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其教育观、儿童观的一种表达,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对教育效果、幼儿学习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幼儿园管理者,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究、分析教师的教育行为并做出正确的引领。下面我以大班“种山芋”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为例,并从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角度来深入地分析与思考,从而来触动教师、引领成长。
一、“以幼儿为本”的专业理念往往被忽视——“叫保育员阿姨帮忙拔草”
实况记录:
暑假过后,在一次与大班教师的随意交谈中,一位年轻教师说:“我们种的山芋地里长满了草,要叫保育员阿姨去拔一下了。”她边说边有意识地看了看我,希望能得到园部的支持与安排。“哦,是吗?你很关心我们的种植园地。”听了我的话她露出一丝羞涩的微笑。“不过,你觉得这些草应该叫保育员来拔吗?”被我这一问,该教师愣住了。教研组长反应较快,说道:“让孩子们来拔吧。”“对,可以开展一次拔草活动”,有教师附和着。“是的,能够让幼儿参与的活动,我们都尽可能安排,要时刻考虑到幼儿。”我说。
分析与指导:
仔细分析上述案例中每位教师的言行,可以发现他们存在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年轻教师关心幼儿园环境的精神值得肯定和表扬,但在拔草这一事件中,她首先考虑到的是由成人来完成,并没有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是一种轻“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而教研组长等比较有经验的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于是马上有所调整,体现出一种积极的教育观、儿童观。
为进一步加深“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并能将其灵活运用于教育实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就以上案例开展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共同交流,大家各抒己见,通过探讨发现其实教师们对于“以幼儿为本”的理念是非常熟悉和理解的,但实践中不能灵活运用,应该是专业能力不娴熟导致的。接着,我建议:一是扎实开展课程审议,新老教师之间、骨干教师和发展期教师之间要经常分享交流经验,共同进步;二是增强典型案例的交流活动,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开展。
二、“尊重关爱每一位幼儿的职业态度有待加强——“怎么只有一部分幼儿在拔草”
实况记录:
经过上次讨论之后,大班教师立刻组织幼儿开展了拔草活动。知道孩子们要去拔草,我也一起参加了。可是,当我来到种植园地,发现只有部分孩子在拔草,我就问教师:“你们班来了多少小朋友,剩下的孩子呢?”教师回答说:“这地方小,全班孩子来太拥挤了,不安全。我就叫了一些能干的孩子。”我愕然,过后我与教师再次交流,问她接下来有什么安排,教师说没有了。我引导说:“活动中孩子的安全确实很重要,不过我们是否能想出既安全又保证全体幼儿参与的方法呢?”教师说:“可以分批去,不过在我们的计划中已经安排了其他活动,这样会打乱计划。”
分析与指导:
“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是教师的一种职业态度。在组织拔草的活动中,我觉得这位教师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面向全体,没有给每个孩子机会,部分能干的幼儿代表了全体幼儿,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虽然有客观的原因存在——地方小,人多了拥挤,但“让部分幼儿参与”的方法并不是一种积极、合理的教育行为,“心中有每一位幼儿”“面向全体”“公平教育”在这里显得苍白无力。之后的单独交流中也流露出教师被计划牵着走的现象,不能够灵活调整,这对教师的专业理念和专业能力都是一种挑战。
针对上述教师的教育行为我提出两个指导方向:一是即时性的调整意见。要求教师继续开展活动,分组、分批让班内其他幼儿都参与到拔草活动中来,告诉其合理的调整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不必纠结于预设的计划。二是长远性的发展指导意见。多学习专业类书籍,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从而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和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
三、通识性专业知识比较欠缺——“什么时候挖山芋”
实况记录:
一天散步时,大班教师带着孩子们来到种山芋的种植园地,他们一起交谈着:“看看我们种的山芋长大了没有?”“老师,山芋在哪儿呢?我只看到叶子。”“老师,我知道山芋长在泥土下面。”“不知道我们的山芋长多大了?”“老师,什么时候可以挖山芋。”老师说:“再过一段时间吧。”
分析与指导:
过后,我向教师了解到,其实她也不清楚什么时候能够挖山芋,所以只是含糊回答了幼儿。分析教师的该教育行为,我觉得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通识性知識比较欠缺,这对于全面性、启蒙性的幼儿园教育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阻碍;二是教师课程实践能力不够,包括前期关于山芋的知识经验准备不到位,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山芋什么时候挖的教育机智比较缺乏,运用保育员、家长等有经验的教育资源的能力意识不强等。
据此,我向教师提出了如下指导意见:一是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鼓励教师平时要多看书、多学习,学无止境,尽可能掌握丰富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二是提升课程实践能力。首先,活动前要做足功课,一般教师对物质准备比较重视,而知识经验类的准备有所忽视,建议教师提前查找资料,掌握相关知识点。其次,活动中若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可灵活地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解决。再次,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如可邀请有经验的保育员、菜农家长等参与到活动中来。知识再渊博的人也很难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才,当我们面对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教师的教育关键在于支持与引导。
四、科学专业引领能力有偏颇——“我们埋几个大山芋吧!”
实况记录:
终于等到可以挖山芋的时候了,大班教师先与保育员在种植园进行勘察。可保育员说:“估计这下面没有什么山芋,即使有也是很小的。”“不会吧?!为什么?”保育员阿姨说:“你看山芋藤细小,在这北面是长不大的。”教师惊讶中带着失望:“那怎么办呢,孩子们来挖山芋就挖不到了。”“我们先埋几个大的进去吧。”有教师提议。“好的。”有教师附和着。
分析与指导:
教师要先埋个大山芋的想法触动了我:“这不是明显的作假么?”我们的教育不可以这样,这是我一开始强烈的反应。随后,我主动和教师们交流,问她们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她们也觉得这么做不妥,但是担心孩子挖不到山芋会很失望。教师很顾及幼儿的心理,但是没有给予幼儿真实、正确的引导,这一点是违背正确的教育观的。
这一问题怎么解决呢,我与教师们共同探讨。首先,我问老师们为什么长不出山芋来。教师的讨论很激烈:北面地势不好,一个暑假没有人来照料,种植的比较密,等等。我马上趁热打铁:“很好,这就是我们要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交流的问题。我们要给孩子最真实的教育。”接着,我建议教师制订一个挖山芋的计划,并且预设可能发生的问题,如孩子们发现没有山芋教师应该如何引导。然后,我作为旁观者参与了这次挖山芋活动。教师们没有事先埋好大山芋,而是组织幼儿真正地挖自己种的山芋。实际也没有想象的糟糕,还是有一些山芋的,但确实比较小,有几个如土豆般大小,但孩子们依然很兴奋。
大班的“种山芋”活动,教师的一言一行给了我很多地触动与反思,作为幼儿园引领者,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们的责任,当教师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探索奋进时,我们需要如要求教师观察指导孩子一样,去关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并给予最及时、正确的帮助支持,深入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从教师专业理念、职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各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引导,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以幼儿为本”的专业理念往往被忽视——“叫保育员阿姨帮忙拔草”
实况记录:
暑假过后,在一次与大班教师的随意交谈中,一位年轻教师说:“我们种的山芋地里长满了草,要叫保育员阿姨去拔一下了。”她边说边有意识地看了看我,希望能得到园部的支持与安排。“哦,是吗?你很关心我们的种植园地。”听了我的话她露出一丝羞涩的微笑。“不过,你觉得这些草应该叫保育员来拔吗?”被我这一问,该教师愣住了。教研组长反应较快,说道:“让孩子们来拔吧。”“对,可以开展一次拔草活动”,有教师附和着。“是的,能够让幼儿参与的活动,我们都尽可能安排,要时刻考虑到幼儿。”我说。
分析与指导:
仔细分析上述案例中每位教师的言行,可以发现他们存在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年轻教师关心幼儿园环境的精神值得肯定和表扬,但在拔草这一事件中,她首先考虑到的是由成人来完成,并没有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是一种轻“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而教研组长等比较有经验的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于是马上有所调整,体现出一种积极的教育观、儿童观。
为进一步加深“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并能将其灵活运用于教育实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就以上案例开展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共同交流,大家各抒己见,通过探讨发现其实教师们对于“以幼儿为本”的理念是非常熟悉和理解的,但实践中不能灵活运用,应该是专业能力不娴熟导致的。接着,我建议:一是扎实开展课程审议,新老教师之间、骨干教师和发展期教师之间要经常分享交流经验,共同进步;二是增强典型案例的交流活动,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开展。
二、“尊重关爱每一位幼儿的职业态度有待加强——“怎么只有一部分幼儿在拔草”
实况记录:
经过上次讨论之后,大班教师立刻组织幼儿开展了拔草活动。知道孩子们要去拔草,我也一起参加了。可是,当我来到种植园地,发现只有部分孩子在拔草,我就问教师:“你们班来了多少小朋友,剩下的孩子呢?”教师回答说:“这地方小,全班孩子来太拥挤了,不安全。我就叫了一些能干的孩子。”我愕然,过后我与教师再次交流,问她接下来有什么安排,教师说没有了。我引导说:“活动中孩子的安全确实很重要,不过我们是否能想出既安全又保证全体幼儿参与的方法呢?”教师说:“可以分批去,不过在我们的计划中已经安排了其他活动,这样会打乱计划。”
分析与指导:
“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是教师的一种职业态度。在组织拔草的活动中,我觉得这位教师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面向全体,没有给每个孩子机会,部分能干的幼儿代表了全体幼儿,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虽然有客观的原因存在——地方小,人多了拥挤,但“让部分幼儿参与”的方法并不是一种积极、合理的教育行为,“心中有每一位幼儿”“面向全体”“公平教育”在这里显得苍白无力。之后的单独交流中也流露出教师被计划牵着走的现象,不能够灵活调整,这对教师的专业理念和专业能力都是一种挑战。
针对上述教师的教育行为我提出两个指导方向:一是即时性的调整意见。要求教师继续开展活动,分组、分批让班内其他幼儿都参与到拔草活动中来,告诉其合理的调整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不必纠结于预设的计划。二是长远性的发展指导意见。多学习专业类书籍,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从而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和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
三、通识性专业知识比较欠缺——“什么时候挖山芋”
实况记录:
一天散步时,大班教师带着孩子们来到种山芋的种植园地,他们一起交谈着:“看看我们种的山芋长大了没有?”“老师,山芋在哪儿呢?我只看到叶子。”“老师,我知道山芋长在泥土下面。”“不知道我们的山芋长多大了?”“老师,什么时候可以挖山芋。”老师说:“再过一段时间吧。”
分析与指导:
过后,我向教师了解到,其实她也不清楚什么时候能够挖山芋,所以只是含糊回答了幼儿。分析教师的该教育行为,我觉得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通识性知識比较欠缺,这对于全面性、启蒙性的幼儿园教育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阻碍;二是教师课程实践能力不够,包括前期关于山芋的知识经验准备不到位,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山芋什么时候挖的教育机智比较缺乏,运用保育员、家长等有经验的教育资源的能力意识不强等。
据此,我向教师提出了如下指导意见:一是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鼓励教师平时要多看书、多学习,学无止境,尽可能掌握丰富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二是提升课程实践能力。首先,活动前要做足功课,一般教师对物质准备比较重视,而知识经验类的准备有所忽视,建议教师提前查找资料,掌握相关知识点。其次,活动中若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可灵活地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解决。再次,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如可邀请有经验的保育员、菜农家长等参与到活动中来。知识再渊博的人也很难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才,当我们面对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教师的教育关键在于支持与引导。
四、科学专业引领能力有偏颇——“我们埋几个大山芋吧!”
实况记录:
终于等到可以挖山芋的时候了,大班教师先与保育员在种植园进行勘察。可保育员说:“估计这下面没有什么山芋,即使有也是很小的。”“不会吧?!为什么?”保育员阿姨说:“你看山芋藤细小,在这北面是长不大的。”教师惊讶中带着失望:“那怎么办呢,孩子们来挖山芋就挖不到了。”“我们先埋几个大的进去吧。”有教师提议。“好的。”有教师附和着。
分析与指导:
教师要先埋个大山芋的想法触动了我:“这不是明显的作假么?”我们的教育不可以这样,这是我一开始强烈的反应。随后,我主动和教师们交流,问她们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她们也觉得这么做不妥,但是担心孩子挖不到山芋会很失望。教师很顾及幼儿的心理,但是没有给予幼儿真实、正确的引导,这一点是违背正确的教育观的。
这一问题怎么解决呢,我与教师们共同探讨。首先,我问老师们为什么长不出山芋来。教师的讨论很激烈:北面地势不好,一个暑假没有人来照料,种植的比较密,等等。我马上趁热打铁:“很好,这就是我们要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交流的问题。我们要给孩子最真实的教育。”接着,我建议教师制订一个挖山芋的计划,并且预设可能发生的问题,如孩子们发现没有山芋教师应该如何引导。然后,我作为旁观者参与了这次挖山芋活动。教师们没有事先埋好大山芋,而是组织幼儿真正地挖自己种的山芋。实际也没有想象的糟糕,还是有一些山芋的,但确实比较小,有几个如土豆般大小,但孩子们依然很兴奋。
大班的“种山芋”活动,教师的一言一行给了我很多地触动与反思,作为幼儿园引领者,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们的责任,当教师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探索奋进时,我们需要如要求教师观察指导孩子一样,去关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并给予最及时、正确的帮助支持,深入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从教师专业理念、职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各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引导,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