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为今后企业管理发展指明了方向。
现在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取得成功,已不能只看它的经济效益如何,还要看它的综合管理水平是否达到同步,尤其是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它决定着企业发展的生命。然而从近年来产品抽查、统检过程反映出来的质量形势看,国有企业抽查合格率只75%左右,而私营、个体、乡镇企业与国营企业相比还低20~30%,消费者投诉75%属于质量问题,另外生产上造成的损失也很大。这都与企业管理有关。问题的原因在企业内部,主要体现在:1.企业决策者质量意识欠强。2.以“包”代管,以“股”代管。3.没有明确的质量方针或实现目标。4.过份强调技术性、行政性和经济手段。5.质量管理只是一种形式或摆设,管理内容陈旧,不健全。6.质管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偏低,无法适应高标准要求。7.有关信息管理基本空白。8.职工质量意识淡薄,责任感差。9.基础工作的发展滞后。10.常规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基本停顿。11.机制问题,对质量的投入严重不足。以上许多原因在与企业主管人员,他们把眼睛只盯在效益上,抱着一好代百好的思想,无视新生企业的挑战和国际竞争的冲击。从某种程度讲,这样的企业管理水平实际上已弱化,素质相对较低,企业发展潜力也将有限。为此,希望存在这种情况的企业从不正常的“误区”中走出。
一、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及原因
当前我国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在产品质量的低劣,以及不重视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造成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缺乏竞争力,资源严重浪费,环境污染严重较为普遍。
1.企业内部因素
(1)经营思想问题。部分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质量意识淡薄,经营思想不端正,生产中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有的为了追求眼前利益,甚至违法进行假冒伪劣产品生产,致使市场上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
(2)技术装备问题。相当部分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水平落后,且缺乏相应的和必要的检测设备,难以保证产品质量。
(3)组织管理问题。许多企业在质量管理的组织工作中松懈、混乱,有些企业为了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有章不循,不按标准组织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不进行产品检验和控制,也是导致中小企业产品质量低劣的重要原因。
(4)质量教育问题。质量教教育差、危机感、责任感、优惠意识差。质量竞争的关键人才竞争。然而,我们不少企业盲目追求产量产值,把质量教育当成可有可无的东西。没有质量方针,没有质量目标,不作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不作质量奖惩。不进行质量教育,危机感、责任感不强。所以企业职工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淡薄,工作马马虎虎,缺乏高质量做人的精神风貌,着在质量竞争、人才竞争的社会如何得了。
(5)产品标准化问题。标准化意识差。不少企业没有把标准化作为管理企业的重要手段和生存措施,对标准化工作马马虎虎。①企业执行标准水平总体落后世界先进国家二十年以上,在低水平标准下,合格率仅为75%,小企业质量水平更低。更有至者为求合格率随意降低标准,与世界著名企业为满足拥护需要不断修订提高标准相背而驰。②企业标准不配套。不少企业生产经营数年,往往只有产品标准,而无于之相配套的各项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个部门工作不能做到标准在案、认真实施、互相监督、涣涣相扣,只能一揽子秋后算账。③企业标准束之高阁。不少企业法人把标准当作门面,当作对付上级检查的措施,搞了标准也只束之高阁、压入筐中。企业领导人习惯于模糊管理,自己说了算,以增强个人“权威”。
2.企业外部因素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企业自身内部因素外,企业外部的不利因素也限制了其产品质量及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企业不仅要满足市场的即时需要,更重要的是不断开发出物廉价美的新产品来适应市场,只有适销对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
企业由于自身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建立起自己的市场调研、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因而需要具有专门技术能力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来提供诸如技术支持,市场咨询、企业职工培训、管理培训和法律咨询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但目前我国的这种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企業很难得到中介机构的服务;而新近成立的一些商业性较强的中介公司,由于其服务收费昂贵使中小企业难以承受此类开支。企业对技术机构服务内容要求最迫切的是产品、技术信息服务,由于此类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缺乏,导致一些中小企业采用落后的工艺、技术,生产一些根本没有销路的产品;并导致同一行业、同等规模的企业在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上差异不大,资源浪费、污染严重造成了大量的低下或无效供给。可见,社会化服务的落后,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在产品质量上的整体提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提高企业质量管理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1.加强质量培训,培养质量人才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质量竞争。质量的竞争关键还是才竞争。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目前我国经济部门和企业普遍缺乏质量管理人才。因此,要采取些策略,加强质量培训,一方面,举办短期质量培训班,重点培训厂级领导和质量管理中层干部。其次,加快对质量管理骨干人才的深化培养,他们既懂得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又能把理论动用于生产实践。
2.应强化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基本形成一个多元、多层次的开放系统,而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计量工作、标准化工作、质量信息管理、质量教育、质量组织与责任、职工质量管理活动)正是这个系统之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它和其它系统相关联是其它系统运作效能好坏的前提和依据。一个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水平对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乃至企业的全部管理系统的运行都是至关重要的。值得一提的是,基础工作应防止形式主义,避免人们的误解和反感。当然基础工作的范围和内容远不止这些,定置管理、定额管理、文明生产也不容忽视,究竟如何选择?轻重缓急在哪?每个企业都应从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经营特点考虑,在确定需要加强哪些基础工作时要符合企业质量管理的长远规划。
3.明确企业方针,实现发展目标
西方各国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及我国20年来改革总结出来的先进管理经验证明,方针目标管理已逐步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它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管理活动总的意图和方向。然而由于经济上和其它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存在追求短期效益行为,忽视或放弃原本已开展起来的方针目标管理活动,有的最多成为一种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这样一来企业在整体运作上缺乏方向,失去活力,各部门横向协调方面也缺少一大块内容,最终由于质量失去保证而影响经营和竞争。在此建议企业在考虑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同时,应有计划制定科学目标管理。通过对目标的量化和定性分析来寻求与之相关的活动规律,从而指导深化管理,为实现更高目标打下基础和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现在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取得成功,已不能只看它的经济效益如何,还要看它的综合管理水平是否达到同步,尤其是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它决定着企业发展的生命。然而从近年来产品抽查、统检过程反映出来的质量形势看,国有企业抽查合格率只75%左右,而私营、个体、乡镇企业与国营企业相比还低20~30%,消费者投诉75%属于质量问题,另外生产上造成的损失也很大。这都与企业管理有关。问题的原因在企业内部,主要体现在:1.企业决策者质量意识欠强。2.以“包”代管,以“股”代管。3.没有明确的质量方针或实现目标。4.过份强调技术性、行政性和经济手段。5.质量管理只是一种形式或摆设,管理内容陈旧,不健全。6.质管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偏低,无法适应高标准要求。7.有关信息管理基本空白。8.职工质量意识淡薄,责任感差。9.基础工作的发展滞后。10.常规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基本停顿。11.机制问题,对质量的投入严重不足。以上许多原因在与企业主管人员,他们把眼睛只盯在效益上,抱着一好代百好的思想,无视新生企业的挑战和国际竞争的冲击。从某种程度讲,这样的企业管理水平实际上已弱化,素质相对较低,企业发展潜力也将有限。为此,希望存在这种情况的企业从不正常的“误区”中走出。
一、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及原因
当前我国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在产品质量的低劣,以及不重视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造成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缺乏竞争力,资源严重浪费,环境污染严重较为普遍。
1.企业内部因素
(1)经营思想问题。部分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质量意识淡薄,经营思想不端正,生产中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有的为了追求眼前利益,甚至违法进行假冒伪劣产品生产,致使市场上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
(2)技术装备问题。相当部分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水平落后,且缺乏相应的和必要的检测设备,难以保证产品质量。
(3)组织管理问题。许多企业在质量管理的组织工作中松懈、混乱,有些企业为了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有章不循,不按标准组织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不进行产品检验和控制,也是导致中小企业产品质量低劣的重要原因。
(4)质量教育问题。质量教教育差、危机感、责任感、优惠意识差。质量竞争的关键人才竞争。然而,我们不少企业盲目追求产量产值,把质量教育当成可有可无的东西。没有质量方针,没有质量目标,不作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不作质量奖惩。不进行质量教育,危机感、责任感不强。所以企业职工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淡薄,工作马马虎虎,缺乏高质量做人的精神风貌,着在质量竞争、人才竞争的社会如何得了。
(5)产品标准化问题。标准化意识差。不少企业没有把标准化作为管理企业的重要手段和生存措施,对标准化工作马马虎虎。①企业执行标准水平总体落后世界先进国家二十年以上,在低水平标准下,合格率仅为75%,小企业质量水平更低。更有至者为求合格率随意降低标准,与世界著名企业为满足拥护需要不断修订提高标准相背而驰。②企业标准不配套。不少企业生产经营数年,往往只有产品标准,而无于之相配套的各项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个部门工作不能做到标准在案、认真实施、互相监督、涣涣相扣,只能一揽子秋后算账。③企业标准束之高阁。不少企业法人把标准当作门面,当作对付上级检查的措施,搞了标准也只束之高阁、压入筐中。企业领导人习惯于模糊管理,自己说了算,以增强个人“权威”。
2.企业外部因素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企业自身内部因素外,企业外部的不利因素也限制了其产品质量及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企业不仅要满足市场的即时需要,更重要的是不断开发出物廉价美的新产品来适应市场,只有适销对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
企业由于自身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建立起自己的市场调研、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因而需要具有专门技术能力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来提供诸如技术支持,市场咨询、企业职工培训、管理培训和法律咨询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但目前我国的这种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企業很难得到中介机构的服务;而新近成立的一些商业性较强的中介公司,由于其服务收费昂贵使中小企业难以承受此类开支。企业对技术机构服务内容要求最迫切的是产品、技术信息服务,由于此类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缺乏,导致一些中小企业采用落后的工艺、技术,生产一些根本没有销路的产品;并导致同一行业、同等规模的企业在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上差异不大,资源浪费、污染严重造成了大量的低下或无效供给。可见,社会化服务的落后,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在产品质量上的整体提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提高企业质量管理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1.加强质量培训,培养质量人才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质量竞争。质量的竞争关键还是才竞争。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目前我国经济部门和企业普遍缺乏质量管理人才。因此,要采取些策略,加强质量培训,一方面,举办短期质量培训班,重点培训厂级领导和质量管理中层干部。其次,加快对质量管理骨干人才的深化培养,他们既懂得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又能把理论动用于生产实践。
2.应强化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基本形成一个多元、多层次的开放系统,而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计量工作、标准化工作、质量信息管理、质量教育、质量组织与责任、职工质量管理活动)正是这个系统之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它和其它系统相关联是其它系统运作效能好坏的前提和依据。一个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水平对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乃至企业的全部管理系统的运行都是至关重要的。值得一提的是,基础工作应防止形式主义,避免人们的误解和反感。当然基础工作的范围和内容远不止这些,定置管理、定额管理、文明生产也不容忽视,究竟如何选择?轻重缓急在哪?每个企业都应从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经营特点考虑,在确定需要加强哪些基础工作时要符合企业质量管理的长远规划。
3.明确企业方针,实现发展目标
西方各国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及我国20年来改革总结出来的先进管理经验证明,方针目标管理已逐步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它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管理活动总的意图和方向。然而由于经济上和其它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存在追求短期效益行为,忽视或放弃原本已开展起来的方针目标管理活动,有的最多成为一种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这样一来企业在整体运作上缺乏方向,失去活力,各部门横向协调方面也缺少一大块内容,最终由于质量失去保证而影响经营和竞争。在此建议企业在考虑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同时,应有计划制定科学目标管理。通过对目标的量化和定性分析来寻求与之相关的活动规律,从而指导深化管理,为实现更高目标打下基础和提供更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