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教师专业化不断的发展关系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关系着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也关系着农村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本文将初步从内部和外部探讨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以期把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引向深入。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1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我国现有的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中,有900多万的教师在县以及县以下的农村地区任教。[1]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目前,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仍然面临着教育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教师整体学历偏低,年龄结构老化;培训机会不多,培训质量不高;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入手。
(一)内部策略
1、热爱教师行业,消解职业倦怠
罗素曾经说:“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对事业信仰是幸福的源泉之一。”[2]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想获得职业幸福,就要热爱教师这一行业,消解职业倦怠。具体有以下措施:第一,要确立合理的角色期望。只有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教师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热情,才会在困难挫折面前毫不气馁。第二,要敢于面对教育改革的现实,勇于承受各种压力,承担艰苦重大的责任,不贪图稳定和安逸,不断地进行自我扩展,提高自身能力素养。第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教师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及时借鉴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价值的知识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最后,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心理健康。适当的体育锻炼既能促进教师的生理健康;同时也可以使教师从紧张的状态中放松下来,提高应付不良心态的能力。
2、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学生良好情操的培养者,在终身学习的社会大背景下,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事实上,由于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品质、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都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没有理论上的了解与认识,教师就不可能掌握这些教育规律。同时,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促进学生不断地学习,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要想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首先要使自己不断成长,扮演终身学习的角色,教师的知识越多,他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就越容易,他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威信和信誉就越高,孩子们就越把他当做知识之源而被他所吸引。[3]
3、教师要学会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进行的反馈性思考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教师肯于用心深入分析自己的工作,他就不能不产生对学生的知识状况与自己的教育素养之间的因果联系作出解释的意图。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分析,必然会促使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过程中他认为是在那个场合能起最重要作用的某个方面,促使他考察分析事实,研读教育学和教学法书籍。这样就开始了教育创造活动的高级阶段——实践与科研成分的结合。[4]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反思,通过自我评价,通过行动研究等一系列反思性活动,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新的经验,提高对教学目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的把握和调控能力,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外部策略
1、实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提高教师准入门槛
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健全、完善相应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牢固的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新型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成为保证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是由教育部建立的统一考试标准,各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的标准参照性考试。该考试大纲由教育部统一制定、实施,考试的内容和科目都比以往有所增加,申请入职者必须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才能通过考试,这样一来,必能提高从业者的专业水平。通过实施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奠定了制度基础。农村中小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政策充实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2、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体系,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
首先,多渠道筹措继续教育经费。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地方事业,各地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经费投入,并安排一定的专款用于加强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教材开发等,中小学校也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本校教师的继续教育。[1]同时,接受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法定义务和责任。农村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各样的专业进修学习,并负担部分培训费用。其次,建立健全培训制度,探索培训有效机制。将中小学教师培训与中小学人事制度、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和教师考核制度相结合,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形成教师培训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培训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改变过去培训中“大一统”的局面,分层分科进行培训。
3、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机制
农村中小学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完善相应的评价机制。首先,改变以往单纯以成绩为论片面的评价标准,构建包含职业道德、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心理品质在内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6]其次,确立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只有确立以教师为评价主体,才能让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科研和专业发展中的不足,促使其主动完善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最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学生、家长和教师等都应成为评价主体,以保证评价的科学和合理,确保教学评价真正有助于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新民.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原因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43-45
[2]戴军,娄小平.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分析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5):295
[3]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28
[4]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82
[5]袁贵仁.中外专家研讨教师资格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5-04-09
[6]肖第郁.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调查,2007,(3):98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1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我国现有的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中,有900多万的教师在县以及县以下的农村地区任教。[1]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目前,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仍然面临着教育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教师整体学历偏低,年龄结构老化;培训机会不多,培训质量不高;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入手。
(一)内部策略
1、热爱教师行业,消解职业倦怠
罗素曾经说:“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对事业信仰是幸福的源泉之一。”[2]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想获得职业幸福,就要热爱教师这一行业,消解职业倦怠。具体有以下措施:第一,要确立合理的角色期望。只有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教师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热情,才会在困难挫折面前毫不气馁。第二,要敢于面对教育改革的现实,勇于承受各种压力,承担艰苦重大的责任,不贪图稳定和安逸,不断地进行自我扩展,提高自身能力素养。第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教师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及时借鉴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价值的知识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最后,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心理健康。适当的体育锻炼既能促进教师的生理健康;同时也可以使教师从紧张的状态中放松下来,提高应付不良心态的能力。
2、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学生良好情操的培养者,在终身学习的社会大背景下,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事实上,由于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品质、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都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没有理论上的了解与认识,教师就不可能掌握这些教育规律。同时,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促进学生不断地学习,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要想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首先要使自己不断成长,扮演终身学习的角色,教师的知识越多,他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就越容易,他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威信和信誉就越高,孩子们就越把他当做知识之源而被他所吸引。[3]
3、教师要学会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进行的反馈性思考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教师肯于用心深入分析自己的工作,他就不能不产生对学生的知识状况与自己的教育素养之间的因果联系作出解释的意图。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分析,必然会促使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过程中他认为是在那个场合能起最重要作用的某个方面,促使他考察分析事实,研读教育学和教学法书籍。这样就开始了教育创造活动的高级阶段——实践与科研成分的结合。[4]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反思,通过自我评价,通过行动研究等一系列反思性活动,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新的经验,提高对教学目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的把握和调控能力,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外部策略
1、实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提高教师准入门槛
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健全、完善相应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牢固的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新型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成为保证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是由教育部建立的统一考试标准,各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的标准参照性考试。该考试大纲由教育部统一制定、实施,考试的内容和科目都比以往有所增加,申请入职者必须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才能通过考试,这样一来,必能提高从业者的专业水平。通过实施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奠定了制度基础。农村中小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政策充实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2、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体系,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
首先,多渠道筹措继续教育经费。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地方事业,各地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经费投入,并安排一定的专款用于加强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教材开发等,中小学校也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本校教师的继续教育。[1]同时,接受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法定义务和责任。农村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各样的专业进修学习,并负担部分培训费用。其次,建立健全培训制度,探索培训有效机制。将中小学教师培训与中小学人事制度、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和教师考核制度相结合,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形成教师培训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培训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改变过去培训中“大一统”的局面,分层分科进行培训。
3、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机制
农村中小学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完善相应的评价机制。首先,改变以往单纯以成绩为论片面的评价标准,构建包含职业道德、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心理品质在内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6]其次,确立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只有确立以教师为评价主体,才能让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科研和专业发展中的不足,促使其主动完善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最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学生、家长和教师等都应成为评价主体,以保证评价的科学和合理,确保教学评价真正有助于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新民.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原因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43-45
[2]戴军,娄小平.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分析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5):295
[3]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28
[4]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82
[5]袁贵仁.中外专家研讨教师资格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5-04-09
[6]肖第郁.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调查,200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