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冲:有资产不等于有幸福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k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张羽冲,是在一个多月前的雅居乐·海南清水湾上海推介会上。活动临结束的时候,他被请到台上“现身说法”,头衔是海南资深地产投资人。当时的第一感觉,是这个中年人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也很低调,后来一聊起来才知道,这位爷可不是一般人。
  若干年前房地产被爆炒之前,他就在京城房地产界赫赫有名,曾率领他的团队一次性豪购50多套“富力城”公寓,如此大手笔在当时是不多见的,2007年底媒体采访他时他做出2008年房价跌15%的判断,并将房产提前卖光了,这次成功的判断成就了他下次的成功。
  2009年1月金融危机最恐慌时,他大手笔买入清水湾海棠湾海景公寓,当年2月,他在接受某杂志采访时对投资三亚作了全面分析,并预言3年后媒体会追到海南采访他,结果一年后国际旅游岛公布,市场火爆,因成功预判到海南的发展又因在市场大热前成功转战海南楼市而名声大噪。
  如今的张羽冲已定居海南三亚,过着“泡泡温泉、吸吸氧、呼朋唤友”的幸福生活。跟他相熟的朋友说,老张喜欢交朋友,为人热忱,用他自己的话说,“因性格而感觉到安全,我的性格一是善良,二是讲诚信,三是有感染力。就算没有了钱朋友们都会帮我,照样能生活得很好。”
  今年48岁的他喜得千金,宝贝得不行,上个月刚到上海就跑到南京路上的恒隆广场,买了一大堆高级童装。没事的时候,他就把用手机拍摄的女儿照片秀出来:“瞧瞧,这是我闺女。”
  
  永远走在别人前面
  
  投资其实只是张羽冲的副业。
  在投资房产出名之前,他是科班出身的艺术家,本职工作是北京交响乐团的首席圆号手。他说,自己从小就爱玩儿,从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开始读书,除了练琴每天一定要踢3个小时的球。在中央音乐学院上学的时候,他就教了很多手风琴学生,收入很可观,后来伴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之后的每次生意都踏准了点。
  1984年,他21岁的时候,时兴听流行歌曲,从事音乐的他就卖起了录音磁带;1988年,谁家有彩电冰箱,那是很风光的,他转而去卖电器;1994年,大街小巷开始流行起名牌服装,他又去做时尚服装生意。
  到了1998年,他又瞄上音乐教育产业,业余时间办钢琴班。“那时候大家觉得学好钢琴,一是开发智商,二是考重点学校可以加分。”当时每小时300元,他的班每周排得满满的,不仅收入可观,而且他教过的学生中,也有100多人获得各种大赛的奖项。
  2003年以后他就不教钢琴了。“因为这个行当已经变成一个附属品,考试也不加分了,大家的目标没了,就变成供孩子消遣的活动了。”
  
  玩转房地产
  
  那个时候,他已经在房地产投资上玩得很转了。在他的地产投资历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98年开始的。那一年,银行可以按揭的消息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流传,他觉得买房的时候到了。
  他说,“当年取消了福利分房,变成大家买房子,有了银行贷款,可以购房,那时候我认为房子的上升期开始了。当时,我认为在北京好房子很少,租金非常贵,就号召所有的朋友们交一个首付款买下房子可以出租。2000年的时候,北京CBD区域一个90平方米的房子可以租7000块一个月,买下来只需40万。”
  1999年,一个名叫“华腾园”的项目开盘,张羽冲去看房,一开始他并没有投资的想法,只想给自己买套房。当时,北京还没有CBD的概念,他预计到国贸商圈、地铁通车后会带来巨大商机,尽管每平方米4000元的价格在当时并不算低,但有了银行的按揭,张羽冲觉得买套房没问题。他看中了一套主卧、客卧、客厅、书房全部朝南的大户型,当时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之后不久,张羽冲不断接到中介公司的电话,问他是否有出租的打算。有着十足生意头脑的张羽冲一下子看到了商机。
  随后,张羽冲又在华腾园以较低的价格订了4套,2套两居、2套一居。10个月之后,他便以每平方米高于原价800多元的价格分别卖掉两居、一居各一套,获利10余万元。剩余的两套都出租出去,租金用来还银行的月供还绰绰有余。
  他当时心里就乐了:房地产原来可以这么玩儿!
  最让业界津津乐道的,是2003年北京富力城项目开盘时,他和他的团队一次性买了几十套住宅。当时,类似的大手笔在京城绝无仅有。富力城当时最便宜的房子才卖精装修6000元/平方米。华腾园的成功让张羽冲坚定了自己对富力城的判断,国贸、地铁,再加上已经有了的CBD,“一定还会有较大的增值空间”。
  他说,自己非常看中一处房产在它的小区中的地位,包括户型、朝向、采光以及楼层等等,就是投资的房产在资源上的独占性。
  从2004年开始,整个社会的财富发生了变化,从金领投资变成靠资源起家甚至做企业发了财的人也开始投资,尤其是到了2006年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说,“从1999年到2003年,大家买房是自住、改善、出租,而到2004年,买房变成一种投资,一直到2009年房价飞速上涨,这时候第一波买房子的人不断地买、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在北京投资房子,那些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收益。”
  他不断从风险高的住宅项目套现,再去抄底低价楼盘,又从住宅领域撤出,投资商铺。商业投资,是他的房地产投资的第三个阶段。
  据悉,他和他的团队当年投资的4万元/平方米的商铺,目前的市值已达到了每平方米十几万了,即使是这样,张羽冲在2007年抛售股票和全部房产的时候依然保留着自己的商铺。他说自己之所以放弃住宅投资商业,一是考虑政策导向,二是看中了商业投资有持续的租金收益。时至今日,他仍然保留了在北京买的商铺,基本上全租给了便利店,租金稳定。
  
  转战海南
  
  近几年来,他又看上了海南的房地产商机。
  投资海南地产的想法,源于一次偶然的假期。
  “2002年我去海南度假,到了海边,28度的温度,看到了蓝色的海,在海边吃饭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以后有了钱,我一定要在海南买房,能在海南多住最好。”
  他说,海南留给他印象最深,因为中国只有这个地方的海是蓝的。此后的几年,海南房价逐年平稳上涨。直到2009年初,他率领他的团队第一次大笔出手,在海棠湾-清水湾买下80多套公寓、20多套别墅。
  在他看来,在国际旅游岛的预期下,2009年才是海南真正的发展契机。很多“粉丝”都跟着他在海南置业投资。当时,在海南买房的,绝大多数都是东北人,近些年来才逐渐有更多的浙江人、山西人等蜂拥而至。
  如今,他在海南清水湾、海棠湾和山里都有房子。他说,“想生活得舒适一些,肯定不是一套房子就能享受到的。在海边是享受浪漫,在山 里则是享受生命。现在我最缺的,是一幢从半山腰看到海的房子。因为有山有海,山海合一。”
  谈到投资理念,他说,投资的一个核心是看趋势,自己投资住宅,投资商业,以及现在投资旅游地产都是看准了市场的大势。而他对大势的准确把握总能让跟随他的投资人心服口服。据悉,与他为伍的投资者们都是高端客群,大多是各个行业的精英。他们的集合不仅是财力的集合,也是智慧的结合。“大家对我的信任度非常地高。我们已经形成了非常专业的团队,投资人都认同团队运作所收取的管理费。”
  经过在房地产行业的多年投资经历,张羽冲也成了房地产行业的专家。每次调控政策出台,都有媒体打电话给他,询问他的看法和判断。对于这两年的房地产市场,他坦言并不看好,“或许2013年会有机会”。
  
  换个活法
  
  他从今年开始退休了,一年七八个月待在海南,每天泡泡温泉,去山里吸吸氧,在海边跑跑步,彻底享受生活,无比开心。
  他说,身边有很多有钱的朋友,每天都忙碌碌的,没时间休息,像个陀螺一样停不下来。其实人可以生活得自然一些。
  他曾把几个忙得要死的富豪朋友请到三亚度假。“下了飞机后,我们到海边洗澡喝茶,晚上去海边看夕阳吃海鲜;第二天去看看我住在海边的房子,就傻待着看一天大海,然后去泡泡温泉,再去热带雨林中去感受一下,可以租一条船去打鱼,将来我还给他们规划,每家租上一亩地,所有的绿植自己种、自己采,回归到一种最天然、最安全的生活方式。”
  他说,自己现在所在的三亚,唯一缺少的是学校和医院,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只要意识到了,就一定会改变的。想买房的要赶紧,因为“等真正改变的时候,你去的时候要付出代价。只有大家都觉得不看好的时候,没有预见性的时候,你才能买到便宜的东西”。
  张羽冲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是四处旅游,提高生命质量。有时候生活质量的高低跟资产的多少是没有直接联系的,主要是看你懂不懂得享受生活的真正意义。
  谈到未来5年的投资方向,他认为国家现在进行的产业转型中一定会产生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行业,一些领先的、能改变人们生活的行业。比如,教育是不可以讨价还价的。医疗也是。还有高铁,未来会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近期,他有望投资农业市场。
其他文献
失败的老外  虽然我不想承认,但中国有很多失败的外国人。你在中国遇到的许多外国人给你这样一种感觉,他们在自己的国家混不下去才呆在这里。也许他们找不到工作,没有念过大学,或者找不到女朋友(大部分失败的外国人是男性)。这种感觉其实很准。很多这样的外国人最后选择到中国来碰运气,我们叫他们“失败的老外”。  没错,称别人“失败者”显得很刻薄。不过很多在中国生活或工作的高级职业人士对他们创造的“名誉”感到很
期刊
世界各国高铁    新干线  日本高铁。新干线于1964年10月1日通车,是全世界第一条载客营运的高铁系统,列车运行车速可达到每小时270或300公里,测试中最高时速为443公里。   TGV   法国高铁。由阿尔斯通公司和法国国家铁路公司设计建造,1981年通车,普通列车的商业运行时速达到320公里,测试时速更是高达574.8公里。   ICE  德国高铁。由德国政府和西门子共同研发制造,199
期刊
10年前,拉菲在法国到处推销没人要,酒商经常求人:“拿瓶拉菲回去吧。”现在想买拉菲?对不起,还得搭售两支其他牌子的才能卖给你。  看过电影《没完没了》,很多人都记得傅彪那句经典台词:“十三,路易的。”如今,拉菲早已取而代之,成了新炫富标志。   拉菲在中国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宋丹丹在微博上“炮轰”潘石屹时都会说:“潘总,我请你喝拉菲,别再盖楼了!”    “法式全聚德”     虽然全球共有五大顶
期刊
有“大陆首善”之称的江苏企业家陈光标,年二十九这天结束台湾行善之旅回到大陆。此行他携带巨资1.1亿元人民币,由47人组成行善团,心怀善念登台普渡众生,在台北、新竹、南投、花莲一路向贫户大派“利是”红包。他胸前虽佩戴“低调之旅”胸牌,却高调向当地政府认定的低收入户、独居老人、单亲家庭,以及“9.21大地震”、“8.8水灾”灾民行善,向地方政府捐善款。他在台湾地区随街砸钱济贫,令一群贫妇穷夫四处追逐,
期刊
与惠及一般弱势群体的慈善基金相比,专项公益基金是目标相对明确的慈善机构。受益对象为特定群体,对于基金会管理者来说,既是优势也有局限。善款的来源和去向相对集中,这种基金会的规模有限,通常采取附庸大型慈善机构的方式。  李亚鹏和王菲夫妇的“嫣然天使基金”做了5年,交出的成绩单可圈可点。一对影响力超群的名人夫妻,把对女儿的疼惜,转化为面向唇腭裂儿童的大爱。2006年11月底基金会正式成立;2007年,嫣
期刊
送到虎妈家里去寄养?  《虎妈战歌》在《华尔街日报》上的摘选《为什么中国母亲更胜一筹》发表时,当即便有住在纽约的一位好友将链接分发出来,并附言道:“一位自称中国妈妈的控制狂的自述”。读后,我与几位好朋友也在网上议论一番,大家都开玩笑道:看看人家,虽只不过是华裔,还是菲律宾的华裔,就这么虎虎生威,看来我们这几位妈妈们都不合格,还是自动放弃“中国妈妈”的头衔吧。  这几位好友和我自己,当年可都是学习成
期刊
壹基金也有了独树一帜的理念:每人每月最少捐一元,集合每个人的力量,让小捐款变成大善款,随时帮助大家庭中需要帮助的人。    壹基金是个专业的慈善基金会,刚刚又变身为公募基金,其间甘苦,只有李连杰自己知道。他曾经指着自己鬓角的白发说,运作了3年壹基金,这是给他带来的最大的改变。  2月19日,壹基金启动儿童救助项目,并成立了由社会各界名人组成的理事会、监事会和项目管理委员会,用名人的公信力推动慈善的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处在一个机会与风险并存、成功与失败纠结的历史进程之中。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一群不安分的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  尤其在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之后,“下海”和“创业”,成为当时最为激奋人心的话题。  当时刚从部队转业到民航总局、每月拿着100多块工资的小伙子郭曼,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在民航总局做了3年客货代理、积累了足够的专
期刊
去年夏天,全球顶尖的计算机软件安全专家检测到了令他们深感震惊的新型计算机病毒。这种新型病毒结构非常复杂,不同于目前已知的任何计算机病毒。专家们正在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解码这种病毒的构造,了解它所造成的破坏及其来源。目前看来,这种病毒的攻击目标似乎是伊朗的核项目。尽管它源自何方仍然成谜,但这种病毒的出现却代表了21世纪一种全新的战争形式:踪迹难寻、匿名进攻、破坏巨大。  十年7月中旬的某一天,
期刊
“股捐”在国外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尔盖茨就把部分微软股票捐献给“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但在中国,“股捐”却掀起一浪接一浪的风波。  企业家带动全民完成了对“股捐”一词的普盲。早在2003年,大部分人对慈善的概念只停留在捐款捐物,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就提出,等公司上市后,他就捐出股份,成立“老牛专项基金”。很多人对这件事的第一反应是:又是一场秀。  因为1993版公司法第147条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