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的成长需要心灵的解放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靳向荣
因家长不恰当的教养理念和方法,可以像山一样压抑、扭曲原本自然、健康的孩子的生命,然而不自知的家长们总是想方设法从孩子身上找到原因。
孩子的心理发展要经历两个重要阶段:一是1岁半到3岁,这时,幼儿刚开始有“自主”意识。再就是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的青春期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变化大、心理波动大,是跟父母在心理上“分离”的时期,各种冲突都会体现出来。不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发展规律,一味地要求孩子遵从父母的心意,势必造成亲子关系的冲突,甚者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
有一位30多岁的男士(简称N),7年前不满意自己的工作,辞职自谋职业。因手艺好,收入相当不错;后来,有人看他生意红火也跟着做,却因为质量比不上他而生意不好,就想方设法排挤他。
N因为退缩的性格收摊不干了,改行做别的行当,不是行业差距大做不下去,就是不敢合理地争取自己的利益而损失惨重。现在,他找到我来咨询,初来时神情黯然,窘迫得总怕说错什么。经过咨询,我了解到他这种个性其实与他小时父亲的教育有关。
N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对他特别关注,寄予厚望。小时候N偶有考试成绩不好,得到的不是安慰鼓励,父亲一边看着他唉声叹气,一边用一些极端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失望:你就是一个废物,将来什么也做不成,你看XX了吧,(一个生活境遇很差,事事不如意,被人看不起的邻居),以后你就像他那样,你还能干什么……
青春期之前的孩子,分辨、认知能力还不完备,大多的认知来自家长和学校的教育,被父亲定型为这样的人,这个孩子怎么还能有上进的勇气?以后表现的事事退缩,连自己合法合理的权益都不敢维护。可叹的是家人对此也不理解,来咨询之前还一致认为N“什么也做不成、不可救药了”。可以说,是家人造就了退缩的N,他是个被人“合理指责”的受害者。
通过咨询,家人理解了他,N也揭开了自己性格缺陷的谜底,至此,在他心中沉睡多年的希望开始复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N先生重塑自我,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也非一日之功。
心理自然成长的规律是人健康成长的根基,违反这一规律的做法束缚了孩子,也束缚着父母。人的成长发展不可能像园林艺术那样,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特点。像制作盆景那样雕塑孩子,即使他按你的模式成型,也是一个精神上“畸形”的生命体,到那时父母将悔之晚矣。
(摘自《当代健康报》)
彼得·潘综合征
说起“彼得·潘综合征”就不得不提到长不大的彼得·潘。1904年,彼得·潘诞生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他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彼得·潘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但这毕竟只能出现在童话中,不能为现实所接受。
“彼得·潘综合征”患者就是现实中的彼得·潘,面对社会的剧烈竞争和残酷倾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装嫩”,行事带有孩子气,渴望回归到孩子的世界。但这种心态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这种心理的极端形式被称为“彼得·潘综合征”,被定性为一种心理疾病。
彼得·潘综合征是由家庭教育环境造成的。家长们总认为,儿童时期是一生当中最好的时光,应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少让他们肩负起责任。家长的这种想法会给孩子造成错觉,以为生活永远只是由玩具、零食和游乐场组成的。
“彼得·潘综合征”对患者的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往往一生碌碌无为,他们的症状不但可能会导致家庭破裂,也容易使自己为在失落中获得暂时的满足而沉溺于酒精和药物。这种病症难以用药物治愈,唯一的办法是接受心理理疗。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患者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和人生观不是单靠家人说教就能改变的,只有由精神病专家来引导。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靳向荣
因家长不恰当的教养理念和方法,可以像山一样压抑、扭曲原本自然、健康的孩子的生命,然而不自知的家长们总是想方设法从孩子身上找到原因。
孩子的心理发展要经历两个重要阶段:一是1岁半到3岁,这时,幼儿刚开始有“自主”意识。再就是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的青春期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变化大、心理波动大,是跟父母在心理上“分离”的时期,各种冲突都会体现出来。不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发展规律,一味地要求孩子遵从父母的心意,势必造成亲子关系的冲突,甚者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
有一位30多岁的男士(简称N),7年前不满意自己的工作,辞职自谋职业。因手艺好,收入相当不错;后来,有人看他生意红火也跟着做,却因为质量比不上他而生意不好,就想方设法排挤他。
N因为退缩的性格收摊不干了,改行做别的行当,不是行业差距大做不下去,就是不敢合理地争取自己的利益而损失惨重。现在,他找到我来咨询,初来时神情黯然,窘迫得总怕说错什么。经过咨询,我了解到他这种个性其实与他小时父亲的教育有关。
N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对他特别关注,寄予厚望。小时候N偶有考试成绩不好,得到的不是安慰鼓励,父亲一边看着他唉声叹气,一边用一些极端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失望:你就是一个废物,将来什么也做不成,你看XX了吧,(一个生活境遇很差,事事不如意,被人看不起的邻居),以后你就像他那样,你还能干什么……
青春期之前的孩子,分辨、认知能力还不完备,大多的认知来自家长和学校的教育,被父亲定型为这样的人,这个孩子怎么还能有上进的勇气?以后表现的事事退缩,连自己合法合理的权益都不敢维护。可叹的是家人对此也不理解,来咨询之前还一致认为N“什么也做不成、不可救药了”。可以说,是家人造就了退缩的N,他是个被人“合理指责”的受害者。
通过咨询,家人理解了他,N也揭开了自己性格缺陷的谜底,至此,在他心中沉睡多年的希望开始复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N先生重塑自我,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也非一日之功。
心理自然成长的规律是人健康成长的根基,违反这一规律的做法束缚了孩子,也束缚着父母。人的成长发展不可能像园林艺术那样,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特点。像制作盆景那样雕塑孩子,即使他按你的模式成型,也是一个精神上“畸形”的生命体,到那时父母将悔之晚矣。
(摘自《当代健康报》)
彼得·潘综合征
说起“彼得·潘综合征”就不得不提到长不大的彼得·潘。1904年,彼得·潘诞生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他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彼得·潘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但这毕竟只能出现在童话中,不能为现实所接受。
“彼得·潘综合征”患者就是现实中的彼得·潘,面对社会的剧烈竞争和残酷倾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装嫩”,行事带有孩子气,渴望回归到孩子的世界。但这种心态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这种心理的极端形式被称为“彼得·潘综合征”,被定性为一种心理疾病。
彼得·潘综合征是由家庭教育环境造成的。家长们总认为,儿童时期是一生当中最好的时光,应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少让他们肩负起责任。家长的这种想法会给孩子造成错觉,以为生活永远只是由玩具、零食和游乐场组成的。
“彼得·潘综合征”对患者的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往往一生碌碌无为,他们的症状不但可能会导致家庭破裂,也容易使自己为在失落中获得暂时的满足而沉溺于酒精和药物。这种病症难以用药物治愈,唯一的办法是接受心理理疗。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患者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和人生观不是单靠家人说教就能改变的,只有由精神病专家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