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培养时代需要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本教育;人格发展;树立观念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改革已经由实验走向了常规,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但在考试制度没有改变的背景下推进的素质教育不得不再度审视和诠释素质教育的精要。
  1 “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促进人的发展
  人文主义倡导以人为本,肯定人性,张扬个性,促进人的创造力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本性的发展。教育是人的活动,是以人为对象同时又是以人的发展为内容、为宗旨的活动,所以就教育本身而言是人的本性的表现和唤醒。教育的本来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改进、自我创造的能力。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活动过程的熏陶和打造,形成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要素——认知、知识、审美、个性品质、品德、能力等。教育的内容也都归结为满足和完善人的本性发展。教育的内容溶入了时代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自然人”就是时代所需要的合格公民。所以素质教育也可以说就是、综合素质教育、公民教育。应试教育下的人才被错误地理解为”高学历“,考试分数成了受教育者的“命根”乃至化身,生动活泼的受教育者被抽象为枯燥的数字,难以保全“自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被异化为应试的工具。培养出来的人就成为了 “缺乏综合能力的现代残疾者”。[1]
  2以人为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时代需要的合格公民
  有一位外国学者说,中国与美国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国教育培养的是考生而不是学生,这是对时下的应试教育的高度概括。在应试教育下,“以树人育人为旨的教育沦为高难度的知识训练,学生沦为背书机器和考试机器,人的地位、情感、价值、尊严可怕地消失了”[2]即使在课改十年的今天,在教育的本质和功能上仍然带上了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教育已经偏离了“全面发展”的航向,形成了以智育为中心的“应试教育”,“重智轻德”成了教育的最大失误。“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证明我们的教育在健全人格的培养上的严重偏差。我们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只能说是具有一定知识的人,并不是国家需要的建设人才。“德智体美”中只具备“智”一项内容。只重智育而不重健全人格的培养那就成了“知识越多越反动”,他无论如何不能具有责任心,团队精神,爱国主义意识,也不会承担国家建设的重任。不能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公民。“成功的教育,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培养更多的专家、提升科技创造力。首先还在于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营造较高的社会文明,发展出一个能够传承和创新文明、理性的、健康的、民族的现代文化。教育所要造就的,首先是心智健全、有道德、有感情,能够独立于社会的人;进而是能够应对挑战,思考和解决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具有大智慧的人。”[3]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健全人格的培养,落实到人的发展而不是分数单一提高。素质教育尊重人的自身需要,完善人的本性,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公民。
  3如何实现教育的人本化
  转变教育观念是实现教育人本化的前提。
  首先要树立和谐发展观念。有教育家提出过“全人教育”的理念,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当充分开发人先天遗传下来的“智商”,发展后天学习的“知商”以及非智力因素的“情商”,同时还应当使人具有信仰和终极关怀的“灵商”,从而获得完整的发展。认为教育不应该是完全功利主义的,教育不应当助长人的异化,而应更为人性化。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科技人才、科学怪人、经济动物、政治狂人,而是面向大多数人的。这种教育理念虽然非常理想化,但至少说明:教育首先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教育要发掘一个人的各种潜能;教育必须是面对学生全体,而不是学生中的少数。所谓“全面发展”就是教育要使受教育者能够充分、自由和和谐的发展。
  其次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教育创新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人。所以,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智育发展和能力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对学生教育中,不应该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去判断学生的优劣,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以学生是否在各方面有所发展为主要判断标准去衡量学生。
  其三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民主、平等、公证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心理,化“权威”为“魅力”,将师生关系变为朋友关系,形成“教学相长”的“互动式”的师生关系。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人本化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了解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少年学生情绪极不稳定,喜怒无常;意志柔弱、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性格方面自私狭隘,自大自负,要么就自卑怯懦;同时要面对青春期综合症的烦恼。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了这些特点之后,才能够对症下药,才能真正的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进而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合格公民。信心教育、激励教育、适当的惩戒教育、抗挫折教育是当代学生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也正是健全人格必须修好的课程。
  实施创新教育改革教育手段是实现人本教育的关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素质教育的高一级要求。创新教育首先是受教育者在学习中的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从本质上讲是学生主体的自我开拓,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所以只有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才能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现出创新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只要有了这个过程就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注释
  [1]赵建伟 《教育病——对中国当代教育的拷问》
  [2] 《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P.332.
  [3] 《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根据初中数学问题的特征,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对构造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人从"构造方程、构造函数、构造图形、构造全等三角形"等几个方面来叙述如何运用构造法解题。通过运用构造法解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  【关键词】构造;几何模型;三角形;方程;创新  构造法是数学解题方
期刊
1 当前网络上教学设计主要优点  1.1 教学设计基本能体现新课改思想,撰写体例基本符合要求。  1.2 教学设计内容紧扣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具有启发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问题引导教学的理念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教师在认真研究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问题引导教学,在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中落实教学内容和目标。  1.3 教学内容层次清晰,内容之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加强美育,提高中职生的审美情趣,实现中职生的人文素养和整体素质的攀升,培养高素质的劳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本文认为只有能够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通过抓住兴趣点,整合创新教学内容;挖掘教材,把握契机,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引导探究,培养学生参与主动学习;重过程,重能力,评价元素灵活多元,才能更好的实现美育的功能。  【关键词】中职学校;美术欣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主体
期刊
【摘要】多元的经济形态对应着多元的文化,学校现在处在相当复杂的文化体系中,学校内部突出表现为师生的心理浮躁失衡,思想观念混乱,行为冲突增加。如何解决校园文化的冲突,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多元文化;和谐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是通过各种载体来实现和发展的,校园文化的载体包括校容校貌、校风学风、学校制度、学校文体活动、教学教研活动、社会实践等  1 精神文化的核心——师生文化  
期刊
在上世纪末,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调了培育中华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创新”的含义,即一个人在具有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能力的基础上拥有发展性(或延伸性)、创造性和开拓性(实质上仅只是指对知识、技术、管理和制度的建立或对前述领域的改进、改革、发明创造)。因此,创新能力离不开搜集、处理、整合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参与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科学实践能
期刊
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批改作业、评定成绩几乎由教师包办。呈现的评价方式,多表现为单一的“百分制”或“优、良、中、差”等级评定,甚至有的老师只写一个“查”字,不号批改日期,也有教师请“小老师”代劳,忙里偷闲,滋生惰性。学生见多不怪,习以为常。如此,学
期刊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是进入21世纪中小学教师的必然选择。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适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有些学生是场依存型,容易受人暗示;有些是场独立型,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还有些学生偏于聚合思维,善于分析问题;而另一类学生确偏于发散创造性较强。
期刊
【摘要】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负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如果缺少交流,孩子的心里话没有渠道倾诉,容易导致亲子间的隔阂,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关心与理解。父母教育孩子仅有爱是不够的,父母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才有好的未来、才能成功。  【关键词】学习;溺爱;干涉;交流;理解    有人说: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命业”,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负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当父母
期刊
【摘要】三-六岁幼儿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及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创设和利用有利环境,控制和消除种种不利因素,不仅有可能将他们的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更为重要的是能促进他们在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正常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其身心能够和谐发展,对社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增进心理健康。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期刊
【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也是最佳时间。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课堂的利用率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的成败。  【关键词】新课改;提高效率;学习兴趣;课堂气氛    1 引言  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也是最佳时间。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与条件。但是,如果离开了主要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那就失去了主要的“阵地”和“空间”;如果忽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