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bo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本文以余映潮老师的《济南的冬天》一课的教学为例论述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通俗地说,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提高和进步。下面我就余映潮老师的《济南的冬天》一课的教学来谈一谈我对语文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一、重视一课一得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因此,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在对文本解读时,往往面面俱到,觉得这个不能丢,那个也不能少。于是乎,眉毛胡子一把抓。到最后,往往是适得其反,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而余老师的这一堂课,对文本的解读主要从文意理解与美段细读这两方面入手,达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从而达到“一课一得”。
  二、设置一个“主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式的课堂提问,不仅是每个有心于语文教学的教师的追求,也是广大莘莘学子的渴望。语文课堂的优质生成,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还是执教者投向课堂的“一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主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老师经常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提问学生时,喜欢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问。思维活跃的学生能跟着教师的思路来,可一些思维不太灵活的学生就有点无所适从了。在这课的第一个环节“文意理解”中,余老师是这样设置问题的:“宝地” “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和短语中,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生1:宝地 。因为课文的第一段结尾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生2:理想的境界。因为课文这样说:“这算不算个理想的境界?”
  生3:慈善。因为课文中说:“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面对此景,很多老师可能会着急了,因为这些答案并不是老师课前所“预设”的。而余老师却不慌不忙,微笑着说:“任何一个事物,有因才有果。概括文意要注意因果关系和在全文中的位置。”然后,教者从第一段去引导学生去读、去品,进而联系课文的第二、三、五段中的一些句子去品味,从而明确:因为“温晴”,所以才是“宝地”;因为“温晴”,所以才是个“理想的境界”;因为“温晴”,所以才是个“奇迹”,所以济南冬天的特点是——(生答)“温晴”。通过对这一“主问题”的设置,给了学生以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意。
  三、引导学生有效朗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长久以来,老师或者没有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无法通过考试检测的朗读教学上,或者只注重朗读教学的形式,而没有思考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朗读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在余老师上课的第二个环节“美段细读”中,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初读时,教师提出了一个热身活动:用朗读表现课文的层次。要求:要同起同落。先各自为阵,划分层次,然后集体朗读。对这一要求,学生一开始不能领会,一直读下去,没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后来,余老师说了“要注意层次”后,学生迅速理解并加以实现。再读时,教师要求学生带着情感去朗读。学生以为大声朗读就是有感情的朗读。于是,声势浩大起来。接着,老师点拨:这一段文字应该表达喜爱、赞美的情感,所以不适合大声,适合轻声、陶醉式的,接着,老师模拟了一下。于是,學生很快就能领会老师的用意。最后一读时,老师设置了几个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从而让学生理解了文段的美。相信,通过余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朗读,学生对文段的层次、内容、情感和写作方法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也就是说,老师的引导是有效的,学生的朗读是有效的。
  四、自主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余老师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有一个题目是这样设置的:说说你发现了这段文字在写作上的一个美妙之处。学生立即投入到这一美妙的过程之中了。
  生1:层次清晰。由山上到山尖到山坡到山腰。
  生2:文章中动词运用很恰当。如:顶、镶、穿。
  生3:作者写作时,运用了想象的方法。如: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在此基础上,老师明确:1.多角度反复。2.化静为动。3.以虚写实。4.段末点题。
  这样通过一个精彩的语段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告诉他们“横看成岭侧成峰,只要你去发现,你就会发现精彩”。当然,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方法很多。余老师在这一节课中,着重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凸显语文综合素质,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总之,这一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明白:深入扎实的课文研读是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语文课堂要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课堂空间,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语文的方法,同时,让有限的课堂时空尽可能向课外延伸,从中获取更丰富、更新鲜的营养,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龙大为)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诗歌的教学相当注意诗句的疏通、表达技巧的分析和情感的把握。当然,对于诗歌阅读乃至通常意义上语文水平的提高,这些基本功的训练非常必要。但诗句的疏通或者表达技巧的分析不可破坏诗歌的整体气韵,不能使诗歌的分析成为诗歌的肢解。事实上,看懂了作品,透彻地了解了语言文字,能把握住“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这些关键字的妙处,只能称得上理解了作品,并不等于是高水平的鉴赏
央视“开讲啦”节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于目标受众需求,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与青年代表交流对话,激情碰撞,与300位大学生组成的现场观众零距离接触,真诚、平等,充满温度、智慧,屡屡带给人们心灵的洗礼与撞击,因为“接地气”而深受追捧。“开讲啦”是面向全国青年的课堂,它的成功让笔者陷入反思,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如何让思想政治课堂成为真正“接地气”的课堂,从而受到学生的喜爱和追捧
【摘要】传统的作文教学重技法指导,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所以总是会出现学生不喜欢作文,不会写作文,不愿意写作文的状况,导致其写的文章千篇一律,缺少文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不断探索,逐渐摸索出一条作文教学之路:改变以往作文教学随意性的特点,使作文教学呈现阶梯状。突破以往作文技法指导的局限性,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不怕写作文了,写作课上都跃跃欲试了,作文水平自然得到了提高。  
无论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乡间的山野小路,到处都能见到自行车穿梭的身影。自行车给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自行车的发展历史,感受发明者们的创意和智慧。  179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了木制的自行车,但该车既没有类似脚踏板的驱动装置,也没有类似车把手的转向装置。骑行者靠双脚用力交替蹬地前行,改变方向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在骑车过程中,西夫拉克观察到即使在双脚
摘 要 “互联网 ”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以学科核心素养组织教学内容,以信息技术创设教学环境,以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发展作为教学评价的基本点,进而可以形成“互联网 ”时代的历史课堂基本范式。本文所述是我们近年开展的一个项目的实验研究,通过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倡导并努力实现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开放性、选择性、探究性、体验性,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历史情感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相继出现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多种作文评改的方法和措施。本文试就如何在作文评改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谈一谈。  【关键词】课程改革;作文评改;多媒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识码】A  一、寒风吹树木,严霜结庭兰——作文评改存在的问
【摘要】口语化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生活中、社会上与人交往的重要因素,可以说,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涉及到口语交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中也有明确地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小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现在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以人为本,素质教育,也因此,我们更需要去重视小学语文中的“口语交际”方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这既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于德育优先地位的一贯态度和德育工作
【摘要】韩立福教授所倡导的FFS教学模式率先在我校得以实践,本文作者就自己在导学案设计方面的一点体会,还有在听课、观察和实践中的感悟和大家作以交流。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 导学案的设计  高
一提及教学导语,人们自然会想到各种导入技巧,诸如提问式、悬念式、渲染式、引用式、激情式、故事式、实物式等等,可谓五花八门。但这些导语都是从“形式”上来定位的,轻浮有余,厚重不足。因为它们在内容方面涉及甚少。现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谈谈教学导语“内容”的确定。  一、以“记”导入,从文体角度设计导语  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按文学样式可有诗歌、散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