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读课文是学生在课前、课中按一定的要求对教材进行的自学活动。它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自读课文后提出疑难,并尽可能自己解决疑问,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得新知识,不仅有利于“学会”,还有利于“会学”。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实现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提高能力,主动取得发展,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法研究;自读;质疑;指导;运用
一、教师注重学法研究的意义
目前,语文教学中仍存在“高消耗、低效益”的问题。笔者总结过去的做法:从课内讲,课堂教学不甚得法,串讲型的课堂结构比较多,学生忙于被动应付答问,而自觉读书、独立思考、探索知识的却很少;从课外讲,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重复、机械的作业上,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外的阅读,并且老师也不重视课外阅读及其方法的指导。这些做法存在着几个弊端:(1)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期下去,其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降低;(2)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少,时间少,导致其语文能力无法提高;(3)重教轻学,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对学生的后继学习缺乏促进作用。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要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方法,鼓励他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根据《大纲》所提出的要求,在分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抓课内、促课外、重方法、求提高的研究。
二、“自读—质疑—指导—运用”语文学法的应用
(一)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是学生在课前、课中按一定的要求对教材进行的自学活动。它是教学过程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发现疑难,有目的地参与课堂学习,是培养自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一环。
1. 自读课文前必须明确要求
学生自读,首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布置好任务。中、高年级的学生,已学会运用工具书,并且有一定的自读能力,能通过自学初步理解课文。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要教会中、高年级的学生预习,指导学生采用以读为主,边读边预习的方法,即“三读法”。
“一读”,即细读法,其目的是扫清障碍,初明文义,接受感染;“二读”,即思读,其目的是通过边思考边阅读来梳理层次,寻找疑难;“三读”是跳跃着挑选文章重点部分来读。
2. 设计合理的作业以检查自读效果
合理的作業往往体现了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对学生的自学起到引路作用,围绕着这样的作业展开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学习方法的训练。如提纲式作业,可以很好地起到引导学生自学的作用,它可根据文章的段落层次来设计,也可根据课后作业来安排。
(二)质疑问难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动脑、善思考的表现。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提出疑难,并尽可能自己解决疑问,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得新知识。要求学生预习时要边读边想,发现疑难问题。何为疑难问题呢?教师应告诉学生,质疑范围包括文章的课题、内容、结构、句子、字词以至标点。学生的疑难问题开始往往停留在字词句和文章的表面,并且显得杂乱,此时教师要妥善处理。当学生初步学会质疑问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向“少而精”过渡,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上。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文中有一句话:“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学生读后已懂了作者把邱少云比作巨石。一位细心的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巨石?”老师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研究后,大家一致认为,邱少云“不动”像巨石,“不怕火烧”像巨石,“火烧不出声”像巨石,体现了邱少云顽强的意志。当学生抓住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之后,教师采取了把问题“还”给学生的做法,这样,既能激发学生思维,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自读,讨论分析,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在教学中,教师要敏捷地处理好学生的问题,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与课文中心无关的问题,有的可存疑,有的可作冷处理。实践证明,当堂释疑解惑,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不仅有利于“学会”,而且有利于“会学”。
(三)讲读指导
心理学认为,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手段。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提高能力,主动取得发展。
1. 扎实训练,落实学法
由于学生的认识规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果一开始便向学生灌输抽象的学习方法,很难被学生所接受。因此,要使学生掌握学法,必须通过扎实的语言训练,分阶段逐步落实。
如《落花生》一课,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将重点段分成两部分内容细读细想。理解第一部分内容时,主要抓住“花生的好处多……才知道”这一句话,让学生反复诵读,使他们懂得父亲拿花生跟桃子、石榴、苹果比较,突出其“藏而不露”的可贵特点。理解第二部分内容时,应先让学生找出一段中的重点句,并让学生懂得“有用的人”指什么样的人,“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怎样的人,再让学生联系其余两段作进一步理解。读议第一段时可讨论:课文写“种花生”为什么只用一句话?读议第三段时,结合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品质,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及作者为何以“落花生”为自己的笔名,使学生真正懂得做人要像花生一样,不求虚荣,要做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训练后要启发学生主动整理学习新内容的规律和方法,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打好基础。如教学《落花生》一课,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我们是怎样学懂课文的?”在学生回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小结:抓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可分以下三步——(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找出表达主要内容的重点段;(2)理解重点段,联系有关描写或重点句进行细读细想;(3)联系其余各段内容和题目理解全文。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的问题富有创造性,但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步骤,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你是怎样想出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这能使学生有效地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坚持经常这样的做,能使学生体会到应该怎样学习。
2. 反复训练,巩固学法
领悟和归纳学法并不是学法指导的终极,而是开始。一种学法,只有被学生有效运用才算真正被掌握。学生运用学法进行自我实践,既有利于学生总结学习规律,又能帮他们逐步掌握学习策略,更好地实现“自能读书”。因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积极求异,探索适合自己的富有创造性的学生方法,促进学生独创精神的发展。
(四)课外迁移,实现能力的转化
学习方法掌握后,需要不断巩固、提高,并在反复运用中转化为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课内外结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举一反三,反复实践,实现能力的转化。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学生在运用学法读类似课文内容;第二层次,自觉运用学法阅读报纸、杂志以及其他书籍,同时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经反复训练,逐步形成能力;第三层次,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和一些社会实践。为了克服理论与社会实际脱节的弊病,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朗读会、诗歌会、辩论会,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实际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方法运用于实践,从而提高其语文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
常言道:“教无定法,只要得法。”好的方法就是效率,就是质量。教师面对的是各具性格、层次不同的人,而学习方法必须建立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科学认识上,以强调发展学生能力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将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法研究;自读;质疑;指导;运用
一、教师注重学法研究的意义
目前,语文教学中仍存在“高消耗、低效益”的问题。笔者总结过去的做法:从课内讲,课堂教学不甚得法,串讲型的课堂结构比较多,学生忙于被动应付答问,而自觉读书、独立思考、探索知识的却很少;从课外讲,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重复、机械的作业上,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外的阅读,并且老师也不重视课外阅读及其方法的指导。这些做法存在着几个弊端:(1)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期下去,其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降低;(2)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少,时间少,导致其语文能力无法提高;(3)重教轻学,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对学生的后继学习缺乏促进作用。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要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方法,鼓励他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根据《大纲》所提出的要求,在分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抓课内、促课外、重方法、求提高的研究。
二、“自读—质疑—指导—运用”语文学法的应用
(一)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是学生在课前、课中按一定的要求对教材进行的自学活动。它是教学过程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发现疑难,有目的地参与课堂学习,是培养自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一环。
1. 自读课文前必须明确要求
学生自读,首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布置好任务。中、高年级的学生,已学会运用工具书,并且有一定的自读能力,能通过自学初步理解课文。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要教会中、高年级的学生预习,指导学生采用以读为主,边读边预习的方法,即“三读法”。
“一读”,即细读法,其目的是扫清障碍,初明文义,接受感染;“二读”,即思读,其目的是通过边思考边阅读来梳理层次,寻找疑难;“三读”是跳跃着挑选文章重点部分来读。
2. 设计合理的作业以检查自读效果
合理的作業往往体现了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对学生的自学起到引路作用,围绕着这样的作业展开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学习方法的训练。如提纲式作业,可以很好地起到引导学生自学的作用,它可根据文章的段落层次来设计,也可根据课后作业来安排。
(二)质疑问难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动脑、善思考的表现。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提出疑难,并尽可能自己解决疑问,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得新知识。要求学生预习时要边读边想,发现疑难问题。何为疑难问题呢?教师应告诉学生,质疑范围包括文章的课题、内容、结构、句子、字词以至标点。学生的疑难问题开始往往停留在字词句和文章的表面,并且显得杂乱,此时教师要妥善处理。当学生初步学会质疑问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向“少而精”过渡,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上。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文中有一句话:“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学生读后已懂了作者把邱少云比作巨石。一位细心的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巨石?”老师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研究后,大家一致认为,邱少云“不动”像巨石,“不怕火烧”像巨石,“火烧不出声”像巨石,体现了邱少云顽强的意志。当学生抓住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之后,教师采取了把问题“还”给学生的做法,这样,既能激发学生思维,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自读,讨论分析,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在教学中,教师要敏捷地处理好学生的问题,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与课文中心无关的问题,有的可存疑,有的可作冷处理。实践证明,当堂释疑解惑,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不仅有利于“学会”,而且有利于“会学”。
(三)讲读指导
心理学认为,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手段。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提高能力,主动取得发展。
1. 扎实训练,落实学法
由于学生的认识规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果一开始便向学生灌输抽象的学习方法,很难被学生所接受。因此,要使学生掌握学法,必须通过扎实的语言训练,分阶段逐步落实。
如《落花生》一课,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将重点段分成两部分内容细读细想。理解第一部分内容时,主要抓住“花生的好处多……才知道”这一句话,让学生反复诵读,使他们懂得父亲拿花生跟桃子、石榴、苹果比较,突出其“藏而不露”的可贵特点。理解第二部分内容时,应先让学生找出一段中的重点句,并让学生懂得“有用的人”指什么样的人,“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怎样的人,再让学生联系其余两段作进一步理解。读议第一段时可讨论:课文写“种花生”为什么只用一句话?读议第三段时,结合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品质,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及作者为何以“落花生”为自己的笔名,使学生真正懂得做人要像花生一样,不求虚荣,要做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训练后要启发学生主动整理学习新内容的规律和方法,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打好基础。如教学《落花生》一课,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我们是怎样学懂课文的?”在学生回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小结:抓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可分以下三步——(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找出表达主要内容的重点段;(2)理解重点段,联系有关描写或重点句进行细读细想;(3)联系其余各段内容和题目理解全文。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的问题富有创造性,但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步骤,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你是怎样想出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这能使学生有效地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坚持经常这样的做,能使学生体会到应该怎样学习。
2. 反复训练,巩固学法
领悟和归纳学法并不是学法指导的终极,而是开始。一种学法,只有被学生有效运用才算真正被掌握。学生运用学法进行自我实践,既有利于学生总结学习规律,又能帮他们逐步掌握学习策略,更好地实现“自能读书”。因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积极求异,探索适合自己的富有创造性的学生方法,促进学生独创精神的发展。
(四)课外迁移,实现能力的转化
学习方法掌握后,需要不断巩固、提高,并在反复运用中转化为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课内外结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举一反三,反复实践,实现能力的转化。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学生在运用学法读类似课文内容;第二层次,自觉运用学法阅读报纸、杂志以及其他书籍,同时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经反复训练,逐步形成能力;第三层次,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和一些社会实践。为了克服理论与社会实际脱节的弊病,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朗读会、诗歌会、辩论会,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实际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方法运用于实践,从而提高其语文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
常言道:“教无定法,只要得法。”好的方法就是效率,就是质量。教师面对的是各具性格、层次不同的人,而学习方法必须建立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科学认识上,以强调发展学生能力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将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