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是人们用以沟通,交往的基本方式之一。倾听,是人们在沟通、交往时表示对讲者尊敬或者重视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听者对讲者的评价态度。学会倾听,主要是指要掌握、会运用“听”这种沟通、交往方式来了解对方,让讲者在听者的“倾听”中感受到被尊重或者被重视,并在听者的“倾听”鼓舞下能够尽情“倾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或者是班主任,会不会听,能不能够听,会不会倾听,能不能够倾听,这不仅直接决定着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也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教师的反映,同样,也直接决定着对学生教育引导的效果。
1、初级境界:能听倾诉
所谓能听倾诉,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愿”的基础之上的。一般的,教师的“愿”是深入学生的表现形式,“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如果我们老师养成了倾听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倾听的习惯就会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养成了倾听他人的习惯,无论是对他现在的学习还是以后的人生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学生的“愿”是建立在师生良好的关系上,教师如果想让学生能够对教师尽情表达、倾诉,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其一,是师生双方的情感基础。学生敢于向教师尽情表达,学生需要对教师尽情倾诉,显示出双方已经有了良好的情感基础。良好的情感基础是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基础,同样,这也体现着学生对教师的高度信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学生愿意为教师打开心扉。这是教师倾听学生心声的必要条件。班主任可以利用家访,到住宿生宿舍看望学生,与学生同行交谈,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拉家常等多种形式接近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当师生之间成为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时,学生就会愿意与老师交流,老师也会及时倾听到学生的心声;其二,是教师必备的修养水平。无论学生能够表达的效果如何,是长是短,是简是繁,教师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听取。也无论学生的情绪状态如何,激动或平静,偏激或中肯,是对是错,教师都要有足够的冷静和耐心去包容;其三,是教师沟通上的引导技巧。无论是情境氛围的烘托,还是语言节奏的快慢把握;或者用心倾听,或者是悉心引导;也不管教师是娓娓道来,还是慷慨激昂,学生都不会因为教师的介入而影响情绪,中断交流,反而在双方的交融中、碰撞中产生情感共鸣,擦出思想火花。
2、中級境界:会听话音
所谓“会听话音”,就是指能够理解诉说的内容,发现问题的本质,把握问题的结症所在。在这种境界中,能够反映出倾听者敏锐的捕捉细节,深入分析问题、准确做出判断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在教师面对学生陷入激动状态、发表偏激言论、失去是非判断的时候,这种能力能够保障教师沉着冷静和从容。会听话音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依赖。
倾听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心灵碰撞、灵魂交融的过程。作为教师,更应该以浓厚的兴趣面对讲话的学生,及时捕捉学生言谈中显露出的各种相关信息。在教学过程中,用眼“察言观色”。课堂上当学生困惑时、当学生烦躁时、当学生欲言不发时,教师都应及时用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加以帮助。这样才能捕捉到教学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极有开发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资这种境界,反映出倾听者的调节技能与引导艺术。课堂下,一个学生向教师诉说:“老师,他们又打我了。”教师可以从中听出些什么呢?里面包括的内容是及其丰富的:他的欲望和需求——需要教师的帮助和保护;他的情感——焦虑、愤怒和不满,他的个性——孤独、内向、自我保护能力弱;与他人的关系——紧张、对立。在课堂外倾听学生成长的声音,有助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不仅要乐于倾听,更要善于倾听,要听“言外之意”、“话外之音”,在倾听中应认真揣摸和分析其表达实质,推断出学生的未尽之意,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意图。老师在听学生讲话时,应尽量为“理解”而倾听,而不是为“评价”而倾听,既让学生得到适当的关注,又让其可以畅所欲言。同时,我们教师切忌简单处理或草率评价,把自己观点强加于学生。教师善于倾听,必将给自己的教学带来生机。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共创幸福。
3、高级境界:懂听心声
所谓“懂听心声”,就是指教师在倾听过程中,能够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脉,调动学生的情绪发展。教师的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就够了,而是用教师整个心灵。教师用角色互换的思维模式,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或情景模式下思考学生所倾诉的主旨思想,用学生的逻辑思维形式去看待问题。教师只有进入到这种境界中,才是真正体现出“倾听”的全部意义,这样,教师不仅能够创造条件让学生倾诉,更能够对学生实施教育和引导。用心的“欣赏鼓励”。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满怀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用情的“反馈交流”教师有时可以用面部表情,各种手势来表示感情。有时,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竖起大拇指的手势,一个严肃的眼神等,都可以把表扬、赞赏、批评的信息传达给学生。而学生在教师的倾听、欣赏、指正中体验到一种成功感,一种被尊重的,平等的话语权。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总之,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不轻易打断或否定学生的发言,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听他继续说下去,这样顺藤摸瓜既让学生很快地纠正错误,而且还能保护学生的积极心。学生出现错误一定有他错误的思维过程,如果教师轻描淡写地一味否定学生的错误,学生根本无法扭转自己的错误思维,应该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细细倾听,充分暴露学生错误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师才能进行适当的点拨。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倾听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与心灵的对碰,情感与情感的交流。倾听从某一方面来说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接纳,鼓励与赞赏。学会倾听,是教师责任和追求。
1、初级境界:能听倾诉
所谓能听倾诉,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愿”的基础之上的。一般的,教师的“愿”是深入学生的表现形式,“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如果我们老师养成了倾听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倾听的习惯就会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养成了倾听他人的习惯,无论是对他现在的学习还是以后的人生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学生的“愿”是建立在师生良好的关系上,教师如果想让学生能够对教师尽情表达、倾诉,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其一,是师生双方的情感基础。学生敢于向教师尽情表达,学生需要对教师尽情倾诉,显示出双方已经有了良好的情感基础。良好的情感基础是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基础,同样,这也体现着学生对教师的高度信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学生愿意为教师打开心扉。这是教师倾听学生心声的必要条件。班主任可以利用家访,到住宿生宿舍看望学生,与学生同行交谈,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拉家常等多种形式接近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当师生之间成为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时,学生就会愿意与老师交流,老师也会及时倾听到学生的心声;其二,是教师必备的修养水平。无论学生能够表达的效果如何,是长是短,是简是繁,教师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听取。也无论学生的情绪状态如何,激动或平静,偏激或中肯,是对是错,教师都要有足够的冷静和耐心去包容;其三,是教师沟通上的引导技巧。无论是情境氛围的烘托,还是语言节奏的快慢把握;或者用心倾听,或者是悉心引导;也不管教师是娓娓道来,还是慷慨激昂,学生都不会因为教师的介入而影响情绪,中断交流,反而在双方的交融中、碰撞中产生情感共鸣,擦出思想火花。
2、中級境界:会听话音
所谓“会听话音”,就是指能够理解诉说的内容,发现问题的本质,把握问题的结症所在。在这种境界中,能够反映出倾听者敏锐的捕捉细节,深入分析问题、准确做出判断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在教师面对学生陷入激动状态、发表偏激言论、失去是非判断的时候,这种能力能够保障教师沉着冷静和从容。会听话音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依赖。
倾听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心灵碰撞、灵魂交融的过程。作为教师,更应该以浓厚的兴趣面对讲话的学生,及时捕捉学生言谈中显露出的各种相关信息。在教学过程中,用眼“察言观色”。课堂上当学生困惑时、当学生烦躁时、当学生欲言不发时,教师都应及时用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加以帮助。这样才能捕捉到教学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极有开发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资这种境界,反映出倾听者的调节技能与引导艺术。课堂下,一个学生向教师诉说:“老师,他们又打我了。”教师可以从中听出些什么呢?里面包括的内容是及其丰富的:他的欲望和需求——需要教师的帮助和保护;他的情感——焦虑、愤怒和不满,他的个性——孤独、内向、自我保护能力弱;与他人的关系——紧张、对立。在课堂外倾听学生成长的声音,有助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不仅要乐于倾听,更要善于倾听,要听“言外之意”、“话外之音”,在倾听中应认真揣摸和分析其表达实质,推断出学生的未尽之意,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意图。老师在听学生讲话时,应尽量为“理解”而倾听,而不是为“评价”而倾听,既让学生得到适当的关注,又让其可以畅所欲言。同时,我们教师切忌简单处理或草率评价,把自己观点强加于学生。教师善于倾听,必将给自己的教学带来生机。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共创幸福。
3、高级境界:懂听心声
所谓“懂听心声”,就是指教师在倾听过程中,能够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脉,调动学生的情绪发展。教师的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就够了,而是用教师整个心灵。教师用角色互换的思维模式,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或情景模式下思考学生所倾诉的主旨思想,用学生的逻辑思维形式去看待问题。教师只有进入到这种境界中,才是真正体现出“倾听”的全部意义,这样,教师不仅能够创造条件让学生倾诉,更能够对学生实施教育和引导。用心的“欣赏鼓励”。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满怀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用情的“反馈交流”教师有时可以用面部表情,各种手势来表示感情。有时,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竖起大拇指的手势,一个严肃的眼神等,都可以把表扬、赞赏、批评的信息传达给学生。而学生在教师的倾听、欣赏、指正中体验到一种成功感,一种被尊重的,平等的话语权。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总之,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不轻易打断或否定学生的发言,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听他继续说下去,这样顺藤摸瓜既让学生很快地纠正错误,而且还能保护学生的积极心。学生出现错误一定有他错误的思维过程,如果教师轻描淡写地一味否定学生的错误,学生根本无法扭转自己的错误思维,应该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细细倾听,充分暴露学生错误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师才能进行适当的点拨。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倾听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与心灵的对碰,情感与情感的交流。倾听从某一方面来说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接纳,鼓励与赞赏。学会倾听,是教师责任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