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教者,必善问。以问题驱动教学,是问题式教学方法的核心,活跃学生思维积极探究,是问题式教学方法的终极目标。作为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践者,我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受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提高,但同时也感受到真正用好这种教学方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老师问什么?怎么问?如何激发学生问?如何处理学生的回答?如何对待学生生成的问题?等等都需要老师仔细揣摩。一旦处理不好,不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还会令学生在问题的轰炸中失去信心,无效学习。
如何保证历史课堂提问的实效呢?课堂提问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可分为不同的环节。每一阶段的活动内容和特点直接决定了提问的方式。
首先:问在导入处。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我通常采用激趣提问导入新课。例如在讲授《南北战争》这一课时我是这样提问的:①美国通过什么事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的独立?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是美国独立战争,在此基础上接着问:②美国独立战争是有那阶级或阶层领导的?学生答出是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③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在美国的独立战争中曾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为何又反目成仇,手足相残呢?这一系列的问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自然就带着问题寻找原因了。这种设问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突破了本课的一大难点,学生了解了这一战争原因,那么接下来南北战争的性质、作用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其次:问在疑问处。教师设置的提问需问在学生有疑处,有疑问才会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记得在讲授《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时,当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了这样一些背景:改革前的日本封建落后,闭关锁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入侵,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立刻就有同学议论“怎么和中国一样啊?”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近代日本曾和中国“同是天涯沦落人”。
为什么中国屡次战败,沦为半殖民地,而日本却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一个强国呢?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的寻找答案了。
第三:问在关联处。注重设计问题的纵横联系,如在学习明治维新时,可以围绕日本古代史上大化改新和改革后日本崛起并发动、参与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的相关内容设计问题(纵向联系)。也可以联系俄国的1861年改革的相关内容设计问题(横向联系)。再进一步联系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三种方式: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法国、美国。通过资产阶级改革:日本、俄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德意志、意大利。这样提纲挈领,使学生的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第四:问在激疑处。鼓励学生生成有价值的问题。形成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如何对待学生“新生成问题”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新生成的问题”,这是问题式教学方法的最高境界。随着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愈来愈强,面对一些“新生成问题”,有些可能连教师自己也会措手不及,而在“问题”教学的实施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促进者。例如在上《中国外交事业新发展》这一课,课本中有幅图展示了在中国召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请问什么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看到这幅图,很多学生产生了这个疑问,对于这样的“新生成问题”,虽然与本课关系不大,可以一笔带过。但对学生来说,碰到了一个新概念,并且及时提了出来。对于这样的情况我首先肯定了同学们能大胆思维和发现问题,同时在课堂上给予解释:在一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部长级会议中,美国代表提议召开各会员国的首脑会议,因为没有得到所有成员国的同意,所以美国建议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样就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我们遵循学生的需求,共同收获问题教学的丰硕成果。
如何保证历史课堂提问的实效呢?课堂提问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可分为不同的环节。每一阶段的活动内容和特点直接决定了提问的方式。
首先:问在导入处。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我通常采用激趣提问导入新课。例如在讲授《南北战争》这一课时我是这样提问的:①美国通过什么事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的独立?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是美国独立战争,在此基础上接着问:②美国独立战争是有那阶级或阶层领导的?学生答出是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③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在美国的独立战争中曾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为何又反目成仇,手足相残呢?这一系列的问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自然就带着问题寻找原因了。这种设问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突破了本课的一大难点,学生了解了这一战争原因,那么接下来南北战争的性质、作用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其次:问在疑问处。教师设置的提问需问在学生有疑处,有疑问才会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记得在讲授《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时,当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了这样一些背景:改革前的日本封建落后,闭关锁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入侵,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立刻就有同学议论“怎么和中国一样啊?”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近代日本曾和中国“同是天涯沦落人”。
为什么中国屡次战败,沦为半殖民地,而日本却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一个强国呢?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的寻找答案了。
第三:问在关联处。注重设计问题的纵横联系,如在学习明治维新时,可以围绕日本古代史上大化改新和改革后日本崛起并发动、参与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的相关内容设计问题(纵向联系)。也可以联系俄国的1861年改革的相关内容设计问题(横向联系)。再进一步联系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三种方式: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法国、美国。通过资产阶级改革:日本、俄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德意志、意大利。这样提纲挈领,使学生的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第四:问在激疑处。鼓励学生生成有价值的问题。形成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如何对待学生“新生成问题”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新生成的问题”,这是问题式教学方法的最高境界。随着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愈来愈强,面对一些“新生成问题”,有些可能连教师自己也会措手不及,而在“问题”教学的实施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促进者。例如在上《中国外交事业新发展》这一课,课本中有幅图展示了在中国召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请问什么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看到这幅图,很多学生产生了这个疑问,对于这样的“新生成问题”,虽然与本课关系不大,可以一笔带过。但对学生来说,碰到了一个新概念,并且及时提了出来。对于这样的情况我首先肯定了同学们能大胆思维和发现问题,同时在课堂上给予解释:在一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部长级会议中,美国代表提议召开各会员国的首脑会议,因为没有得到所有成员国的同意,所以美国建议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样就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我们遵循学生的需求,共同收获问题教学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