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效率;提高;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3—0039—01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而合理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数学知识。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创设以下几种教学情境。一是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成功地导入新课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故事、笑话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良好的问题情境可形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寻根究底;三是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把新知识寓于游戏竞赛活动中,通过游戏竞赛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并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二、激活知识的积淀,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或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之后构建当前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应用已有的知识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应用已学过的旧知识,获取新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使能力获得一定的发展和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好训练的时机和训练形式,训练讲究科学性、层次性、艺术性。如,我在给学生上“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有位学生说“百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我适时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举出实例,或证明或驳斥这一观点。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百分数分子可以为整数还可以为小数这一性质,还运用这些知识理解了生活中的百分数。
三、注意课堂问题的精心设计
教师的设问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提问要避免随意性,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适时,要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很多教师采用在空圆锥里装沙实验的方法。这个方法简单易操作,而且也容易让学生得出圆锥体积的公式,但是却无法让学生明白圆锥与圆柱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一点,我这样设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都可以用一个什么公式来求它们的体积?求圆锥的体积能不能用底面积×高?如果用圆锥的底面积×高求得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自然沟通了圆锥与圆柱的联系,然后再借助教具进一步验证其结论,学生很自然地得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
四、改变作业批改方式,让学生享受数学之美
从古到今,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不外乎于用单纯的 “√”和“×”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这不仅影响了师生之间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我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效果甚好。数学评语一是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二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学生经常由于粗心而出错,我总是先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希望,鼓励其改正缺点。可写评语为:“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或“和细心交朋友!”“老师看你的字真是一种享受,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学生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编辑: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3—0039—01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而合理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数学知识。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创设以下几种教学情境。一是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成功地导入新课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故事、笑话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良好的问题情境可形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寻根究底;三是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把新知识寓于游戏竞赛活动中,通过游戏竞赛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并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二、激活知识的积淀,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或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之后构建当前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应用已有的知识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应用已学过的旧知识,获取新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使能力获得一定的发展和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好训练的时机和训练形式,训练讲究科学性、层次性、艺术性。如,我在给学生上“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有位学生说“百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我适时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举出实例,或证明或驳斥这一观点。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百分数分子可以为整数还可以为小数这一性质,还运用这些知识理解了生活中的百分数。
三、注意课堂问题的精心设计
教师的设问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提问要避免随意性,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适时,要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很多教师采用在空圆锥里装沙实验的方法。这个方法简单易操作,而且也容易让学生得出圆锥体积的公式,但是却无法让学生明白圆锥与圆柱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一点,我这样设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都可以用一个什么公式来求它们的体积?求圆锥的体积能不能用底面积×高?如果用圆锥的底面积×高求得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自然沟通了圆锥与圆柱的联系,然后再借助教具进一步验证其结论,学生很自然地得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
四、改变作业批改方式,让学生享受数学之美
从古到今,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不外乎于用单纯的 “√”和“×”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这不仅影响了师生之间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我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效果甚好。数学评语一是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二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学生经常由于粗心而出错,我总是先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希望,鼓励其改正缺点。可写评语为:“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或“和细心交朋友!”“老师看你的字真是一种享受,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学生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