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国内正经历“互联网+媒体”的第三时代,移动化和社交化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而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社交方式在大学生群体快速普及。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如何运用网络微博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必须直面和努力破解的新课题。鉴于此,文章从客观角度出发,全面剖析在微博广泛兴起的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试图同一系列应对策略将挑战转化为机遇,以有效增强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
一 微博的定义和主要特点
(一)微博定义
从广义上来看,微博的实质是一种信息交流平台,具有一定的传播作用,微博用户可以通过WAP、WEB以及各種客户端构建属于私人的社区,使用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将所要传达信息内容通过图片、音频、文字或者视频等形式进行发布。根据相关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大7.72亿,普及率达到55.8%,其中微博以网络娱乐为代表的网民规模达到22.6%,我国也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
(二)微博的主要特点
第一,灵活性。从信息传播方式上来看,微博比其他信息平台的传播力度大,整个传播过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微博在信息发布功能上的规定通常为,每个用户每天所能够发布的文字信息在字数上具有他一定的限制,通常可控制在140各字符以内(含标点符号),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自身灵活性,为用户信息发布、共享以及传播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自主性。从信息获取方式角度来看,微博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在微博的设置功能中,用户可以对自己所喜好内容进行特别关注,用户可根据自己主观能动性对微博内容进行筛选或者获取,这种强大的信息获取方式,将每一微博用户相互连接、相互统一,共同构建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
第三,便捷性。从信息共享的形式来看,微博具有很强的便捷性。与其他信息传播模式不同,微博在信息发布过程中用户个人完全是整个信息事件的主体,可以自主选择当前所具备的信心发布平台,如,手机、网页、客户端等进行个人信息的发布,或者可以对别人信息进行转载。这种高效、快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促使传统信息在传播速度上取得值得飞跃。
二 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微博的兴起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产生冲击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主要以教师课堂教授为主,也是学生唯一获得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部分高校为丰富教学内容,增加了校园文体活动或者社会实践等课外学习内容。从实质上来看,不论是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还是其他课外教学活动,其开展的前提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目的与计划之上,所传授内容均有教师协商统一设计与安排。在实际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教学主体。而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对于课堂上教师所教授内容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并且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在行为上以及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转变。但是,随着大学生性格的完善,以及自主能力的提高,能够更有效安排课余时间。微博在大学生群体的普及,丰富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并将微博中所阐述的部分观点进行大量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教师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权威作用,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与高校预期教学效果相差甚远。
(二)微博的兴起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加复杂
从传统管理结构来看,主要由班级、院系、辅导员以及社团等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管理形式。随着网络在高校的全面覆盖,并逐渐渗入思想政治教育范围之内。根据对微博实际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微博在校内的侵入,促使学生参与事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对于信息的发布、传播,每个人多具有一定的权利,并且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发表对某一事件的观点及看法,激起在观点上的热烈讨论,这也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一种复杂环境,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与实施者,应站在学生角度,观察该年龄段大学生性格特点,针对不同性格学生开展不同教育方式。
(三)微博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新的挑战
当前阶段,我国改革开放战略已经入“攻坚期”,社会各结构体系面临着转型升级,而高校作为新世纪先进社会人才的重要输出产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创新压力与改革挑战。且随着微博的不断兴起与发展,无形中增加了各教育从业者教育负担,传统教育结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理念已无法充分满足现代化经济市场人才需求,应从教育观念角度出发,摒弃固有教学思维模式,持续不断的学习,完善自我教学能力。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学队伍的主体,肩负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不管是课堂教学活动还是课外辅导,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的讲授极易得到学生认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标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在微博逐渐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通过微博不断拓宽眼界,通过各种渠道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在知识储备上远超于教师本身。因此,教师应站在学生思想角度看点问题,通过对自身专业素质的完善,以有效应对变幻不定的网络环境。
三 应对微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的对策
(一)利用微博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教育体系改革之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呈现出的是一种以命令为标准的管理形式,具体来说,就是高校为了教学为教学,教学工作确保人性化,在教育方法上主要以正面灌输说教式为主,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都过于单一,过于重视对学生共性的发展,往往忽视学生个体身份。微博以自主性、灵活性以及便捷性等特点,深受高校大学生的广泛欢迎,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有效利用微博的这种新兴信息沟通方式,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效果。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第一,以学校名义注册微博账户,鼓动学生关注学校主体账号,通过对学生喜好观察,从学生思想角度出发,有效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各类复杂问题,有的放矢地“为学生做什么”,创建以优异服务为标志的教育管理体系。
第二,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微博等的互动、讨论和交流,实现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覆盖,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并照顾到每一个大学生个体的需求与需要,塑造面向个体学生的全面教育模式。
第三,通过高校微博、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辅导员微博、班级微博等实现与学生的随时连接与互动,通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馈来调整工作的开展,塑造双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二)依托微博构筑和谐的学生群体人际关系
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具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主体的功能,都应当从各自的工作职责的角度认真分析和审视大学生群体之间人际关系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和特点,尤其是要注重依托微博意见领袖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中意见领袖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微博意见领袖之中的大学生意见领袖要给予关注,关注其思想动态,加强对其进行正面教育、引导,将“意见领袖”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思想政治水平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大学生,并通过微博使其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构筑和谐的大学生群体间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将微博更好地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三)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微博中不良不实信息
针对恶意攻击诋毁他人、虚假新闻等等不良微博在高校校园里传播,大学生大多年龄小、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其影响,高校教育事業从业者在提高自身网络传播敏锐性和鉴别能力的同时,也应加强对不良微博的传播特点以及传播规律的研究,及时开展对大学生浏览微博情况及其对大学生思想影响进行全面调,建立个人信息档案,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积极邀请邀请地方传媒大学专家给大学生进行授课辅导,扎实开展抵制不良微博专题教育,严密组织“坚定思想立场、远离不良信息”群众性大讨论,着力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鉴别美丑的能力。此外,为强化大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组织大学生认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了解网络传播规定,引导大学生认清不良微博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自觉性,增强免疫力,做到发现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危害学校的不良微博要主动报告,收到一般的不良微博不信不传、及时删除,坚持不编发、传播不良微博。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微博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其“双刃剑”作用也日益明显。一方面,微博可以传播正面声音,为大学生提供丰富有趣的社会信息,拓宽大学生思想境界;另一方面,微博作为“自媒体”人人都有麦克风,使得非理性声音大面积快速传播,给学生灌输负面信息。高校应对微博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准确识别,杜绝不良行为,为学生创办积极向上、正面的微博环境。
参考文献
[1]乔靖文.微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河南社会科学,2013,04(05):225-227.
[2]国青松.微博文化的冲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21(47):281-283.
[3]韩瑜.微博围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江西教育学院学,2013,04(11):248-251.
[4]谢耕耘,徐颖,方亚宁,等.微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传播,2011,26(04):376-379.
作者简介
刘淋淋,1981年2月9日,女,汉族,籍贯:四川达州,教育学硕士学位,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
关键词: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
一 微博的定义和主要特点
(一)微博定义
从广义上来看,微博的实质是一种信息交流平台,具有一定的传播作用,微博用户可以通过WAP、WEB以及各種客户端构建属于私人的社区,使用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将所要传达信息内容通过图片、音频、文字或者视频等形式进行发布。根据相关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大7.72亿,普及率达到55.8%,其中微博以网络娱乐为代表的网民规模达到22.6%,我国也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
(二)微博的主要特点
第一,灵活性。从信息传播方式上来看,微博比其他信息平台的传播力度大,整个传播过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微博在信息发布功能上的规定通常为,每个用户每天所能够发布的文字信息在字数上具有他一定的限制,通常可控制在140各字符以内(含标点符号),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自身灵活性,为用户信息发布、共享以及传播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自主性。从信息获取方式角度来看,微博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在微博的设置功能中,用户可以对自己所喜好内容进行特别关注,用户可根据自己主观能动性对微博内容进行筛选或者获取,这种强大的信息获取方式,将每一微博用户相互连接、相互统一,共同构建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
第三,便捷性。从信息共享的形式来看,微博具有很强的便捷性。与其他信息传播模式不同,微博在信息发布过程中用户个人完全是整个信息事件的主体,可以自主选择当前所具备的信心发布平台,如,手机、网页、客户端等进行个人信息的发布,或者可以对别人信息进行转载。这种高效、快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促使传统信息在传播速度上取得值得飞跃。
二 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微博的兴起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产生冲击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主要以教师课堂教授为主,也是学生唯一获得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部分高校为丰富教学内容,增加了校园文体活动或者社会实践等课外学习内容。从实质上来看,不论是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还是其他课外教学活动,其开展的前提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目的与计划之上,所传授内容均有教师协商统一设计与安排。在实际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教学主体。而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对于课堂上教师所教授内容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并且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在行为上以及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转变。但是,随着大学生性格的完善,以及自主能力的提高,能够更有效安排课余时间。微博在大学生群体的普及,丰富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并将微博中所阐述的部分观点进行大量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教师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权威作用,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与高校预期教学效果相差甚远。
(二)微博的兴起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加复杂
从传统管理结构来看,主要由班级、院系、辅导员以及社团等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管理形式。随着网络在高校的全面覆盖,并逐渐渗入思想政治教育范围之内。根据对微博实际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微博在校内的侵入,促使学生参与事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对于信息的发布、传播,每个人多具有一定的权利,并且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发表对某一事件的观点及看法,激起在观点上的热烈讨论,这也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一种复杂环境,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与实施者,应站在学生角度,观察该年龄段大学生性格特点,针对不同性格学生开展不同教育方式。
(三)微博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新的挑战
当前阶段,我国改革开放战略已经入“攻坚期”,社会各结构体系面临着转型升级,而高校作为新世纪先进社会人才的重要输出产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创新压力与改革挑战。且随着微博的不断兴起与发展,无形中增加了各教育从业者教育负担,传统教育结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理念已无法充分满足现代化经济市场人才需求,应从教育观念角度出发,摒弃固有教学思维模式,持续不断的学习,完善自我教学能力。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学队伍的主体,肩负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不管是课堂教学活动还是课外辅导,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的讲授极易得到学生认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标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在微博逐渐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通过微博不断拓宽眼界,通过各种渠道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在知识储备上远超于教师本身。因此,教师应站在学生思想角度看点问题,通过对自身专业素质的完善,以有效应对变幻不定的网络环境。
三 应对微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的对策
(一)利用微博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教育体系改革之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呈现出的是一种以命令为标准的管理形式,具体来说,就是高校为了教学为教学,教学工作确保人性化,在教育方法上主要以正面灌输说教式为主,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都过于单一,过于重视对学生共性的发展,往往忽视学生个体身份。微博以自主性、灵活性以及便捷性等特点,深受高校大学生的广泛欢迎,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有效利用微博的这种新兴信息沟通方式,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效果。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第一,以学校名义注册微博账户,鼓动学生关注学校主体账号,通过对学生喜好观察,从学生思想角度出发,有效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各类复杂问题,有的放矢地“为学生做什么”,创建以优异服务为标志的教育管理体系。
第二,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微博等的互动、讨论和交流,实现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覆盖,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并照顾到每一个大学生个体的需求与需要,塑造面向个体学生的全面教育模式。
第三,通过高校微博、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辅导员微博、班级微博等实现与学生的随时连接与互动,通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馈来调整工作的开展,塑造双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二)依托微博构筑和谐的学生群体人际关系
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具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主体的功能,都应当从各自的工作职责的角度认真分析和审视大学生群体之间人际关系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和特点,尤其是要注重依托微博意见领袖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中意见领袖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微博意见领袖之中的大学生意见领袖要给予关注,关注其思想动态,加强对其进行正面教育、引导,将“意见领袖”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思想政治水平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大学生,并通过微博使其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构筑和谐的大学生群体间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将微博更好地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三)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微博中不良不实信息
针对恶意攻击诋毁他人、虚假新闻等等不良微博在高校校园里传播,大学生大多年龄小、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其影响,高校教育事業从业者在提高自身网络传播敏锐性和鉴别能力的同时,也应加强对不良微博的传播特点以及传播规律的研究,及时开展对大学生浏览微博情况及其对大学生思想影响进行全面调,建立个人信息档案,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积极邀请邀请地方传媒大学专家给大学生进行授课辅导,扎实开展抵制不良微博专题教育,严密组织“坚定思想立场、远离不良信息”群众性大讨论,着力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鉴别美丑的能力。此外,为强化大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组织大学生认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了解网络传播规定,引导大学生认清不良微博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自觉性,增强免疫力,做到发现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危害学校的不良微博要主动报告,收到一般的不良微博不信不传、及时删除,坚持不编发、传播不良微博。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微博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其“双刃剑”作用也日益明显。一方面,微博可以传播正面声音,为大学生提供丰富有趣的社会信息,拓宽大学生思想境界;另一方面,微博作为“自媒体”人人都有麦克风,使得非理性声音大面积快速传播,给学生灌输负面信息。高校应对微博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准确识别,杜绝不良行为,为学生创办积极向上、正面的微博环境。
参考文献
[1]乔靖文.微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河南社会科学,2013,04(05):225-227.
[2]国青松.微博文化的冲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21(47):281-283.
[3]韩瑜.微博围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江西教育学院学,2013,04(11):248-251.
[4]谢耕耘,徐颖,方亚宁,等.微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传播,2011,26(04):376-379.
作者简介
刘淋淋,1981年2月9日,女,汉族,籍贯:四川达州,教育学硕士学位,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