”的美学主张。而这样的一篇文章的学习,就可以归纳为阅读同类文章——借景抒情散文的基本模式,并迁移到对其他文章的阅读理解当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朱浩军,教师,现居浙江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