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新分组看班级议事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fo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接这个班时,对学生不了解,分组的事就没有提上班级议事日程,完全由学生自由组合。过了一段时间,在相处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的矛盾也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为了“维护稳定”,更为了充分发挥小组管理和学习的积极作用,重新分组很快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虽然在班级工作中免不了会“老师说了算”,但我还是更愿意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民主观念和主人翁意识,让他们“自己说了算”。十来岁的小学生正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阶段,“自己说了算”很容易顾“小我”而失“大我”。所以班级议事需要有清晰的规则和明确的目标导向。
  在如何分组这一议题展开之前,我们探讨了班级集体议事的一般规则。规则最重要的一条,是提出观点的同时要陈述理由,得到半数以上同学支持的才会被采纳。然后,如何分组的议题就展开了。
  从这一议题的产生到议题的展开再到成果的取得,为我们后来的班级议事,从提出议题到组织讨论、从议事程序到决议执行等都提供了“范例”。
  一、班级议事的议题必须具有“议”的价值
  班级议事通常是班级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的民主性活动,是班级生活和谐的保障。每次议事都需要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议题的选择与确定一定要慎重。班级议事的议题应该是学生需要的,对学生具有普遍意义。只有当学生觉得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他才会积极参与,认真对待,建言献策。如果他觉得与自己无关,就会消极对待,漠然处之。这次如果不首先解决重新分组的问题,直接将议题指向怎样加强小组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和协作,学生肯定会有消极甚至抵触情绪。
  果然,当时在班会课上,我提出目前班上有一个很迫切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商议,马上就有学生说要讨论重新分组,其他学生立刻附和。重新分组是他们最迫切的需要,很多学生认为原有的分组已经严重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课上出现这样的情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班级议事的议题无论是由教师提出还是学生提出,都要考虑有没有议的价值。如果教师觉得有价值,学生都没有兴趣,教师就要再认真权衡,如果是学生没有认识到议题的重要性,教师就要向他们做出解释,分析清楚,让学生感受到议题与他们有密切的关系。一个或者几个学生提出具体的议题,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又要用心甄别是个别性问题还是大多数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例如,如果只是个别小组成员间相处不融洽,就没有必要提升到在整个班级讨论重新分组,就算要开展相关的班级议事活动,也应该将议题定为“小组成员如何融洽相处,共同进步”。
  二、班级议事的具体内容要得到集体的认可
  如何分组,看上去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意愿和具体的要求,学生极有可能简单地从性别和平时相处是否合得来这两个方面考虑——好朋友都愿意聚在一组。显然,这样的分组既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为什么要重新分组?并不仅仅是因为原有的小组成员之间相处不融洽,更重要的是重新组合的每个小组都要能形成合力,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协作,互相帮助,共同成长。有了这样的共识,这一议题才能循序渐进地展开,所以班级议事首先要根据议题的需要制订一个议事提纲,组织学生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讨论。
  如何分组这一议题要在这些问题上达成一致:一,重新分组的目标是什么;二,按照怎样的方法进行分组;三,分组后怎样实施管理。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在正式展开讨论之前,我让学生先想明白“我希望跟谁坐一组”,每人写出四到五位同学的名字,并简单说明理由。在此基础上,再有步骤地讨论上述问题。这么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小我”(自我需要)和“大我”(小组共同目标)进行对比,做出双赢的选择,同时也使得议事的具体内容尽可能得到每一个人的认可。
  实践证明,这些考虑是十分必要的。大家明确了重新分组的目标,就突破了“私人感情”的局限,分组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仅仅进行符合自己意愿的单向选择,而是从团队的角度进行考虑。讨论了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多少人后,学生们决定先推选出几个小组长,再进行双向选择,这样,每个小组学生性别、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搭配就最大限度地趋向合理化。
  这次议事启示我们,要保证议事有条不紊,取得大家都比较认同的效果,首先要把具体议事提纲的制订作为议事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次,要保证议题得到积极回应和落实,议事就要在规则下进行,不能用教师的“一言堂”代替学生的意愿。例如,按照怎样的方法分组,我们老师一般都会有自己的经验积累,但不能先入为主,要遵守“让每一个学生的意见都得到尊重”的原则,和学生一起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班级议事的结果既要得到尊重也要经得住实践的检验
  经过一节课的商议,重新分组的任务基本完成。但是,重新分组并不能百分百保证以后的小组管理和学习会尽如人意。班级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也是复杂的。虽然大家都支持重新分组的策略和方法,但是不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小组。选择不到自己最满意的小组,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进行调整,或者通过自己以后的努力让自己所在的小组变得更好,变成自己最满意的小组。更值得关注的是,还有个别学生没有一个小组愿意接纳,怎么办呢?将这个也纳入议题之中,大家一起商量出两个办法,一是这个学生自己去争取某个小组的接纳,二是各小组发扬“高风亮节”,主动接纳。无论是哪种方式取得的结果,都需要这个学生当众做出具体的承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自己融入小组当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这个问题最终得到了圆满解决。
  具体的一次班级议事的结束,不等于这一具体事情的结束,班级议事的内容很多都关系到具体的班级生活。班级生活是进行时,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议事的结果是集体的选择,也是参与其中的每个人的选择,尊重班级议事的结果,是教师和每个学生的义务。事情会发展变化,尊重议事结果当然也不应该呆板教条,当结果在实践中经不住检验时,就需要重新审视了。这次重新分组的班级议事中,个别没有小组接纳的学生最终是其中一个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动员下主动接纳的。可是两三个星期后,因为这个学生无法遵守承诺,严重影响了小组正常的学习生活,小组成员多次提出不再接纳他。这样,就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改为由这个学生自己去争取某个小组的接纳。当然,这种调整,也要在遵守议事规则的前提下进行。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李竹平)
其他文献
2012年9月,军训结束,按学校要求,每班按比例选出军训优秀学员。  小组讨论过后,由学生提名优秀学员名单,并陈述理由。23名学生的名字被写在了黑板上,从中将有11人当选。我举办了一个特殊的投票仪式,班上每名学生将自己的选票写成一句话,如“詹天成,你真棒!”“姚成汉,谢谢你!”“黄丁园,我看好你!”“杨剑,军姿站得标准,向你学习!”然后,被提名学生一一起立,同学们把选票亲自送到他(她)手中。  这
期刊
班主任大抵会认同这样的观点:几乎所有的班级管理工作都不是,也不能是一个人去实施与完成的。无论是这项工作的筹备、制定,还是实施与评价反馈等诸多环节,都需要不同的人去参与。另一方面,班级管理工作中,个体行为势必也与他人的行为相关,而非孤立地进行。意即班级管理工作总是在各种群体及个体的相互关系作用下而进行的,这是小组合作的重要依据。  小组合作是班级中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学生是班集体
期刊
相对于其他常规性的事务,突发事件有它的特点:它往往不是那么好处理,要涉及较为强烈的对立与冲突,涉及较为复杂的起因与经过,涉及对当事人的评判和处置。我们所面对的群体又是未成年人,教育才是我们的最终落脚点。在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时,公平公正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当事人的情绪和对其成长的影响。因此,要用班级议事的方式来处理突发事件,就有着比处理其他事务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15岁女生雷梦佳和同学打架,老师发动全班同学投票,决定是让她留下学习还是请家长将其带走家庭教育一周。在得知大部分同学投票建议自己回家接受家庭教育后,15岁花季少女留下遗言,投渠自杀。  网上一时众说纷纭,不约而同将矛头指向自主管理和集体教育。比如有人质疑:学生自主管理的底线在哪里?一群未成年人能否决定一个未成年人的命运?为什么自主管理和集体教育的“龙种”到了雷梦佳的班级就成了“跳蚤”?  我也曾遇
期刊
那是教上一批孩子的事情。我像往常一样护送学生路队走出教学楼。刚出教学楼,眼前的一幕把我惊呆了:班里刚才报告去厕所的学生小田被一个学生紧紧追赶。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两人已相互揪住对方的衣领,厮打到一起。旁边已有孩子围观,谁也没法靠近他们。来不及多想,我疾步走到跟前:“住手!站好!”只见两双发红的眼睛依然怒视着对方,不肯放下手中的衣领。“放下手!马上站好!”我提高了嗓音。在我再一次的高声呵斥下
期刊
正午时分,学生食堂热闹非凡,排队长龙一条条。一个平头小个子,嘟着嘴巴,左右晃荡着,眼看就要到窗口了,却是按捺不住了,对着窗口师傅吼叫:“给爷们儿快点,别磨磨蹭蹭了!”打饭的师傅五十多岁,两鬓已经花白,这刺耳的话传到了老师傅的耳朵里。她停下手中的活儿,大声回嚷:“你这娃子,咋说话的,我比你妈年龄都大好多,你咋这么不懂礼貌!”小家伙也不示弱:“要你管!爷们儿愿意!”老师傅忍不住了,掂了个扫把就冲了出来
期刊
昨天晚上,宿舍扣分了,因为几个女孩子在熄灯之后讲话,被宿管老师逮了个正着。  我强忍着怒气,找她们谈话,她们却告诉我,谈话的不止她们几个,开“卧谈会”的现象几乎每个宿舍都有发生,只不过没被老师发现而已。私密的宿舍空间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喜欢开“卧谈会”,我理解,但是深夜长谈必然会影响休息和健康。看事态的发展,堵,也堵不住;禁,也禁不了。怎么办?  利用班会课,我和孩子们一起商议。  开“卧
期刊
我曾用班级群议的方法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那时我还没有给这种教育方式找到合适的名字,就沿用了毛主席的原话,美其名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然,当时的工作重点在批评上,怕学生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所以打了个烟幕弹。用班级议事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可跨越的雷区,班主任们一定要多观察多思考,把准备工作做足。  首先,这个活动的开展要安排具体的时间。这个时间
期刊
一、事件回述  那天吃完午饭,就有一个孩子气喘吁吁地跑来叫我:“蒯老师,教室里出事了!”我赶紧跟他回到教室,眼前的一幕把我惊呆了:只见小A的课桌翻倒在地,撕破的本子、摔断的钢笔一片狼藉,他情绪异常激动;同桌小B正蹲在地上,整理自己的书包,其他孩子也正帮着他们收拾残局。两个孩子嘴里还不停地指责、争吵,直到我出现,他们才安静下来。  二、议事背景  再优秀的班集体都会有意外的情况出现,面对这种突发事件
期刊
高二文理分班,我接手了理科高二(5)班。开学不久,“与众不同、行为反常、爱惹事”的小朱便引起了我的注意。  任课教师多次向我反映小朱课堂上不服从管理,搞得左邻右舍不得安宁,每次说他还要反驳,导致无法上课,这样下去很容易和他发生冲突……我曾试图和他交流,但每次都以我的一言堂收场,自然是我败下阵来,他涛声依旧。  果不其然,一次上课时小朱就和历史老师顶上了。班长赶紧到办公室向我汇报,我匆忙赶到教室及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