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创教育实践能力、平台建设是“双高”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面对“双创”教育与专业教学体系、学生管理制度等领域的冲突、双创导师队伍不足、全真的创业实践环境缺乏等问题,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双高”院校背景下电商双创实践平台建设方案,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成效颇丰。
关键词:双高建设;电商双创;能力提升;平台建设
一、当前“双创”教育实践当前的主要问题
(一)“双创”教育实践与课程教学脱节
“双创”教学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核心,也是培养高质量创业就业人才的基本载体。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有一定的积累,但是目前任然没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让课程系统不完善,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当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中,大多偏向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启蒙,没有强有力的专业基础作为支撑,让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后无法亲身实践。
(二)双创实践教育与学生管理体系错位
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的大学生,课堂教学组织管理、作息管理、外住安全管理等问题,在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双创”教育强调“学中做,做中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大学生尽可能多的投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这给学生管理带来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一套优化方案助力双创实践与教学。
(三)专业的“双创”导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专业的“双创”导师队伍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重要保障。目前高校“双创”导师多为专业教师或学工系统的辅导员,理论知识储备丰富,但对行业和市场发展了解接触不深,缺乏专业的系统创新创业实践与训练。部分高校聘请创业成功者担任导师,但与学校“双创”实践教育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鸿沟。
(四)创业实践环境与硬件平台水平不高
现阶段很多高校都建有创业孵化与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实际运行状况与市场环境脱钩,有明显的高校实验室的模拟性,完全无法与真正的创业比拟,对大学生的真实创业实践教育效应并不明显。指导学生创业,必须真实的环境孵化与训练学生,在双高院校建设过程中,急需建设一批较高水平的真实创业环境与硬件平台。
二、双高背景下“双创”实践能力提升平台的建设发展路径
(一)完善顶层设计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
1.强化顶层设计
进一步明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双创”实践教育有机的融入学校办学文化。成立由副校长担任组长的创新创业管理领导小组,每学期专题研究部署“双创”教育工作,并将“双创”教育纳入学校对各部门的目标考核中,明确了团委、教务、学工、科研等多部门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的职责。
2.创新机构设置拟成立创业学院、设计学院,分管“双创”教育的副校长担任院长,教务处、团委、学生处副处长担任副院长,负责全校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建设、教改班管理。将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专业纳入创业学院和设计学院,进一步完善让专业支撑创业、创业提升专业服务创业能力的新机制。拟设立創业管理处,负责具体协调、管理“双创”教育相关整体工作。
(二)实施三大工程,以电商专业双高建设为抓手,推进“双创”与教育教学改革
1.“双创”系列课程体系逐步完善。
结合双高院校建设任务,学校出台了专门的创新创业相关学分管理办法,设置了2个创新创业必修学分,学生既可以通过学习创新创业通识课程获得,也可以通过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凭相关双创实践经历折算认定学分。每年让超过50%的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80%的学生有勤工助学的经历,100%的学生接受SYB、GYB等创新思维训练、创业实践教育。
2.“双创”平台搭建校级教师电商创业团队、电子商务与国际文化交流社团、工作室三大载体。
不断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从课内到课外,置换整个专业课程教学,实现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培养的全过。依托相关专业开设教改班,从大一或者大二就组班,边学习边创业,或开展创业体验,重点强调学中做、做中学,由资深“双创”指导教师担任班主任,建立“ACP”的培养模式。近年来,教改班实现了专业创业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教改班学生毕业时自主创业率也较高,可以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班。教学由创业教育教研室负责,内容包含工商税务、企业家精神、知识产权、经济法等为主,形式以专家讲座、企业游学、企业实践等替代传统课堂,学生根据需求自主选择课程,达到规定要求的学生每学期可替代非专业核心课。
3.构建“双创”导师工程,建设校内专任和校外兼职“双创”导师队伍。
进一步选聘具备创新创业指导和真实实践经历的专任教师,担任专任“双创”导师。聘请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毕业生等担任“双创”导师。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发展交流中心,定期组织开展沙龙研讨,邀请知名专家入校讲座,每年选派“双创”导师参加校外相关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创业,出台《“双创”导师管理办法》,导师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可折算为教学课时。每年开展优秀“双创”导师评选,拟设计在职称评审文件中明确创业导师可破格晋升。
(三)打通各大平台,打造全真创新创业环境
创业生态圈与当地政府共建创业园,与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紧密合作,为大学生“全真式”电商创业实践提供“一站式”服务,连接学校的各类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以服务创意产业升级为主要目标的创意产业带。建立“双创”竞赛训练场,成立创新创业竞赛领导工作小组,制定《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法》,推进项目落地升级。
(四)构筑多重保障,建立“双创”服务支持体系
1.制度服务保障
构建从大学生创业的成果认定,到创新创业学分管理、项目扶持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制度保障体系。推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进行创业。
2.资金扶持保障
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工作经费,拓宽学生创业资金来源,设立创业基金。“双创”项目可申请不少于2000元的经费支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明确全额贴息创业担保贷款,联合银行机构为学生提供低息创业贷款等。
3.每年组织优秀创业毕业生评选活动,宣讲学生创业事迹;聘请优秀创业学生担任创业助教,亲授“创业秘籍”;邀请优秀校友入校举办讲座,分享创业经验,传授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在校园招聘会中设立创业校友招聘专区,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渝北 401120)
关键词:双高建设;电商双创;能力提升;平台建设
一、当前“双创”教育实践当前的主要问题
(一)“双创”教育实践与课程教学脱节
“双创”教学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核心,也是培养高质量创业就业人才的基本载体。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有一定的积累,但是目前任然没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让课程系统不完善,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当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中,大多偏向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启蒙,没有强有力的专业基础作为支撑,让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后无法亲身实践。
(二)双创实践教育与学生管理体系错位
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的大学生,课堂教学组织管理、作息管理、外住安全管理等问题,在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双创”教育强调“学中做,做中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大学生尽可能多的投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这给学生管理带来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一套优化方案助力双创实践与教学。
(三)专业的“双创”导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专业的“双创”导师队伍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重要保障。目前高校“双创”导师多为专业教师或学工系统的辅导员,理论知识储备丰富,但对行业和市场发展了解接触不深,缺乏专业的系统创新创业实践与训练。部分高校聘请创业成功者担任导师,但与学校“双创”实践教育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鸿沟。
(四)创业实践环境与硬件平台水平不高
现阶段很多高校都建有创业孵化与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实际运行状况与市场环境脱钩,有明显的高校实验室的模拟性,完全无法与真正的创业比拟,对大学生的真实创业实践教育效应并不明显。指导学生创业,必须真实的环境孵化与训练学生,在双高院校建设过程中,急需建设一批较高水平的真实创业环境与硬件平台。
二、双高背景下“双创”实践能力提升平台的建设发展路径
(一)完善顶层设计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
1.强化顶层设计
进一步明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双创”实践教育有机的融入学校办学文化。成立由副校长担任组长的创新创业管理领导小组,每学期专题研究部署“双创”教育工作,并将“双创”教育纳入学校对各部门的目标考核中,明确了团委、教务、学工、科研等多部门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的职责。
2.创新机构设置拟成立创业学院、设计学院,分管“双创”教育的副校长担任院长,教务处、团委、学生处副处长担任副院长,负责全校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建设、教改班管理。将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专业纳入创业学院和设计学院,进一步完善让专业支撑创业、创业提升专业服务创业能力的新机制。拟设立創业管理处,负责具体协调、管理“双创”教育相关整体工作。
(二)实施三大工程,以电商专业双高建设为抓手,推进“双创”与教育教学改革
1.“双创”系列课程体系逐步完善。
结合双高院校建设任务,学校出台了专门的创新创业相关学分管理办法,设置了2个创新创业必修学分,学生既可以通过学习创新创业通识课程获得,也可以通过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凭相关双创实践经历折算认定学分。每年让超过50%的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80%的学生有勤工助学的经历,100%的学生接受SYB、GYB等创新思维训练、创业实践教育。
2.“双创”平台搭建校级教师电商创业团队、电子商务与国际文化交流社团、工作室三大载体。
不断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从课内到课外,置换整个专业课程教学,实现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培养的全过。依托相关专业开设教改班,从大一或者大二就组班,边学习边创业,或开展创业体验,重点强调学中做、做中学,由资深“双创”指导教师担任班主任,建立“ACP”的培养模式。近年来,教改班实现了专业创业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教改班学生毕业时自主创业率也较高,可以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班。教学由创业教育教研室负责,内容包含工商税务、企业家精神、知识产权、经济法等为主,形式以专家讲座、企业游学、企业实践等替代传统课堂,学生根据需求自主选择课程,达到规定要求的学生每学期可替代非专业核心课。
3.构建“双创”导师工程,建设校内专任和校外兼职“双创”导师队伍。
进一步选聘具备创新创业指导和真实实践经历的专任教师,担任专任“双创”导师。聘请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毕业生等担任“双创”导师。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发展交流中心,定期组织开展沙龙研讨,邀请知名专家入校讲座,每年选派“双创”导师参加校外相关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创业,出台《“双创”导师管理办法》,导师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可折算为教学课时。每年开展优秀“双创”导师评选,拟设计在职称评审文件中明确创业导师可破格晋升。
(三)打通各大平台,打造全真创新创业环境
创业生态圈与当地政府共建创业园,与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紧密合作,为大学生“全真式”电商创业实践提供“一站式”服务,连接学校的各类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以服务创意产业升级为主要目标的创意产业带。建立“双创”竞赛训练场,成立创新创业竞赛领导工作小组,制定《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法》,推进项目落地升级。
(四)构筑多重保障,建立“双创”服务支持体系
1.制度服务保障
构建从大学生创业的成果认定,到创新创业学分管理、项目扶持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制度保障体系。推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进行创业。
2.资金扶持保障
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工作经费,拓宽学生创业资金来源,设立创业基金。“双创”项目可申请不少于2000元的经费支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明确全额贴息创业担保贷款,联合银行机构为学生提供低息创业贷款等。
3.每年组织优秀创业毕业生评选活动,宣讲学生创业事迹;聘请优秀创业学生担任创业助教,亲授“创业秘籍”;邀请优秀校友入校举办讲座,分享创业经验,传授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在校园招聘会中设立创业校友招聘专区,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渝北 4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