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居住环境透视新疆游牧维族的发展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o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概说达里雅布依人的居住环境,分析他们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讨论新疆游牧维族的发展前景,并提出达里雅布依传统文化值得保护和抢救的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游牧维族;达里雅布依人;居住环境;沙漠腹地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环境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保障之一,是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保证。中国人更看重聚居环境选择。在《诗·大雅·公刘》一文中有说法称:“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遘于京。”从古到今,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人居的环境思想[1]。故此,环境决定人们的发展,不可置疑。
  本文是通过实地调研和相关文献,在了解沙漠腹地的生存环境的基础上,从达里雅布依乡的自然环境分析讨论居住在这里的新疆游牧维族人的发展前景以及他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达里雅布依人是生活在我国新疆南部的游牧维吾尔族人。千百年来,达里雅布依人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牧放生活。他们目前还是属于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模式。由于达里雅布依乡地处偏隅,自然环境极差、满天全是沙漠、没有硬化道路,一直过着与现代生活相比很落后的生活。关注研究达里雅布依人的生存环境,无疑对达里雅布依人整体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达里雅布依人生存环境和居住情况
  (一)生存环境
  达里雅布依人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距于田县城200多公里的克里雅河畔两岸,沿河而居。克里雅河流经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塔里木河交汇(目前,已断流数百公里,在汛期也断流100多公里)。“沙漠腹地”是指沙漠里气候最恶劣的地域。
  在达里雅布依1.5万平方公里沙漠、胡杨和红柳林里,散居着325户、1342位达里雅布依人,他们之间相距很远,近者5公里,远则40公里之遥。达里雅布依乡地广人稀,沙漠浩瀚,这里气候十分干燥,风沙频繁,地下水矿化度高,含氟程度严重超标。全乡分布由南向北倾斜,地势有明显的差异。
  克里雅河下游沿河形成带状绿洲,有一条平均5公里宽的绿洲带,形成天然屏障,抵挡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移。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形成了特有的生活方式。他们终年过着古老偏避的半游牧生活,居住条件极其简单。
  在这个被称作“进去出不来”的沙漠深处, 达里雅布依人奇迹般地生存下来。这儿会经常遇到自然灾害的侵袭,但是达里雅布依人这个“神秘部落”在恶劣环境下做到了随遇而安[2]。
  (二)居住情况
  达里雅布依人居住的院子里沙土平平整整,洒着清水。由于达里雅布依胡杨和红柳遍生,因此他们的生活都和这两种树木密不可分。选择在胡杨林荫下安家,房屋用胡杨、红柳扎成,形似木笼,门则是用粗大的胡杨木挖空,一分为二做成。
  每家有二至三处住所,一处是供人居住的,一处是供放牧用的,一处是供挖大芸、晾大芸用的。房屋较大,每户人家最少需要同时居住几十人,是为举办婚礼、生子、葬礼等节日活动时接待亲友所用。
  达里雅布依人处于半游牧,河边只要有茂密的胡杨林,就会有牧民搭建自己的家。由于自然资源的限制,一片胡杨林也只能居住一、两户人家,即使乡政府最热闹的地方,也只居住了十几户人家。
  二、维吾尔族牧民在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生土建筑民居的缺陷
  达里雅布依人的房屋用胡杨枝干做成,是实足的以生土为原料的建筑模式,属于“半生土”建筑。
  生土建筑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首先自身存在着抗震性极差的问题,需要在结构上有创新。在达里雅布依,由于交通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以现代砖混结构替代传统生土建筑;再者,在达里雅布依,他们在生土民居建筑的研究與实践几乎没有。自然生土民居建筑对他们来说,要发展自然受到极大的制约;还有就是他们对生土建筑认识极少与偏差,必然制约了生土建筑的沿袭和发展[3]。
  (二)生存环境恶化
  克里雅人沿河而居,靠放牧为生。随着人口的增长等多种原因,给克里雅流域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主要表现在:
  1.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
  根据相关资料,达里雅布依流域的沙漠化极其严重。古代城堡建筑都已经被沙漠环绕。从于田县城到达里雅布依乡沿河流域看到的只有胡杨树和红柳丛以及高不过膝的芦苇,看到最多的只有壮观的沙漠。克里雅河水大量在沙漠中消耗,下游绿色走廊胡杨林中,已经到处是流沙堆积的现象,远离河水的胡杨因缺水而干枯[4]。
  我们把达里雅布依周边的古遗址卡拉墩等与考古记录对比,现在这些遗址大部分已被流沙淹没。绿色走廊和河道也严重沙漠化,叶音和米萨来在50年的农田,因无水被弃耕,现在已经向半流动沙丘变化,垦地也已经成为沙土[5]。
  2.植被严重退化
  根据我们的调研和相关资料可以看出,由于达里雅布依人口与牲畜的增长,达里雅布依1949年310人拥有0.9万头牧畜,2008年人口增加到293户1303人拥有3.1210万头牧畜。乱砍滥伐、木头作业的人为破坏加速了胡杨、红柳林的水退过程,造成胡杨、红柳面积锐减,植被覆盖度降低[5]。
  达里雅布依人的生活用柴和建房用材也会导致乱砍滥伐胡杨林,从而引起植被退化,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他们为了盈收、为了经济发展,滥挖大芸、甘草等珍贵药材,同样会破坏沙漠植被、破坏自然环境。
  根据相关资料得知,近年来,水资源逐渐恶化,达里雅布依沿河的植被大部分枯萎或死亡。克里雅河洪水量从3.9亿立方米减少到2.1亿立方米,泉水从1.39亿立方米减到1.01亿立方米,导致沿河两岸植被逐年退化。
  3.水环境恶化
  随着克里雅河周边湖泊和泉流的干涸,周边的卡拉墩古城曾有玉广库勒、克其克库勒、托库勒巴什等湖泊和泉流都相继干涸,地下水位降低,水质矿化,致使牧民饮水困难。需要从10米以下的地层取水,水质含碱量、含氟量极高,危害健康。   可以看出,达里雅布依的生存环境恶化,放牧业面临着生存危机。人口增多绿洲变窄,长度变短;胡杨树缺水枯死;地下水明显下降,达里雅布依面临严重危机。关于环境问题,达里雅布依人未能正确理解,他们也依然没有意识到自身面临的这种危机,也就只能逆来顺受,受着这种苦难并努力生存着。
  三、达里雅布依传统文化的濒危及其保护和抢救的重要性
  怎样正确对待达里雅布依的生态环境问题,不管他们自己是否意识到当下的危机问题,我们从大局来看,为了传统文化濒危的保护和抢救,为了提升沙漠腹地群众的生活质量,保护沿克里雅河流域的自然生态,保护上百万亩古老胡杨林等自然景观,在达里雅布依形成的独有的沙漠牧放文化濒临危机和当地古老的民风民俗将会消失的情况下,保护和抢救势在必行。
  达里雅布依这一支在沙漠腹地从事牧放的维吾尔族,达里雅布依的社会文化显然是一种脆弱的文化模型,但是,它不仅是维吾尔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还是中华现代多元文化中唯一的一部分。眼见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因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就要终结,我们感到有必要为它的保留做些工作。希望通过努力,能够为记录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抢救一些重要的现实资料,尤其是对沙漠腹地频临灭绝的社会文化的收录保留,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实用人类学的研究会有很大贡献。保护和抢救达里雅布依的社会文化非常紧迫。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加大了对达里雅布依乡的有关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该乡的基础设施有了一定改善,并为达里雅布依人生活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他们的文化水平还是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目前就我们了解到的该乡所有有文字记录的资料寥寥无几,很是贫乏,他们也没有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抢救、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他们在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方面都普遍存在着人员未经专业培训的问题。也就是说,本地、本民族的有识之士,面对濒临消失的民族文化却有心而无力、不知所措。还有最大的障碍和困难,就是没有在此方面的专项经费。我们深刻地感觉到,要全面系统地记录、整理、抢救和保护达里雅布依乡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单靠短时间的走马观花式的田野调查是完不成的,这样只能解释文化的皮毛或大概的轮廓。这方面的工作,只能靠本地區的文化部门以及有关专业性强的工作人员来完成。在达里雅布依的游牧文化全部面临消亡的今天,这种工作更加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四、生态环境的保护
  克里雅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虽有自然原因,但人为因素是最根本的。几十年来,在各种压力下,达里雅布依人不顾整个流域的生态特性,一味追求垦植指标,追求产量,进行粗放耕作、掠夺式经营等。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通盘考虑对克里雅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将被砍伐地段的植被重新恢复,禁止在这一地区开荒种植,在达里雅布依一带加强林政管理,以确保植被生长。
  达里雅布依的前途无比担忧。这里修一条公路,造价非常昂贵,即使筹措到修路资金,一旦真正修成,就会有更多的人进入,甚至会有更多的人将大型机械开进这里砍伐树木,破坏克里雅河沿岸地区的原生态,也无法改善当地牧民的生活状况。这种自然经济生产效益低,使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研究实践变革畜牧业生产方式过程中得出结论,保护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办法就是将沿河两岸的达里雅布依人迁移出克里雅河流域,这是最好的选择。
  五、结语
  游牧民族在我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着坚韧不屈的性格、强悍的身体素质。本文通过对达里雅布依人的生存环境和居住情况的分析研究,得出他们在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对达里雅布依的保护,不仅要有深入的理论研究,更需要一种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实践研究。
  无论在国际层面还是在国内层面,都存在着因为环境状况恶化而被迫搬迁的例证,所以达里雅布依在适当的时机下,整体搬迁也是一种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夏咸淳.居住环境中的天人融和—明初人居环境思想探微[J].学术月刊,2009(8):98-104.
  [2]汪从元.达里雅布依乡维吾尔人爱饮茶[J].农业考古,1998(2):89-90.
  [3]李群.新疆维吾尔族生土民居的调研与思考[J].美术观察,2011(4):16-18.
  [4]颜秀萍,刘正江.关于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77-81.
  [5] 西尔艾力·买买提明.论于田县克里雅河下游绿色走廊及沙漠绿州—达里雅布依乡的生态环境问题[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185-186.
  作者简介:王小霞(1971-),女,陕西人,副研究馆员,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学、电子社会科学。
其他文献
【摘要】2015年3月20日我国博物馆行业开始正式实行首个全国性法规——《博物馆条例》,将博物馆的三大目的做了序次调整,将“教育”提到了首位。无论一个博物馆藏品的价值如何,它们都是发挥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职责的媒介,而串联一系列展品的展览,其本身亦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这一首要功能的最主要手段。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让更多的人更主动自愿地走进博物馆享受惠民成果,既收获知识,又享受快乐,目前已经成为文博界努
【摘要】古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古村落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有必要基于乡村振兴视域,采取有效策略对古村落进行保护和活化利用。本文简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以珠海市会同村为例,探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以期为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古村落;保护;活化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
【摘要】“互联网 ”战略提出后,传统文化与“互联网 ”技术相融合,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由于“互联网 ”技术的加入焕发出新的魅力、新的视觉效果和当代艺术价值。在当代艺术设计领域中,传统文化元素是艺术家、设计师开展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的创意源头之一。但是,为了更好地符合时代审美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需进行“再设计”。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十二生肖的再设计为中心,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图形
【摘要】本文从奴隶社会开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结束,分析了青铜器纹饰风格是怎样发展转变的,且转变特征有哪些,最后还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青铜器纹饰风格的视角探究了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旨在了解各朝各代青铜器纹饰风格及审美意识。  【关键词】青铜器;纹饰风格;转变;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K876.41 【文献标识码】A  一、剖析不同时期下青铜器纹饰风格的转变  众所周知,不同朝代持有的青铜艺术审美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因此,具有代表性、民族性、传承性的区域传统文化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灵魂,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则为我的区域传统文化赋予了现代意义的创新。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通过在河源客家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进行探索,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激发设计灵感,得到社会认可;另一方面也为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了实用人才、
【摘要】满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多、文化多样化的少数民族之一,在辽宁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岫岩满族民间刺绣是一种十分深受百姓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满族刺绣是在汉族刺绣的基础上慢慢发展变革而来的。2008年岫岩满族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刺绣展现的不仅仅是刺绣视觉感的美丽效果,更是展现出满族姑娘心灵手巧和智慧。  【关键词】岫岩;满族;刺绣;非物质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
【摘要】黔南特色菜历史悠久,是黔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美食,极赋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做好特色菜的英译,是促进黔南州旅游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特色菜的英译从某种程度上说具有一定的文化外宣的战略意义。但是黔南特色菜的英译还存在着许多诸如缺译、翻译不贴切、精通翻译的人员匮乏、地方政府够不重视等问题。本文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注重中西文化差异原则、音译原则、具体菜名具体分
【摘要】本文经过笔者田野调查,以西双版纳曼村为例,介绍傣锦的工艺流程及其在傣族人民生活中的运用。傣锦作为一个族群特殊的标志,不仅在人们的生活中大量被使用,而且还承载着人们的民族感情和精神信仰,成为了傣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化符号。  【关键词】傣锦;工艺流程;符号价值  【中图分类号】B825 【文献标识码】A  傣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省的西部和南部,大部分居住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
【摘要】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一块特殊阵地,专属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渐渐崭露头角。如何利用博物馆特有的、深厚的文化内涵生产吸引大众的文化创业产品,并借由这些文化产品与服务让大众“把博物馆带回家”“把文化带回家”,不仅是中国博物馆行业正在思考和探索的一个方向,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产品;服务;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6
【摘要】文章对嵌入阿尔泰山草原150余年的红墩汉人群体的生计适应做了研究。研究发现,汉人群体表现出了较强的主體性,在生态环境、社会、文化、政治和族群关系构筑的情境中创造性地通过混合生计的生成与再造在游牧民的世界中实现了生存和发展。红墩汉人的个案说明,人群的生计抉择是适应策略的一部分,不仅涉及生态,还涉及外在世界的变化与人们的资源利用行为。生态人类学的生计研究应跳出生态适应的单一框架,更加注重生态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