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视频案例网络研修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j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网络风起云涌,云技术不断成熟的今天,网络研修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快捷、有效的发展平台。网络研修为教师提供了多途径专业发展方式,也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举措。教师通过对视频案例的分析进行网络研修,讨论分析教学视频案例的得与失,可以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关键词:视频案例库 网络研修 教师专业素质
  网络研修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借助网络为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的优秀课程资源,和及时交流、平等探讨的活动平台和环境。它能发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城镇和农村学校教师能够平等获取信息资源和对话交流,弥补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而视频案例教学法在很早就已经被某些专业领域应用,因为它直观,易入情入境,容易上手。如今,视频案例教学法在教育领域也已被广泛应用,也为教师利用网络环境,通过分析教学视频案例进行网络研修活动提供了依据。开展基于视频案例分析的网络研修,是创新教研形式,拓宽教学研究途径,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拓展教师的成长空间的有效途径。
  一、平台建设,基础保障
  建设基于视频案例库的网络研修平台,从教学视频案例入手。在教务、教科、课改办与信息中心的通力合作下,经过信息中心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建设完成了基于视频案例库的网络研修平台服务器。紧接着是收集视频案例,充实到服务器中。我校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渠道收集视频案例:一是将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教学案例视频切片后导入到视频案例库服务器中;二是将上级部门发放的教育教学视频光盘和学校自主购买的视频光盘资料切片后拷贝到视频案例库服务器中;三是将信息中心录制的各种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及区级、校级赛课的视频资源编辑切片后拷贝到服务器中;四是将互联网上能下载的教学视频资料下载后拷贝到视频案例库服务器中。通过这四种途径,我校视频案例库中的资源不断地丰富起来,为教师进行基于视频案例库的网络教研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二、健全机制,严格管理
  学校成立了网络研修领导小组,分管校长亲自抓,教务、教科、课改办、信息中心协同管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机制: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观看教学视频案例切片不少于2个,并且要写不低于300字的视频案例观后评价;每月在研修平台发表或转载文章不少于5篇;每月参与网络集体教研不少于一次。信息中心定期公布各教研组教师网上活动情况,并把对视频案例的评价和上传文章的数量及质量作为考核该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期末公布各教研组教师观看视频案例、论坛发帖、跟帖情况,同时将此项工作纳入到对教研组的考核评比中,成为评为优秀教研组的重要依据。
  三、网络研修,模式探讨
  1.分散学习任务
  通过学校数字校园办公平台,各教研组针对本组实际,统一制订基于视频案例研究的网络研修平台的学习任务。教研组成员接收到任务后,自己抽出空余时间,从教学视频案例库服务器中观看指定视频案例,看完该视频案例后,写不低于300字的评价该视频案例的优缺点的评价文章,形成个人反思或观后感,然后通过视频案例下面的评价系统以实名制发布教师的个人反思和感受。
  2.集中讨论
  我校将各学科教研组固定了集中教研的时间,每个教研组均有半天时间进行集体教研,集体教研的时候,也是集中讨论的时间,每一位教师将自己观看的视频案例的观后感或个人反思讲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通过大家在一起谈感受,讲观点,分析视频案例的优缺点,最后形成共识,从而内化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3.网络交流,共享反思,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集中讨论,教研组中的每一位教师均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同的看法总分存在分歧,这些分析往往会引发大讨论,而讨论中的焦点又可以通过网络研修平台,再一次将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发布网络中去,让更多的人能看到自己的观点,从而进行网络交流,共享自己的感受和建议,同时,教师也可以看到别人的观点和建议。这样,在不断更新的网络中,教师自己的专业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
  四、活动支持,推进研修
  为了推进和展示校本教研及网络研修成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我们在工作中结合学校教学、教研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和竞赛活动。
  1.针对近三年的新教师,学校开展传帮带活动的同时,每期分学科教研组开展新教师培训和赛课活动,通过此活动不但可以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岗位,也能提升其专业素质。在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中,建议教师建立个人博客,撰写网络日志。这是促使教师自由进行教学写作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因为教师的学习心得、教学叙事等都可以发到网络博客上面,供人们阅读和评论,这样也能充分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同时,将凝聚教师智慧与心血的文章,上传到网络,与广大同行一起分享和交流,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又可以得到更多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很有帮助。
  2.结合计算机培训,开展了教师课件制作比赛,激发了教师的创作和学习热情,充分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
  3.开展高级教师、骨干教师献课活动,教师的听课与评课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研修中的评价量表,通过高级教师献课活动,促进和带动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4.开展“成功教育”教师论坛活动。主讲者是我校骨干教师、现场“听众”是全体教师,课堂内容既有课堂点拨、教学技巧,也有生活态度、广泛阅读,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却围绕着一个中心——为教育教学服务!“成功教育”教师论坛活动将延续网络研修的优势,继续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服务。
  总之,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通过对视频案例的分析进行网络研修,讨论分析教学视频案例的得与失,可以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减负”已经成了学校工作的当务之急。怎样做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呢?应该让高效课堂成为“减负”的突破口。立足发掘小班化教育优势,以关注每一个学生为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高效学习,健康成长。小班化课堂教学能让所有的孩子在一节课上就把知识都学会了、作业课堂上都完成了、没有必要再回家做了,无形中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另一方面就是让教师心灵减压,激发教师活力,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轻装上阵。有了轻装上
摘要: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技术、新的环境发生变化。网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它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为学习者的自主性、研究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它促进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亲合性,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很好的互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概念不再是原来意义层面上的,而是更广泛、更深刻的,它的内涵更丰富。这就促使我
摘要:如何看待学困生,一直有所争论。悲观者认为,“朽木不可雕”,乐天派则坚持“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态度。其实这两种极端的观点都有片面性。第一,“学困生”原本就不是“朽木”,何况“朽木”也可雕。第二,“天生我才必有用”作为对后进生的激励,无可厚非,但它无助于学困生问题的解决,因为不正视学困生的缺陷所在,等于放弃了对他们的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
摘要:评价在语文新课程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所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以及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正受到教师的普遍关注,大家期待着一种能彰显教育本色,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的诞生。然而,从目前的语文课堂学生评价现状看,我们只是机械地理解了新课程的评价,学会了新课程评价观的“形”,而没有领会其“神”。  课堂上教师统一的表扬语“你真好”、“你真了
摘要:在现代的音乐教学中,单纯的教与循规蹈矩的学,已适应不了二十一世纪音乐教学的需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当前我们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创造教学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掘创造性思维前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也是引导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的重要学习领域。那么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
摘要: 新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根据初中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及音乐课程的性质,初中音乐新课程在不同方面都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特点,反映了音乐学科在现代社会中的新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丰富的创造性和显著的综合性一、音乐教学内容的多元化音乐是一种整体性和包容性的文化.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提倡学科综合。以音乐本质为主体,将音乐与语文、美术、历史、地理等学科融合在一起的初中音乐教学.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以及自己对以往阅读教学不断反思的情况下,我设想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教学改革:  1、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变硬塞知识为自我发现探索知识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将改掉以解决阅读卷上关于文本的几个问题或老师提的问题为主的教学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物质之间微观上的化学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宏观上的现象变化之间矛盾的原因。  1、问题的提出  物质之间微观上的化学变化常伴有宏观上的现象变化,而现象变化又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体系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例如,一定条件下的水溶液中,两种溶液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常伴有难溶物的生成与溶解、挥发性物质的产生(如气体的颜色与气味)、体系的颜色变化等易于观察的现象变化,有时还会引起体系温度和酸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