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中的两大要素,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它要求我们更新教育理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愿望、自主学习能力的生动活泼发展的人。
一、创设教学情境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我们现在的课改倡导的课堂教学是让教师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适应、动手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竞争、协作实践等意识,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自身的主动参与。因此,创设教学情景同样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思想,贴近学生的情感。例如,思想品德课中提到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时,我就从语文科的兴趣举了“好”字是有女和子组合而成,有男有女就是“好”。此木为“柴”,山山为“出”,火因成“烟”,夕夕成“多”。既贴近学生生活,有具体形象,学生能体会得到,感受得到,从而增强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贵在精,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教与学的第一场所是课堂,然而课堂并不是教师表演独角戏的舞台。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应该有将课堂交给学生的意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完全不用教授了。确实教师的教授在新课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师指导、引领着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学习、解决问题的最重要途径。这样就出现了教与学中的矛盾,不教又怕学生不动,内容又多,课时不足,宝贵的45分钟还不能完全用来讲授,放心吗?学生能自己掌握吗?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必然是教师要转变自身观念,认识到新课的讲授贵在精,有选择,会取舍,而不是求全。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考虑,灵活处理,精心设计,取舍得当,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那么精简内容是必要的,重点难点是必讲的,学生易错、易漏和容易混淆的也是要举例子是必讲的。
三、让学生动起来
教是为了学生学得通,学得轻松,灵活运用,有进取、有创意,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所以,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自身,真正的好课应该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不动口、不动手、不动脑去体验、去感受,去思考,教师讲授得再精彩、动情,富有诗意也没用,收效不高,印象不深,记忆不久。参悟不透学生的“动”主要有几个方面: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自身的内在互动。师生互动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教师也积极引导,让教与学成为一体,共同参与,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生生互动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即同伴合作学习,形式有同桌之间的合作互动,小组合作互动和全班大动等。这就做到教学资源的共同利用,学习过程的人人参与,学习成果的共同分享。学生自身的内在互动是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在课堂教学中所接触到的新的知识经验之间的碰撞与生成。外部的合作要以内在的互动作支撑,外部的知识观念要通过内在的互动才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缺少了学生自身内在之间的互动,不去思考,不去探究和创新,就会出现“课堂热闹非常,学生空喜一场”的费力不讨好情形。所以学生自身的内在互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四、让学生敢说会做
教师角色的转换,由原来传统教学懂得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少讲精讲,大大地增加了学生说与做的时间,精心组织,及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放心动手去做,使“每个问题都在学生手底下解决”。课堂不再是“满堂灌”,不再让学生当“观众”而是鼓励学生“多想、多看、多说、多做、多动手”,即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己着手解决问题。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班分成各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推荐出记录员、发言员、策划者,人人参与,个个有事做,人人会说会做,学习资源互相渗透,互相利用,资源共享,交流学习成果,或创设各种情境体验,扮演各种角色的有趣的活动形式,使整个教学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学生在分组讨论或角色扮演中碰到问题也是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合作,共同探究而解决。
五、教会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要真正发挥积极作用,教师还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会说的说,会画的画,善写的记,敢演的大胆演,各尽其才,人尽其能。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这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效。如现在的学生好胜心强,求知欲盛,都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肯定,但又不善于有理有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别人有不同的意见,也只是表面上的争论居多,说服力不强,理性分析不足,缺乏理性思维。甚至有时一切否定别人、肯定自己。不宽容,只责备,不求同存异。此时教师如果对有争论价值的疑点适时下放到各小组中,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正误,在辩论中加深认识,纠正错误,求同存异,其效果也许更为显著。同时合作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生观察、学会欣赏、学会共享、学会尊重、学会交流与合作。所以它非常注重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意色彩。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转换角色,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教学情境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我们现在的课改倡导的课堂教学是让教师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适应、动手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竞争、协作实践等意识,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自身的主动参与。因此,创设教学情景同样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思想,贴近学生的情感。例如,思想品德课中提到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时,我就从语文科的兴趣举了“好”字是有女和子组合而成,有男有女就是“好”。此木为“柴”,山山为“出”,火因成“烟”,夕夕成“多”。既贴近学生生活,有具体形象,学生能体会得到,感受得到,从而增强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贵在精,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教与学的第一场所是课堂,然而课堂并不是教师表演独角戏的舞台。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应该有将课堂交给学生的意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完全不用教授了。确实教师的教授在新课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师指导、引领着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学习、解决问题的最重要途径。这样就出现了教与学中的矛盾,不教又怕学生不动,内容又多,课时不足,宝贵的45分钟还不能完全用来讲授,放心吗?学生能自己掌握吗?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必然是教师要转变自身观念,认识到新课的讲授贵在精,有选择,会取舍,而不是求全。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考虑,灵活处理,精心设计,取舍得当,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那么精简内容是必要的,重点难点是必讲的,学生易错、易漏和容易混淆的也是要举例子是必讲的。
三、让学生动起来
教是为了学生学得通,学得轻松,灵活运用,有进取、有创意,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所以,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自身,真正的好课应该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不动口、不动手、不动脑去体验、去感受,去思考,教师讲授得再精彩、动情,富有诗意也没用,收效不高,印象不深,记忆不久。参悟不透学生的“动”主要有几个方面: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自身的内在互动。师生互动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教师也积极引导,让教与学成为一体,共同参与,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生生互动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即同伴合作学习,形式有同桌之间的合作互动,小组合作互动和全班大动等。这就做到教学资源的共同利用,学习过程的人人参与,学习成果的共同分享。学生自身的内在互动是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在课堂教学中所接触到的新的知识经验之间的碰撞与生成。外部的合作要以内在的互动作支撑,外部的知识观念要通过内在的互动才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缺少了学生自身内在之间的互动,不去思考,不去探究和创新,就会出现“课堂热闹非常,学生空喜一场”的费力不讨好情形。所以学生自身的内在互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四、让学生敢说会做
教师角色的转换,由原来传统教学懂得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少讲精讲,大大地增加了学生说与做的时间,精心组织,及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放心动手去做,使“每个问题都在学生手底下解决”。课堂不再是“满堂灌”,不再让学生当“观众”而是鼓励学生“多想、多看、多说、多做、多动手”,即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己着手解决问题。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班分成各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推荐出记录员、发言员、策划者,人人参与,个个有事做,人人会说会做,学习资源互相渗透,互相利用,资源共享,交流学习成果,或创设各种情境体验,扮演各种角色的有趣的活动形式,使整个教学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学生在分组讨论或角色扮演中碰到问题也是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合作,共同探究而解决。
五、教会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要真正发挥积极作用,教师还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会说的说,会画的画,善写的记,敢演的大胆演,各尽其才,人尽其能。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这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效。如现在的学生好胜心强,求知欲盛,都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肯定,但又不善于有理有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别人有不同的意见,也只是表面上的争论居多,说服力不强,理性分析不足,缺乏理性思维。甚至有时一切否定别人、肯定自己。不宽容,只责备,不求同存异。此时教师如果对有争论价值的疑点适时下放到各小组中,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正误,在辩论中加深认识,纠正错误,求同存异,其效果也许更为显著。同时合作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生观察、学会欣赏、学会共享、学会尊重、学会交流与合作。所以它非常注重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意色彩。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转换角色,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