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四基”教学理念的诞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摒弃简单的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组织、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与交流的教学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感悟学科基本思想,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四基;教学活动;学科基本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74-1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了“四基”的教学目标,即在原先的“两基”目标(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基本技能)基础上,增加了“学科基本思想方法、学科基本活动经验”两个目标。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不妨也在课堂教学中植入“四基”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从而引领学生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积累经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感悟学科思想,真正地由“学会”上升为“会学”。下面,就本人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的一些尝试,谈谈在对“四基”理念的一些感悟。
一、设计初衷
《我的叔叔于勒》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小说。为了让学生更深刻、更立体、更融会贯通地解读文本主旨,笔者尝试以“读完文章后,你会为文章标题‘我的叔叔于勒’加上哪种标点符号”这一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片断
生一:我添加的是感叹号。因为我觉得这里有惊讶的情感。文中一开始说叔叔发了财,是全家人的希望,可是,后来竟然发现他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水手,心里肯定是吃了一惊的。
师:吃了一惊的只有“我”吗?
众生:不是,还有我的父母。
师:父母因此而产生的具体反映是怎样的?
生二:父亲一开始“不安起来”、“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后来去向船长打探,确认是于勒后,“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神色张皇”“神色很狼狈”,连话都是结结巴巴的说。
生三:母亲一开始不相信说父亲“你疯了”,去看了一眼后回来“在哆嗦”,确认之后是“突然暴怒起来”,对于勒连连辱骂。
师:两位同学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文中对于父、母的外貌、神态、语言等的一些描写,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吃惊”的状态。那么,大家认为父母的“吃惊”和“我”的“吃惊”情感一样吗?
生四:不一样。父母的吃惊更多的是恐惧、愤怒的情感;而“我”更多的则是同情。
师:你从哪里看出同情?
生四:从42节,“我”眼里看到的叔叔的外貌描写“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又老又穷苦的脸”;从心里活动“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以及下文还说我特意多给了小费,都能看出“我”对叔叔是充满亲情之感的,是可怜同情他的。
师:大家通过添加一个感叹号,和对人物描写的细细品味,不仅读出了惊讶之情,还读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的惊讶感。真棒!
生五:我添加的是問号。因为我觉得文中“我”和父母对待叔叔不同的反映,尤其是父母前后对待叔叔的态度的变化让人会产生种种的质疑。
于勒小的时候是让大家讨厌的。因为第5段中交代,“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所以才会把他送到美洲去。而后来叔叔成了富翁,于是大家都认为他“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母亲也常常称呼他为“好心的于勒”,全家都期盼他的回来。可是当发现于勒穷困潦倒后,父母又极其愤怒、惶恐起来了,称呼他为“这个贼”、“那个讨饭的”、“这个流氓”。父母始终是以于勒有没有钱来判断这个人的好坏的,丝毫没有亲情之感。所以,我认为文中“我”默念“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时,应该还有对父母行为的不理解的情感,所以我加了问号。
师:你读文本很细致,能前后联系着去解读,而且抓住了对于人物的称呼这个细节,这种读书习惯很好。经过你的解读,我想大家一定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文中对父母这种唯利是图,只认金钱不认人的行为强烈讽刺。这个问号加得好!
生六:我加的是句号,“我的叔叔于勒。”因为,文章最后说:“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以免再遇到他。”“一片紫色的阴影”其实就是笼罩在全家失望、恐惧之感,说明全家对于叔叔于勒的期盼已经彻底破灭了,而且这一家人害怕再遇到于勒,必然从此后会想方设法地躲避他,“我的叔叔于勒”可能从此就在这家人的生活中消失了,再无瓜葛,到此结束。所以我用了句号。
师:你用一个句号了结了一切,却是留给了我们深深的遗憾啊!
(全体学生笑)
三、教学反思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整堂课学生的思维显得极其活跃,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无疑这一教学活动尝试是成功的。成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教学活动具有新意。一个“为题目加哪种标点”的活动,将更多的选择权、自主权、思考权赋予了学生,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也颇具新意,所以能很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必然更加投入,思维也更加活跃。
2.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从上面的教学片断中不难看出,在学生交流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始终站在恰当的点进行追问、概括、提炼,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比如在生一发言结束时的一个追问,启发学生可用对比的方法完善对文本的解读;生二、三、四发言结束时的一个概括,强调了关注小说中人物描写手法的重要性;而在生五、生六发言结束时的一个提炼,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由此,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中,也得以无痕地将语文学科的基本思想植根于学生脑海之中。
关键词:四基;教学活动;学科基本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74-1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了“四基”的教学目标,即在原先的“两基”目标(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基本技能)基础上,增加了“学科基本思想方法、学科基本活动经验”两个目标。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不妨也在课堂教学中植入“四基”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从而引领学生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积累经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感悟学科思想,真正地由“学会”上升为“会学”。下面,就本人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的一些尝试,谈谈在对“四基”理念的一些感悟。
一、设计初衷
《我的叔叔于勒》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小说。为了让学生更深刻、更立体、更融会贯通地解读文本主旨,笔者尝试以“读完文章后,你会为文章标题‘我的叔叔于勒’加上哪种标点符号”这一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片断
生一:我添加的是感叹号。因为我觉得这里有惊讶的情感。文中一开始说叔叔发了财,是全家人的希望,可是,后来竟然发现他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水手,心里肯定是吃了一惊的。
师:吃了一惊的只有“我”吗?
众生:不是,还有我的父母。
师:父母因此而产生的具体反映是怎样的?
生二:父亲一开始“不安起来”、“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后来去向船长打探,确认是于勒后,“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神色张皇”“神色很狼狈”,连话都是结结巴巴的说。
生三:母亲一开始不相信说父亲“你疯了”,去看了一眼后回来“在哆嗦”,确认之后是“突然暴怒起来”,对于勒连连辱骂。
师:两位同学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文中对于父、母的外貌、神态、语言等的一些描写,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吃惊”的状态。那么,大家认为父母的“吃惊”和“我”的“吃惊”情感一样吗?
生四:不一样。父母的吃惊更多的是恐惧、愤怒的情感;而“我”更多的则是同情。
师:你从哪里看出同情?
生四:从42节,“我”眼里看到的叔叔的外貌描写“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又老又穷苦的脸”;从心里活动“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以及下文还说我特意多给了小费,都能看出“我”对叔叔是充满亲情之感的,是可怜同情他的。
师:大家通过添加一个感叹号,和对人物描写的细细品味,不仅读出了惊讶之情,还读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的惊讶感。真棒!
生五:我添加的是問号。因为我觉得文中“我”和父母对待叔叔不同的反映,尤其是父母前后对待叔叔的态度的变化让人会产生种种的质疑。
于勒小的时候是让大家讨厌的。因为第5段中交代,“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所以才会把他送到美洲去。而后来叔叔成了富翁,于是大家都认为他“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母亲也常常称呼他为“好心的于勒”,全家都期盼他的回来。可是当发现于勒穷困潦倒后,父母又极其愤怒、惶恐起来了,称呼他为“这个贼”、“那个讨饭的”、“这个流氓”。父母始终是以于勒有没有钱来判断这个人的好坏的,丝毫没有亲情之感。所以,我认为文中“我”默念“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时,应该还有对父母行为的不理解的情感,所以我加了问号。
师:你读文本很细致,能前后联系着去解读,而且抓住了对于人物的称呼这个细节,这种读书习惯很好。经过你的解读,我想大家一定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文中对父母这种唯利是图,只认金钱不认人的行为强烈讽刺。这个问号加得好!
生六:我加的是句号,“我的叔叔于勒。”因为,文章最后说:“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以免再遇到他。”“一片紫色的阴影”其实就是笼罩在全家失望、恐惧之感,说明全家对于叔叔于勒的期盼已经彻底破灭了,而且这一家人害怕再遇到于勒,必然从此后会想方设法地躲避他,“我的叔叔于勒”可能从此就在这家人的生活中消失了,再无瓜葛,到此结束。所以我用了句号。
师:你用一个句号了结了一切,却是留给了我们深深的遗憾啊!
(全体学生笑)
三、教学反思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整堂课学生的思维显得极其活跃,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无疑这一教学活动尝试是成功的。成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教学活动具有新意。一个“为题目加哪种标点”的活动,将更多的选择权、自主权、思考权赋予了学生,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也颇具新意,所以能很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必然更加投入,思维也更加活跃。
2.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从上面的教学片断中不难看出,在学生交流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始终站在恰当的点进行追问、概括、提炼,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比如在生一发言结束时的一个追问,启发学生可用对比的方法完善对文本的解读;生二、三、四发言结束时的一个概括,强调了关注小说中人物描写手法的重要性;而在生五、生六发言结束时的一个提炼,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由此,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中,也得以无痕地将语文学科的基本思想植根于学生脑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