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会制:药企决策模式创新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ang_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采用委员会决策的模式?
  当组织规模足够庞大时,老板一人是否能够承担所有责任?
  设置什么样的委员会?
  对哪些重大事项实行委员会决策?
  决策模式越来越成为很多制药企业的致命伤。
  新版GMP和基药招标政策实行以后,制药企业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来说,动辄几千万、上亿元的投资,稍有不慎便损失惨重。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和君咨询服务过的一家制药企业,2010年投资近亿元新建了两个车间,但至今未能投入生产,固定成本摊销的压力巨大;同是这家公司,曾投入4000多万元搞新产品研发,但因为前期战略不清、方向不明,研发中的新产品被市场部坚决反对,“流产”的可能性极大;为了发展壮大,该公司还实施过两起过亿元的并购,不想却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负债累累的这两家子公司很快又被低价甩卖。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分析认为,是这家公司的决策模式出了问题。像很多企业一样,这家公司的重大决策事宜,基本都是由老板一人说了算。但老板的精力有限,大事小事压在身上,难免考虑不周,决策失误在所难免。老板也很无奈:“其他领导不能承担起责任,事情都报到我这里来了,我现在每天累得很。”
  显然,要想扭转这种状况,只有改变决策模式,变一人决策为多人决策(委员会制)。而要改变决策模式,首先要改变老板的观念,不过这涉及权力问题,是个非常敏感的事情。
  一人决策VS多人决策:孰优孰劣?
  企业老板一人决策,缺点如上所述,但这种模式既然这么盛行,自有其道理和优点——效率高。我们不否认“老板”的经验、智慧和责任心,他就像一艘船的船长,关键时刻真能拯救危局。特殊情况下,一人决策是必要的。
  但我们仍然认为,处于跨越式发展期的制药企业,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决策。而且,通过民主集中、共商大计的方式,更能增加决策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度。
  委员会制的决策模式并不是我们的创新。比如斯隆执掌时的GE,公司的几大业务分别设置执行委员会,委员3~5人,共同负责重大问题的决策;还有我们熟知的复星,以郭广昌为首的5人决策团队功不可没,其中汪群斌是生物制药方面的专家,他的意见对生物制药企业的投资才具有决定意义,作为“大老板”的郭广昌并不独断专行。
  列举这些例子,并不是为了证明委员会决策是最好的方式,但我们必须思考,为什么这些组织采用了委员会决策的模式?当组织规模足够庞大时,老板一人是否能够承担所有责任?
  2800多年前,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天下遂大治。今日所谓“委员会决策”,也有点“共和”的意思,是一种值得尝试的企业决策模式。
  组织机构、职责权限&议事规则:“游戏”能否有效进行?
  我们尝试在一家制药企业设置决策委员会,这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
  首先,设置什么样的委员会?对哪些重大事项实行委员会决策?我们建议在公司总部成立战略经营委员会、财务预算委员会、人力资源委员会、质量生产委员会、市场营销委员会,分别对相关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至于何谓“重大事项”,需要决策层根据每个企业的情况进行具体界定)。之所以设置这样5个委员会,主要是针对该公司的管理架构:管理层面重点是战略、财务、人力资源三大领域,而业务层面无非是供、研、产、销(供、产的重大事项归质量生产委员会负责,研发的重大事项归战略经营委员会负责)。
  另外,我们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各上市公司董事会一般都设有战略、薪酬与绩效、财务、审计等专业委员会,但事实上大多数并未有效运行。既然这些专业委员会在国外证明是有效的,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起来呢?我们的尝试,就是把这几个“表面文章”做实了——当然不是在董事会层面,而是在经营管理层面。
  其次,委员会由哪些人组成?多少人合适?既然是针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委员们显然必须来自企业高管层,比如人力资源委员会,其组成人员为董事长、总裁、人力资源总监、CFO、工会主席。当然也要考虑到,高管身份并不意味着专业权威,非高管的资深专业人士也应以合适的方式在委员会中发挥作用。因此如有必要,各委员会可以聘请专业中介机构为其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委员可让相关业务、技术助手参加会议,助手不参与表决。
  每个委员会的委员人数,我们建议为5~9人(均为奇数),这是决策团队的最佳人数值——少于5人难以形成足够的参考意见,超过9人则会失去效率,而且引发群体惰性,委员们不能负起各自的责任。
  再次,决策方式是全体一致,还是多数票决制?这个需要根据各个公司的具体情况确定,比如复星就要求所有决策必须5人团队一致功过,即使有不同意见,可采用反复的沟通和交流进行化解。我们采用常见的多数票决制,即1/2或2/3以上委员同意通过。
  最后,如何确保委员们在决策时对信息有充分掌握,认真准备,避免盲目决策?我们的办法是,各委员会召开正式会议之前,由秘书处组织相关人员召开预备会议,形成预备会议报告并发送给参会的委员会委员。
  程序VS.效率:“老板意志”如何贯彻?
  委员会决策制固然有其优势,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程序繁琐,效率低。因此,在制度设计时,也应融入一定的灵活性。
  由于目前中国制药企业普遍缺乏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在很多情况下,“老板”的智慧和经验还是非常值得依赖的。特别是当“委员会制”的决策模式没有有效运行之前,“老板”的意见和建议仍应得到最大程度的重视。
  我们的做法有这样几点:
  第一、董事长或总裁任各委员会的主任,规定主任拥有两票表决权。
  第二、委员会主任可根据具体议题的不同,决定召开扩大会议,任命相关人员作为临时委员。临时委员具有和正式委员相同的权利。
  第三、各委员会需要对较为专业或时间紧急的事项进行临时决策时,委员会主任可根据具体议题的不同,拟定合适的参会委员名单,但参会委员总人数必须占全体委员半数以上。
  第四、在不宜或不需召开全体会议的情况下,经主任委员同意,秘书处可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有关委员(全体委员的1/2以上)征询对相关议案的书面意见,进行书面表决。
  通过上述规定,“老板”(委员会主任)的权力得到了保障,“老板”的意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贯彻。
  令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在咨询实践中,很多制药企业的老板并不排斥“委员会制”,反倒是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这种模式得到了的有效运行,充分展现了这些企业家伟大的胸襟和志向。
其他文献
药品交易规则送审稿,真正的指导思想没有任何的改变,还是过分的行政干预,还是唯低价是取,还是打击国内优秀民族企业,还是诱导无良企业以不法手段获得生存。企业呼吁广东要尊重市场。  信立泰的好日子到头了吗?原本,作为史上第二畅销药物波立维(通用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首仿企业,且拥有国家标准制定者和欧盟GMP认证企业等优势,其质量层次高于其他仿制企业,一直被证券市场乐观判定理应跳出低价竞争泥潭。然而,这
期刊
美国不景气、欧洲零增长,日本市场还算积极,新兴市场则表现各异。  2013年全球制药50强的排名同去年相比略有不同。尽管产业政策与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企业业绩,但是仍然有一些拥有良好产品线的制药公司能够在2013年有着上扬的市场表现。  不过,一些之前以仿制药为主的制药企业开始依靠其创新的产品组合开始在处方药领域取得成功。梯瓦以少量劣势紧随礼来其后在50强中排名第11位,兰伯西第一次进入50强名单,另
期刊
在中国医药市场最成功的业务发展模式其实往往是那种“组合拳”模式,就是既有可以宣传品牌、贡献利润的新药独家品种,又有低成本可以渗透市场的仿制药品种。  “为众多中国患者提供创新药物,并逐步推广本土生产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高品质品牌仿制药物。”两年前,阿斯利康(以下简称“AZ”)提出的这句全新服务承诺曾是跨国制药巨头们张开双臂拥抱中国仿制药市场的写照。但现在,这家公司却悄然调头,重新回到“仅是创新药物”的
期刊
指挥官要能听到战场的炮火,天上掉馅饼是不可能的。  打造华兰品牌,进入世界行业前三名是华国平多年来的梦想。现在,他离这个梦想又近了一步。  辉瑞、诺华等跨国药企已经进入了华兰的客户名单,产品结构的调整将带来市场份额的增加,政策释放的积极信号无疑又是一次市场放量的大好时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华兰上市的愿景指日可待。  但实情况远没有想象得那么乐观。受限抗、意外火灾事件的影响,近两年华兰的年销售额进入
期刊
董事高管团队100%参与激励,核心人员中,研发和销售人员成为激励重点。董事长和总裁级高管个人授予价值明显高于其他职位。  从对2012年度中国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以下简称“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实施情况、激励模式、激励对象、股权薪酬、业绩考核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发现:整体来看,中国医药行业股权激励将逐步成为上市公司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未来势必在激励模
期刊
新版GSP对医药商业公司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硬件改造的资金和软件改造的人才。  6月1日的到来使得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新版GSP”)正式进入施行期,过渡期3年。在这3年时间里,我国医药流通的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首先是政策调控手段和监管手段将更加严格,因为新版GSP不是试运行而是强制执行,到2016年,不能达标的企业将失去药品经营资质。  重构商业格局  总体来说,新版GSP对医
期刊
“你生命的前半辈子或许属于别人,活在别人的认为里。那把后半辈子还给你自己,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李文在他的新浪微博中引用的荣格这句话,可以看做是他对自己人生下半场的开场白。  李文的下半场从他离开天士力后开始了。  今年2月6日,李文在微博上贴出自己的辞职信,立马收到700多个评论,3000多余次转发。  他新浪微博上拥有的33万粉丝,其中很多在看到辞职信后才知道,原来李文玩微博之余的时间,还在帮
期刊
中国最大药用胶塞企业华兰通过不断与优秀药企的合作实现自我提升,其掌舵人华国平相信:在药用胶塞这个小行业中诞生一家受全球客户尊敬的企业只是时间问题。  得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对使用丁基胶塞药品监督管理及抽验的通知》(食药监办稽函[2013]69号)(以下简称“69号文”)后,深谙行业发展规律的华兰药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兰”)董事长华国平立刻意识到,这或将又是一个发展
期刊
与国内本土制药企业相比,虽然今天的跨国药企总裁也许还在揣测“药品价格和基层医疗市场,哪个更重要?”不过跨国药企想进入这片市场的趋势任何人都阻挡不了。  基层医疗市场,未来将由谁来主导,目前很难判断,与国内本土制药企业相比,虽然今天的跨国药企总裁也许还在揣测“药品价格和基层医疗市场,哪个更重要?”不过跨国药企想进入这片市场的趋势任何人都阻挡不了。  跨国药企摸索前进  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凭借舒
期刊
二次开发使喜炎平获取国家专利、成为国家保密配方,更是让其以独家品种的身份在终端定价权以及代理商交涉方面自主性更强。  时光倒流到十年之前,喜炎平这个如今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产品,几乎是寂寂无闻的,虽然在当时它已上市26年。如何将一个上市多年、几无作为的产品运作成为明星产品?  二次开发  答案——首先你要重新打造它。  2001年5月,江西青峰药厂搬迁至赣州沙河工业园,更名为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