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案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e0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晚,轮到衙役赵小五和王福贵值夜班。
  赵小五和王福贵打着灯笼巡查了一番镇府的里里外外、前前后后,见无异常,遂关上大门,上了门闩,然后回到厢房,拿出几样荷叶包着的下酒菜、一坛苞谷烧,慢悠悠地喝起酒来。
  夜深人静,四周寂然。
  远处,有打更声依稀传来。偶尔,深巷中还有一两声狗吠。
  不久,风起,灯火摇曳,渐渐地,风越来越大。未几,狂风大作,昏天黑地,天如墨盘,电闪雷鸣,瞬间,大雨滂沱,豆大的雨点噼噼啪啪地敲打在屋顶上。
  狂风过处,灯火欲灭。
  喝了酒,赵小五和王福贵眼皮子打架,昏昏欲睡。
  咚咚咚——
  似有几下鼓声隐隐约约随风飘来。
  两人没在意。
  咚咚咚,咚咚咚——
  鼓声越来越密,越来越清晰。
  赵小五最先听到鼓声,推了推王福贵,问:“你听到有啥声音没有?”
  王福贵侧耳细听,摇摇头:“没有啊!”
  “奇怪!好像有什么声音一样。”赵小五说。
  “雨声吧?你不要疑神疑鬼。没事打个盹儿吧。”
  咚咚咚——
  鼓声又响起来了。
  这次,王福贵“嘘”了一声,他清晰地听到了鼓声。那鼓声就从大堂上传来。
  两人不动声色,轻轻地拔出刀来,蹑手蹑脚走近那口大鼓。暗淡的灯光下,大鼓如一头巨兽,静静地卧在鼓架之上,无声无响。
  “妈的,自己吓唬自己了!”王福贵骂了一句。
  可就在他们转身时,咚咚咚,咚咚咚——鼓声再次响起来了。鼓声沉闷,咚咚作响。此时,鼓声就在他们身后,清晰无比,两人顿时毛骨悚然,双腿发抖,慢慢地转过身来。他们看见,大鼓上渗出腥气逼人的鲜血,像屋檐的雨点,一滴一滴地落下来,地上,一摊鲜血赫然在目!
  刹那间,两人魂飞魄散,惊恐万状,大喊一声:“鬼呀——”
  他们连滚带爬,跌跌撞撞地跑出大堂……
  浔州府捕头王自勇带着大批捕快,举着火把灯笼,来到大堂,察看究竟。
  此时,风雨交加,雷鸣电闪。大堂里灯火通明,大鼓寂然无声,静静地卧在鼓架上。灯火之下,一滴一滴的鲜血从大鼓上渗落下来。
  王自勇举着火把来到大鼓前,见大鼓面上的牛皮被利刃割开一道缝隙,血就是从缝隙间流出来的;再看,大鼓里面塞着一个人,扒出来一看,乃是浔州千总叶柏超。
  叶千总已死,面目狰狞,血迹斑斑,脖子中剑,剑口深约二寸,这时伤口的血已经凝固。尸体上有一张纸条,蘸血而书:死有余辜!落款:无影。
  无影?凶手就是这个无影?鼓声就是他敲打的?
  但是,无影是谁?他的武功高到何种程度,能来去自如,杀人于无形?
  王自勇仔细询问了赵小五和王福贵目睹的诡异之事,沉吟不语,似在思虑。赵、王两衙役脸色煞白,身如筛糠,瑟瑟发抖,犹在万分惊惧之中。
  有人在王自勇的耳边轻轻地说了一句:“会不会是他们故作捏造之词,无中生有,妖言惑众?”
  王自勇摇摇头:“不,此绝非捏造之言!近年来,广西、贵州等地已有十多个游击、千总、副将被杀,皆一剑毙命,毫无打斗痕迹。凡遇阴晦风雨之夜,凶手就会出来作案,专杀朝廷命官,作案手法一模一样。可见,此乃同一人所为。”
  无影为何要杀害朝廷命官?王自勇疑惑不解。
  有人说:“会不会是大藤峡侯大苟匪徒的余党所为?”
  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忽如闪电般划破夜空,撕裂了一道血淋淋的缝隙……
  大藤峡位于黔江中下游,从武宣勒马至桂平段的弩湾滩,有一处长约五十公里、蜿蜒穿过崇山峻岭的江道,山势险峻,江流湍急。那段江道,名曰大藤峡。此峡有天设之险。古书载:“自藤峡至府江约三百余里,地惟藤峡最高。登藤峡颠,数百里皆历历目前,军旅之聚散往来,可顾盼尽也。”峡中有一大藤,粗如树干,横亘在大江两岸。两岸山民过江,多攀缘这根大藤依附而过。大藤峡据此得名。
  大明正统七年,韩雍率官兵十五万平定大藤峡侯大苟之乱。兵燹之后,山民死者不计其数,更兼韩雍下令放火烧山,并放纵官兵残杀老百姓作为贼人充数,一时间,烟火遮天蔽日,尸横遍野,血染江水。
  韩雍斩断江上大藤,锯为三截,蒙上牛皮,制成三只大鼓,分别置于总制府、总兵府和浔州镇府,改大藤峡名为断藤峡。民间传闻,这三个藤鼓,凡遇风雨之夜,会发出咚咚咚咚的声响,并有血水渗出。
  无影,就是当年大藤峡官兵大屠杀中唯一幸存者狗娃。那年他三岁,被剑侠那龙所救,化名无影,学得一身绝世武功,跟着那龙闯荡江湖,快意恩仇。无影发誓要找到并杀尽当年屠村的所有将官,为父母和父老乡亲报仇雪恨。
  叶柏超是无影复仇杀人的最后一个,即连环杀人案中的最后一個。
  在一条渺无人迹的大路上,无影策马狂奔,身后,飞尘滚滚。
  他欲往何处?
  没人知道。
  天地间寂静得可怕,耳边只有呼呼呼的风声,如刀削般掠过。
  [责任编辑 易小元]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的家乡在豫北还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真切存在的现实。小桥流水,沟河渠塘,芦苇竹园,曾是我们儿时的美好回忆。虽然那个特殊的年代,留给我们的也许是复杂难言的多重解读,但对于当年正处于儿童少年时期的我们那一代人来说,那种最纯粹的乡间野趣、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最淳朴的乡俗民情,却成为我们灵魂深处最珍贵的记忆、最鲜活的经历、最难忘的童年。  环境的污染
期刊
夏雨说,她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  那时候的夏雨,是一个清秀俊美的女孩子,特别是那双凤眼,只要轻轻一扫,班里的哪个男生都会脸红心跳。我也心跳。那时我很清高,因为常考第一的缘故,对什么都有些视若草木,但唯独夏雨除外。那次她轻声细语地对我说:“我们一起比赛做数学题吧!”我抬眼,正好与她的凤眼相对,心里就像装了挺马克沁机枪似的,突突起来。做数学她哪是我的对手?我现在才明白,她是故意找了个借口,想与我接近而
期刊
瓦匠老王看上去60岁左右,瘦小精干,做事不紧不慢。  前几拨瓦匠毛手毛脚的,我退了一批又一批,唯有老王留了下来。我跟包工头说:“瓦匠的活儿,我只认老王。”  老王做事不耍滑,用水泥一包就是一包,用砂石一车就是一车。每天早出晚归,上工时间最长。老王不像那些小年轻,嘴上说得漂漂亮亮,活儿干得一塌糊涂,砌个墙横不平竖不直,气得我砸了重来。还有个别瓦匠工头儿,趁我不在就溜之大吉;要么就是上午照个面到了下午
期刊
每次安子平在门口出现,夏兰馨心里都不由得“咚”一下,再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感叹:“真帅啊!”  安子平過来,轻叩两下桌子,打断她的冥想,面无表情地问她:“材料准备好了吗?”夏兰馨脸色微红,眼神流彩,直直地看着安子平的脸柔声说:“老板,准备好了呀!”安子平的目光便从她的电脑移到她的脸上,注视着她,严肃地说道:“叫经理!给我!”夏兰馨忙把准备好的材料递给他,心里瞬间失落了。  安子平接过材料,转身,迈出
期刊
桃花渡的桃花,开得绚烂如云霞时,正是漳河三月底四月初的桃花汛时节。水满盈河,花开缤纷。  两大匾黄澄澄毛茸茸的小鸡娃,在河生的船头上晃得叽叽乱叫。它们稍感到漾动,就杞人忧天地忽儿向左忽儿向右地群挤一堆。河生看得有趣,跟卖小鸡娃的长白脸后生说:“这些小不点儿太胆小了,要是碰上皮胡子……”  在漳河一带,黄鼠狼有一个很仙气的外号:皮胡子。  长白脸后生忙“呸呸呸”吐三口去晦气:“快别这么说,鸡娃胆小,
期刊
在所有的动物里,我认为马最具有肉体美。飞驰的骏马,俊朗、飘逸,哪个男儿不喜欢、不心潮澎湃呢?  可是农村里多的是牛。牛的力气大,脾气也好,任劳任怨,我们太熟悉了。  驴呢,介于马牛之间,个头儿最小,样子不好看,叫声难听,但驴耐力好,拉车推磨是一把好手。而且驴个子小,转弯儿灵活,再者食量也小,好经管,用农村人的话说就是皮实。  我七岁时,父亲遭批斗,被罚去饲养室喂牛。饲养室在村外,离村有三里路。考虑
期刊
第一次见他还是二十五年前,当时他还是一个才入佛门的年轻人。当时,我才成婚没多久却丧了父亲,我是家中长子,父亲丧事前后都由我一人打理。我们那儿的习俗,但凡有人故去要请和尚来念经超度亡灵,我花了老大一笔钱请了当地寺庙里的住持来我家诵经七天,老住持带过来的六个僧人中就有他。  他在一堆和尚中十分显眼,他生得清秀,就连那一身青灰粗布袍也能穿得十分精神。来随礼的夫人、女孩儿都暗地里瞧他。他大概也真的是六根清
期刊
天热了。青蛙咕咕呱呱叫。狗吐舌头。西瓜就上来了,可以吃西瓜了。  上来,说是某种瓜果,依着时令成熟,很有动感,仿佛舞台上的登场、亮相。西瓜说上来就上来了,黑皮、青皮,条纹、花纹,大的、小的。西瓜刀长长的,窄刃,锋利,碰着西瓜,嘣,就裂了口子。看吧,皮薄,瓤沙,汁水汪溢,能引来蜜蜂。这样的瓜最好吃。  张老姑年年就卖这样的瓜,在村口。  村口老槐树下,一面小方桌,几把小椅子,几只暖瓶,两摞茶碗,几个
期刊
鱼生就是生鱼片,用新鲜的生鱼肉切成薄片,蘸调味料食用。温州居民自古喜生食海鲜,民国时,温州的董记鱼生馆,是当时最有名气的专营鱼生的饭馆。1944年夏天,董记鱼生馆因为生意好,起鱼肉的男工不够用,老板董浩昌上紧招工。除了一个自称黄聪儿的女子报名,没有其他人敢报名,因为董记鱼生馆对刀功要求极高。董浩昌看那女子身材袅娜肤色白嫩,怎么看都不像是干活儿的样子,就想打发她走。  黄聪儿说:“你看了我的刀功不满
期刊
读阎连科的非虚构作品《我与父辈》,在第二章“想念父亲”里边,遭遇了一段让我心动的叙事。作者说他当兵期间回河南嵩县老家休假,从家里糊墙的旧《河南日报》上,看到1981年第二期《百花园》杂志的目录,上面录着他的一篇小说的题目《领补助金的女人》,于是告诉父亲,他写的小说发表了:“你看你看,还是头题呢……”两年后,作者再次回老家,看见那张旧报纸还糊在墙上,杂志目录也在。不同的是,他的名字下面,被手指戳出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