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凸显大学生思政教育不足情况,但同时也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的革新、创新指明方向,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向网络化、信息化方向进程,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实施注入动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应走创新发展路径,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对此,立足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途径,提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创新路径。
关键词:思政教育;实践;方法创新;大学生
引言: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施,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创新力度不足的问题,既不能够满足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思政学习需要,也影响到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而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实施提供契机。因此,高校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应树立创新思维,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观念、方法、方式的变革,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达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的有效性。
一、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途径
(一)网络实践途径
当前,网络化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趋势,通过网络教育的实施,能够进一步弥补传统教育实施的不足问题,使网络教育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成为有力的辅助工具,促进大学生良好的获取思政教育信息。同时,大学生思政教育向网络实践方向进程,也较为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获取信息的需要,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思政教育信息获取渠道。因此,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应向网络实践途径进程,以微课、微信等网络教育技术开展网络的思政教育活动,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的质量。
(二)文化实践途径
在多元化文化视域下,有必要增强大学生本土文化认知与理解,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大学生作为祖国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应对自身本土文化具有全面的认知。我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育人价值,大学生通过学习、认知文化,实现文化的弘扬与创新。因此,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应推进思政教育向文化实践路径发展,推进文化信息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中,促进大学生爱国教育、信念教育、诚实守信教育,进而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创新路径
(一)轉变大学生思政教育观念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式创新中,需要通过思政教育观念的转变路径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的质量。从心理学层面分析,个体的观念对其行为举止具有深层次的影响成效,教师、大学生身为思政教育实施的重点,需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创新中,转变自身教学、学习的观念,使教师教学的多元化、大学生学习的灵活性。首先,高校应意识到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不足问题,与时俱进,吸取新的思政教育观念,诸如以人为本观念、网络化观念等等,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其次,教师践行以人为本教育观念,推进思政教育模式、内容的更新。例如:针对当前思政教育内容生活性不足的问题,推进课程知识与生活信息衔接,以生活减缓思政教育知识化,促进大学生自我思政教育信息,并将思政教育信息、思维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最后,大学生应在教师的引领下,树立主动学习思维,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程知识的主动信息,还能够借助网络技术、网络平台进行知识的获取与学习,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方法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中,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方法是重点。在教育信息化下,推进思政教育网络化方向进程,彰显思政教育方式网络化实施的成效。首先,开展人机交互的思政教育方式,推进网络的思政教育信息与书本思政教育信息、课堂思政教育信息融合,构建完整的思政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进行良好的课程思政信息。例如:教师课前引领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中预习相关的思政教育信息,促进大学生对思政教育信息认知、掌握;在课堂教学中以探究性教学方法,引领大学生实践,并借助微课与思政教育内容衔接,引领大学生通过微课探究思政教育,发展大学生思维,促进思政教育有效性传递;在课后教学中,教师引领大学生进行课程实践,以课业、习题为导向,巩固大学生知识信息,达到良好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效。其次,开展情境的思政教育模式,创设生活、社会等情境,引领大学生从中理解认知思政教育。例如: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爱国、民主、公正等信息为基础,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大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促进大学生对思政教育深入认知与记忆。
(三)革新大学生思政教育评价模式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创新中,重视教学评价的革新,以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实施,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开展质量。教师应根据思政教育目标为基础,设计教学评价的要素,根据大学生教学实践情况,给于大学生针对性的评价,使大学生借助评价信息更好的知晓自身学习情况。教师在思政教育评价实施中,应根据大学生差异性,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以评价促进大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成效。
(四)拓宽大学生思政教育载体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创新中,拓宽大学生思政教育载体,达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首先,在拓宽大学生思政教育载体中,教师应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明确思政教育的实施不仅限于课堂教学中,而要拓宽其实践平台,促进思政教育更好的在大学生发展中发挥力度。例如:教师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其他课程教学中,拓宽思政教育载体,使大学生在多个教学平台中获取思政教育信息。其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施,依托于网络平台,在微信、QQ等平台中构建网络的思政教育场地。例如:在微信平台中构建群讨论,在微信平台分享思政教育信息,并引领大学生讨论思政教育信息,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力度。最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其载体立足于社会平台中,以社会平台为大学生实践场地,让大学生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提升大学生社会能力,进而凸显大学生思政教育教育真谛。
结语: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创新研究,能将新的思政教育观念、观点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体制中,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发挥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效,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进而达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的有效性。因此,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中,应该推进思政教育向网络、文化实践途径进程,提升思政教育质量,进而凸显思政教育改革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利国.基于新媒体环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84-85.
[2]李静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途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16+18.
[3]毛长明,郝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现途径研究[J].国际公关,2020(09):46-47.
作者简介:陈静(1990.02.10-),女,汉族,湖南,硕士研究生,助教,行政管理,思想政治课,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2)
关键词:思政教育;实践;方法创新;大学生
引言: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施,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创新力度不足的问题,既不能够满足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思政学习需要,也影响到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而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实施提供契机。因此,高校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应树立创新思维,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观念、方法、方式的变革,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达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的有效性。
一、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途径
(一)网络实践途径
当前,网络化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趋势,通过网络教育的实施,能够进一步弥补传统教育实施的不足问题,使网络教育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成为有力的辅助工具,促进大学生良好的获取思政教育信息。同时,大学生思政教育向网络实践方向进程,也较为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获取信息的需要,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思政教育信息获取渠道。因此,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应向网络实践途径进程,以微课、微信等网络教育技术开展网络的思政教育活动,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的质量。
(二)文化实践途径
在多元化文化视域下,有必要增强大学生本土文化认知与理解,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大学生作为祖国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应对自身本土文化具有全面的认知。我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育人价值,大学生通过学习、认知文化,实现文化的弘扬与创新。因此,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应推进思政教育向文化实践路径发展,推进文化信息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中,促进大学生爱国教育、信念教育、诚实守信教育,进而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创新路径
(一)轉变大学生思政教育观念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式创新中,需要通过思政教育观念的转变路径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的质量。从心理学层面分析,个体的观念对其行为举止具有深层次的影响成效,教师、大学生身为思政教育实施的重点,需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创新中,转变自身教学、学习的观念,使教师教学的多元化、大学生学习的灵活性。首先,高校应意识到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不足问题,与时俱进,吸取新的思政教育观念,诸如以人为本观念、网络化观念等等,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其次,教师践行以人为本教育观念,推进思政教育模式、内容的更新。例如:针对当前思政教育内容生活性不足的问题,推进课程知识与生活信息衔接,以生活减缓思政教育知识化,促进大学生自我思政教育信息,并将思政教育信息、思维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最后,大学生应在教师的引领下,树立主动学习思维,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程知识的主动信息,还能够借助网络技术、网络平台进行知识的获取与学习,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方法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中,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方法是重点。在教育信息化下,推进思政教育网络化方向进程,彰显思政教育方式网络化实施的成效。首先,开展人机交互的思政教育方式,推进网络的思政教育信息与书本思政教育信息、课堂思政教育信息融合,构建完整的思政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进行良好的课程思政信息。例如:教师课前引领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中预习相关的思政教育信息,促进大学生对思政教育信息认知、掌握;在课堂教学中以探究性教学方法,引领大学生实践,并借助微课与思政教育内容衔接,引领大学生通过微课探究思政教育,发展大学生思维,促进思政教育有效性传递;在课后教学中,教师引领大学生进行课程实践,以课业、习题为导向,巩固大学生知识信息,达到良好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效。其次,开展情境的思政教育模式,创设生活、社会等情境,引领大学生从中理解认知思政教育。例如: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爱国、民主、公正等信息为基础,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大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促进大学生对思政教育深入认知与记忆。
(三)革新大学生思政教育评价模式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创新中,重视教学评价的革新,以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实施,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开展质量。教师应根据思政教育目标为基础,设计教学评价的要素,根据大学生教学实践情况,给于大学生针对性的评价,使大学生借助评价信息更好的知晓自身学习情况。教师在思政教育评价实施中,应根据大学生差异性,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以评价促进大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成效。
(四)拓宽大学生思政教育载体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创新中,拓宽大学生思政教育载体,达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首先,在拓宽大学生思政教育载体中,教师应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明确思政教育的实施不仅限于课堂教学中,而要拓宽其实践平台,促进思政教育更好的在大学生发展中发挥力度。例如:教师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其他课程教学中,拓宽思政教育载体,使大学生在多个教学平台中获取思政教育信息。其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施,依托于网络平台,在微信、QQ等平台中构建网络的思政教育场地。例如:在微信平台中构建群讨论,在微信平台分享思政教育信息,并引领大学生讨论思政教育信息,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力度。最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其载体立足于社会平台中,以社会平台为大学生实践场地,让大学生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提升大学生社会能力,进而凸显大学生思政教育教育真谛。
结语: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创新研究,能将新的思政教育观念、观点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体制中,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发挥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效,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进而达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的有效性。因此,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中,应该推进思政教育向网络、文化实践途径进程,提升思政教育质量,进而凸显思政教育改革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利国.基于新媒体环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84-85.
[2]李静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途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16+18.
[3]毛长明,郝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现途径研究[J].国际公关,2020(09):46-47.
作者简介:陈静(1990.02.10-),女,汉族,湖南,硕士研究生,助教,行政管理,思想政治课,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