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就去做

来源 :中学文科·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w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前我在美国西岸参加一个禅寺所举办的静修营。第二天于住持禅师说法后,一年轻的美国女子问禅师:“我不喜欢工作,最好是能每天都到这里静修和打坐,你说我应怎么办呢?”禅师望了她一眼,安静地说:“你不工作就没有饭吃。”
  那女子很是尴尬,看来有点不悦,但却又不敢作声或再问下去。因为禅师的答话一点也不错,“不工作就没有饭吃”,还有什么比这更简单明白的道理呢?但同时又有什么比这想吃饭就要工作更烦人的事实呢?
  女子的尴尬和失望当然是因为她以为并希望禅师的答话是:“你不想工作就不工作好了!”禅籍中不是充满了古代禅师们这种“想做就去做”的生活态度吗?一次和尚问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和尚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咽来即眠。”(《景德传灯录》卷九)
  另一次僧人问继彻禅师:“寂寂无依时如何?”师曰:“未是衲僧份上事。”(不是禅僧份上的事)僧曰:“如何是衲僧份上事?”师曰:“要行即行,要坐即坐。”(《五灯会元》卷九)
  又一次僧问志闲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即达摩从西来中国传佛法的要旨何在)师曰:“钵里盛饭,馈(小的钵)里盛羹。”僧曰:“学人不会。”师曰:“饥则食,饱则休。”(《五灯会元》卷十一)
  禅师们不是明明白白地在鼓励僧徒们肚子饿了就去吃饭,想睡觉了就去睡觉,想行就行,想坐就去坐吗?而为什么禅师这次不叫她不想工作就不要工作而是“警告”她不工作就没有饭吃呢?这真是对这个女子的当头棒喝!
  如果禅师们的行为是一种不负责任,不理后果,想做就去做的态度的话,那么满街那些生活毫无纪律、到处流浪拾荒的乞丐就个个都是大解脱的智者了,那还用什么去参禅和修行呢?相反地,禅师们在寺院里晨钟暮鼓的生活是最严格和最有纪律的生活,每天都活在精神的高度自觉之中,一分钟也不曾松懈。
  到开悟了,心灵与绝对的真理契合为一,突破了生命中种种二元格局如生死、爱憎、高下、圣凡、灵欲的桎梏而得大解脱和大自在。这时才能谈得上饥来吃饭,睏来即眠和要行即行,要坐即坐。因为这时身心脱落和心无窒碍,因此便能达到“青山不碍白云飞”的自在之境。所以能任运优游,因为心中已不存要吃饭或不要吃饭,要工作或不要工作的对立的抉择,一切只是那么自然而然的运作。但此境界是悟后才可说的,况且在开悟之前,还是要经过不知多少的曲折与顿挫、苦修与参禅,才能得到今日要行即行,要坐即坐的大自在。况且在得到后并不表示从此可任意享受和踏入这一“为所欲为”的境界,而却是要在心无窒碍的当下依然保持着高度的纪律和自觉,一分钟也不能松懈,否则这境界便会有破灭的危险,从前的一切努力亦会白费。
  年轻女子于第二天参禅便想放弃自己目前的工作了,连当下要做的事都无心去把它做好,又如何能参禅并开悟呢?所以禅师只简单地说不工作就没饭吃。禅道就是日常生活之道,也就是简单不过的不工作就没饭吃。
  所以,百丈怀海禅师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禅,绝对不是一廉价主义的宗教。
  选自《禅趣人生》
其他文献
19岁那年,我在休斯敦太空总署的太空梭实验室工作,同时也在总署旁边的休斯敦大学主修计算机专业。我整天处在学习、睡眠和工作之间,这些几乎占据了每天全部的时间,但是,只要有一分钟的闲暇时间,我都会把精力放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上。  我知道,写歌词不是我的专长,所以在最近的一段日子里,我时时刻刻都在寻找一位擅长写歌词的搭档与我一起创作。不久,一位叫“凡内芮”的朋友进入了我的生活。年仅19岁的凡内芮在德州的诗
期刊
1881年5月11日,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一个叫冯·卡门的男婴出生了,没有人相信他在日后会成为一位航空科学家。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位教授,他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也能跟他一样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所以在父亲的影响下,冯·卡门也爱上了读书。  在冯·卡门6岁时的一天晚上,冯·卡门的大哥出了一道题:“15×15是多少?”冯·卡门边玩边答:“225。”二哥接着问:“924×826是多少?”冯·卡门头也没抬一下说
期刊
就像学者热衷探讨“何为第一桶金”而很少有人探究“何为第一桶”一样,专家深度关注红绿灯的光谱分析,却很少有人关心“红绿灯底盘的颜色”。我注意到光天化日之下被人遗忘的角落,西方不少城市正逐渐改变之,让黑色黯然退去,让明黄闪亮登场!  细想起来洋人这点鬼把戏的确算不了什么,无论是基于色彩学还是心理学,黄颜色的穿透。力和凝聚力均属一等一的上上品。因此中国的老皇上对其情有独钟,外国伺候上帝的出租车对其也情有
期刊
故事发生在多年前的好莱坞。某制作人筹划已久,想要投拍一部气势恢宏的战争片。选择哪位导演呢?在可以考虑的范围之内,有两位名导不相伯仲,制作人一时犹豫不决。无奈之下,他决定先和两位导演面谈,也许在讨论电影细节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制作人找到著名导演大卫·华德·葛瑞菲斯,一起研讨这部战争片的细节。在提到某个战争场面时,倾心于大手笔的葛瑞菲斯有个了不起的构想,为了达到逼真的拍摄效果,他希望
期刊
关艳无比的美国好莱坞影星海迪·拉马尔在晚年的时候,一直为自己过去的美丽而耿耿于怀。  《洛杉矶时报》的一位记者描写了他所看到的这位昔日美女,她坐在老式洋房窗户前,满脸堆满了皱纹和忧郁,在太阳底下,她青色的血管密布全身,身体状况糟糕极了。  她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如果我不美丽,也许现在我会更好。”海迪·拉马尔在上个世纪30年代,被人称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她还是位在电子科学方面颇有造诣的发明
期刊
美国歌星玛利亚·凯丽两岁时,父母离婚。她同母亲、姐姐住在一起。由于生活贫寒,母亲带着她和姐姐姐一共搬过13次家。她的姐姐15岁时就有了第一个孩子,16岁便草率地结了婚,后来由于生计所迫沦为妓女,最终患上艾滋病。  自甘堕落的姐姐成为家庭的耻辱,玛利亚·凯丽发誓要走出一条与姐姐截然相反的道路。从很小开始,她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练习唱歌。17岁的时候,在一次聚会上,她偶然碰到了索尼音乐公司总裁汤米
期刊
高处思低,低谷翻高    人生有高有低,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但人在低谷时,知道该怎么做,就要很大的学问。有些人在低谷期时,郁郁寡欢,愤世嫉俗,怨天尤人,过了五年、十年,还是在原地抱怨,没有改变困境。  我真的觉得,经常抱怨的人看不到机会;遇到挫折总难免,但应该尽量不抱怨,想办法突破,我不认为有过不去的难关。在低谷沉静时,赶紧补粮,因为准备越妥当,当机会一来及时抓住,就够你撑高起很长的一段时间不
期刊
自从5月12日以来,我的情绪一直在摇摆。一开始,我无意加入那个迅速蔓延的悲痛与同情的潮流,因为很多情感是不需要立刻表达和证明给别人看的。我甚至犹豫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是否应该立刻冲到一线,一方面现场经常让我感到无力,另一方面我也警惕自己成为一名职业“经验收集者”——看,在那个重要历史时刻,我在现场。我像所有人一样被电视画面与互联网上的照片所触动,却不清楚我该怎样理解这一突发性的事件。  在前往北川时
期刊
法国著名将军狄龙的回忆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战期间的一次恶战,他带领八十步兵团进攻一个城堡,遭到了敌人的顽强抵抗,步兵团被对方的火力压制住了,无法前进。狄龙情急之下大声对部下说:“谁炸毁城堡,谁就能获得1000法郎。”他以为士兵会前仆后继,但没有一个士兵冲向城堡。狄龙大声责骂部下懦弱,有辱法兰西国家的军威。  一位军士长听罢,大声对狄龙说:“长官,如果你不提赏钱,全体士兵都会发起冲锋。”狄龙听罢,
期刊
她与他在大学热恋了两年。大学毕业后,她的父母托人在城里给她找了份银行的白领工作,而他来自农村,成绩平平,四处求职碰壁后,他决定接受老家乡下一所学校的邀请,回去做一名教师。  她舍不得分手,决定放弃工作跟他一起回老家。  他的家比她想象的更贫穷。低矮的土房,窄小的院坝,卧室灰暗肮脏,卫生间就是猪圈。她感觉到一切都那么别扭,但她努力说服自己:伟大的爱情一旦落入现实,总会沾上灰尘的。  乡村的夜晚非常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