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置情境,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读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其中,“细读理解,品读感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承担着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提高理解语言能力的重任,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钻研教材,把握文本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出合理并详细的教学环节。,
语文教材都是由多篇不同题材的课文组成,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独有的结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 有些课文就可以改变那种完全遵循教材内容本身顺序的串讲法,而是根据教材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特点,直接切入文章的聚焦点展开分析教学。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文章内部的逻辑关系不同,教學的切入点也不同。
一、抓“尾巴”
很多文章的中心句都是放在结尾处的,它起到了概括总结全文的作用,从此处切入,就达到了提纲挈领的效果。比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从最后一个自然段“小兴安岭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入手,提出问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小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又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兴安岭是座巨大的宝库?这样,文章的结构清晰地呈现,为学生自主品读课文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写作方法。《盘古开天地》《孔子拜师》等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抓“尾巴”的方式开展教学。
二、抓“两头”
文章的重点多是放在了中间位置的,如果按部就班顺序教学,平均用力,是凸显不出文章主题的,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设计过渡语把学生带入到探究重点文段上来。
我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在引导学生提炼出小村庄的“先前”和“结局”后,提出问题:就是这样一个曾经青山碧水、风景如画的小村庄,最终为何落得个村毁人亡的悲惨结局呢?这样就很自然地引领学生去探究课文的重要文段— “人们大肆砍伐树木,导致水土流失”,从而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乱砍乱伐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激发了学生保护树木,爱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意识,达到了顺序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又比如《路旁的橡树》一课,我把文章开头“这条公路将会宽阔、平坦又漂亮”和结尾“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提炼出来,提出了问题:生活中什么样的路才是完美的?(宽阔、平坦、笔直)那建成后的公路为什么出现了一个马蹄形?这样,就把文章的重点部分—建筑工人们想方设法为树让路的过程凸显出来,他们保护树木、珍爱生命的品质也被学生很轻松地感悟到了。
三、抓“躯干”
有些文章里的几个段落之间是并列关系,比如《赵州桥》一课作者用两个自然段分别讲述了赵州桥的两个特点—坚固、美观,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想自己概括出这两个特点是有很大难度的,幸好文章中有一个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于是我就从这句话入手,提出问题:哪个自然段讲了赵州桥的坚固?哪一段讲了赵州桥的美观?这样,学生就弄清楚了文章的结构,知道了赵州桥的两大特点,明白了这是个能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同时在品读课文中的过程中也有意识地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两个特点写具体的。
除了上述三种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从课题入手,从重点词语入手找突破点,正所谓 “牵一发而动全身”。具体用何种方式开展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细细推敲,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语文教材都是由多篇不同题材的课文组成,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独有的结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 有些课文就可以改变那种完全遵循教材内容本身顺序的串讲法,而是根据教材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特点,直接切入文章的聚焦点展开分析教学。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文章内部的逻辑关系不同,教學的切入点也不同。
一、抓“尾巴”
很多文章的中心句都是放在结尾处的,它起到了概括总结全文的作用,从此处切入,就达到了提纲挈领的效果。比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从最后一个自然段“小兴安岭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入手,提出问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小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又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兴安岭是座巨大的宝库?这样,文章的结构清晰地呈现,为学生自主品读课文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写作方法。《盘古开天地》《孔子拜师》等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抓“尾巴”的方式开展教学。
二、抓“两头”
文章的重点多是放在了中间位置的,如果按部就班顺序教学,平均用力,是凸显不出文章主题的,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设计过渡语把学生带入到探究重点文段上来。
我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在引导学生提炼出小村庄的“先前”和“结局”后,提出问题:就是这样一个曾经青山碧水、风景如画的小村庄,最终为何落得个村毁人亡的悲惨结局呢?这样就很自然地引领学生去探究课文的重要文段— “人们大肆砍伐树木,导致水土流失”,从而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乱砍乱伐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激发了学生保护树木,爱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意识,达到了顺序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又比如《路旁的橡树》一课,我把文章开头“这条公路将会宽阔、平坦又漂亮”和结尾“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提炼出来,提出了问题:生活中什么样的路才是完美的?(宽阔、平坦、笔直)那建成后的公路为什么出现了一个马蹄形?这样,就把文章的重点部分—建筑工人们想方设法为树让路的过程凸显出来,他们保护树木、珍爱生命的品质也被学生很轻松地感悟到了。
三、抓“躯干”
有些文章里的几个段落之间是并列关系,比如《赵州桥》一课作者用两个自然段分别讲述了赵州桥的两个特点—坚固、美观,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想自己概括出这两个特点是有很大难度的,幸好文章中有一个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于是我就从这句话入手,提出问题:哪个自然段讲了赵州桥的坚固?哪一段讲了赵州桥的美观?这样,学生就弄清楚了文章的结构,知道了赵州桥的两大特点,明白了这是个能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同时在品读课文中的过程中也有意识地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两个特点写具体的。
除了上述三种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从课题入手,从重点词语入手找突破点,正所谓 “牵一发而动全身”。具体用何种方式开展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细细推敲,创造性地使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