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中学生朗读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书声琅琅”已成为不少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理想语文课堂情境。尽管学生朗读的时间越来越有保障,但朗读学习的成效,即朗读的质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认为要想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悟结合,相互促进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二、朗读示范,有法可依
  我们提倡“多读”,并非放任自流地读。教师可以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无论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地运用语气、节奏、音色等,对一些比较难读懂的文章或古诗,可以一开始就以示范引路,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放缓坡度。一般来说,当学生无法达到朗读要求或者是学生的朗读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范读。
  三、正确朗读,技巧指导
  教学生正确朗读必须做到: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朗读字句。我们要提供给学生朗读的机会,让他们在读书的时候语速要略慢一些,多读几遍。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为学生今后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好基础。关于朗读技巧(如重音、速度、语调等),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很不容易理解的。而朗读,最重要的是个体独特的感受。对于同一句话,有多少种不同的读法,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含义。因而,我们应通过让学生不断的练习,来感受不同的意义该怎样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同时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重音是用声音来突出重点;朗读的速度应根据文体和文章内容的不同而分;朗读的语调是由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来决定的。
  四、多种练习,读有提高
  朗读技巧的自觉掌握和运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训练。为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设计朗读的形式也要为全体学生服务。可采用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个人自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四人小组评议读、开火车轮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同时,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朗读环境。如举行朗诵比赛,让学生自己选择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或诗歌进行配乐朗诵表演,当场评分、奖励。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读准、读好文章,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促进学生兴趣的提高。在课堂教学法中,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去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兴奋起来,达到乐读的功效。
  五、创设情境,调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无穷的潜能,兴趣的培养又是多途径的。在朗读课文时,可以通过创设美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读”的兴趣。
  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课文字里行间都蕴藏着作者的情感,也是学生情感的发言地。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能够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因此,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调动起他们的想象、联想,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感受来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也可以用教师的描绘情境,用图画展示情境,只有这样学生入情入境,甚至进入角色,才容易“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第九中学)
其他文献
残缺教具是一种设计特异、形状残缺、内涵丰富,给人以更多联想、猜测、推理、探究、补缺、完美的教学具.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在新课程形势下一名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才会不断地进步。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有如下体会。  一、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物理专业学识   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能学到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动,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并以学生为主体,在情之互融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及相关性较强的学科。新的初中数学大纲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纵横联系,同时重视对学生发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探究—主体参与型”教学方法  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
在我的理解中,孩子是天使却野性十足,是宝玉却遍身瑕疵,是小树却未经风雨。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成为天使却不失个性,成为宝玉却更加坚韧,成为大树而不娇柔,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特别是一些备受宠爱的孩子,张扬、任性、软弱、懒惰、自私等缺点几乎掩盖了“玉”的本来面目。我觉得对他们在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应该是严厉多于鼓励,无声多于有声。(这里的严厉并不只是态度方面的,主要是指在细节方面的要求要严格执行到底。)
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给我们的英语课堂吹进了一股春风,也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严苛的考验,也是千千万万的学生之福.新课程改革,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考验.新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体会谈谈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  一、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传统教学中教师
朗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一笔宝贵的遗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激发朗读兴趣,培养朗读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低段学生的朗读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的表现欲特别强,教学中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激发其朗读兴趣。例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兴趣就会更浓厚,思维就会更活跃。由此可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调动学生兴趣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如何创设情境谈谈我的看法。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政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这种教学情境的设置,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  例如我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教学中,充分利用了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语言的好坏直接影响文章品位的高低。小学生作文通病之一就是用词不恰当,学过的词语(尤其是书面词语)用不上,一写到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和事物,就只想到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方言、口语。如:“我的书过了他的线,他用力夯(推),把我的书都弄揪(皱)了。”……批阅时,你得仔细揣摩,才能领悟他要写的是什么意思,该换上哪个词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想主要是学习的词语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在学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