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丰富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许多院校都成立了相关的美术鉴赏课程,以使学生在提高美术鉴赏能力的同时提高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学生的文化层次提高,高职院校已经提供了学生喜欢的很多艺术欣赏类课程。这些课程面临的既有发展机遇也有诸多挑战。文章分析了高职美术鉴赏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福建省高职美术鉴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模式优化途径。
关键词:高职;公共艺术;美术鉴赏课
基金项目:本文系泉州轻工职业学院2020年度校级纵向科研课题“高职公共艺术课程美术鉴赏课的专题式教学模式研究”(4)研究成果。
中国的教育在过去的20年发展迅速,其中,职业院校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美术鉴赏课作为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职业学校教育课程中添加美术鉴赏课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开设艺术鉴赏课,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艺术教育,获得全面发展。然而,具体而言,在教育过程中,一些职业院校的艺术欣赏课程的教育效果不是特别令人满意。基于此,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研究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2020年,中国87.6%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系列课程,并把美术鉴赏作为其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不仅让在校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达到掌握美术知识、理解美术现象并且看懂美术作品的基本要求,还帮助学生培养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提升艺术修养与综合人文素质,进而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全面适应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战略的客观需要。同时,美术鉴赏课程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能否取得既定的目标——培养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一线人才。因此,在当今了解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要求与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推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美术鉴赏教育的重要性
(一)增强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职院校开展美术鉴赏教育,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学习美术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概念,然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并在培养综合素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正确价值观的熏陶。
(二)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
高职院校是作为人才培养机构,其美术鉴赏教育的开展将帮助更多的学生接触艺术。在学习和欣赏艺术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素养。这将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与高职院校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三)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才能
美术鉴赏教育是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从艺术作品中得到许多的灵感。通过观察诸多绘画等艺术作品,学生加深了对艺术的理解,激发了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四)美术鉴赏教育是高职院校课程优化的重要内容
美术鉴赏教育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响应国家教育改革,许多职业学校实现了课程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优化课程内容,提高人才的整体素养。因此,美术鉴赏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重要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优化和改革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福建省高职美术鉴赏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美术鉴赏课程的开设
目前,在福建省多数高职院校中,艺术教育课程大多只针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设置,不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时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选择美术鉴赏课程的学生往往并不是为了学习相关知识,只是出于“好玩”的心态或好奇的心理。
此外,各门课程在每学期通常设置18至36学时,各个学校有所不同。然而,在美术鉴赏课程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知识的时间不足的现象,导致学习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造成学生学习效果不佳。高职院校分配的美术鉴赏课课时较少,但又不能忽视其他教学,美术鉴赏课与其他课程教学中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二)美术鉴赏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不均衡
目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福建省高职院校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重专业强技能方面,单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注重专业课程的设置,凸显专业课的优势地位而忽略人文艺术课程的设置。
如果学校不重视艺术课程,教师容易对课程教学产生敷衍的态度,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学生也会抱着混学分的心理来学习,难以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样达不到教学目标,最终浪费了学校的教育资源。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美术鉴赏课不仅是一门由各个学科知识有机组成的课程,还是一门影响深远的课程。任何艺术作品都充满了知识,不仅是艺术专业的知识,还具有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内容。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将各学科结合起来教学,把不同学科的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使美术鉴赏课课程真正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美术鉴赏教育教学模式不合理
目前,福建省高职院校内开设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模式依然沿用过去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灌输重要性,而忽略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性。
首先,教学方法过于教条。主要表现在美术鉴赏课中,对大部分作品的欣赏都是一个固定的套路,教师通常只是简单介绍艺术家的个人生平、生活背景、作品内容和表达情感等。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死板,不够灵活,也让学生觉得乏味。鉴赏缺乏情感,生动性不足,鉴赏的效果也会比较平淡,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这种固定的教学套路使教师教学方法得不到创新,教师综合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其次,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美术鉴赏课程中,往往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师讲课就是一个人唱“独角戏”,独自一人完成整个课程;作为“观众”,学生只能被动录入课堂里教师所讲的内容,不能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去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學生的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任何提高。
关键词:高职;公共艺术;美术鉴赏课
基金项目:本文系泉州轻工职业学院2020年度校级纵向科研课题“高职公共艺术课程美术鉴赏课的专题式教学模式研究”(4)研究成果。
中国的教育在过去的20年发展迅速,其中,职业院校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美术鉴赏课作为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职业学校教育课程中添加美术鉴赏课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开设艺术鉴赏课,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艺术教育,获得全面发展。然而,具体而言,在教育过程中,一些职业院校的艺术欣赏课程的教育效果不是特别令人满意。基于此,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研究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2020年,中国87.6%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系列课程,并把美术鉴赏作为其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不仅让在校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达到掌握美术知识、理解美术现象并且看懂美术作品的基本要求,还帮助学生培养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提升艺术修养与综合人文素质,进而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全面适应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战略的客观需要。同时,美术鉴赏课程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能否取得既定的目标——培养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一线人才。因此,在当今了解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要求与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推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美术鉴赏教育的重要性
(一)增强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职院校开展美术鉴赏教育,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学习美术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概念,然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并在培养综合素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正确价值观的熏陶。
(二)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
高职院校是作为人才培养机构,其美术鉴赏教育的开展将帮助更多的学生接触艺术。在学习和欣赏艺术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素养。这将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与高职院校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三)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才能
美术鉴赏教育是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从艺术作品中得到许多的灵感。通过观察诸多绘画等艺术作品,学生加深了对艺术的理解,激发了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四)美术鉴赏教育是高职院校课程优化的重要内容
美术鉴赏教育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响应国家教育改革,许多职业学校实现了课程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优化课程内容,提高人才的整体素养。因此,美术鉴赏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重要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优化和改革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福建省高职美术鉴赏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美术鉴赏课程的开设
目前,在福建省多数高职院校中,艺术教育课程大多只针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设置,不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时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选择美术鉴赏课程的学生往往并不是为了学习相关知识,只是出于“好玩”的心态或好奇的心理。
此外,各门课程在每学期通常设置18至36学时,各个学校有所不同。然而,在美术鉴赏课程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知识的时间不足的现象,导致学习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造成学生学习效果不佳。高职院校分配的美术鉴赏课课时较少,但又不能忽视其他教学,美术鉴赏课与其他课程教学中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二)美术鉴赏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不均衡
目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福建省高职院校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重专业强技能方面,单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注重专业课程的设置,凸显专业课的优势地位而忽略人文艺术课程的设置。
如果学校不重视艺术课程,教师容易对课程教学产生敷衍的态度,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学生也会抱着混学分的心理来学习,难以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样达不到教学目标,最终浪费了学校的教育资源。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美术鉴赏课不仅是一门由各个学科知识有机组成的课程,还是一门影响深远的课程。任何艺术作品都充满了知识,不仅是艺术专业的知识,还具有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内容。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将各学科结合起来教学,把不同学科的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使美术鉴赏课课程真正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美术鉴赏教育教学模式不合理
目前,福建省高职院校内开设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模式依然沿用过去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灌输重要性,而忽略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性。
首先,教学方法过于教条。主要表现在美术鉴赏课中,对大部分作品的欣赏都是一个固定的套路,教师通常只是简单介绍艺术家的个人生平、生活背景、作品内容和表达情感等。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死板,不够灵活,也让学生觉得乏味。鉴赏缺乏情感,生动性不足,鉴赏的效果也会比较平淡,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这种固定的教学套路使教师教学方法得不到创新,教师综合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其次,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美术鉴赏课程中,往往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师讲课就是一个人唱“独角戏”,独自一人完成整个课程;作为“观众”,学生只能被动录入课堂里教师所讲的内容,不能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去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學生的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任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