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小学教育中居于首位。它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班主任应把全面提高班级学生整体素质放在首位,“爱学生”则是这一切工作的根源,而“爱学生”则先要为学生的将来着想,不能因片面追求学分,而忽略了学生德育、体育等方面的教育工作。他们所要学会的除了书本知识,还有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在学校里,与学生在一起生活交往最多的莫过于班主任了,他不只是沟通师生思想感情的纽带,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他对学生应该有爱心,对工作应该有耐心,转化学困生应该有信心,使用学生干部要放心。社会主义学校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多种有用的人才,而不是要培养纸上谈兵的高分低能儿,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看待学生优劣问题上,要全面观察培养,做到一视同仁,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充分发挥其特长。要用一颗爱心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
爱心在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不爱学生的老师,也不会教育好自己的学生。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他们的内心都有自己的情感,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处处给他们爱的话,就会让他们感到温暖,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能够改正。我们班有这样一名学生,他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而是在爷爷奶奶身旁长大的,由于爷爷奶奶对他娇生惯养,使他不知道自己哪些是缺点,哪些是优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经常打架、骂人,不遵守纪律,还常常和教师顶嘴。于是我就经常找他谈心,从谈话中我知道了他的家境并不好,有时中午他都不吃饭。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就常常给他买中午饭,发现他换季时没有衣服,就把自家的衣服送给他穿。经过多次感化,他感受到了这种温暖,和老师、家长顶嘴的次数少了,打架、骂人的恶习也渐渐改正了,犯了错误还能主动找同学和老师承认;在学习方面也进步了,上课时认真听讲了,不搞小动作了,不影响别人了,成绩也有了大幅度提高。看到这样的孩子有了这样的进步,我的内心深处有了欣慰。
爱是一种无私,一种奉献,它是不求回报的。我们班有一名特殊的学生叫赵大彬,他是个残疾的孩子,小时候因得了小儿麻痹双腿瘫痪了。家庭条件很不好,从小生长在农村,父亲还没有工作,母亲早就不在身边了,父子俩相依为命。自从来到了我班,我每天都会背着他去上厕所,上学和放学给他拿书包,并送他回家。放寒暑假前后又多次组织全班同学给他捐款、捐物,让他在放假期间去哈尔滨动手术。由于他家生活条件不好,我把家里用得上的日用品送给他,又发动同学们给他捐一些学习用品。每年的开学初,我都会把新书包和学习资料提前买好送给他,让他能排除后顾之忧,一心放在学习上。后来,赵大彬在我和全班同学的爱心滋润下,学习上进步了,各科成绩明显提高,从原来的不及格达到了六、七十分的良好程度;生活上也有所改善。他的父亲经常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在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深深地感到了自己责任的重大。我热爱我的学生,每天看到他们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心情。就是在课堂上也时刻不忘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在学习《待人宽厚的赖宁》一课中,根据文中赖宁的待人态度,引导学生怎样做人,教育学生应该像赖宁一样宽厚地对待他人。在教学《一个多么好的孩子》时,抓住文章中小女孩做了三件好事的内容,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让他们从这个小孩身上学到优良的品质,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实施的爱心教育方式,有时甚至能带来有益的爱心传递,使那些原本不太懂得关心别人的学生也学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毫不犹豫地献出爱心。这对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无疑是作用显著的。
爱是人类永远不变的主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都扑到学生上,时时处处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理解他们,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护和爱戴,才能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好,就让爱滋润每位学生的心田吧!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班主任应把全面提高班级学生整体素质放在首位,“爱学生”则是这一切工作的根源,而“爱学生”则先要为学生的将来着想,不能因片面追求学分,而忽略了学生德育、体育等方面的教育工作。他们所要学会的除了书本知识,还有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在学校里,与学生在一起生活交往最多的莫过于班主任了,他不只是沟通师生思想感情的纽带,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他对学生应该有爱心,对工作应该有耐心,转化学困生应该有信心,使用学生干部要放心。社会主义学校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多种有用的人才,而不是要培养纸上谈兵的高分低能儿,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看待学生优劣问题上,要全面观察培养,做到一视同仁,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充分发挥其特长。要用一颗爱心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
爱心在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不爱学生的老师,也不会教育好自己的学生。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他们的内心都有自己的情感,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处处给他们爱的话,就会让他们感到温暖,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能够改正。我们班有这样一名学生,他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而是在爷爷奶奶身旁长大的,由于爷爷奶奶对他娇生惯养,使他不知道自己哪些是缺点,哪些是优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经常打架、骂人,不遵守纪律,还常常和教师顶嘴。于是我就经常找他谈心,从谈话中我知道了他的家境并不好,有时中午他都不吃饭。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就常常给他买中午饭,发现他换季时没有衣服,就把自家的衣服送给他穿。经过多次感化,他感受到了这种温暖,和老师、家长顶嘴的次数少了,打架、骂人的恶习也渐渐改正了,犯了错误还能主动找同学和老师承认;在学习方面也进步了,上课时认真听讲了,不搞小动作了,不影响别人了,成绩也有了大幅度提高。看到这样的孩子有了这样的进步,我的内心深处有了欣慰。
爱是一种无私,一种奉献,它是不求回报的。我们班有一名特殊的学生叫赵大彬,他是个残疾的孩子,小时候因得了小儿麻痹双腿瘫痪了。家庭条件很不好,从小生长在农村,父亲还没有工作,母亲早就不在身边了,父子俩相依为命。自从来到了我班,我每天都会背着他去上厕所,上学和放学给他拿书包,并送他回家。放寒暑假前后又多次组织全班同学给他捐款、捐物,让他在放假期间去哈尔滨动手术。由于他家生活条件不好,我把家里用得上的日用品送给他,又发动同学们给他捐一些学习用品。每年的开学初,我都会把新书包和学习资料提前买好送给他,让他能排除后顾之忧,一心放在学习上。后来,赵大彬在我和全班同学的爱心滋润下,学习上进步了,各科成绩明显提高,从原来的不及格达到了六、七十分的良好程度;生活上也有所改善。他的父亲经常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在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深深地感到了自己责任的重大。我热爱我的学生,每天看到他们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心情。就是在课堂上也时刻不忘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在学习《待人宽厚的赖宁》一课中,根据文中赖宁的待人态度,引导学生怎样做人,教育学生应该像赖宁一样宽厚地对待他人。在教学《一个多么好的孩子》时,抓住文章中小女孩做了三件好事的内容,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让他们从这个小孩身上学到优良的品质,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实施的爱心教育方式,有时甚至能带来有益的爱心传递,使那些原本不太懂得关心别人的学生也学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毫不犹豫地献出爱心。这对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无疑是作用显著的。
爱是人类永远不变的主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都扑到学生上,时时处处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理解他们,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护和爱戴,才能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好,就让爱滋润每位学生的心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