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形式。它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任务,达到共同目标,解决学习中的一些个人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的互助性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合作”的手段能否充分的运用,这是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能真正展开的两个关键性的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上还必须明确,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仅是推广和应用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或方法,它真正的内在意义是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这正是学生需要培养的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感到小组合作学习有诸多作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广大空间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好习惯,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运用小组合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以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乐于交流,从而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天地。
比如在教学《垂线》时,画垂线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书上只是介绍了用三角尺画垂线,方法比较单一。如果只是按照书本这样教学的话,不科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我采取让学生自己先动脑动手画垂线,再在小组中交流画法,学生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想出了各种方法画出了垂线,突破了教材的局限。小组成员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很多启发,获得更多的知识、方法。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两道形式不一的作图题,采取同桌互助的形式进行练习,即一位同学画,另一位同学看并指出问题。我想,平时的教学中如果经常这样训练的话,对学生帮助是很大的,既能发现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题思路,又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二、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小组中,由于提倡民主协作,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记得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根据“把一块6米长的布,剪成1.2米长的一段,可以剪多少段?”列出算式“6÷1.2=?”后,让学生合作学习:如何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一阵热烈的讨论后,进行全班交流,老师则要抓好反馈与调控工作。有些小组运用乘除法关系计算:因为5×1.2=6,所以6÷1.2=5。我肯定了这样的想法,同时又指出这种解法有其特殊性,如果数目较大,乘法有困难,就不适用了。而其他几种算法: 先换算单位:6m=60dm l.2m=12dm 60÷12=5
根据商不变性质得:6÷1.2=60÷12=5 根据小数的意义:6表示60个0.1,1.2表示l2个0.1,60÷12=5 以上几种算法有一个共同点,都把除数1.2转化成整数12。因此,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要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然后根据已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于是问题得到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互动性把学生由传统的班级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转变成教学活动积极的参与者。由于学生间原有的认识特点、经验不同,对事物的理解存在差异,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个体从他人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迪,理解得更丰富全面,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大大提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主要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对权威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以便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及时改正错误。在合作评价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教师要逐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三听:一是要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要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例如:简便计算25×104时,大多数同学都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原式=25×(100 4)=25x100 25×4=2500 100=2600
也有同学利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原式=25×(4×26)=25×4×26=2600
学生在小组评价中,有以下几种看法:
(1)前一种算法比较容易想出来,但计算时有些麻烦。
(2)后一种算法不容易想出来,但只要能分解开,计算是比较简便的。
(3)两种算法都可以,只是所运用运算定律不同,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这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明确了各种算法的理论依据,而且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适合自己的最佳算法,既锻炼了思维,又培养了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在这里得到锻炼。而在接受学习中没有人去怀疑书中现成的结论,对它只是在如何接受、领会、掌握和运用上动脑筋,这种学习的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使认知能力尚处于孩童阶段时期的学生,发挥群体交互的优势,是避免由于遇到挫折而带来失败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了解合作学习的进展情况,引导展开讨论,指导合作探究,及时鼓励有创意的见解,科学评价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只有以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为指导,加强实践,数学课的合作学习才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形式。它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任务,达到共同目标,解决学习中的一些个人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的互助性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合作”的手段能否充分的运用,这是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能真正展开的两个关键性的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上还必须明确,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仅是推广和应用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或方法,它真正的内在意义是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这正是学生需要培养的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感到小组合作学习有诸多作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广大空间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好习惯,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运用小组合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以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乐于交流,从而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天地。
比如在教学《垂线》时,画垂线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书上只是介绍了用三角尺画垂线,方法比较单一。如果只是按照书本这样教学的话,不科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我采取让学生自己先动脑动手画垂线,再在小组中交流画法,学生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想出了各种方法画出了垂线,突破了教材的局限。小组成员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很多启发,获得更多的知识、方法。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两道形式不一的作图题,采取同桌互助的形式进行练习,即一位同学画,另一位同学看并指出问题。我想,平时的教学中如果经常这样训练的话,对学生帮助是很大的,既能发现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题思路,又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二、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小组中,由于提倡民主协作,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记得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根据“把一块6米长的布,剪成1.2米长的一段,可以剪多少段?”列出算式“6÷1.2=?”后,让学生合作学习:如何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一阵热烈的讨论后,进行全班交流,老师则要抓好反馈与调控工作。有些小组运用乘除法关系计算:因为5×1.2=6,所以6÷1.2=5。我肯定了这样的想法,同时又指出这种解法有其特殊性,如果数目较大,乘法有困难,就不适用了。而其他几种算法: 先换算单位:6m=60dm l.2m=12dm 60÷12=5
根据商不变性质得:6÷1.2=60÷12=5 根据小数的意义:6表示60个0.1,1.2表示l2个0.1,60÷12=5 以上几种算法有一个共同点,都把除数1.2转化成整数12。因此,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要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然后根据已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于是问题得到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互动性把学生由传统的班级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转变成教学活动积极的参与者。由于学生间原有的认识特点、经验不同,对事物的理解存在差异,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个体从他人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迪,理解得更丰富全面,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大大提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主要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对权威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以便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及时改正错误。在合作评价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教师要逐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三听:一是要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要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例如:简便计算25×104时,大多数同学都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原式=25×(100 4)=25x100 25×4=2500 100=2600
也有同学利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原式=25×(4×26)=25×4×26=2600
学生在小组评价中,有以下几种看法:
(1)前一种算法比较容易想出来,但计算时有些麻烦。
(2)后一种算法不容易想出来,但只要能分解开,计算是比较简便的。
(3)两种算法都可以,只是所运用运算定律不同,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这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明确了各种算法的理论依据,而且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适合自己的最佳算法,既锻炼了思维,又培养了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在这里得到锻炼。而在接受学习中没有人去怀疑书中现成的结论,对它只是在如何接受、领会、掌握和运用上动脑筋,这种学习的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使认知能力尚处于孩童阶段时期的学生,发挥群体交互的优势,是避免由于遇到挫折而带来失败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了解合作学习的进展情况,引导展开讨论,指导合作探究,及时鼓励有创意的见解,科学评价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只有以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为指导,加强实践,数学课的合作学习才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