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的学科,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数学知识变得复杂难懂。这就使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存在困难,容易产生厌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利用“变式训练”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 变式训练 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也是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寻找有效办法,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变式训练的基本概述
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自身条件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很好的个性发展。教师要使每一位学生学习机会均等,帮助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数学教学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进行实践性训练,巩固知识点。“变式教学”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符合时代的要求。
变式训练主要是教师不改变数学题或知识点的本质,通过转变命题条件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层次去思考问题。由此可见,通过变式训练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和反应能力,教师应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灵活运用。
二、变式训练的运用
1.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深入探索
伽利略曾经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行的”。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变式训练,不只是解决一个问题,而是解决了这一类的问题,把同类型题目进行转变,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例如书本上有一道题,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可以灵活进行变式,调动学生的兴趣。
变式1: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变式2: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变式3:顺次连接长方形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又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时间和探究这课时,教师以刘翔训练为题材设置一道应用题,一辆电动车与刘翔同在起点,电动车以每秒4米的速度先行了30米,刘翔为追上电动车,同学们,请你想一下,他如果以每秒5米的速度多少秒能追上电动车?然后教师可对本题进行变式。
变式1:刘翔与电动车同在起点,电动车以每秒4米速度先行了30秒,劉翔为追电动车以每秒5米的速度需多少秒才能追上?
变式2:学校有一400米跑道,现甲、乙两人跑步,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4米/秒,两人同时出发。
(1)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经过多久相遇?
(2)两人同时同向而行过久第一次相遇?
(3)乙先出发5秒,然后甲出发,问甲经过多久两人第一次相遇?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难点,这样通过一个例题的练习包含了不同的相遇、追及等问题,使学生不必再进行大量的题海练习,以后再运到这类题型时能思维准确进行解题,很好地培养的学生发散思维。
2.理解定理,使思维多向变通
数学命题有3个方面,即前提、条件和结论。在一定前提下满足特定条件,结论就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就是真命题。对于初中数学而言,定理都是真命题,而真命题就可能是定理,也可能是定义。通过变式可使定理得到多种证明,使学生掌握定理间的关联,系统化定理。
例如:立体几何“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中,可将定理变式来加强学生的掌握程度:(1)若平面外有一直线1与平面A内一条直线平行,则直线1与平面A平行。(2)若平面外有一条直线1与平面A内任一直线平行,则直线1平行平面A。(3)若平面外有一直线1与平面A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直线1平行平面A。(4)若直线1与平面A内一直线平行,则直线1平行平面A。
3.温故知新,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总结概括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基础知识设计变式训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把握概念本质。比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复习中,首先复习了判别式的概念和公式,然后对判别式进行了简单的应用练习和变式的练习。
例1、不解方程,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1)2x2+3x-4=0
(2)y2+4=4y
(3)5(x2+1)-7x=0
例2、不解方程,判别下列关于 X 的方程根的情况
x2-mx-2=0
变式一:不解方程,判别下列关于 X 的方程根的情况:
x2-mx-m2=0
变式二:不解方程,判别下列关于 X 的方程根的情况:
x2-mx+m2+2=0
变式三:不解方程,判别下列关于 X 的方程根的情况:
x2-mx-m-2=0
三、变式训练的评析
有效运用变式训练能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运用中,教师要精心挑选、设计,使例题之间平缓过度,循序渐进的进行变式训练,切勿使学生产生畏惧,要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使学生以小组形式,自拟题目,交换进行练习,可促使学生主动掌握习题本质,把握习题构造,提高自身认知水平,还有利于学生适应能力的增强,更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变式训练时也要注意根据学生能力,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把握好分寸,突出训练的重点,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新旧知识进行串联。教师要适时的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变式训练,可以使学生不再陷入题海之中,对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敢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精髓,激励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建生,黄荣金,易凌峰,顾泠沅.变式教学研究[J].数学教学,2003,(13)
[2]胡金勇,张国平.例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变式教学[J].中国数学教育,2009(4)
[3]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0
[4]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初中数学 变式训练 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也是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寻找有效办法,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变式训练的基本概述
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自身条件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很好的个性发展。教师要使每一位学生学习机会均等,帮助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数学教学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进行实践性训练,巩固知识点。“变式教学”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符合时代的要求。
变式训练主要是教师不改变数学题或知识点的本质,通过转变命题条件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层次去思考问题。由此可见,通过变式训练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和反应能力,教师应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灵活运用。
二、变式训练的运用
1.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深入探索
伽利略曾经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行的”。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变式训练,不只是解决一个问题,而是解决了这一类的问题,把同类型题目进行转变,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例如书本上有一道题,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可以灵活进行变式,调动学生的兴趣。
变式1: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变式2: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变式3:顺次连接长方形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又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时间和探究这课时,教师以刘翔训练为题材设置一道应用题,一辆电动车与刘翔同在起点,电动车以每秒4米的速度先行了30米,刘翔为追上电动车,同学们,请你想一下,他如果以每秒5米的速度多少秒能追上电动车?然后教师可对本题进行变式。
变式1:刘翔与电动车同在起点,电动车以每秒4米速度先行了30秒,劉翔为追电动车以每秒5米的速度需多少秒才能追上?
变式2:学校有一400米跑道,现甲、乙两人跑步,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4米/秒,两人同时出发。
(1)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经过多久相遇?
(2)两人同时同向而行过久第一次相遇?
(3)乙先出发5秒,然后甲出发,问甲经过多久两人第一次相遇?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难点,这样通过一个例题的练习包含了不同的相遇、追及等问题,使学生不必再进行大量的题海练习,以后再运到这类题型时能思维准确进行解题,很好地培养的学生发散思维。
2.理解定理,使思维多向变通
数学命题有3个方面,即前提、条件和结论。在一定前提下满足特定条件,结论就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就是真命题。对于初中数学而言,定理都是真命题,而真命题就可能是定理,也可能是定义。通过变式可使定理得到多种证明,使学生掌握定理间的关联,系统化定理。
例如:立体几何“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中,可将定理变式来加强学生的掌握程度:(1)若平面外有一直线1与平面A内一条直线平行,则直线1与平面A平行。(2)若平面外有一条直线1与平面A内任一直线平行,则直线1平行平面A。(3)若平面外有一直线1与平面A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直线1平行平面A。(4)若直线1与平面A内一直线平行,则直线1平行平面A。
3.温故知新,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总结概括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基础知识设计变式训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把握概念本质。比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复习中,首先复习了判别式的概念和公式,然后对判别式进行了简单的应用练习和变式的练习。
例1、不解方程,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1)2x2+3x-4=0
(2)y2+4=4y
(3)5(x2+1)-7x=0
例2、不解方程,判别下列关于 X 的方程根的情况
x2-mx-2=0
变式一:不解方程,判别下列关于 X 的方程根的情况:
x2-mx-m2=0
变式二:不解方程,判别下列关于 X 的方程根的情况:
x2-mx+m2+2=0
变式三:不解方程,判别下列关于 X 的方程根的情况:
x2-mx-m-2=0
三、变式训练的评析
有效运用变式训练能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运用中,教师要精心挑选、设计,使例题之间平缓过度,循序渐进的进行变式训练,切勿使学生产生畏惧,要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使学生以小组形式,自拟题目,交换进行练习,可促使学生主动掌握习题本质,把握习题构造,提高自身认知水平,还有利于学生适应能力的增强,更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变式训练时也要注意根据学生能力,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把握好分寸,突出训练的重点,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新旧知识进行串联。教师要适时的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变式训练,可以使学生不再陷入题海之中,对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敢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精髓,激励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建生,黄荣金,易凌峰,顾泠沅.变式教学研究[J].数学教学,2003,(13)
[2]胡金勇,张国平.例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变式教学[J].中国数学教育,2009(4)
[3]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0
[4]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