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三年级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如何有效上好高三复习课,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老师及学生遇到的复习题会很多,但在有限的时间内,恰当地处理掉堆积如山的试题卷无疑有利于提高高考成绩。本文就笔者在多年的高三化学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效果较好的做法与大家共享。
关键词:高三化学;高考复习;有效复习;复习策略
高三的总复习阶段,教学是以复习课为主。复习观念是否先进,复习策略是否科学,复习方法是否得当对学生高三一年复习效果及高考成绩都有至关重要影响。但我们往往感到最棘手的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概括、深入与创新,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同时,这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全方位检验。
然而,有种观点认为,高三复习强调的是效率,不必象新授课那样创设问题情景,没有必要进行科学探究,于是"教师详细知识归纳+大量习题训练"成为高三复习常见模式。很多学生也认为复习课就是知识的重复,听课兴趣不高。其实如何进行有效的"重复",如何在"重复"中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优化思维品质,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高三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本人连续担任高三毕业班的教学,逐步在复习目标的有效性、复习课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习题设计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对传统教学暴露的问题要反思
第一轮的复习,我们一般都是进行章节复习。抓住课本的知识点,紧扣每章的重点、难点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以达到大章内容的综合与提高。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传统式的教学方式,单纯的照课文复述一遍,炒一回冷饭虽然也能起到对知识点的回顾与落实,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陈旧化、单一化会感到枯燥厌烦,上課反应冷淡,无精打采,甚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上课不爱听,复习效果自然低效。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是我们教师的观念要改变,彻底摒弃旧的教学思想,打破传统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从新的角度积极探讨激发求知欲,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二、要认真研究目前高考的特点
2011年理综化学试卷仍然是8道选择题(每小题6分),和4道主观题,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以及试题的特征,都和2010年、2009年十分相似,变化不大,没有偏题和怪题,着眼点仍然在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化学考纲中的主干知识,成为今年化学试题的重中之重,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围绕主干知识而来,对于PH值的计算、电解、元素化合物的推断、基本实验操作、氧化还原反应等。虽2008 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与去年高考化学试题相比,难度增大,命题人为求创新部分试题确有争议,但所考知识都是主干知识。纵观近几年来高考化学试题,总的讲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的测验题较少,单一识记题较少,基本实验内容的题较少,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
三、高三化学有效复习的几点尝试
为了使高三化学复习效果好,在总复习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三轮一冲刺"第一轮复习:分章复习.第二轮复习:分块复习.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模拟测试。还有最后冲刺:查漏补缺,找规律,增加知识覆盖面。
(一)加强知识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1、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新形势,接受并使用先进的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2、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广泛涉猎本专业的参考资料、教案、练习题、课外读物,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05化学考纲人手一份,仔细研读,吃透考纲的要求,把握高考的动向。
3、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很明显,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题!因此,要求每位老师开学后前三周详细做完2009、2010、2011年各三套高考试卷,将每一套题按考点归类,合计出每个考点的分数及题型。
(二)研究"纲""题" 把准方向
"纲"是理综高考化学《考试大纲》,"题"是理综高考化学试题,要加强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和理综高考化学试题的学习、研究,用《考试大纲》和高考化学试题指导复习,把准方向,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要确明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的特点、内容和要求,对新课程不作要求的内容(如电离度、二烯烃、平衡常数、卤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硫化氢的性质、实验室制法等),复习可不涉及;对新课程增加的内容(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臭氧、过氧化氢、常见的生活环境污染和防止、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要特别关注。要明确理综高考化学科四种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具体要求,研究理综高考化学试题如何通过化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研究采取哪些措施,帮助学生达到高考要求;做到能力培养心中有数,教学有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控制好课堂教学的难度和容量(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分析、讲解的例题,要以中挡题为主;学生的练习,要紧扣基础,不回避常见题(高考都不回避常见题)。对一些资料上超纲超要求的偏题、怪题,要大胆拚弃。对于多数学校的多数班级,一堂课的例题讲解应掌握在3-5个为宜,要注重题上"开花"(举一反三),以一当十。对不同层次学生明确不同要求,注意分层教学,以注重科学、讲求实效的教学,提高复习效率。
(三)加强集备、发挥集体的力量
1、经过集体研究,我们一轮复习按以下几大板块复习:
第一板块《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物质的量、胶体》;第二版块《金属、电化学》《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晶体的类型与性质》《非金属》;第三板块《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期中考试11月23、24、25日)《电离平衡》;第四板块《烃》《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第五板块《化学实验》。 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一般按课本章节复习,复习要详细具体。因为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对元素化合物综合复习,非金属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盐顺序复习,金属按单质--氧化物--碱--盐顺序复习。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性质(先共性,再特性)→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宜粗不宜细。有机物不按节复习,按块复习,烃--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
实验复习分两大部份,一部分是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另一部分是系统复习化学实验。第一部分按课本复习顺序进行,把化学实验与有关基本概念、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实验考察要求对课本上出现过的学生实验,重要的演示实验进行全面复习。第二部分放在一轮复习最后(2月7日--2月20日)系统复习。按照常用仪器--基本操作--物质的分离、鉴别--气体的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顺序复习。
2、学会互帮互助,加强协作
教师们要学会互帮互助,学会合作,加强协作,坚决杜绝个人利益为重,单打独斗的现象。以高三的五位老教师为主体,集体讨论每一章、每一节课的重难点及解决该课的最佳途径,尽最大努力设计出优秀的教学思路。讨论时每位老师必须发言,好的建议好的方法一定提出来。再确定具体的定稿人科学合理地写好学案及课件。
学案制作的要求:1、考纲要求,把考纲对知识点的要求直接写出来。2、基本知识点,以填空形式呈现出来。3、易错点,以问题形式呈现出来。4、典型例题,针对重点和难点出例题。5、巩固练习,针对本节课的易错点、重点和难点进行练习。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填写学案,填写时不准照课本填写,先默写着填,最后对不会或不确定的问题再查课本完成。同时该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还要设计课件。
课件设计要求:1、检查上节课的问题。2、基本知识的提纲及设计的问题。3、易错点。4、归纳基本规律,即课堂小结。大家伙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可以改编使用。其他老师可以询问或任意听设计课件人的课,设计课件人要详细讲解,不准有所保留。
(四)阅读教材,以本为纲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在看书前必须明确章节学习目标。如化学平衡一章,要知道这一章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部分之一,它用动态的观点揭示了可逆反应的基本规律。这一章的重点在于动态和平衡,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在阅读中着重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勒沙特列原理及其应用。同时,必须通过看书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可通过表解形式、图解形式加以归纳。在阅读元素化合物的章节时,可采用学案进行检测式阅读,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和效果等。 有了上述网络和基本概念的有效储存,在遇到问题时,才能迅速将知识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
(五)激发兴趣,教学方法多样化
许多物质之间的反应都是在加热或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而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越快。比照教学,也有类似现象,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教师如再给一定的"温度与催化剂"就能激发学生释放出潜在的能量,就能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产生第二次飞跃而进入新的意境。这外界条件"温度与催化剂"就是我们教师的自身素质、文化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手段。
第一轮的复习,我们一般都是进行章节复习。抓住课本的知识点,紧扣每章的重点、难点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以达到大章内容的综合与提高。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传统式的教学方式,单纯的照课文复述一遍,炒一回冷饭虽然也能起到对知识点的回顾与落实,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陈旧化、单一化会感到枯燥厌烦,上课反应冷淡,无精打采,甚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上课不爱听。学生的这种低落情绪往往搞得教师心里也不是滋味。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是我们教师的观念要改变,彻底摒弃旧的教学思想,打破传统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从新的角度积极探讨激发求知欲,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近几年来,我对这方面比较重视,在备课中,对每节课的安排都经过精心策划与设计,尽量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元素化合物这部分,内容、形式相似化,基本上都是由单质→氢化物→氧化物→相对应的酸或碱→盐这样一条主线展开,织成一张网。其实这张网织得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程度。为了把这张网织得五彩缤纷,我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展开:"氯及其化合物"这节课我以提问式推出:1、氯气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吗?请举例说明它们的不同点;2、从原子结构特点说说氯气主要有哪些性质?3、氯气在氢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产物具有什么性质?4、实验室如何制备氯气和氯化氢?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通过以上四个问题的热烈讨论导出了氯气、氯化氢、盐酸盐相互间的关系,清楚了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规律。"硫、氢化物、氧化物"的复习课中,可推出一个实验题:
请同学设计实验室制备so2并验证so2具有还原性、氧化性、酸性、漂白性及尾气吸收的实验。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同时在讲台上放了许多仪器,请两位学生演示。这两个实验题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然后我进行归纳,很自然地引出相互间的知识网络。学生通过练习,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
(六)去繁取简,掌握解题技巧
高三复习课中除了重视"双基"落实,还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化学习题的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理论教学的复习和巩固。由于总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精选例题,选择有普遍指导意义典型的习题进行示范讲解。在讲解习题中,最关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题目,形成解题思路,找出简捷的解题方法。其中我觉得更要突出因"题"制宜,抓"特"巧解的训练。许多习题均有多种解法,通过这些类似习题的示范训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明捷性。养成避繁取简的解题习惯。同时,使学生更加明确任何题目总有其特点或特征,只要能善于敏锐地抓住特有条件,运用特殊的解题技巧,就能快速而简捷地获取正确答案,这是高考取胜的关键。 (七)加强学法指导,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1、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记笔记、学会整理纠错本。介绍几种纠错法①摘抄法:将纠错内容分类摘抄,在其题下或旁边加以注释;②剪贴法:将纠错题目从试卷上剪裁下来,按照时间、科目、类别分别贴在不同的纠错本上,并在题目下部或旁边加上注释;③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或按时间段、或按类别、或按科目地分门别类,加以注释;④将纠错还原到课本:将纠错点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记纠错点,同时在其下部或旁边或附一纸片,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误原由及简易分析等内容。
2、指导學生审题、答题方法,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力求思路清晰完整,计算力求结果准确。指导学生怎样形成知识网络
3、在平时的复习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①解题格式力求规范,书写工整清晰;②强化对电子式、化学式、离子方程式等训练。
(八)关注复习的阶段性特点,提高习题设计的有效性
高三复习离不开习题训练,面对学生日益沉重的学习负担,如何以较少的习题达到最好的效果是每一个高三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在不同的复习阶段,习题的选择和组合应有不同的要求。可将习题分为三类:
1、在第一轮的复习时,以单元检测为主,每个单元设计两套试卷,第一套试卷以考点的排查和自我检测为主。通过这套试卷,学生可对考点的要求和自已掌握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过程中能针对性的重点突破;教师也可了解学生的学情,从而制订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提高复习的针对性。第二套试卷以知识的应用为主,用于单元复习结束之后。通过这套试卷,让学生对考点的应用和能力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查缺补漏,完善"双基"。
2、在第二轮复习时(一模到二模之间),以专题检测为主,每个专题设计一套试卷,以当年的《考试说明》为依据,把《考试说明》上必考的考点以习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精选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典型例题,向学生展示考点在高考试卷中的考查方法和呈现形式,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实战能力和实践经验。习题的编制和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围绕考点多进行拓展和发散,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3、在二模之后的第三轮复习时,以高考题型训练为主,围绕高考试卷中的考试题型,进行题型的强化训练,如选择题训练、实验题分类训练、化工流程题训练、数据图表题训练、化学反应原理及其应用题型训练、选做题的专项训练等。通过这些题型的分类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完善解题思路和方法,克服学生做题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增强学生的考试信心都是很有成效的。在这类题型的训练中,每种题型设计一个例题、一个变式训练和二至三个跟踪练习,例题一般选自比较典型的高考试题,变式训练和跟踪练习可以自编,也可选自有代表性的模拟试题。
总之,高三化学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把关教师要有全局、全盘思想。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复习方法,正确处理好课本、教学大纲、习题、模拟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石国利《高考化学高效复习之我见》《中国教育创新与发展》2008.8
2.文海山《高三化学有效复习策略探索》《中华教育论坛》2009.5
关键词:高三化学;高考复习;有效复习;复习策略
高三的总复习阶段,教学是以复习课为主。复习观念是否先进,复习策略是否科学,复习方法是否得当对学生高三一年复习效果及高考成绩都有至关重要影响。但我们往往感到最棘手的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概括、深入与创新,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同时,这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全方位检验。
然而,有种观点认为,高三复习强调的是效率,不必象新授课那样创设问题情景,没有必要进行科学探究,于是"教师详细知识归纳+大量习题训练"成为高三复习常见模式。很多学生也认为复习课就是知识的重复,听课兴趣不高。其实如何进行有效的"重复",如何在"重复"中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优化思维品质,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高三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本人连续担任高三毕业班的教学,逐步在复习目标的有效性、复习课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习题设计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对传统教学暴露的问题要反思
第一轮的复习,我们一般都是进行章节复习。抓住课本的知识点,紧扣每章的重点、难点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以达到大章内容的综合与提高。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传统式的教学方式,单纯的照课文复述一遍,炒一回冷饭虽然也能起到对知识点的回顾与落实,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陈旧化、单一化会感到枯燥厌烦,上課反应冷淡,无精打采,甚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上课不爱听,复习效果自然低效。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是我们教师的观念要改变,彻底摒弃旧的教学思想,打破传统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从新的角度积极探讨激发求知欲,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二、要认真研究目前高考的特点
2011年理综化学试卷仍然是8道选择题(每小题6分),和4道主观题,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以及试题的特征,都和2010年、2009年十分相似,变化不大,没有偏题和怪题,着眼点仍然在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化学考纲中的主干知识,成为今年化学试题的重中之重,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围绕主干知识而来,对于PH值的计算、电解、元素化合物的推断、基本实验操作、氧化还原反应等。虽2008 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与去年高考化学试题相比,难度增大,命题人为求创新部分试题确有争议,但所考知识都是主干知识。纵观近几年来高考化学试题,总的讲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的测验题较少,单一识记题较少,基本实验内容的题较少,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
三、高三化学有效复习的几点尝试
为了使高三化学复习效果好,在总复习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三轮一冲刺"第一轮复习:分章复习.第二轮复习:分块复习.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模拟测试。还有最后冲刺:查漏补缺,找规律,增加知识覆盖面。
(一)加强知识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1、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新形势,接受并使用先进的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2、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广泛涉猎本专业的参考资料、教案、练习题、课外读物,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05化学考纲人手一份,仔细研读,吃透考纲的要求,把握高考的动向。
3、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很明显,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题!因此,要求每位老师开学后前三周详细做完2009、2010、2011年各三套高考试卷,将每一套题按考点归类,合计出每个考点的分数及题型。
(二)研究"纲""题" 把准方向
"纲"是理综高考化学《考试大纲》,"题"是理综高考化学试题,要加强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和理综高考化学试题的学习、研究,用《考试大纲》和高考化学试题指导复习,把准方向,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要确明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的特点、内容和要求,对新课程不作要求的内容(如电离度、二烯烃、平衡常数、卤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硫化氢的性质、实验室制法等),复习可不涉及;对新课程增加的内容(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臭氧、过氧化氢、常见的生活环境污染和防止、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要特别关注。要明确理综高考化学科四种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具体要求,研究理综高考化学试题如何通过化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研究采取哪些措施,帮助学生达到高考要求;做到能力培养心中有数,教学有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控制好课堂教学的难度和容量(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分析、讲解的例题,要以中挡题为主;学生的练习,要紧扣基础,不回避常见题(高考都不回避常见题)。对一些资料上超纲超要求的偏题、怪题,要大胆拚弃。对于多数学校的多数班级,一堂课的例题讲解应掌握在3-5个为宜,要注重题上"开花"(举一反三),以一当十。对不同层次学生明确不同要求,注意分层教学,以注重科学、讲求实效的教学,提高复习效率。
(三)加强集备、发挥集体的力量
1、经过集体研究,我们一轮复习按以下几大板块复习:
第一板块《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物质的量、胶体》;第二版块《金属、电化学》《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晶体的类型与性质》《非金属》;第三板块《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期中考试11月23、24、25日)《电离平衡》;第四板块《烃》《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第五板块《化学实验》。 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一般按课本章节复习,复习要详细具体。因为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对元素化合物综合复习,非金属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盐顺序复习,金属按单质--氧化物--碱--盐顺序复习。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性质(先共性,再特性)→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宜粗不宜细。有机物不按节复习,按块复习,烃--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
实验复习分两大部份,一部分是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另一部分是系统复习化学实验。第一部分按课本复习顺序进行,把化学实验与有关基本概念、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实验考察要求对课本上出现过的学生实验,重要的演示实验进行全面复习。第二部分放在一轮复习最后(2月7日--2月20日)系统复习。按照常用仪器--基本操作--物质的分离、鉴别--气体的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顺序复习。
2、学会互帮互助,加强协作
教师们要学会互帮互助,学会合作,加强协作,坚决杜绝个人利益为重,单打独斗的现象。以高三的五位老教师为主体,集体讨论每一章、每一节课的重难点及解决该课的最佳途径,尽最大努力设计出优秀的教学思路。讨论时每位老师必须发言,好的建议好的方法一定提出来。再确定具体的定稿人科学合理地写好学案及课件。
学案制作的要求:1、考纲要求,把考纲对知识点的要求直接写出来。2、基本知识点,以填空形式呈现出来。3、易错点,以问题形式呈现出来。4、典型例题,针对重点和难点出例题。5、巩固练习,针对本节课的易错点、重点和难点进行练习。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填写学案,填写时不准照课本填写,先默写着填,最后对不会或不确定的问题再查课本完成。同时该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还要设计课件。
课件设计要求:1、检查上节课的问题。2、基本知识的提纲及设计的问题。3、易错点。4、归纳基本规律,即课堂小结。大家伙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可以改编使用。其他老师可以询问或任意听设计课件人的课,设计课件人要详细讲解,不准有所保留。
(四)阅读教材,以本为纲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在看书前必须明确章节学习目标。如化学平衡一章,要知道这一章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部分之一,它用动态的观点揭示了可逆反应的基本规律。这一章的重点在于动态和平衡,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在阅读中着重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勒沙特列原理及其应用。同时,必须通过看书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可通过表解形式、图解形式加以归纳。在阅读元素化合物的章节时,可采用学案进行检测式阅读,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和效果等。 有了上述网络和基本概念的有效储存,在遇到问题时,才能迅速将知识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
(五)激发兴趣,教学方法多样化
许多物质之间的反应都是在加热或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而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越快。比照教学,也有类似现象,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教师如再给一定的"温度与催化剂"就能激发学生释放出潜在的能量,就能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产生第二次飞跃而进入新的意境。这外界条件"温度与催化剂"就是我们教师的自身素质、文化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手段。
第一轮的复习,我们一般都是进行章节复习。抓住课本的知识点,紧扣每章的重点、难点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以达到大章内容的综合与提高。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传统式的教学方式,单纯的照课文复述一遍,炒一回冷饭虽然也能起到对知识点的回顾与落实,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陈旧化、单一化会感到枯燥厌烦,上课反应冷淡,无精打采,甚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上课不爱听。学生的这种低落情绪往往搞得教师心里也不是滋味。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是我们教师的观念要改变,彻底摒弃旧的教学思想,打破传统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从新的角度积极探讨激发求知欲,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近几年来,我对这方面比较重视,在备课中,对每节课的安排都经过精心策划与设计,尽量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元素化合物这部分,内容、形式相似化,基本上都是由单质→氢化物→氧化物→相对应的酸或碱→盐这样一条主线展开,织成一张网。其实这张网织得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程度。为了把这张网织得五彩缤纷,我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展开:"氯及其化合物"这节课我以提问式推出:1、氯气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吗?请举例说明它们的不同点;2、从原子结构特点说说氯气主要有哪些性质?3、氯气在氢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产物具有什么性质?4、实验室如何制备氯气和氯化氢?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通过以上四个问题的热烈讨论导出了氯气、氯化氢、盐酸盐相互间的关系,清楚了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规律。"硫、氢化物、氧化物"的复习课中,可推出一个实验题:
请同学设计实验室制备so2并验证so2具有还原性、氧化性、酸性、漂白性及尾气吸收的实验。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同时在讲台上放了许多仪器,请两位学生演示。这两个实验题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然后我进行归纳,很自然地引出相互间的知识网络。学生通过练习,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
(六)去繁取简,掌握解题技巧
高三复习课中除了重视"双基"落实,还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化学习题的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理论教学的复习和巩固。由于总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精选例题,选择有普遍指导意义典型的习题进行示范讲解。在讲解习题中,最关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题目,形成解题思路,找出简捷的解题方法。其中我觉得更要突出因"题"制宜,抓"特"巧解的训练。许多习题均有多种解法,通过这些类似习题的示范训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明捷性。养成避繁取简的解题习惯。同时,使学生更加明确任何题目总有其特点或特征,只要能善于敏锐地抓住特有条件,运用特殊的解题技巧,就能快速而简捷地获取正确答案,这是高考取胜的关键。 (七)加强学法指导,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1、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记笔记、学会整理纠错本。介绍几种纠错法①摘抄法:将纠错内容分类摘抄,在其题下或旁边加以注释;②剪贴法:将纠错题目从试卷上剪裁下来,按照时间、科目、类别分别贴在不同的纠错本上,并在题目下部或旁边加上注释;③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或按时间段、或按类别、或按科目地分门别类,加以注释;④将纠错还原到课本:将纠错点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记纠错点,同时在其下部或旁边或附一纸片,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误原由及简易分析等内容。
2、指导學生审题、答题方法,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力求思路清晰完整,计算力求结果准确。指导学生怎样形成知识网络
3、在平时的复习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①解题格式力求规范,书写工整清晰;②强化对电子式、化学式、离子方程式等训练。
(八)关注复习的阶段性特点,提高习题设计的有效性
高三复习离不开习题训练,面对学生日益沉重的学习负担,如何以较少的习题达到最好的效果是每一个高三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在不同的复习阶段,习题的选择和组合应有不同的要求。可将习题分为三类:
1、在第一轮的复习时,以单元检测为主,每个单元设计两套试卷,第一套试卷以考点的排查和自我检测为主。通过这套试卷,学生可对考点的要求和自已掌握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过程中能针对性的重点突破;教师也可了解学生的学情,从而制订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提高复习的针对性。第二套试卷以知识的应用为主,用于单元复习结束之后。通过这套试卷,让学生对考点的应用和能力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查缺补漏,完善"双基"。
2、在第二轮复习时(一模到二模之间),以专题检测为主,每个专题设计一套试卷,以当年的《考试说明》为依据,把《考试说明》上必考的考点以习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精选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典型例题,向学生展示考点在高考试卷中的考查方法和呈现形式,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实战能力和实践经验。习题的编制和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围绕考点多进行拓展和发散,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3、在二模之后的第三轮复习时,以高考题型训练为主,围绕高考试卷中的考试题型,进行题型的强化训练,如选择题训练、实验题分类训练、化工流程题训练、数据图表题训练、化学反应原理及其应用题型训练、选做题的专项训练等。通过这些题型的分类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完善解题思路和方法,克服学生做题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增强学生的考试信心都是很有成效的。在这类题型的训练中,每种题型设计一个例题、一个变式训练和二至三个跟踪练习,例题一般选自比较典型的高考试题,变式训练和跟踪练习可以自编,也可选自有代表性的模拟试题。
总之,高三化学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把关教师要有全局、全盘思想。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复习方法,正确处理好课本、教学大纲、习题、模拟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石国利《高考化学高效复习之我见》《中国教育创新与发展》2008.8
2.文海山《高三化学有效复习策略探索》《中华教育论坛》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