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我们认为,影响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有三个因素:习作兴趣,习作素料,习作方法。它是构成习作教学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应当从这三个纬度入手,正确解读这三个因素,丰富三者的内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适合于小学生习作学习的平台。如果我们能有效地把握好这三个纬度,那么,它必将成为破解小学生习作困惑的一剂良方!
关键词:兴趣 素材 方法 破解困惑
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探索,努力寻找着一条适合于我们的孩子的习作教学途径。那么,如何把学生从怕习作的“痛苦”解救出来,也让老师摆脱习作“难教”的困境呢?我们认为,影响着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有三大原因:习作兴趣,习作素料,习作方法。
一、兴趣,乐于表达的润滑剂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笔者认为,兴趣能让学生在自身内驱动的作用下,表现出一种发自内心的表达欲望。具体表现为:习作之前乐于参与兴致,习作之中一吐为快的愉悦,习作之后享受成功的快乐。小学生习作困惑之一就是没有习作兴趣,因此,我们要让兴趣伴随学生走完习作的全过程。
(1)巧设悬念,点燃兴趣的火花。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表现自己,因此,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开展习作教学,学生习作兴趣的火花极易点燃,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训练效果。如笔者在《挑战大力士》习作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头:
师:(板书:挑战大力士)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怎样?
生:谁是大力士?
生:我能战胜大力士吗?
师:(从袋子里取出一枚生鸡蛋)你瞧,它就是大力士!
生:(忍不住笑了起来)老师,别懵我们了,这算什么大力士呀?
生:(十分好奇的样子)这一碰就碎的生鸡蛋也算得上大力士?
师:比一比,谁能把自己两次的真实心理写成一段话。
……
这一设计,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点燃了他们的习作兴趣火花,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习作。
(2)创设情境,体验参与的快乐。小学生一般具有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等心理特点。我常常在习作教学中根椐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习作的快乐。如在《鸡毛飘飘》中组织吹鸡毛比赛,在《谁是大力士》中试一试自己能否一拳打破一张报纸盖着的木板,在《过目不忘》中比一比谁的记性好。这种参与,这种体验,可以说学生是在玩中学习作。难怪很多尝到甜头的学生会说:“习作真好玩!”
(3)多元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习作评价,切忌把一大叠习作本放在办公桌上每天“精雕细琢”廖廖几本,这样会极大的错伤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倡导习作评价“零距离”,多元化。可老师面批,可学生自评,可同伴共享,可QQ交流,也可展示台同赏;肯定为主,建议为辅;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要求单一,不面面俱到。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素材,言之有物的直通车
小学生习作的第二个困惑是“无话可说”。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在习作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有意识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体验,是突破传统习作教学法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丰富学生习作材料的一个好办法,可以说,它是一辆让学生“言之有物”的直通车。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帮助学生获取习作素材。
(1)设置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巧妙地创设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给孩子们以真实的情感体验,叩拨孩子们的心弦是习作教学成功的突破口,是丰富学生习作素材、解决学生“无话可说”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2)鼓励体验,让习作走出课堂。叶老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的活泼的流个不歇。”只有让学生从习作中走出课堂,认识社会,学生才能不断地开阔眼界,丰富生活内容,提高习作水平。
三、方法,言之有序的金钥匙
真正让学生写起习作来,“怎样写”(即写文章的方法)也是小学习作的困惑之一。我们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写的指导,给学生送上一把“言之有序”的金钥匙。
(1)学会观察,教给观察方法。习作教学,让学生学会观察更为重要。首先,要引导学生扩大感官进行观察,用耳去听、用鼻去闻、用手去触摸,观察需要用五官去感知。其次,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进行观察。再次,要教给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抓住重点观察,还要养成写观察记录的好习惯。这样能为学生有序表达奠定良好基础。
(2)学会阅读,养成阅读习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鼓励学生多读书,通过阅读,品味作者的行文、结构和语言风格,并有意识地总结,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当然,这里存在一个书的选择问题。有的老师为了单纯地让学生提高考试习作分,让学生看的全是《优秀习作选》之类的东西。其实,还不如多看些名家名著為好。因为从名家名著中,不妨让学生准备一个小小的“采蜜本”,让学生像小蜜蜂采蜜一样把它们采集到自己的“采蜜本”上来,经常品味,写作的时候,也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兴趣、素材、方法,是破解小学生习作困惑的三个纬度,它们是不可分割的而又相互制约的三个因素,有效地把握好这三个纬度,必将成为破解小学生习作困惑的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1]《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李吉林,主编
[2]《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著,邵瑞珍译
[3]《语文课程标准》
关键词:兴趣 素材 方法 破解困惑
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探索,努力寻找着一条适合于我们的孩子的习作教学途径。那么,如何把学生从怕习作的“痛苦”解救出来,也让老师摆脱习作“难教”的困境呢?我们认为,影响着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有三大原因:习作兴趣,习作素料,习作方法。
一、兴趣,乐于表达的润滑剂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笔者认为,兴趣能让学生在自身内驱动的作用下,表现出一种发自内心的表达欲望。具体表现为:习作之前乐于参与兴致,习作之中一吐为快的愉悦,习作之后享受成功的快乐。小学生习作困惑之一就是没有习作兴趣,因此,我们要让兴趣伴随学生走完习作的全过程。
(1)巧设悬念,点燃兴趣的火花。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表现自己,因此,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开展习作教学,学生习作兴趣的火花极易点燃,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训练效果。如笔者在《挑战大力士》习作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头:
师:(板书:挑战大力士)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怎样?
生:谁是大力士?
生:我能战胜大力士吗?
师:(从袋子里取出一枚生鸡蛋)你瞧,它就是大力士!
生:(忍不住笑了起来)老师,别懵我们了,这算什么大力士呀?
生:(十分好奇的样子)这一碰就碎的生鸡蛋也算得上大力士?
师:比一比,谁能把自己两次的真实心理写成一段话。
……
这一设计,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点燃了他们的习作兴趣火花,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习作。
(2)创设情境,体验参与的快乐。小学生一般具有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等心理特点。我常常在习作教学中根椐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习作的快乐。如在《鸡毛飘飘》中组织吹鸡毛比赛,在《谁是大力士》中试一试自己能否一拳打破一张报纸盖着的木板,在《过目不忘》中比一比谁的记性好。这种参与,这种体验,可以说学生是在玩中学习作。难怪很多尝到甜头的学生会说:“习作真好玩!”
(3)多元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习作评价,切忌把一大叠习作本放在办公桌上每天“精雕细琢”廖廖几本,这样会极大的错伤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倡导习作评价“零距离”,多元化。可老师面批,可学生自评,可同伴共享,可QQ交流,也可展示台同赏;肯定为主,建议为辅;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要求单一,不面面俱到。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素材,言之有物的直通车
小学生习作的第二个困惑是“无话可说”。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在习作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有意识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体验,是突破传统习作教学法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丰富学生习作材料的一个好办法,可以说,它是一辆让学生“言之有物”的直通车。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帮助学生获取习作素材。
(1)设置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巧妙地创设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给孩子们以真实的情感体验,叩拨孩子们的心弦是习作教学成功的突破口,是丰富学生习作素材、解决学生“无话可说”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2)鼓励体验,让习作走出课堂。叶老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的活泼的流个不歇。”只有让学生从习作中走出课堂,认识社会,学生才能不断地开阔眼界,丰富生活内容,提高习作水平。
三、方法,言之有序的金钥匙
真正让学生写起习作来,“怎样写”(即写文章的方法)也是小学习作的困惑之一。我们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写的指导,给学生送上一把“言之有序”的金钥匙。
(1)学会观察,教给观察方法。习作教学,让学生学会观察更为重要。首先,要引导学生扩大感官进行观察,用耳去听、用鼻去闻、用手去触摸,观察需要用五官去感知。其次,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进行观察。再次,要教给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抓住重点观察,还要养成写观察记录的好习惯。这样能为学生有序表达奠定良好基础。
(2)学会阅读,养成阅读习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鼓励学生多读书,通过阅读,品味作者的行文、结构和语言风格,并有意识地总结,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当然,这里存在一个书的选择问题。有的老师为了单纯地让学生提高考试习作分,让学生看的全是《优秀习作选》之类的东西。其实,还不如多看些名家名著為好。因为从名家名著中,不妨让学生准备一个小小的“采蜜本”,让学生像小蜜蜂采蜜一样把它们采集到自己的“采蜜本”上来,经常品味,写作的时候,也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兴趣、素材、方法,是破解小学生习作困惑的三个纬度,它们是不可分割的而又相互制约的三个因素,有效地把握好这三个纬度,必将成为破解小学生习作困惑的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1]《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李吉林,主编
[2]《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著,邵瑞珍译
[3]《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