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養有赖于各种教育途径,各门学科教学的共同协作。而思想品德在个性心理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 政治 心理健康 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有赖于各种教育途径,各门学科教学的共同协作。而思想品德在个性心理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此浅谈如下几点:
一、初中生产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
1、与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家庭影响有关。
无论是嫉妒还是虚荣都是在利己思想和不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上很多人用金钱、权利衡量其社会地位,以此决定自己的交往对象和交往态度。在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家庭影响下,一些中学生的心灵难免会不同程度地蒙上自私的阴影,在一定条件下这种自私的阴影必然产生出嫉妒心理和虚荣心理。
2、由于老师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所致。
有些老师对待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就只看见优点而掩盖其缺点;对待中等的学生冷淡,顺其自然;对待后进生则感情对立,语言粗暴。这些言行使学生在对比中产生了心理失衡,从而诱发了他们的嫉妒心理和虚荣心理。
3、不健康的竞争心里也是产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
中学生的竞争心理表现的比较外露,在竞争中,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竞争获胜者会得到鲜花、掌声、赞扬、鼓励,而学生对竞争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竞争就是为了实现心里的满足,没有认识到竞争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是提高自我能力、挖掘自我潜能的方式。因此就会在分数的竞争中失去明确的学习目的而产生嫉妒和虚荣心。
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策略
1、中学政治教师要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调谐心理的能力。
第一,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质。对政治教师来讲,保持健康的心理,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是关键,自身的素质越高,自己所能控制的因素就越多,应对教育教学棘手问题的信心就越大。政治教师应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和好的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在实践中反思,在学习中成长。
第二,有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掌握矫正技巧,懂得善待自己,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当遇到心理问题时,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有意识地解决问题,而不应采取消极或是极端的方式。自觉地通过宣泄、激励、补偿、转移等方式耐心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以减轻或治疗各种心理问题。
2、要细心观察学生心理,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教师想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并能针对性的给予干预辅助,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
⑴观察法:即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表现,并根据这些行为和表现来判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⑵谈话法:通过与学生个别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运用谈话法应注意谈话的内容,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并且乐于回答;谈话应准确、灵活、风趣,不要使学生产生紧张、窘迫感;谈话是以朋友身份平等的态度,不要居高临下,这样学生才能向你吐露心话,才能真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⑶分析法: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分析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特征。如从学生的日记、作文、练笔、班日志、思想汇报和通信中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思想问题。
⑷调查法:通过家访、教师的观察记录、学生本人的书面材料、问卷方式以及其他同学对她(他)的评价间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
⑸档案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调查,及早发现学生心理异常,及时转介到各级心理保健医疗机构,防重于治,填蚁穴于堤溃前。
3、引导初中生学会与人交往
初中生人际交往是初中生最需要的,也是最有渗透力的。因此,如果不恰当的处理人际交往会引发初中生的很多问题,同时也会阻碍其个性的发展和心理的成熟。
初中学生最主要的交往人群是教师和同学。初中学生对教师易崇拜也容易讨厌,因此在相互平等的接触中,可能会对教师产生良好的印象,会和睦相处。相反如果教师在某些方面伤害了学生,哪怕是言语的指责,也会让学生记恨在心,这一时期的师生关系最不正常,也极不稳定。教师应当了解初中学生的交往特点,注意与学生沟通,并能关心学生,去体谅刚刚步入青春期的不安份和孤独,这样会使教师学生的关系达到一种融洽,也会促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管理。
初中阶段的同学关系至关重要,每个人都想在同伴面前得到欣赏、获得友谊。这时的同学关系往往建立在义气之上,哪怕是一点点小事也会让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入,相反也可能一点小事会导致反目成仇。初中阶段的同学关系问题十分复杂,也是暴发危机和产生种种不良因素的根源,往往是同学之间相互关系不融洽,而导致学生逃学、厌学等问题。另外在校园内出现的种种暴力事件,不仅会严重损害学生的心灵,也会导致刚刚涉世不深的初中生对同学关系的不信任,因此应当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注意净化校园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形成一个良好的同学关系群体而努力。当然,还有与家长、邻里、生人的交往。
4、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生活给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却令人堪优,不少学生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有着考前焦虑,考试作弊,为了逃避心理压力上网成瘾、对教师和家长有逆反心理、与同学打架斗殴等心理问题和障碍。分析其原因是初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期生活在家长们的细心呵护中,娇生惯养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遇到困难就怕苦怕累想着要打退堂鼓,面对困难缺乏耐挫能力。所以教师要在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抓住时机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政治 心理健康 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有赖于各种教育途径,各门学科教学的共同协作。而思想品德在个性心理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此浅谈如下几点:
一、初中生产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
1、与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家庭影响有关。
无论是嫉妒还是虚荣都是在利己思想和不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上很多人用金钱、权利衡量其社会地位,以此决定自己的交往对象和交往态度。在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家庭影响下,一些中学生的心灵难免会不同程度地蒙上自私的阴影,在一定条件下这种自私的阴影必然产生出嫉妒心理和虚荣心理。
2、由于老师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所致。
有些老师对待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就只看见优点而掩盖其缺点;对待中等的学生冷淡,顺其自然;对待后进生则感情对立,语言粗暴。这些言行使学生在对比中产生了心理失衡,从而诱发了他们的嫉妒心理和虚荣心理。
3、不健康的竞争心里也是产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
中学生的竞争心理表现的比较外露,在竞争中,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竞争获胜者会得到鲜花、掌声、赞扬、鼓励,而学生对竞争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竞争就是为了实现心里的满足,没有认识到竞争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是提高自我能力、挖掘自我潜能的方式。因此就会在分数的竞争中失去明确的学习目的而产生嫉妒和虚荣心。
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策略
1、中学政治教师要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调谐心理的能力。
第一,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质。对政治教师来讲,保持健康的心理,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是关键,自身的素质越高,自己所能控制的因素就越多,应对教育教学棘手问题的信心就越大。政治教师应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和好的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在实践中反思,在学习中成长。
第二,有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掌握矫正技巧,懂得善待自己,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当遇到心理问题时,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有意识地解决问题,而不应采取消极或是极端的方式。自觉地通过宣泄、激励、补偿、转移等方式耐心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以减轻或治疗各种心理问题。
2、要细心观察学生心理,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教师想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并能针对性的给予干预辅助,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
⑴观察法:即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表现,并根据这些行为和表现来判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⑵谈话法:通过与学生个别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运用谈话法应注意谈话的内容,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并且乐于回答;谈话应准确、灵活、风趣,不要使学生产生紧张、窘迫感;谈话是以朋友身份平等的态度,不要居高临下,这样学生才能向你吐露心话,才能真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⑶分析法: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分析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特征。如从学生的日记、作文、练笔、班日志、思想汇报和通信中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思想问题。
⑷调查法:通过家访、教师的观察记录、学生本人的书面材料、问卷方式以及其他同学对她(他)的评价间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
⑸档案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调查,及早发现学生心理异常,及时转介到各级心理保健医疗机构,防重于治,填蚁穴于堤溃前。
3、引导初中生学会与人交往
初中生人际交往是初中生最需要的,也是最有渗透力的。因此,如果不恰当的处理人际交往会引发初中生的很多问题,同时也会阻碍其个性的发展和心理的成熟。
初中学生最主要的交往人群是教师和同学。初中学生对教师易崇拜也容易讨厌,因此在相互平等的接触中,可能会对教师产生良好的印象,会和睦相处。相反如果教师在某些方面伤害了学生,哪怕是言语的指责,也会让学生记恨在心,这一时期的师生关系最不正常,也极不稳定。教师应当了解初中学生的交往特点,注意与学生沟通,并能关心学生,去体谅刚刚步入青春期的不安份和孤独,这样会使教师学生的关系达到一种融洽,也会促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管理。
初中阶段的同学关系至关重要,每个人都想在同伴面前得到欣赏、获得友谊。这时的同学关系往往建立在义气之上,哪怕是一点点小事也会让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入,相反也可能一点小事会导致反目成仇。初中阶段的同学关系问题十分复杂,也是暴发危机和产生种种不良因素的根源,往往是同学之间相互关系不融洽,而导致学生逃学、厌学等问题。另外在校园内出现的种种暴力事件,不仅会严重损害学生的心灵,也会导致刚刚涉世不深的初中生对同学关系的不信任,因此应当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注意净化校园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形成一个良好的同学关系群体而努力。当然,还有与家长、邻里、生人的交往。
4、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生活给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却令人堪优,不少学生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有着考前焦虑,考试作弊,为了逃避心理压力上网成瘾、对教师和家长有逆反心理、与同学打架斗殴等心理问题和障碍。分析其原因是初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期生活在家长们的细心呵护中,娇生惯养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遇到困难就怕苦怕累想着要打退堂鼓,面对困难缺乏耐挫能力。所以教师要在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抓住时机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