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学习优劣的关键在于内部动机,而兴趣是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关键词 政治教学 激发兴趣 提高实效
  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课由于教材内容抽象乏味以及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等因素的影响,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果低下,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已成为目前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出发,而是对客观事物以热忱。”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究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呢?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方法:
  一、巧设新课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道:“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课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而精彩的导课就像桥梁一样联结着旧课和新课;像路标一样引导着学生思维方向;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住学生。既能迅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主动参与学习的状态,又能使教师讲课水到渠成、轻松自如。反之,教师平铺直叙,学生兴味素然,教师也难以得心应手。因此,教师应重视新课导入的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兴趣。
  新课导入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歌曲导入、故事导入、小品表演导入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渲染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他们就可能怀着期待的心理,兴趣盎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最能发挥创造力量的条件是发扬民主。”在思想政治課教学中,如果只是让学生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就会让学生变得不爱动脑筋,随声附和,这样即使课堂气氛再活跃,也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中,要认识到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赋予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这样有助于师生间的相互信任。
  马卡连柯认为,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尊重学生。尊重是和谐的基础。师生间关系和谐,可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引起学生对老师的肯定反应。学生的情感稳定,双边活动就积极,课堂组织井然有序,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尊重学生,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如及时批改作业,耐心细致地给学生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犯的错误不嘲笑,不讽刺、挖苦等。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持肯定接纳的态度。特别是对在学生中有困难的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否则他们就对政治课失去信心,常常扒在桌上打瞌睡,变得更懒惰,或是更加孤僻,常常捣乱课堂纪律。
  可见,平等、和谐、互信的师生关系和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
  三、用多样的态势表达丰富情感,以情动人,以理感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恰当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和蔼的语言、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发挥态势对口语的深化补充作用,使教学有声有色,妙趣横生。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把思想政治课不再看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四、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须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保证。把课堂设计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热烈愉快,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相反,如果教师讲课平淡无味,平铺直叙则是教学的大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研究好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以便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谈几种。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的知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二)创设游戏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创设活动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在教学当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实践证明,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积累了实践经验和能力。
  五、“因材施教”多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实行多层目标教学,是全面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这是满足学生成功的心理需要而设置的。学生的基础、能力水平各不相同,要给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成功,创造成功记录。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置多层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有民主和谐的氛围,需要教师巧妙引趣的方法。我们教师只有清醒地认识这些需要,尽力满足这些需要,才能真正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操.《政治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淡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国志愿者服务相关事业发展迅速但总体水平仍较低下,志愿精神匮乏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作为公民人文素质核心内容的志愿精神,长时期未能走进高等教育的视野。加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应成为大学教育的应然义务。培养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引领社会奉献精神的觉醒,培养大学生的同情心、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当前高等学校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 志愿精神 大学教育 紧迫任务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
期刊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应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激趣引题,自学探究;自主思考,独立探究;主动钻研,合作探究;明理强化,实践探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自学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自主探究 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就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
期刊
摘 要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  关键词 分层教学 小学语文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策略,着眼于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把个体差异看作是资源来开发,使教学指向于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使学生在原有基础
期刊
摘 要 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从当前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本文分析了应用型高校教育实践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由此提出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以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通用学校能力与专业能力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架。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实践教学 模式  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
期刊
摘 要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标准》中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转变,而探究式学习中的探究发端于问题,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课改的成败。  关键
期刊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是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一个表现。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这就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上了议事日程。  关键词 教学氛围 求知欲 兴趣 竞争意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目的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
期刊
摘 要 我国许多农村中学,整体来说,学生的英语现状不太乐观,基础薄弱,发音不准,缺乏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听力水平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听写法 研究  一、“听写法”理论依据  1.语言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  Krashen(1985)的语言输入假设理论认为,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人们要想获得语言的最佳途径是比目前语言水平略高一点语言输入,可归结为公式“i+1”,“i”代表着
期刊
以学生为本,减负增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了好多年,许多老师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满堂灌”的政治教学模式依然大量存在,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仍然较低,课堂效率低下……恰逢我校“125生本”课改的实施,要求全体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课堂自主权交给学生。而“导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是落实此次课改的一个有效载体,它集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方式于一体,实质是以学定教,以导促学。本
期刊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计算机技术具有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可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向多方式、多途径方向发展。用微机进行教学能促进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
期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父母外出务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儒家传统的“父母在,不远游”,取而代之以“孩子在,父母游”,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这一现象尤其突出。这一大群孩子因留守而缺少家庭的亲情温暖,因父母的远离而丧失家庭教育的环境,这是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面临的困境。  中国的家庭教育文化,是人类教育文化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一个显著特色,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是富裕,还是贫穷,都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