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根据历史课程的学科特性和教学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语言向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点的讲解和灌输,是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旨在探讨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程教学 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106
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对于教材知识的一种专业化、艺术化的表现和概括,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重要媒介,更是教师和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重要渠道和橋梁。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能否运用适当的教学语言,向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点的表述和讲解,是课程教学能否顺利展开,学生学习水平能否得以改进和提升的关键。
初中历史课程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系统性的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整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知识储备和学习水平;另一方面,则可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了解辉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引导学生做到以史为鉴,更好地认识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生活,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可以说,历史课程不仅具有极强的学科性和知识性的特点,同时还兼具发散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时,应该从一种综合性和整体性视角出发,对自身的历史课程教学语言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需要。而现在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
一、教师的历史课程教学语言缺乏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试教育色彩浓重,很多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时,由于受到该教育理念的影响和约束,习惯于采取平铺直叙的、单一化的教学语言向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教学。这种缺乏创新性的教学语言,根本无法深入和有效地阐述历史问题,表现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还原丰富生动的历史事件,从而使学生在进行历史课程学习时,很难感受到历史课程中包含的各种有趣的知识,难以体会到其中蕴蓄的深厚的民族情感,使学生丧失进行历史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影响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
二、教学语言缺乏哲理性,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启示和点拨
历史课程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运用有效地教学语言,向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和传播,同时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语言中进行哲理和哲思的渗透和传递。使学生在收获历史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自身所掌握和所学习的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挖掘,品味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中包含的智慧和哲理,促使学生对历史学习生成新的理解和认知。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往往如“一潭死水”,缺乏对于历史知识的深层解析和架构,难以引导学生对历史课程所讲解的知识和事件,进行深层的品味和反思,不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和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三、历史教学语言缺乏规范性,影响学生正确历史判断和历史价值观的树立和形成
初中历史教师由于教学任务较重,难以在教学过程中抽出一定的时间,对自身的历史课程教学语言进行全面的审视和反思,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学语言出现过于散漫和随意的教学现象。这种过于散漫和随意,缺乏规范性的历史课程教学语言,虽然也可以使教师向学生传递出相应的历史学科知识,但是却忽视了历史学科所具有的严肃性和专业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难以产生正确的历史情感,不利于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形成和提升,最终影响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水平。
四、改进初中历史教学语言的相关策略
(一)加强对于历史教材的研读和分析,注重教学语言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完善和改进,提升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语言的创新性
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之余,应该不断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如参加专业教师课程教学培训、网络课堂学习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教学语言水平和质量,将自身所学习的各种新的语言词汇表达方式和授课方式,运用到自身的实际课堂教学之中,提升自身历史课程教学语言的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自身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对于教师教学语言的各种感受和看法,将更加适合学习学习需求和理解能力的语言文字表达形式,引入课程教学之中,以一种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的教学心态,对自身的历史课程教学语言进行完善和提升,切实调动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热情,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二)深入挖掘和讲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突出教学语言的哲理色彩,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思考意识和思考能力
所谓提升历史教学语言的哲理色彩,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原有的历史教学语言的顽固性和单一性,突出历史教学语言的点拨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在进行历史课程学习时,能够在教师的富有哲理性的教学语言的引导和鼓励之下,对各种历史事件、历史知识和历史人物进行个人化的深入的思考和挖掘,总结历史规律,提升历史素养。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语言哲理性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教学语言进行“留白”,给学生留下一定的发挥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历史课程教学水平。
(三)从历史课程的学科属性出发,提升教学语言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历史是一门极为严肃的学科,它虽然和其他学科一样,由无数专业的知识点所组成,但是在内容和内涵上,却和其他学科截然不同。它既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的辉煌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受难史的凝结;它既展示了世界历史的文明演进,同时也包含了世界历史中的血腥和屠杀。这就使得历史教学语言必须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教师也必须以一种规范的历史教学语言向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从而使学生能够正视历史,更好地感知和认识历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端正自身的教学心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在严肃与活泼、轻松与沉重等教学语言中转换色彩,提升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自身的历史教学语言进行调整和改革,使教学语言更加符合课程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实现初中历史课程的有效性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程教学 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106
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对于教材知识的一种专业化、艺术化的表现和概括,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重要媒介,更是教师和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重要渠道和橋梁。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能否运用适当的教学语言,向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点的表述和讲解,是课程教学能否顺利展开,学生学习水平能否得以改进和提升的关键。
初中历史课程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系统性的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整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知识储备和学习水平;另一方面,则可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了解辉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引导学生做到以史为鉴,更好地认识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生活,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可以说,历史课程不仅具有极强的学科性和知识性的特点,同时还兼具发散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时,应该从一种综合性和整体性视角出发,对自身的历史课程教学语言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需要。而现在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
一、教师的历史课程教学语言缺乏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试教育色彩浓重,很多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时,由于受到该教育理念的影响和约束,习惯于采取平铺直叙的、单一化的教学语言向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教学。这种缺乏创新性的教学语言,根本无法深入和有效地阐述历史问题,表现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还原丰富生动的历史事件,从而使学生在进行历史课程学习时,很难感受到历史课程中包含的各种有趣的知识,难以体会到其中蕴蓄的深厚的民族情感,使学生丧失进行历史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影响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
二、教学语言缺乏哲理性,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启示和点拨
历史课程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运用有效地教学语言,向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和传播,同时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语言中进行哲理和哲思的渗透和传递。使学生在收获历史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自身所掌握和所学习的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挖掘,品味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中包含的智慧和哲理,促使学生对历史学习生成新的理解和认知。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往往如“一潭死水”,缺乏对于历史知识的深层解析和架构,难以引导学生对历史课程所讲解的知识和事件,进行深层的品味和反思,不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和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三、历史教学语言缺乏规范性,影响学生正确历史判断和历史价值观的树立和形成
初中历史教师由于教学任务较重,难以在教学过程中抽出一定的时间,对自身的历史课程教学语言进行全面的审视和反思,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学语言出现过于散漫和随意的教学现象。这种过于散漫和随意,缺乏规范性的历史课程教学语言,虽然也可以使教师向学生传递出相应的历史学科知识,但是却忽视了历史学科所具有的严肃性和专业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难以产生正确的历史情感,不利于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形成和提升,最终影响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水平。
四、改进初中历史教学语言的相关策略
(一)加强对于历史教材的研读和分析,注重教学语言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完善和改进,提升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语言的创新性
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之余,应该不断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如参加专业教师课程教学培训、网络课堂学习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教学语言水平和质量,将自身所学习的各种新的语言词汇表达方式和授课方式,运用到自身的实际课堂教学之中,提升自身历史课程教学语言的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自身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对于教师教学语言的各种感受和看法,将更加适合学习学习需求和理解能力的语言文字表达形式,引入课程教学之中,以一种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的教学心态,对自身的历史课程教学语言进行完善和提升,切实调动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热情,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二)深入挖掘和讲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突出教学语言的哲理色彩,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思考意识和思考能力
所谓提升历史教学语言的哲理色彩,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原有的历史教学语言的顽固性和单一性,突出历史教学语言的点拨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在进行历史课程学习时,能够在教师的富有哲理性的教学语言的引导和鼓励之下,对各种历史事件、历史知识和历史人物进行个人化的深入的思考和挖掘,总结历史规律,提升历史素养。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语言哲理性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教学语言进行“留白”,给学生留下一定的发挥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历史课程教学水平。
(三)从历史课程的学科属性出发,提升教学语言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历史是一门极为严肃的学科,它虽然和其他学科一样,由无数专业的知识点所组成,但是在内容和内涵上,却和其他学科截然不同。它既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的辉煌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受难史的凝结;它既展示了世界历史的文明演进,同时也包含了世界历史中的血腥和屠杀。这就使得历史教学语言必须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教师也必须以一种规范的历史教学语言向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从而使学生能够正视历史,更好地感知和认识历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端正自身的教学心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在严肃与活泼、轻松与沉重等教学语言中转换色彩,提升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自身的历史教学语言进行调整和改革,使教学语言更加符合课程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实现初中历史课程的有效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