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crasher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是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在初中历史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内容和常用方法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渗透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内容常用方法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新世纪的青少年呈现出与他们父辈迥然不同的精神面貌——他们思维活跃,接受信息能力强,拥有比他们父辈更加优越的生存发展条件。但是,随着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继续滑坡,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他们崇尚自我,缺乏团队精神,是非善恶标准模糊,知行脱节,责任心不强。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应该义不容辞地在青少年的德育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学校德育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和方法规范青少年为人处世的方式,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进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高尚的品德,成为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现代公民。我们教师必须把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及发展健全的人格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坚持把道德教育放在学科教学工作的首位。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益的德育渗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历史是以史实为基础的,它具有独特的知识结构和德育结构。以史育德,既可以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能够实现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和智育的统一。所以,我们应该在学科教学工作中始终不忘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学生对于空洞的德育说教非常反感,我们不能指望通过说教让学生内化为实际行动,但是一些生动、具体的人物和故事却可以吸引他们、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仅有其必要性,也具有非常强的可行性。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熟悉我国民族历史文化,感受我国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淳厚民风及崇高气节,将民族精神转化为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我们可以讲述优秀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经典事迹,引导学生学习时代精神的先进典范,对他们进行品德和道德教育;我们可以重点选择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挖掘其中所蕴藏的丰富的情感索材,真实地再现历史情景,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情感色彩强烈的气氛中,产生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德育教育的目标也就水到渠成。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主要内容
  《中学德育大纲》规定“我国现阶段的中学德育是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被摆在第一位,以至于很多人一听到德育这个词,马上就与政治教育等同起来。显而易见,这种对德育的认识太过于狭隘。实际上,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课程资源十分丰富,只要我们肯下功夫,努力发挥聪明才智,对历史学科的德育资源加以挖掘、整合运用,就一定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一,针对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内容,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中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果。以“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为例,我们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它的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所以还要从“生态工程”的角度,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还要挖掘其中蕴含的科学的治水哲学思想,地域文化特色等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爱国热情和科学精神。
  第二,针对近代史的学习内容,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从中国错失第一、二次科技革命时机,英美等国家迅速发展成强国的角度,让学生领悟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让他们深刻理解科技兴国战略。
  第三,针对爱国将领、民族英雄的学习内容,我们要想方设法让这些历史事迹和历史人物鲜活起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高尚情操的教育,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去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先秦到明清,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恢宏的优秀文化。“以德治国”、“以德服人”的“德治”思想,“利民”、“富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思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的仁爱精神,“自强不息”的人格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意识和爱国思想等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伦理道德和优秀品质,帮助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常用方法
  1、教师言传身教,人格示范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初中学生在自我意识和物质利益等方面的观念明显得到了增强。但与此同时,他们的集体观念和道德意识却相对减弱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保持自身不被社会的浊流侵蚀,高度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树立自己的凛然正气,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作好人格示范,在历史课堂上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求知、修身,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德育为首”已是现代教育的共识,对于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我们历史教师担负不可推卸的重任,我们除了要加强对德育渗透的研究与探讨,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和人格示范。
  2、学生榜样引领,相互学习
  除了历朝历代的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是学习的典范,除了教师的以身示范,我们还要利用学生共同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来确立学习的榜样与典型,充分发挥学生的榜样引领作用。如果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学生遇到困难或学习效果不佳而沮丧时,我们除了对其进行思想引导,通过名人成材的艰辛历程及其感人故事对其进行鼓励,还要尽量在学生中树立榜样,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来引领,让他们相互学习,从而认识到每做一件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人生必须经得起挫折。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通过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引导他们团结一致、相互协作,以此促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与友谊,还让他们积极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真正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3、历史文物,润物无声
  针对初中历史的学科特点,充分利用文物欣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例如在欣赏敦煌、云冈、龙门这三大石窟艺术时,我们除了要介绍雕塑的雄伟、壮观,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集政治、人物、中外风俗、宗教信仰与艺术智慧于一身的结晶等历史知识之外,还要介绍其历史背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为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他们才会真正理解战争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人类应该热爱和平。进而引导学生努力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冲动,沉着冷静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冲突和问题。只要我们教师善于从文物中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很多著名的历史文物都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帮助我们实现育人的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地理实验教学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地理实验教学。通过实施地理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因此,通过改进实验教学策略,对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现状策略  1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地理学科是一门介于人文和自然学科的交叉学科,其具有综
【摘要】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可见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高中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十分重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分析、概括、综合、比较等一系列活动,
【摘要】不管是在现代教学中还是在传统教学中,地理都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地理教学也变得更加重要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存在于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应对措施  我国古代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可见有效掌握地理知识十分重要,而且,不管是在现代教学中还是在传统教学中,地理都是一
【摘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地图中对地理信息进行提取、加工、判断,使他们通过分析得到地图的内涵,形成空间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地图 地理信息 提取 加工 判断  运用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特点和独特的风格,是地理知识的形象直观信息的综合表达,也是一种特有的教学手段。运用地图,也便于贯彻直观和理解相结合的教学原理。学生通过对地图符号的识读,不仅可以获得地理知识,而且
认真观察一下我们的学生,会发现他们喜欢看百家讲坛却不喜欢上历史课;他们谈论《亮剑》中李云龙、楚云飞兴致勃勃,但说到国共的两次合作、两次分道扬镳却稀里糊涂,混淆不清;他们看《大国崛起》、《鹿鼎记》可以津津有味但上历史课时却只能昏昏欲睡,此情此景,作为历史老师的我们不得不反思:应当如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认识。  一、趣味
【摘要】高中政治教学的价值就是在对学生知识需求加以满足的同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进行正确引导,生活化的教学就可以成为这一价值过程实现的一种载体。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以及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出政治知识和实际生活的最佳切入点。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思考  引言  高中正式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希望将生活和学生已学知识政治化,进而实现高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政治教学课文教材中,时事政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篇幅,这也是教改后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时事政治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高中政治学习的兴趣,加强其政治素养。然而,目前大多数的高中政治教学中,理论知识教学的篇幅远远超过了案例、实践教学,占据了极大的课时,进而导致高中政治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失去求知热情。本文就将首先分析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展开分析,随
【摘要】众所周知,一节好课的关键在于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的设计等。然而,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艺术也至关重要,教师在讲课时,语言是否具有艺术性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情绪以及接受消化新知识。生动有趣的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手段,废话连篇、机械重复,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会引起学生厌烦。教学中语言的准确、精炼、形象生动,会使学生听课感到是一种快乐,从而产生一种主动学习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