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是一个创新、创造的时代,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者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开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希望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笔者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师的角度,解释了数学创造思维的内涵,并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探究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进入新时期以后,教育界涌现了大量的先进教育理论,逐渐将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上面,对学生本身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初中数学学科包含了许多三维立体知识与抽象逻辑知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鼓励学生在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挖掘其自身的学习潜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初中数学创新性思维的内涵特点及其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1.内涵特点
创新性思维是思维方式的一种,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该种思维对事物进行再思考,在原有的含义或特征基础上发掘出不同于他人、具有现实意义和独创性的观点,使自身的思维更具有活力和多元化特点。初中数学创新性思维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寻找解题的突破点,提出具有新意的观点与思路,能够体现思维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在创新性思维的指导下,初中学生会将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打散、重建,从中获得一些新发现和新想法,有效改善数学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创新性思维具有发展性、创造性、灵活性、关联性等特点,需要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调动自身的综合素养来发展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
2.对初中学生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的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立足,获得长远的发展和进步。数学创新性思维的提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也对学生的能力和思维进行了启发,旨在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与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
二、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措施
1.根据结果探索过程,强化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与常规方式相反的方法进行思考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追因溯果,明确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深化数学知识。在初中数学课上,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关的数学问题,如根据某一部分知识给出一个明确的结果,引导学生由结果推测具体的过程,创新性地得出结果形成的流程,并在长期的练习中不断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养成用逆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习惯。
2.关注多元化的解题方式,训练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
数学是一门灵活又理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题多解的情况,此时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做题中进行自主创新。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时,学生根据同一题目可能会列出不同的等式方程,也可能会用不同的思路来合并同类项和移项,这个时候数学教师就要在认真观察中筛选出那些别具一格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在班级内进行表扬,激励其他学生踊跃参与到探索解题方法的活动中去,不断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课后布置作业时,数学教师也可以精心選择和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训练学生发散自己的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师有意识地指导下,学生们看待数学问题的角度越来越全面,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也在解题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培养。
3.利用多媒体打造直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形成类比思维
多媒体是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体现,是科技与教育有机融合的外在表现。在初中数学课上,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直观的学习情境,让其在立体、多彩、有趣的氛围中将知识进行类比,加深自己对数学概念、公式等的理解记忆。学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时,为了让学生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别,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个平面图和一个立体图,然后为立体图形设计360°旋转的动图示意,引导学生在直接观察中明白立体图与平面图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尝试根据平面图去还原立体图,由此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4.将数形结合法引进课堂,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数学结合法是近年来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被提及的一种教学手段,主要是指用图形与数字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简化学生解读题目和寻找数量关系的过程,提高做题的效率和质量。在学习“角”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字描述,借助量角器和直尺在图纸上绘制对应的图形,标注题目中的有效数据,再进行思考;或是让学生将已有的文字与图形结合起来,将题中的信息表示在图形上,形成直观的认知,确认解题思路。在数形结合法的指导下,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更具有条理性,思考问题的逻辑性也进一步加强,个人的数学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5.以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深层数学思维
在数学课上,问题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和导向,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体现。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之前,可以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构思,秉承着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原则,设计出具有深度和吸引力的问题,以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深层思维,引导他们一步步剖析数学问题,揭示数学理论的本质特点,在抽丝剥茧中掌握知识的核心内容。当学生们跟着数学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和思考时,其自身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被重新激活,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并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收获学习自信,学会深入思考。
三、结束语
最新的课标中提出:“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学生,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是‘育人’。”在初中数学课上,教师要始终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教学创新,以灵动的课堂、灵活的内容、灵巧的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努力,使其在广阔的数学世界里发挥个人的学习优势,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数学创新性思维,实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何鹏林.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1).
[2]徐海青.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课程教育研究,2017(13).
[3]游艳.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7,(04).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进入新时期以后,教育界涌现了大量的先进教育理论,逐渐将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上面,对学生本身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初中数学学科包含了许多三维立体知识与抽象逻辑知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鼓励学生在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挖掘其自身的学习潜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初中数学创新性思维的内涵特点及其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1.内涵特点
创新性思维是思维方式的一种,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该种思维对事物进行再思考,在原有的含义或特征基础上发掘出不同于他人、具有现实意义和独创性的观点,使自身的思维更具有活力和多元化特点。初中数学创新性思维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寻找解题的突破点,提出具有新意的观点与思路,能够体现思维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在创新性思维的指导下,初中学生会将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打散、重建,从中获得一些新发现和新想法,有效改善数学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创新性思维具有发展性、创造性、灵活性、关联性等特点,需要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调动自身的综合素养来发展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
2.对初中学生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的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立足,获得长远的发展和进步。数学创新性思维的提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也对学生的能力和思维进行了启发,旨在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与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
二、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措施
1.根据结果探索过程,强化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与常规方式相反的方法进行思考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追因溯果,明确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深化数学知识。在初中数学课上,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关的数学问题,如根据某一部分知识给出一个明确的结果,引导学生由结果推测具体的过程,创新性地得出结果形成的流程,并在长期的练习中不断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养成用逆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习惯。
2.关注多元化的解题方式,训练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
数学是一门灵活又理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题多解的情况,此时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做题中进行自主创新。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时,学生根据同一题目可能会列出不同的等式方程,也可能会用不同的思路来合并同类项和移项,这个时候数学教师就要在认真观察中筛选出那些别具一格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在班级内进行表扬,激励其他学生踊跃参与到探索解题方法的活动中去,不断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课后布置作业时,数学教师也可以精心選择和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训练学生发散自己的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师有意识地指导下,学生们看待数学问题的角度越来越全面,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也在解题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培养。
3.利用多媒体打造直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形成类比思维
多媒体是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体现,是科技与教育有机融合的外在表现。在初中数学课上,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直观的学习情境,让其在立体、多彩、有趣的氛围中将知识进行类比,加深自己对数学概念、公式等的理解记忆。学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时,为了让学生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别,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个平面图和一个立体图,然后为立体图形设计360°旋转的动图示意,引导学生在直接观察中明白立体图与平面图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尝试根据平面图去还原立体图,由此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4.将数形结合法引进课堂,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数学结合法是近年来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被提及的一种教学手段,主要是指用图形与数字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简化学生解读题目和寻找数量关系的过程,提高做题的效率和质量。在学习“角”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字描述,借助量角器和直尺在图纸上绘制对应的图形,标注题目中的有效数据,再进行思考;或是让学生将已有的文字与图形结合起来,将题中的信息表示在图形上,形成直观的认知,确认解题思路。在数形结合法的指导下,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更具有条理性,思考问题的逻辑性也进一步加强,个人的数学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5.以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深层数学思维
在数学课上,问题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和导向,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体现。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之前,可以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构思,秉承着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原则,设计出具有深度和吸引力的问题,以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深层思维,引导他们一步步剖析数学问题,揭示数学理论的本质特点,在抽丝剥茧中掌握知识的核心内容。当学生们跟着数学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和思考时,其自身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被重新激活,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并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收获学习自信,学会深入思考。
三、结束语
最新的课标中提出:“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学生,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是‘育人’。”在初中数学课上,教师要始终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教学创新,以灵动的课堂、灵活的内容、灵巧的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努力,使其在广阔的数学世界里发挥个人的学习优势,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数学创新性思维,实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何鹏林.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1).
[2]徐海青.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课程教育研究,2017(13).
[3]游艳.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