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视度的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也越加蓬勃,并在实践摸索中取得一定进步与成就,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教师教育者与辅导者的角色难以兼容、学生体验与教师辅导难以两全、辅导内容难以有效转换服务于学科。这三个问题影响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效性,限制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辅导 活动 问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基本途径[1]。且以班级心理辅导为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逐渐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我们将之称为“心理辅导活动课”。从其应具有的教育功能来看,心理辅导活动课“是指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通过一系列专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有效适应社会和健全人格发展的一种辅导形式。”[2]可见,“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的学科特征,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奉行的辅导理念、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诠释、突出这一特征,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去思考、探索和解决。本文就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三大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育与辅导难以兼容
教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角色定位要从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定义说起,钟志农认为:“心理辅导活动课并不是传授心理学知识的课,而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开发自身发展潜能的活动。”从这个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一名辅导者而不是教育者。那么在团体辅导活动中对辅导者的角色要求是什么呢?教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作为一个引导者影响着整个团体的氛围和发展,它要求心理辅导教师要能营造出“安全、和谐、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相互信任、朋友式的,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在团体中开放自我,进行自我探索与成长,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目标才有达成的可能。然而,心理辅导活动课又不能脱离“课”的本质,教师在成为一名心理辅导者之前,必须是一名教师,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权威者的形象。因此,很多心理教育者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尽力去当好一个朋友式的辅导者的角色时,学生对我们的敬畏程度就会下降,我们的课堂组织、班级管理工作就会变得更加艰难;而当我们扮演好了教师这一权威者的角色时,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师生关系很难突破,课堂平等、宽松、安全的氛围难以营造,最终影响了课堂实效性。已有很多的一线心理教师已经意识到该问题的存在,但在心理教师的编制体制下,该问题恐怕未能很好的得到解决。我们期待编制改革能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在这之前,我们是否也应该寻求一种化解心理教师“辅导者”与“教育者”双重角色难以兼容的途径。
二、体验与辅导难以两全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从最初的“教师主体”发展到“活动主体”,再到如今推崇的“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阶段心理辅导活动课有德育化倾向;在“活动主体”阶段,教师片面追求活动的作用与创新,有“游戏过热化”倾向;而现在的心理工作者在经历了以上两个阶段后,提出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了课堂中学生体验、感悟的重要性。
但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主体”模式下的心理课堂依然存在着一个大问题——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教師避免了“说教”,将课堂交给学生,为他们设计了一个个精彩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活动,活动结束后,借助几个问题让学生谈体验、谈感受,教师在整个过程变成了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的倾听者。课堂中,学生能够很开心的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也能够分享自己当下的感受,但是回归到生活中,课堂中所谓的“收获”都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所以,当心理辅导活动课只剩下学生的体验,不见教师应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心理辅导活动课本身特有的发展性和预防性功能就难以发挥作用,没有了“心理辅导”这一最基本的学科性质,我们只能将之称为“活动课”了。
三、辅导与服务难以转化
心理辅导活动课本应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但现今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多流于形式,对其他学科的辅助、促进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究其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点:一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脱离学科。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版)》中提出“学会学习”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但是目前的心理课程设计从目标设置到内容选择再到辅导过程都不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并指导学生有效应用于学习生活。如何才能让心理课堂有效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呢?我们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及生活需要,设置生活化的课堂情景,让学生能以生活化的视角看待问题、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体验,帮助学生将知识迁移到生活实际中。二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后延伸实效低。心理教师普遍缺乏课后延伸意识,课后延伸随意性强、操作性低,缺乏有效反馈机制和系统性协作,致使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实践和训练机会,学生个别心理问题难以及时获得矫正,课堂教学成效大打折扣。如果各学科教师都能及时了了解学生在心理课堂中学习了什么,并主动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寻找让学生学以致用的契机,那么心理课堂的实效性将大大提高。同样,心理教师如果能与学科教师保持沟通,及时在心理课堂中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需要,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将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科教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尴尬处境就能化解。
心理辅导活动课肩负着广大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任,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改进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得到认可,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本文对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三大问题的探讨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重视,一同在进一步的探索中解决问题。
[1]王玲,郑雪,苏月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0(3):297-300.
[2]徐惠娟,周杨经.对心理辅导活动课专业化问题的几点思考[B]. 研究实践,2012 06- 15- 16
关键词:心理辅导 活动 问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基本途径[1]。且以班级心理辅导为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逐渐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我们将之称为“心理辅导活动课”。从其应具有的教育功能来看,心理辅导活动课“是指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通过一系列专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有效适应社会和健全人格发展的一种辅导形式。”[2]可见,“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的学科特征,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奉行的辅导理念、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诠释、突出这一特征,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去思考、探索和解决。本文就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三大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育与辅导难以兼容
教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角色定位要从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定义说起,钟志农认为:“心理辅导活动课并不是传授心理学知识的课,而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开发自身发展潜能的活动。”从这个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一名辅导者而不是教育者。那么在团体辅导活动中对辅导者的角色要求是什么呢?教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作为一个引导者影响着整个团体的氛围和发展,它要求心理辅导教师要能营造出“安全、和谐、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相互信任、朋友式的,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在团体中开放自我,进行自我探索与成长,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目标才有达成的可能。然而,心理辅导活动课又不能脱离“课”的本质,教师在成为一名心理辅导者之前,必须是一名教师,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权威者的形象。因此,很多心理教育者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尽力去当好一个朋友式的辅导者的角色时,学生对我们的敬畏程度就会下降,我们的课堂组织、班级管理工作就会变得更加艰难;而当我们扮演好了教师这一权威者的角色时,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师生关系很难突破,课堂平等、宽松、安全的氛围难以营造,最终影响了课堂实效性。已有很多的一线心理教师已经意识到该问题的存在,但在心理教师的编制体制下,该问题恐怕未能很好的得到解决。我们期待编制改革能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在这之前,我们是否也应该寻求一种化解心理教师“辅导者”与“教育者”双重角色难以兼容的途径。
二、体验与辅导难以两全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从最初的“教师主体”发展到“活动主体”,再到如今推崇的“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阶段心理辅导活动课有德育化倾向;在“活动主体”阶段,教师片面追求活动的作用与创新,有“游戏过热化”倾向;而现在的心理工作者在经历了以上两个阶段后,提出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了课堂中学生体验、感悟的重要性。
但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主体”模式下的心理课堂依然存在着一个大问题——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教師避免了“说教”,将课堂交给学生,为他们设计了一个个精彩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活动,活动结束后,借助几个问题让学生谈体验、谈感受,教师在整个过程变成了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的倾听者。课堂中,学生能够很开心的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也能够分享自己当下的感受,但是回归到生活中,课堂中所谓的“收获”都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所以,当心理辅导活动课只剩下学生的体验,不见教师应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心理辅导活动课本身特有的发展性和预防性功能就难以发挥作用,没有了“心理辅导”这一最基本的学科性质,我们只能将之称为“活动课”了。
三、辅导与服务难以转化
心理辅导活动课本应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但现今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多流于形式,对其他学科的辅助、促进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究其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点:一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脱离学科。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版)》中提出“学会学习”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但是目前的心理课程设计从目标设置到内容选择再到辅导过程都不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并指导学生有效应用于学习生活。如何才能让心理课堂有效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呢?我们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及生活需要,设置生活化的课堂情景,让学生能以生活化的视角看待问题、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体验,帮助学生将知识迁移到生活实际中。二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后延伸实效低。心理教师普遍缺乏课后延伸意识,课后延伸随意性强、操作性低,缺乏有效反馈机制和系统性协作,致使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实践和训练机会,学生个别心理问题难以及时获得矫正,课堂教学成效大打折扣。如果各学科教师都能及时了了解学生在心理课堂中学习了什么,并主动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寻找让学生学以致用的契机,那么心理课堂的实效性将大大提高。同样,心理教师如果能与学科教师保持沟通,及时在心理课堂中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需要,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将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科教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尴尬处境就能化解。
心理辅导活动课肩负着广大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任,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改进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得到认可,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本文对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三大问题的探讨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重视,一同在进一步的探索中解决问题。
[1]王玲,郑雪,苏月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0(3):297-300.
[2]徐惠娟,周杨经.对心理辅导活动课专业化问题的几点思考[B]. 研究实践,2012 06-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