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低年级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ffrey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具备扎实的教学语言基本功,因为“言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常规手段,加上语文教学又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必须要“会讲”,才能吸引学生学习。此文中我将从自己的教学体验和常见的一些现象,从语言方面来探讨语文教学语言的认识。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旷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而学生则犹如被磁石吸引一般,写在他们脸上的充实和满足的神情,充分显现了教师语言的魅力。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会讲”,才能吸引学生学习,使他们感到语文课有学头,有趣味。如果语文教师不善言辞,即便是自己满腹经纶,满腔热忱,也是教不好学生,得不到学生欢迎的。由于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注意范围小,注意的分配集中,怎样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这对老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要求。
  一、我们要尊重教育对象,不能用使人听了伤心的语言
  我们要尊重教育对象,不能简单地使用命令式口吻,比如“不准”、“禁止”、“不能”等词语。教师语言生硬,不加选择地脱口而出,往往会伤了学生的感情,且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学生对你产生畏惧心理,师生关系疏远“你不学就算了,给我滚。”教师的这种不注意策略的语言容易让学生产生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情感。教师有时一句不经意的批评,会给学生稚嫩的心灵留下阴影,让学生对教师惧怕,久而久之便会疏远老师的。学生对你产生厌恶心理,就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教师语言僵硬,一副长者的口吻,会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冷漠、不具人情味,如:“我的话你就是非听不可!你倒是听得进还是听不进?听得进听不进,你都得听!”学生的心理意识越强,越渴望平等,越会对教师的这种话产生厌恶心理。学生对你产生逆反心理,师生关系对立。
  师生之间关系长期紧张下去,势必导致学生对老师的对立情绪,师生之间产生了情感障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那将是教育的严重失误。就像“再不改,我就不要你上学!”“你笨到猪一样!”之类刺耳的话语。
  二、教师要用赏识性的语言给学生增添做人的信心
  在呼唤赏识教育的今天,我们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更要做一个先锋的作用。赏识是对学生的行为的肯定、鼓励,它有利于唤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完成优良行为的愿望,激励学生的进取心、荣誉感给学生增添信心。“宇宙的前轮是蕴藏在每一个幼小的生命中。”孩子的心灵舒展是教育成功的标志,心灵舒畅的孩子才能轻松而快乐的飞。我在几年的教学 中积累了很多赏识学生的句子,如“老师为你而感到自豪”“这一次的写话水平可真高了,老师多想把它送到学校《少先队员》编辑部刊登”“你的回答是老师值得学习的,老师都没想到可以这样说。”在《放风筝》的教学中,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自己读到的最美的风筝。一名最调皮的差生把手举得高高的,跃跃欲试,要求画一只“大蝴蝶”,他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大蝴蝶,哪儿都不大,就肚子特别大,赛过了蝴蝶的翅膀,台下一阵哄笑,把平日里的调皮蛋笑得不好意思再画下去了,我及时说:“这只蝴蝶画得挺有意思的,这们同学关没有模拟书上的语言绘画,而是为我们带来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妈妈,这只蝴蝶妈妈肯定能生出好多漂亮的小蝴蝶,你们说我们该不该为这位同学的聪明鼓掌?”教室里的笑声被掌声取代了,“调皮蛋”也带着高兴又得意的神情走下了讲台。赏识性的语言不是让聪明的孩子才被夸奖,而是让孩子们在夸奖中更聪明。赏识性的语言充满了人情味,让学生在欢乐中接受教育。
  三、让童趣在课堂上开花使学生找回自我
  在作文课上,学生介绍完学校的小操场后,我引导学生:“小操场那么美丽,在这优美的环境里,你们有什么美好的想法呢?”一个女生回答:“我想成为白雪公主,站在绿叶丛中,我美丽的裙子撒开在地上,多美啊!”我忙说:“漂亮的公主,我将是你忠实的仆人——小矮人,让我来牵着你的长裙,陪你在花丛中散步,好吗?”同学们看了我天真的表演,听到来自“小矮人”的声音,不由得会心的笑了。
  在一次题为《伸出我们的双手》的口语交际课中,我一一列举了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的事情,我知道虽然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说要帮助别人,但在实际上由于现今社会的种种因素,绝大部分小孩子是没有帮助过别人的。我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角色扮演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我扮演学生,学生扮演需要帮助的人。在此过程中处处流露出学生的稚嫩和天真无邪。在课上,把自己当成是孩子,融入学生中间,让自己的心灵变小、变真,这样不仅学生得到了快乐,教师本人也体验到了拥有童真的惬意。
  四、适当使用含蓄幽默的趣味性语言激活课堂
  优秀的语文教师无不具有含蓄幽默的语言风格。幽默能愉悦气氛,让学生在欢笑中认识错误,接受教育。阅读课上,一名学生吞吞吐吐,引得大家一阵嘲笑,教师却说:“我们这位同学刚才读的是作者的草稿,下次我们再请他读作者的正稿,好吗?”老师幽默的语言委婉的批评了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这句话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轻松,这位学生更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好意思地坐下了,露出了羞愧之色。
其他文献
[案例]  在教学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课堂教学上,教师刚出示了例1:“2.953保留两位小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一些学生就迫不及待地举手回答:  生1:老师,是3.00。  生2:不,应该是2.95。  生3:我觉得应该是3.10……  我本想让学生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迁移思考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但学生猜想的答案让我意识到,如果在这时我打断学生的争辩再按照原本的教学设计进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热情
【摘要】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是培养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看图写话能力的形成要有一定的过程,要靠长期地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途径,帮他们入门,提高他们看图写话的能力。  【关键词】看图写话注重观察大胆思维化难为易兴趣入手畅所欲言  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是培养儿童认识能力、形
常言道:“万丈高楼从地起”,“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小重视和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提高他们的书写质量显得极其重要。笔者在从事多年的小学写字教学中着力注重培养学生以下五个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及握笔的好习惯  学生字写得不规范、不美观,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他们没有受到规范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的教育。  1 注重示范,指导到位。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在讲解时教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它将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而不断变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变化着的语言方式要求我们将小学语文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有助于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 多媒体技术 整合 思考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就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把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达到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任务的新
【摘要】文章从教学过程中难点和重点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入手,集中探讨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连接、课程内容的编排、数理逻辑与形象逻辑教学的结合、理论课程与实际电路的联系。  【关键词】教学 重点与难点 思考 实践    《电工基础》课程在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必要的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本学校为例,被调查的高年级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只有65%,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的不到50%,特别是部分女同学已出现逃课现象,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因素,相对来说要高出许多。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外活动中却生龙活虎。也可以说,学校体育造就了不少既无参加体育活动意识,又无参加体育活动能力的“体育合格毕业生”,难道体育课真的没有吸引力了吗?反思其原因,我
[摘要]建立学生品德成长档案袋,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和使用学生思想品德资料,记录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每个脚印,起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认知、自我教育的作用。在档案袋的设计上,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在档案袋的材质选择、内容增减、封面风格上都可让学生个性化展示。档案袋中的评价性语言、记录性语言一定要细致入微,注重细节再现。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档案袋 个性发展 描述细节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认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因而被广大教师所青睐,而其教学形式也日趋多样化。由于地理学科是有本身独有的空间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开创了新形式。本文就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巧妙应用多媒体及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论述。  一、如何巧妙应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  1、选准课题,让学生在直观的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的核心环节。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英语教学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凸显学生的个性。在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法法相贯”。以下几种英语教学方法就值得一鉴。    一、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lNG)又称“小组学习”或“团队学习”。学生通过合作分工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即通过把理解、沟通、参与、互动四个因素综合起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讯的发达,在一切都被“快餐化”了的今天,受到更为快捷、方便的现代联系方式的冲击,“家访”这个概念在教师、家长、学生的心中正在淡化、转型,“学生怕家访、家长烦家访、教师不得不家访”的被动局面,已冲击了传统意义上的家访意识。“家访”还有必要吗?它真的过时了吗?  教育是情感与思想的碰撞,需要面对面、心对心地交流。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