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茶具:遵汉制、习汉俗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jing0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历史上与北宋并存的有北方契丹、女真、党项三个少数民族政权,它们分别称为辽、金、西夏王朝,其中辽国南疆大部地域原为汉地(辽南京、西京、旧燕云十六州长城内外大片土地),境内仍生活大量汉族居民(迁入或俘虏),不少汉人还在辽国为官,因此,深受汉民族文化影响,以致辽人“遵汉制,礼教祖宣尼”,保存中原大量社会风习,其中就有饮茶习俗。
  文献记载,契丹人至迟在五代时已有饮茶习惯,及至北宋,随着两国边贸茶叶量的剧增,宋人的饮茶习俗也在辽国普及。据宋人《萍洲可谈》记述,宋绍圣初年(公元1094年~公元1096年),作者家人使辽所见:“先公使辽,辽人相见,其俗先点汤,后点茶,至饮食亦先水饮,然后品味以进”,可见点茶法已在辽国社会普及,仅在进汤、茶的时序上与中原有别(宋人“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此时,在辽国的汉官家庭里更有专为茶事而设的“茶房”(或称茶坊)。在茶房中髡发、身着契丹袍服的侍者与穿汉装的僮仆共同劳作,反映不同民族文化的并存与交融。辽人点茶的“煮、碾、罗、点”等一应程序均与中原大同小异,其茶具亦与唐宋茶具一脉相承。
  


  
  壁画墓中的辽代茶具
  
  20世纪70到90年代,在河北宣化下八里,考古工作者发掘了辽代以张世卿为首的9座家族壁画墓群,出土了800多件不同质地的辽代珍贵文物及反映墓主生前生活方方面面、总面积达360平方米的辽代壁画。该壁画墓群被誉为“地下艺术长廊”,被评为“1993年全国10大考古发现”之一。
  这一批在地下沉睡近千年的壁画,不仅色彩鲜艳而且内容极为丰富,包含了天文、散乐、起居、出行、饮宴、茶事等30余种题材,涉及辽国文化、艺术、经济、科技、宗教信仰、民俗等领域。在张世卿、张世古、张匡正、张恭诱、张文藻、韩师训等人墓中出土的8幅壁画《茶事图》,全面、真实、生动地展示辽国有影响汉官家庭生前的茶事活动,为研究我国北方宋辽时代茶文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历史证物。
  壁画中的《茶事图》,基本涵盖了辽代点茶习俗的全过程,按不同程序,还可分为《茶房图》、《煮汤图》、《备果图》、《点茶图》、《妇人饮茶听曲图》等。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在绘述茶事活动场景的同时。也绘制了大量辽代茶具的真实图像,为后人研究辽代茶具提供了可靠历史证据。经初步辨认,壁画中出现的茶具有如下几类:
  
  点汤用具
  辽人相见先点汤,后点茶,点汤用具包括煮汤、盛汤、进汤、饮汤器具。汤具始终是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辽人壁画《茶事图》中的点汤具有风炉、火盆、汤瓶、水瓶、托盘和汤盏等。
  风炉高约60厘米,圆口、截筒形炉身,下腹部设圆形炉窗充作火门,下接莲瓣座。汤瓶直接坐于圆口。造型参见张文藻、张匡正墓壁画。
  火盆铁制,大口、宽沿、扁圆腹、弧底,下接蹄形足(有三足、五足之分),其造型见于张世卿和张恭诱墓壁画。
  汤瓶细长颈、短流、曲把、带盖,筒形(或瓜棱形)腹。高约40~60厘米。其造型似宋代审安老人《茶具图赞》中汤提点。造型见张世卿、张恭诱墓《茶事图》。其它与煮汤有关的器具还有团扇(扇火用)、火筋(拨炭)、竹夹等。(见佚名墓)
  汤盏辽人把茶瓶(或执壶)中的熟水直接倾入白色瓷盏后置于瓷盘中,然后送客饮用,是谓“点汤”。这一场景出现在张恭诱墓西南壁的茶事图中。图中一男仆一手端白色圆形瓷盘,盘中并列二只白瓷盏,准备向客人进汤。这类瓷盏口稍直、壁微厚、底略宽,适于盛汤,造型有别于专供点茶的大口斜壁、瘦底的斗笠形茶盏,可称为汤盏。除此,汤盏与茶盏的区别还在于汤盏可直接置于茶盘,茶盏则一般需与盏托配套使用。周密《齐东野语》云,“凡居丧者举茶不用托,虽日俗礼,然莫晓其义。”可见除了丧事。盏、托配置曾是古人茶事中的规范。宋人茶事中,大量使用盏托可见一斑。
  贮水瓶细短颈、丰肩、修身、带盖。造型硕大,瓶外带竹编提梁箍套。见于佚名墓壁画之茶房图。
  
  碾茶器具
  茶碾 铁制,由碾座、碾槽、碾轮3部分构成。造型略同《茶具图赞》中宋人茶碾(称金法曹),区别在于碾座为须弥座,碾槽为尖头小船状,宋代碾槽两端则为椭圆形。张匡正墓壁画中有一梳双髻女童侧身坐在地上,双手执带框小轴轮,用力在碾槽中前后推拉,为典型碾茶场面。
  贮茶罐贮藏碾碎罗细的茶末以备用。瓷质、短颈、封口、丰肩、修身、长腹收成小平底。在张文藻墓壁画《茶房图》中的桌子上、下,韩师训墓《妇人听曲饮茶图》中地上,均可见到。
  
  点茶用具
  执壶瓷质,长流、曲把,口圆小而峻削,带盖。在宋人著述中执壶又称“汤瓶”、“茶瓶”,是贮放熟汤点茶的器具。宋人茶瓶以金银为上品。辽人盛行瓷壶,其形状与审安老人所绘“汤提点”雷同。张世卿墓壁画《点茶图》中一侍者,手中正持此款黄釉瓷执壶向桌上茶盏中注熟水。张世古墓《茶事图》中使用的则是白瓷瓜棱腹长流执壶。辽俗,除汤瓶置于风炉上煮汤外。也把此类执壶直接煨于火盆炭火之中,以候汤备用。
  鱼尾杓木制瓢状器具,柄作鱼尾状,为酹取点茶汤水的分茶工具。《大观茶论》称,“勺要大小适中。否则反复斟酌,将致茶汤变凉,影响茶味”。此物状同《茶具图赞》中之“胡员外”。见于张世古墓壁画《进茶图》长条形桌面前方大碗中。
  梗(棒状物) 张世古墓《点茶图》中,一侍者手握细小棒状物正在茶盏中击搅茶汤。此物在宋人多银制,称:“银梗”。诗云“银汤煎瓶银梗打,粟粒铺面人惊嗟”(宋,梅尧臣)指的正是此物。其功用同《茶具图赞》中的“竹付帅”,为搅拌茶汤工具。
  茶盏 为辽墓壁画中最常见且数量最多的茶具。几乎各家茶房中均有备用茶盏。其形制与宋同,为斗笠形,有大小之分,与盏托配套使用。与宋人喜好黑釉建盏不同,辽人多用白色瓷盏,似为仿定窑产品。
  盏托盏托源于晋兴于唐,至宋蔚为大观,出现各种材质、造型的盏托。辽人茶事壁画中所见盏托多为黑、红色漆托,其形制与《茶具图赞》中“雕漆秘阁”略同。另有使用少量白瓷盏托(盏沿或作五出梅花),见张世卿等人墓。
  渣斗洁具,盘状口、球腹,点茶中盛渣滓之用。张文藻墓中亦出土黄釉渣斗,其功用与陆羽记述唐人茶器中之“滓方”同。“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处五升。”张世古墓中《进茶图》有女侍者双手捧白瓷渣斗。
  红色方箱、黑色圆盒 见张世卿、张世古等人墓中壁画《茶事图》中茶房的茶几上。此物陆羽《茶经》中称之为“都篮”。审安老人《茶具图賛》中称为“苇鸿胪”。
  


  此外在佚名墓壁画中茶几上还有鹾簋(盐具)、刷子(审安老人称宗从事)、则等小件器物。
  
  出土文物中的辽代茶具
  
  在宣化下八里辽壁画墓群出土了随葬品800多件,质地有瓷、陶、铁、铜、木、漆、石、丝等,其中不少为茶具,如:黄釉执壶、盏托、唾盂、龙柄碗、影青执壶、定窑瓷碗、铜匙、火箸等。这些茶具与墓中壁画的“茶事图”互相印证,真实生动地再现宋辽时代中国北方茶文化的风貌。
  建国以来,除宣化下八里辽壁画墓群的重大发现外,各地考古发掘也先后出土不少辽代茶具,其中以陶瓷制品为大宗。这些陶瓷茶具作风与唐宋茶具一脉相承,有明显唐三彩、磁州窑、定窑作风,但也出现一批运用中原传统技法烧制的富有契丹民族风格的茶具佳作。
  黄釉托盏:1974年张世卿墓随葬物。托盏连体,盏为缶本形,口微敛,托盘五出,素面,仅盏沿饰弦纹一道,通体施米黄釉,釉层厚薄不均。
  黄釉带盖执壶:张世卿墓出土,通体施黄釉,肩部有短流与曲把,小口、圆唇、带盖,矮圈足。素面,仅在肩、底部各施一道刻划纹。以上两器均有明显契丹作风,为辽黄釉瓷器茶具中之佳品。
  白瓷执壶:1989年宣化下八里张恭诱墓出土。高21.6厘米,杯形口,细长颈,球腹作瓜棱形,一侧设流,另一侧与细颈问按柄,已残。矮圈足,通体施白釉,釉面薄而匀,其造型、工艺均与定窑同类器物雷同。与之共出的茶具还有白瓷碗8件,瓷壶、铜勺、火夹等。
  白釉长颈瓶:1974年辽宁法库辽墓出土。高46厘米,腹径17.4厘米。灰胎、盘口、细颈、圆肩、削足、底外侈,内挖圈足,粉衣上挂透明釉,肩、腹部分别雕刻花叶、牡丹,为早期剔粉作品。辽墓多出土此类盘口瓶,应为贮汤瓶,张世卿墓茶事图中可见类似汤瓶。
  白釉莲花托执壶:1974年河北三河县出土,通高17.7厘米。由执壶与托碗组成。执壶直口带盖。长颈、细长流。口小圆峻、广肩下折,饰刻划纹。圆腹下接短圈足。托碗深圆腹,圈足略高外撇,托沿六出,整体形似莲花。此托壶造型、工艺均佳,为辽瓷茶具中精品。张世卿墓壁画《点茶图》中出现相似带托执壶。
  耀州窑莲瓣纹碗:口径14.4厘米,1962年内蒙科尔沁右翼前旗白辛屯墓出土。碗壁作十出瓜棱状,矮圈足,内底刻菊花纹,通体施豆青釉,为耀州窑产品。
  辽代茶具大量散见于各地辽代遗址、墓葬,以上笔者仅撷取其中少数珍品予以介绍,相信随着考古工作不断有新的发现,对辽代茶具必将有更新的认识。
其他文献
在北京,我们住在钟鼓楼附近,晨钟暮鼓中悠悠然然地逛胡同看市井,那是让人怀念的生活。  胡同总是曲曲折折地很幽远很漫长,可以由钟楼走到鼓楼,可以从南锣鼓巷走到斜烟袋胡同,可以由前海走到后海。如果没有檐前树间偶尔一声鸟鸣,如果没有四合院里隐隐约约传出的吱呀声,如果没有隔街胡同一声清脆的自行车铃,我会恍如走进明清时代。  我喜欢从钟楼走到鼓楼。然后到什刹海,因为这样行走一路都可以迎着阳光。先是钟楼后面的
期刊
在武夷山参加“第二届中国(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的最大收获,就是认识了85岁高龄的台湾茶仙潘燕九。  说起和潘老的认识,还有个故事。我端着相机。在有着悠久历史的天心永乐禅寺禅茶文化节活动中紧张地拍摄,忽然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进入镜头。老者满面红光,精神矍铄,风度翩翩,我一连拍摄了好多张他的特写图片。由于参加禅茶节的人多,很多人和老者打招呼,我也不好意思上前多问,留下了些许遗憾。  不过,缘去缘又来
期刊
“坦洋工夫”之所以能驰名中外,原因在于其精致讲究的制作技艺。千锤百炼的工艺造就了坦洋工夫红茶的漂亮外形与酵厚滋味以及浓郁细腻的迷人香型。  对于闽红之首的“坦洋工夫”来说,它的采制有着复杂的工序。红茶工艺,从民间药用开始,不断臻于精制。由绿叶到红茶,要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诸多工序,方能成为醇厚香甜的饮料。  在坦洋村,还可以看到一些茶农家里依然留着烘焙茶用的焙窟和焙笼,其最后一道工序类似于
期刊
初识老唐的人,都会被他“尚武好茶”的性格所感染,谈笑问大而化之的个性,自然感叹结识了一位豪爽的茶友。然而在唐氏龙涓宝都“茶行”的三道“工作茶”,让人品味到了如同咏春拳刚柔并济的茶之味。    第一道:高香沁心    沸水高冲,熟悉的兰花香荡漾开来,不用多言语,金黄的茶汤带来了茶乡质朴的问候。就像铁观音盖不住的高香一般,刚见面的老唐热情地向大家讲述着“龙涓宝都”铁观音走进《李小龙传奇》剧组,成为其工
期刊
福安产茶历史悠久,随着茶叶市场贸易的发展,在清中期,福安坦洋茶市初兴,清·咸丰年问(公元1851年~公元1862年),坦洋茶叶贸易频繁,坦洋工夫红茶远销海外。以“乌”茶换“白”银,坦洋工夫红茶名扬四海。对外贸易,使福安茶商积累资金,增进见识,开明茶商先后发行小额“茶银票”弥补当时小额银币流通量不足。用于支付采茶、拣茶、制茶工资。茶银票发行充分利用茶农、茶工各阶层闲置剩余资金,利于茶行的经营,可在同
期刊
“坦洋工夫”重返巴马拿的消息不仅在巴拿马引起轰动,更一度成为国内茶界关注的话题。“坦洋工夫”曾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不仅奠定了它世界名茶的地位,也成为福安人代代传颂的动人故事。  然而,由于过去人们忽视档案管理与对品牌的珍爱,获奖金牌与证书都丢失了。政府、社团和民间人士都曾努力寻找,但都无功而返。人们只是从福安馆藏资料中找到有关福安商会选送的“坦洋工夫”红茶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
期刊
范惠,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会员、宜兴紫砂行业协会会员:其作品被选登《壶论》、《紫砂壶艺》(注:范惠主编)、《中国紫砂·名壶真迹鉴赏收藏》、《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获奖专刊》、《壶史》、《砂壶情缘》、《中华颂》等大型书刊。    “他的壶很靓,人更帅。”这是范惠迷对他的评价。范惠年纪很轻,戴着眼镜,爱好古典
期刊
提起海南,首先叫人联想的是阳光、沙滩还有海浪,但是你可曾想到这一片未被污染的净土,还是华夏第一个迎接春的地方,这里还孕育了“华夏第一春茶”,五指山地区也是我国最南端的高山云雾茶叶产区。  难得有朋自远方来,给我们带来了“华夏第一春茶”——海南翠螺和海南水仙。这两款绿茶应该算是海南地区常见的绿茶品种,也是当地性价比较高的两款茶品。早春时节,寒气犹在,能在此时品上当年的新茶,春的气息也就因此荡漾开来。
期刊
看过央视大剧《紫玉金砂》的人,无不被其中的主题壶“阴阳太极壶”的构思精妙、制作精巧而折服,这把被藏家以150万元收藏的紫砂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和他的儿子吕俊杰共同制作,笔者最近有幸见到了这位紫砂大师,他身穿一件红色的毛衣,眉宇之间自有一番温润如紫砂的韵味。      学制壶一路领先    1958年,18岁的吕尧臣被当地政府介绍到著名紫砂老艺人吴云根那里当学徒,出生于江苏宜兴的吕尧臣一开始就
期刊
漳平水仙茶在福建乌龙茶类里面不算大品种,但作为福建乌龙茶类里唯一的紧压茶,却因其独特的方形茶饼,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近年来,漳平市政府通过各项举措,积极投入到水仙茶的发展中,在南洋、双洋、拱桥、官田、永福、象湖、吾祠等乡镇,连绵百亩以上的水仙茶青翠欲滴。针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口味,漳平水仙茶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各种尝试。总之,今天,漳平水仙不再是空谷幽兰,不再是深闺佳人,而是以更多样的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