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林:守望相助,共享成长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_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仲春之月,春分。”阳光下的小狗,黑亮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李晓林手里的面包片,像极了等待投喂的小孩儿。
  三两句的生活随笔,配以几张生活随手拍,李晓林的朋友圈记录着这个春天暖阳下的生机复现,麻辣小面的寻常烟火气,还有关于“小饼干上学记”的点点滴滴。
  她是三年级丙班的班主任,也是孩子们最爱的“饼干妈”。从三十多年前走上讲台开始,她以一个守望者的身份带领着、见证着、分享着孩子们丰富有趣的成长。
  接招
  “当老师吧,你看你们多可爱,多快乐!”李晓林回忆,当年自己择业的时候,班主任老师的这一句话让她走上了三尺讲台。时光荏苒,前不久她和同事分享了自己过往三十年光阴里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孩子们身上的单纯、阳光、蓬勃的生命力,显得格外可爱和珍贵。”
  当然,孩子再可爱也都会有犯错的时候。“老师在处理学生犯错的事情时,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李晓林回忆,十几年前,班上的小A同学酷爱“研究”手机,小小年纪便着迷于拆解各种手机。有一天,班上有个同学刚买的新手机就丢了。很明显,她心里一下子有了谱。
  她悄悄把小A叫到教室外,静静地看着他,小A的眼神开始四处闪躲,“老师知道是你拿的,我也知道你肯定是出于好奇又想去拆手机吧,但是你不可以这样,这是别人的东西。”就这样,小A将藏在卫生间里的手机交给了李晓林,让其物归原主。时间过去了十多年,如今小A还会经常回校看望李晓林。谈起小时候“拿手机”的事儿,两人相视一笑。老师对孩子幼小心灵的呵护,足以让人终身难忘。
  学生一拨一拨地长大,她的学生也从80后到90后,从00后到10后,学生越来越有个性。社会的资讯越来越发达,孩子们懂的也越来越多。
  在一次学习新字的课堂上,学生们尝试用“帽”组词。一个学生脱口而出了“绿帽子”,课堂上一阵哄笑。对于这些才上四五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婚姻、男女关系是这个年纪似懂非懂的“成熟”。此时的满堂大笑,不是尴尬,是李晓林眼里最好的教育契机。
  “有很多我们传统观念里避而不谈的东西,其实现在的孩子早已经懂了,我们不应该回避和假装没听见,应该是做好及时的引导。”学生的价值观是逐步建立起来的。于是,她让组词的那个孩子为大家解释了什么是“绿帽子”。顺着这层意思,李晓林给孩子们讲夫妻间的忠诚、守护,讲家人关系的和谐相处。她说,教育其实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常常就是这样点点滴滴的小事。
  “老师需要时刻准备着”,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时刻做好和学生一起探寻、深挖、总结的准备。“课堂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时刻发生。”李晓林说,孩子们的思绪天马行空,时不时会抛出一顶“绿帽子”,老师随时都得做好“接招”的准备。
  集体家长
  除了学生越来越多样化,李晓林还要面对的是越来越有个性和主见的“新家长”。80年代末、90年代的家长对老师的信任会更多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生子女的那一代人逐渐为人父母,这些“新家长”对教育更有自己的主见,对老师不会盲目地信任,一定是有自己的认知以后,才会彼此建立起信任。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让李晓林觉得教师的意义不仅需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还在于“陪伴家长”。
  “现在的家长是被焦虑捆绑的父母。”李晓林每天一走进教室,就能从孩子们的脸上看出端倪。只要是那些精神状态疲惫的孩子,毫无疑问他们前一天晚上去上了各种类型的“兴趣班”,有些孩子不仅是周一到周五疲于奔命,甚至是一周7天被安排上8个机构的“兴趣班”。最让李晓林哭笑不得的是,一位家长找到她倾诉:“李老师,每年开学季有不少孩子因为过度抑郁而选择跳楼,你说我是不是得把家里的阳台封起来?”
  看着这些疲惫的小孩儿和忧心忡忡的父母,李晓林很心疼。“家长都有一颗很爱孩子的心,但他们确实又不知道怎么去更好地教导孩子。这对老师是一个更高的要求。”早在十年前,她便前往北京、台湾等地关注和学习家校共育方面的研究,对于如何掌握好与家长沟通的“界限”和方法,达成家校共育的共识,李晓林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每一场家长会,都是一场家长小课堂。基于班主任与孩子的长期相处和全面观察,她用朋友一样的口吻去分析孩子当前存在的问题,用共情的方式去体贴家长当前的焦虑,然后相互讨论提出解决办法。有时候,她也会将大家共同的困惑通过场景还原的方式在家长会上再现,让家长们相互探讨交流。“兴趣班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看到孩子的真正的兴趣所在。”“阳台是封不完的。我们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不是阳台的窗户。”家长们五花八门的主意都在交流碰撞中浮现出来。
  为了让家长们真正将“明白的道理”参照执行、付诸行动,而不是“在学校听得心潮澎湃,回家一动不动”,“小饼干上学记”的班级微信公众号便派上用场了。“饼干妈”李晓林动员家长们开始撰写自己的育儿心得,有给孩子的表白信,有家长的自我反思,也有和孩子平日里的生活趣事儿,各家的“育儿心经”精彩纷呈。家长们对彼此的教育心得有了触动,在交流中逐步建立起信任感,以前为孩子之间的“磕磕绊绊”斤斤计较的现象也逐渐消失。在相互交流中,在自我反思中,许多家长不再焦虑,而是在主动学习做一个脚踏实地、平静安稳的家长。
  “以前每个家长都想着处处维护自己孩子的利益,现在整个班级变得像一个大家庭。”李晓林说,每一个“个体家长”从意识上也开始转变为整个班级的“集体家长”,大家都讲奉献,不计较,互相帮助,互相包容。家长们开始转移注意力,从比较转移落实到做好自己,不再争竞,学习做集体的家长。
  无论是班級的日常服务,还是大型的班级活动,家长们主动参与,拍照、彩排、采购……全都为一个班所有的孩子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其乐融融。
  共享童年
  “作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一定是温和而坚定的。”李晓林说,对于很多年轻教师来说,家校共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何将自己的意见“婉转又有分寸”地表达,坚定自己正确的意见而又不被家长“牵着鼻子走”,都是新班主任的必修课。
  进入小学后,孩子会有明显的变化,包括生理、心理、情感等都会迅速发展,这期间需要班主任将关心置于师生关系中来看待,创造一种能够被感知到的关心关系。李晓林说,也会有年轻教师觉得很麻烦,“这个孩子对于自己来讲只是一个过客”,和孩子过多地待在一起反而耽误了自己的时间。怀有这种心态的老师往往自身也过早地陷于“职业倦怠”的囹圄之中。
  李晓林说,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探索世界的方法和节奏。“老师们要建立一个共享童年的观念,有要求,不苛求。融入到孩子们的童年中去,主动探究,守住界限;陪伴他们成长,耐心,用心,善于总结。”
  客观,界限,是李晓林与学生相处的两个准则,这不是不爱,而是爱之有道。“小孩儿的成长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老师要客观地看待孩子反复犯错的现象。”李晓林说,老师不能仅仅看孩子当下这一刻的表现,而是要看到他长远发展的未来。
  界限,是一种既保护老师又保护学生的分寸感。保护老师不至于被各种事无巨细的事情淹没而忘掉自我,也保护学生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界限,也是让学生明白这是他自己的人生,他需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孩子有他自己的家庭归属,人生是孩子自己的人生。她说,老师是学生童年的守望者、观察者和陪伴者,但亲密有度,保持界限,才能看清学生真正的需要,才能更好引领成长。
  “当老师是一种很幸福的体验,可以共享无数孩子的无数个童年,他们都会慢慢长大,只有你会一直生活在孩子的世界里。”李晓林在分享会上对老师们说。
  三年级丙班的教室里,整整齐齐的书桌和墙上那些孩子们自己画的画,组成了“饼干妈”和“小饼干们”的童话世界。教室外,花坛里金黄色的落叶逐渐化成春泥,黄桷树的枝丫上冒出新绿,新的童话又要开始了。
其他文献
依峨岭山麓,临嘉陵江畔。有一所重庆市首批示范初中,建于1963年,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德育示范校,重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示范学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的重庆市第五十七中学便坐落于此。在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朴素而执着地坚持“学生成长高于一切”的办学宗旨。  2017年,学校在国家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背景下与全国名校重庆巴蜀中学强强联合,开办巴蜀班。如今,巴蜀班已成功开办三年多。  在集团化办学
重庆第二课堂科技教育有限公司  2018年12月,由教育部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共同举办的2018未来学校博览会在重庆举行。本届博览会以“智创教育赋能未来”为主题,第二课堂“盛装”亮相,特色的教育理念、多元的展示活动吸引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如何重构“以过去的知识教当下的人”的传统课堂,如何“用未来的场景启动现在的学习”,如何从专注“大脑的雕刻”,转向“心灵的唤醒”?未来的师生应
近期,许多地方出台激励措施,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送去关爱。这中间,将非编制临聘人员转为正式编制员工的做法收到许多赞许。据媒体报道,在贵州遵义、江口、关岭等地,相关部门急速考察、特事特办,已为一批在疫情防控中表现优秀的临聘医护人员转正,其中有不少人是护士。对这些人而言,解决编制问题是他们最为关切和渴望的,这份关爱贴心又实在。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医护人员一直冲在一线,不畏风险、不辞
我工作的对象是一群青春、可爱的孩子,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在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总觉得自己会永远年轻,像他们那样充满活力与朝气。看到他们从刚进校时的稚嫩单纯到如今的成熟懂事,我内心无比的欣慰。或许我的工作是普通的,但我相信它意义非凡,这也是我愿意坚守的原因。  新天地里的孤独  2013年,我从南通大学毕业,来到苏州某乡村中学,成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刚开始工作时,我觉得苏州是个大城市,我的
再过几天就是中考的体育加试了,而这则是一个男孩考入理想高中唯一的拦路虎——虽然不停地练习,但他的脚上只有一双两年前买的普通旅游鞋,从未跑出过满分的成绩。考试前夕,他的班主任老师把他带去了市里最大的商场,为他买下了一双价格四位数的跑鞋。几个小时后,他生平第一次跑出满分的成绩,这个满分不仅因为平时的充分练习,更是因为自己班主任老师的关爱和鼓励。  故事中的男孩,后来以全区第二的成绩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
几番外出观摩,颇有所获,将学习心得悉数列下,恰逢经验丰富的老师经过,扫了几眼说:“你这些经验固然不错,但纵使去做,也只是拾人牙慧而已,又有什么用呢?”“千淘萬漉的经验,运用到教学之中,怎么会没用呢?”我有些不解。“即便有用,也不过是别人的东西,你要学会创新。”听闻此语,不禁感慨颇多,这么多年来,教育界的创新之风可谓是甚嚣尘上,从未止息,但从近二十多年教育的发展来看,它的价值到底几何却令人质疑。  
本科毕业前夕,向优生在读研和工作间纠结不已。直接工作,知识储备够吗?读研,意味着还不能为家中分担经济压力。  “念了研究生之后你想做什么?”“教书,就算念了博士,还是想教书。”“那你现在就能去。”摇摆中,来自导师的“灵魂拷问”,让向优生下定了决心。在校园工作,每天面向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教书育人,是向优生眼中最幸福的工作。  亲自体验是最好的理解方式  向优生的学生们最清楚,凡是能用实验演示的习题,
乍一看去,朱朝阳是人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学霸”、次次考第一,而且是绝对实力碾压的那种,然而这些只是表象。  不健全的家庭,父爱的缺失,母亲的唯分数论,同学的排挤……种种施加在身上的压力使他的内心隐藏了太多被扭曲、被压抑、片面的认知,无人倾诉,无法调整,无处宣泄,最终形成了“不能犯错”“大人眼里的好孩子”的自我合理、自我美化的塑造。  在以应试为主的教育中,成人过多地关注和评价孩子的学业,对于他
我经常给我校孩子们说这样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意思是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将心中那种世俗的污浊之气排净,心中自有画之模样和意境,佳作很快就能完成,这其实说的是一个人的修炼与蜕变的过程。行路与读书是相辅相成的,读书是靜而思之,是静态生长的过程;行路则是走进自然、社会,是动态体验生成的过程。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走出去,眼观耳识,切身体验,才能补其不足。孩子
2019年热映的电视剧《都挺好》想必大家还记得,剧情发展到最后,苏大强记不起以前的事情,找不到自己的家,像孩子那样可怜,其实他是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痴呆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增龄性认知障碍,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迅速上升,成为继心脏病、脑血管病、肿瘤之后威胁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严重影响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性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