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的问题,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40分钟有限的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下面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关注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情境。”于是过去的“复习型”、“开门见山型”等导入新课的方法大多被“创设情境”导入法所代替,内容生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层出不穷。不可否认,许多数学课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有吸引力了,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在“创设情境” 一统课堂的今天,过滥、过度、过于平庸或过于花俏的情境充斥着数学课堂。
  二、关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我们经常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露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问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的不带思考性的简单问题,或者是一些带有暗示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影响探究学习效果。提问要让学生经历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意识地设置思维障碍,使学生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又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出发,为学生进行数学思维铺路搭桥,使学生的思维顿开茅塞,重新活跃起来,最后通过学生自身兴奋的思维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问在有疑之处、问题难易适度并具有启发性,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
  三、关注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这一理念提出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便改变了处于垄断地位的传统班级教学方式,成了绝大多数教师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率,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首先,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才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
  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至少应注意:①分工明确。要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②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位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③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四、关注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但是,在现行的一些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回答的问题是简单还是有难度的、是对的还是不全面的,都能听到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命令:掌声鼓励。继而听到的就是学生给的“啪、啪、啪”的一片掌声和“棒、棒、棒”的一片赞扬声,一节课上,表扬或掌声不断。我们不妨反思一下:过多、无度的鼓励有它的价值和意义吗?我认为,评价的首要原则应该是客观公正,在这个基础上,再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和价值的评价。另外,从某种角度来说,客观公正的评价也能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导致学生“表扬依赖症”的产生,让评价真正发挥其保护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激活进取心的效益。
  总之,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教师。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为实施新课程服务。实施新课程,不能单靠有热情,更需要有理性,愿我们战斗在一线的教师们共同努力,让数学课堂充满真实的激情和活力。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其他文献
摘要:要分析、寻找学生形成学困的原因,加强思想教育,树立学习信心,课堂采用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互帮互学,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积极的评价让学困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关键词:学困生;参与式教学;激发;学习动机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学困生就是指数学基础较差、思
期刊
摘要:数学,生活的良师益友。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让学生尝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和快乐,是数学教学要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实用性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应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当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联的时侯,数学才是活的,才是有生命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是基础教育的一场革命。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要以教材为中介,教材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新课程标准的观念强调我们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传统教育观念下所编写的旧教材
期刊
一、问题来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我会连”、“读读比比”、“我会找”。  二、问题解答  一年级的小学生,大多好动爱玩、自制力差,枯燥的拼音字母和汉字,再加上教师简单的重复说教,很快会使他们厌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主动地学习,我把这节课设计成一次有趣的秋游,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在这节课中,我把
期刊
摘要:提高初中化学复习教学质量应当抓好三个要素:转变观念、把握内容、讲究策略。转变复习观念——贯彻三主原则;把握学习内容——形成三点构建网络的化学知识体系;讲究复习策略——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转变观念;把握内容;讲究策略  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教学工作的体会,笔者认为,提高初中化学复习教学质量应当抓好三个要素:转变观念、把握内容、讲究策略。  一、转变复习观念——贯彻“三主
期刊
摘要:许多初中生都感到物理难学,可从创造和谐课堂、导课、创设教学情境、实验教学、学用结合五方面入手,使初中生轻松学好物理。  关键词:轻松;学好;兴趣  许多初中生都感到物理难学,甚至产生了怕学物理的心理。笔者作为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初中物理教师,深深地认识到,要使学生真正轻松学好物理,教师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如何使初中生轻松学好物理呢?笔者在下面谈谈
期刊
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合作教学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采取课堂合作学习法能使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的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为此,笔者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索实践了“合作教学”模式,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1.在合作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的教学环境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
期刊
一、教学理念  本节课是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知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经历统计的过程,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并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发展统计观念;同时,增强环保意识,感受生活中的统计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与反思  设计片段一:创设情境,感受统计。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梅峰小学准备给40名参加文艺会演的同学
期刊
摘要: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设置“疑难”话题。众所周知,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以问题为载体的教学更能点燃学生思维的激情。问题情境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等来提出,将学生置身于似会非会、似懂非懂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词:能力;方式;能力  在问题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被“应试”所桎梏甚至被扭曲而偏离其应有的轨道。在高考、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以考试为中心、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成了我们整个基础教育的大环境。“分数定一榜,一榜定终身”,使学生的命运前途、学校的声誉效应都维系在一张试卷显示的分数上这就使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以学生掌握知识为教学的第一目的,要考的内容重点教、反复教,甚至考什么,就教什么,对学生进行反复的知识训练。这就违背了语文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