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

来源 :Future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anh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兰——历烽烟战火而不倒
  我看着我可怜的祖国,
  像儿子看着被车裂而死的父亲;
  我忍受着整个民族的苦难,
  像母亲感受着腹中胎儿的阵痛。
  ——亚当·密茨凯维奇Adam Mickiewicz
  提及波兰,总是离不开二战,华约组织,奥斯维辛等沉重的话题。我们从捷克首都布拉格出发,伴着伏尔塔瓦河的急流,首先经过德国波兰风格混杂的弗罗茨瓦夫,之后便向东北行进到波兰电影城罗兹,后达北部维斯瓦河下游的波兰首都华沙,最后驱车一路南下至历史名城克拉科夫和人类历史上最不忍回顾的过去——奥斯维辛。一路上我们伴着肖邦平缓而忧伤的钢琴曲,将波兰多舛的命运娓娓道来。
  第一站:弗罗茨瓦夫
  从布拉格5向东北行驶300公里左右就到达了波兰第四大城市——弗罗茨瓦夫。有意思的是,在这座现今属于波兰的城市中,人们依旧可以找到很有德国风格的建筑,另外,当你和老一辈的住户或者经历过二战的人们谈起这座城市的时候,他们往往更愿意用布雷斯劳这个名字来称呼——这恰恰是这座城市的特别之处,在二战结束之前,这里属于德国,并且一直沿用布雷斯劳(Breslau)这个典型的德语名称。
  弗罗茨瓦夫坐落在美丽的奥德河畔,整个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00年的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发展的原始资本积累来源于中世纪时期发展起来的食盐生意,时至今日,老城中心广场旁边还保留了当时贩盐的食盐广场,而整座城市发展鼎盛时期的到来则得益于北欧著名的汉萨同盟。所谓汉萨同盟,即12到13世纪中欧神圣罗马帝国和条顿骑士团各个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以德意志北部城市为主,而汉萨(Hansa/Hanse)一词在德语中的意思就是会所、公所。这一同盟现今虽不复存在,但是Hansa这一名称却被保留了下来,并且被德国著名的汉莎航空公司所使用。依托着强大的商业政治联盟,当年的弗罗茨瓦夫一跃成为德意志第六大城市。老城广场正中的皮楼、衣楼、布楼大厦以及从广场延伸到周围的11条街道,无一不向我们展现着这座城市昔日的繁华。
  如今漫步在这座城市中,由于二战后去德国化运动的影响,人们已经很难找到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德国人,唯一能让我们嗅到德国气息的也只有那夹杂在诸多波兰建筑中的为数不多的德式房屋。布雷斯劳这个曾经响亮的名字也渐渐被人们遗忘。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则散布着诸多造型各异的小矮人,仿佛指引着人们走遍城市的每个角落,感受这里如今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站:罗兹
  从弗罗茨瓦夫一路向东北方向行驶,两百多公里之外的维斯瓦河和伏尔塔瓦河的分水岭上坐落着波兰的好莱坞城——罗兹。
  如果不是当晚的住宿订在罗兹,也许我永远不会知道波兰有这样一座蕴含无限商机和潜力的城市。车一开进市区,速度就明显慢了下来,我都从未见过一个城市像罗兹一样大兴土木。为了经济发展,罗兹人民正行进在“要想富,先修路”的发展道路上,不管是市区还是进出城的主要高速公路,都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挖掘设备,整个城市都可以感受到波兰人民希望城市快速发展的美好祈愿,然而全城在同一时间修路虽然堪称盛况,却严重影响了当地的交通状况。
  想必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早已作为欧洲的文化符号深深烙印在世人的脑海,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最长的商业街其实位于波兰的罗兹,这条南北走向的大街名叫皮奥积高华斯卡大街。虽然繁华程度远不能和香榭丽舍大街相比,甚至不能和上海的南京路相媲美,然而大约四公里的长度的确让其他商业街望其项背。大街两旁既有洋溢着19世纪建筑风格的房屋,也保留了很多苏联统治时期的社会主义风格的建筑物,虽然两旁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也没有高端洋气的奢侈品商店,然而随处可见的城市雕塑和地面上的星星标志,也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生趣。作为波兰电影人的星光大道,路面上的星星边均有波兰电影界知名人士的签名,同时街道转角处也多次成为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地,城市里也有专门的电影博物馆向人们讲述波兰影视产业的发展。
  第三站:华沙
  第二天—早从罗兹出发继续向东北方向行进,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就可以抵达波兰的首都华沙。
  在波兰语中,华沙是华尔西和莎娃这对恋人名字的合写。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一样,他们的恋情也得不到双方家长的祝福,然而在不懈的努力之后,两个人终于冲破了双方家庭的阻挠,沿着维斯瓦河顺流而下,到华沙开拓自己的家园。这段充满了抗争精神的爱情故事似乎也预示了华沙的坎坷命运和波兰人民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付出的不懈努力。
  华沙原本并非波兰首都,1596年,当时的波兰国王齐格蒙·瓦萨三世将皇室和中央政府由克拉科夫迁到了华沙,至此华沙才正式成为波兰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希特勒运用闪击战迅速占领波兰之后,不仅当地的犹太人遭到了惨无人道的迫害,整座城市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面对当局政府的无能,当地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将当地地图手绘下来并藏在防空洞中,战后这些图纸有幸保留了下来,人们便按照原来的样子重建了华沙。因此,我们如今看到的老城区依然保留了原来的样子,然而城墙早已不是当年的砖,曾经的瓦。
  在华沙,我们从王宫城堡对面的齐格蒙德国王纪念柱出发,一路沿着华沙老城狭窄的小巷向老城中心前行,和欧洲的其他城市不同,华沙老城中心并没有雄伟壮观的教堂,华沙老城中心只有—座象征着波兰人民精神的美人鱼雕像。这座雕像是波兰著名雕刻家路德维卡女士在1936年开始制作的,与传统意义上优雅曼妙的美人鱼形象不同,这座雕像十分高大,美人鱼昂首挺胸,一手持盾牌,一手持利剑——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保护祖国的战士形象。
  经过美人鱼雕像之后继续向前走,不远处就是居里夫人的故居。这位在中国广为人知的女士的故居现在已经开辟为博物馆,以便让人们对这位伟大女性的一生有更加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沿着居里夫人故居对面的一条小路一路向前,经过了中国驻波兰领事馆之后我们便到达了1970年西德总理勃兰特向二战中被杀害的犹太人敬献花圈并目下跪的犹太人纪念碑——这一举动直接推动了德国和二战中受害的东欧各国的关系的改善,而勃兰特本人也因此获得次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时至今日还有很多犹太人来这里悼念逝去的亲人和同胞。   此外,城南的圣十字教堂中安放着波兰钢琴家肖邦的心脏,这位爱国的钢琴家一生颠沛流离,至死也没能回到自己祖国母亲的怀抱,如今人们也只能从他凄美的作品中,感受这位钢琴家对祖国的无限衷情。
  第四站:克拉科夫
  华沙之旅结束之后我们便一路南下,到达维斯瓦河上游的波兰文化重镇,也就是齐格蒙德国王迁都之前的波兰首都——克拉科夫。
  正如很多游记所写的,到波兰旅游可以不去华沙,但是千万不可以错过克拉科夫。作为可以和布拉格与维也纳相媲美的中欧三大历史名城之一,克拉科夫的城市规划属于非常典型的欧洲首都的城市风格,即从单一城堡发展成为两个新兴城市,市内拥有被誉为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广场的中央广场。
  整座城市中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便是城南山上与老城遥遥相望的华威城堡,城堡中珍藏了不少名家画作,看过电影《盗走达芬奇》的人们一定对《抱银鼠的女人》这幅画十分熟悉,而达芬奇的这幅传世名作如今就收藏在华威城堡的博物馆内。沿着华威城堡山脚下的小路一路一路向北就可以到达克拉科夫的中心老城区,坐落在老城广场上的是克拉科夫原本的纺织业会馆。会馆共分上下两层,14世纪的时候,来自各地的商人都汇集在这里贩售手工纺织品,如今这座建筑物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上层已经改为国家博物馆画廊,下层则已经完全辟为商铺。在这里,人们可以在众多小商铺中尽情挑选自己喜爱的波兰手工业制品。这座纺织业大楼的正对面,矗立着一座手拿书本的人物的青铜雕像,这个人并非波兰的政治家,也非军事家,而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叫亚当·密茨凯维奇,本文开篇的诗句就是这位诗人的手笔。老城广场东南角的建筑群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这里恰恰是曾经欧洲著名的雅盖隆大学的校区所在地,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就曾经在这里就读。如今我们在这里已经很难寻找到雅盖隆大学的踪迹,同样也很难想象当年希特勒的铁蹄践踏着欧洲这片土地的时候这所大学的全部教师被杀,5.5万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的悲惨景象。广场东北角与雅盖隆大学遥遥相望的玛利亚教堂更是克拉科夫的象征。这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以其木制的总祭坛和独特的报时方式闻名于世。一般来说,欧洲的教堂都用钟声报时,然而每到整点,玛利亚教堂传出来的却是断断续续的哀怨的号声。据传,这是为了纪念13世纪波兰与蒙古战争中牺牲的吹响冲锋号角的号手。每天中午12点,玛利亚教堂的报时号声都会通过波兰国家电台一台向波兰国内外播放。
  在克拉科夫,无论是站在老城广场上,还是坐在玛利亚教堂的长椅上,亦或用英语简单的和当地人聊上几句,都可以感受到整个城市的舒适和惬意。由于2016年世界青年节将于7月26日至7月31日在克拉科夫举办,现在整个城市都已经开始为之准备,而且玛利亚教堂上也挂出了倒计时的标牌,节日的气氛已经蔓延到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第五站:奥斯维辛
  波兰之行的最后一站是距离克拉科夫70公里之外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这里曾是希特勒统治时期法西斯纳粹对犹太人犯下滔天罪行的地方。短短四年多的时间里,大约400万犹太人在这座臭名昭著的集中营中被残忍杀害。
  正如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在新闻稿《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写的,这里也许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奥斯维辛集中营原本是指奥斯维辛市附近的四十几个集中营,主要的营区有三个,一营名为奥斯维辛,作为奥斯维辛地区建立起来的第一个集中营,从营区面积来讲,这里并不是很大,最初关押在这里的主要是波兰和德国的政治犯,现在这里已经被改为纪念纳粹大屠杀的国家博物馆,透过玻璃窗我们可以看到堆积如山的眼镜和剪下来的头发。二营又被称为比克瑙·奥斯维辛,绝大部分奥斯维辛的死难者都是在这里以“洗澡”的名义被骗进毒气室的。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灭绝营”,和当年驻扎在哈尔滨的731部队一样,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德军在撤退的时候将焚烧犹太人尸体的大焚尸炉炸毁,如今人们在这里只能看到大大小小的营房,焚尸炉的废墟,残存的中央毒气室和埋尸焚尸场。三号集中营由几个小的集中营组成,当时主要用来采煤和生产水泥,现在都已经划归民用,当年的痕迹早已不复存在。
  来到奥斯维辛的游客中,一半是为了亲眼看看当年的人间地狱,另外一半则是有犹太血统的犹太后裔,在这里,人们只是静静参观,默默走进营房,走进博物馆——这里无需更多的解说,当年的杀人工厂就这样赤裸裸地展现在每一位参观者的面前,我们需要的只是缅怀逝者并以史为鉴。
  波兰之行由弗罗茨瓦夫开始,至奥斯维辛为止,其间既有历史名城,又有名不见经传的市镇,更有撼人心魄的死亡工厂,透过这些,波兰的风情时而如画卷,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时而如汹涌波涛,激荡着我们的内心。这个国家亦是如此,虽曾风雨飘摇,却依旧屹立不倒。
其他文献
2015年10月,在新一轮诺贝尔奖各奖项得主揭晓之际,受到瑞典皇家对外交流委员会的邀请,笔者与其他8位来自亚洲和南美洲的记者一起踏上了一场探索瑞典留学机会的大学访问之旅。  卡洛琳斯卡医学院 Karolinska Institutet  卡洛琳斯卡医学院建立于1810年,在成立之初是一所专门培养军队医生的学校。今天,卡洛琳斯卡医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全医学领域(药房学除外)的学校,承担了全瑞典超过4
期刊
与汪华君聊天,笔者很难判断她应该是留学生中的主流群体的一员,还是非主流群体中的一员。当她面对一行9人的国际媒体团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ungliga Tekniska h?gskolan,简称KTH)的校领导,用流利又不失幽默的英语介绍自己的留学经历时,可以肯定,她一定是一个有着“成功”留学故事的女孩。  Tips: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英文名为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
期刊
营地导师设计的所有营地项目,都是以培养孩子的能力为导向的。一个好的营地,可以让孩子通过体验式学习,将体验的过程逐渐内化,变成一种可转移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用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在营地,孩子每天会参加各种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都会有很多小的环节,几天下来,孩子们能够得到几十甚至几百次机会锻炼自己的某一种或是某几种能力。  潜移默化 无可取代  和其他形式的教育不同,营地教育更加潜移默化,很难用几句话
期刊
我们往往把孩子比做一块璞玉,社会、学校、家庭为这些玉石提供了蜕变的环境,而身处环境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可能成为雕琢这些璞玉的工匠,尽管璞玉最终能否成器取决于其本身的质地,但是玉石匠们的雕工技艺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过去一直以为只有中国才流行“璞玉说”,可是随着接触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尤其是以传统教育闻名的英国人,才惊讶于西方国家竟也有类似说法。一位英国朋友曾经跟我说,他们国家认为孩子就像一张白纸
期刊
国内学校的学生寒假即将到来,很多家长都会在“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宣言感召下,选择给孩子选择一个冬令营项目,似乎只有这样才更有意义。作为拥有成熟教育体系的欧美和亚洲发达国家的孩子如何通过参加多彩的营地活动而度过假期?这或许是中国家长关注的话题,而下面的内容似乎能给他们以启示。  美国:“玩”就一个字  美国的学生没有假期作业,但是他们都注重阅读,每天保证一定量的阅读时间是他们的习惯。对于低年级
期刊
作为一名营地教育项目的生活辅导老师,我虽然没有和孩子共同参与过具体的营地竞技项目,但是出于身份的原因我得以在他们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在旁边对他们进行冷静的观察,也可以在营地生活中洞悉他们丰富的内心活动,这也正是营地教育的魅力所在,这也是我钟爱这个职业的原因。  虽然从事营地教育时间不长,也谈不上资深,但也遇到了具备不同特质的孩子,从他们身上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人性中最纯粹的品质,也看到了他们想获得成长力
期刊
孙玉红,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哈佛大学全球校友总会亚太区主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北京奥运会国际公关项目全球负责人、前伟达(中国)公关顾问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APCO安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办公室董事总经理。孙玉红曾被评为“2008年中国十大公关人物”、“中国百位魅力女性”。  近日,《出国》杂志专访孙玉红女士,针对当今90后海归的创业潮、创业难,创业教育的内涵等问题进行了对话
期刊
坐在温暖书房的彭宇感觉不到丝毫的暖意,窗外纷飞的雪花已经让大地裹上了银装,呼啸的北风吹打着窗户,也吹打着他不平静的内心。和往常不同,彭宇并没有参加好友们的新年Party,也没有像往年那样和着各个频道的跨年夜嘉年华而狂嗨。新年,是很多人许下美好愿望的日子,而彭宇的新年梦想却已经在2015年的那个夏秋之交就破碎了。  永远有多远  2015年7月,和许多研究生一样,就读于国内某名校的彭宇顺利大学毕业了
期刊
There are three level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U and China. The First level is a good solid foundation, which the two parties have worked to build. The second is having strong business and ec
期刊
我是一名硅谷工程师,但同时我也是爸爸,儿子小名叫“憨憨”,因此大家都管我叫“憨爸”!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国内生活,虽然有了儿子,但是有着上一代的帮忙,我们也乐得逍遥,时常享受着二人世界的美好时光。可是2012年的一天,我们第一次面临了人生的抉择,我的美国老板要调我到美国去,怀揣着对美国教育的期望,我们全家踏出了国门。  美国学区有讲究  我们来美国是冲着“美式教育”这个金字招牌,我们也曾天真的认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