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然而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的伦理经济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国传统的“完人”人格在社会激烈的商品竞争和武力较量中陷入窘境。在现代化进程中,“完人”与“脱序”的矛盾现实愈演愈烈,个体现代化问题日益突显,急需正视。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完人;脱序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完人”追求及其面临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在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都处于中心地位。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这种性善的信念和价值传统使得中国人在自我观对人性的尊严有着根深蒂固的期待和追求。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儒家把修己、养身看做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正如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所总结的,中国文化侧重向内用力,用内力改造自身。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传统的中国人在修己慎独中践行其对“完人”的不懈追求。
然而,正如我们所经历并体验到的,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并正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徐长安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表述到:传统的伦理政治正在向公民政治转变,传统的伦理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物质利益原则取代伦理中心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交换是以市场主体(也是道德主体)对自我利益的关心和实现为前提的。它要求肯定并保护每个人的个人利益,以个人利益(主要是物质利益)作为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刺激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传统的血缘伦理将让位于经济伦理,以伦理为中心将让位于以经济为中心。相应的,传统伦理道德也面临着被批判、被扬弃、被改造、被重建的命运。中国传统社会对待义利与理欲的关系上“以义制利”要求与“义以为上”的观念相结合,往往导致了对功利意识的过度压抑。儒家固然承认利不可一概否定,但更强调追求、计较功利之心不可有。“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王阳明《与黄己成书》,《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二)。这样,功利意识(“谋计之心”)完全处于摒弃之列。也就是说,功利的观念完全不容许进入机动的层面。虽然功利意识的过度会对个体行为和社会风气产生消极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功利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当今社会变革下的“脱序”状态
在当今社会变革背景下,中国传统的“完人”人格日益暴露出它的不足,在社会激烈的商品竞争和武力较量中,它显示了力不从心、束手无策的窘态。这种窘态往往使得个体在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时也落入窘境。这里笔者想借用墨克斐的“脱序”概念加以描述。在他看来,从心理的次元着想,脱序是一种反社会的程序。脱序的人退缩到他的自我之中,他对社会的一切轨范都不信任。脱序的心理状态是由一个人的道德连根拔起造成的。脱序的人不再有任何标准,他只受一些不相联属的驱力所驱使。他不复有连续感、义务感及对群体的责任感。
中国当代青年“脱序”之感最为强烈的往往是其踏入社会之时。当今学校教育依然倾向于对学生传统道德的培育与塑造,重视建设个人品性素养,积累知识,呼吁追求崇高理想与伟大抱负,某种程度上趋向于将“完人”的自我修养最为最高目标。这与时下社会全然是价值重心的脱节,而且矛盾显然愈演愈烈。偶然翻阅金岳霖的弟子殷海光先生的《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书中对此的描述虽然用语质朴,但字字句句实实在在发自内心:“在学校里教的是一套,进入社会行的是另一套,乃脱序之一源。在学校里教的是重理想,进步,正义,要规规矩矩,是就是,非就非。进入社会行的,必得是重现实,要懂得怎样‘混’,要圆圆滑滑,势势利利,要明白是就是非,非就是是,要能对许多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两种价值系统背道而驰,使刚出学校的青年不易适应,甚至终于锐气消磨。积累所及,会使整个社会缺乏活力。”
这两种价值重心的矛盾依然是尚未解决的事实。这就意味着,即使看到了这种“脱序”的我们,在正式踏入社会后,也就走上了正式成为茫茫“脱序者”群体的一员。而脱序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内心的茫然无所依靠之感。“他嘲笑别人的价值。他唯一的信持乃否定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denial)。他生活在既无将来又无过去的一条窄线上。”“他们在年青时代被他们的环境,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梦幻,他们的希望,所撕碎。他们必得面对吃力而冗长讨厌的工作,……”我们从墨克斐对脱序者的描写中不难感受一二,而放眼当今社会之青年,恐怕大多数人的状态即是如此。故越来越多的人内心会有种“尘埃化”的体验。因为没有确定的价值依靠,无法为个体行为找寻一个意义所在,越发觉得一己之存在宛如茫茫世界的一粒尘埃,渺小浮动而轻薄无根。
三、结语
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中解释道:“无论哪个国家,只有它的人民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都能与各种现代化形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真正能够得以实现。”既然,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那么正视中国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脱序”问题就应当是并且日益是重中之重。当然,这不单单是个体或一个群体的问题,这应当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哺育下的民族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徐长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7.
[3]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4]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人的现代化》[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5]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完人;脱序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完人”追求及其面临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在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都处于中心地位。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这种性善的信念和价值传统使得中国人在自我观对人性的尊严有着根深蒂固的期待和追求。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儒家把修己、养身看做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正如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所总结的,中国文化侧重向内用力,用内力改造自身。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传统的中国人在修己慎独中践行其对“完人”的不懈追求。
然而,正如我们所经历并体验到的,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并正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徐长安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表述到:传统的伦理政治正在向公民政治转变,传统的伦理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物质利益原则取代伦理中心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交换是以市场主体(也是道德主体)对自我利益的关心和实现为前提的。它要求肯定并保护每个人的个人利益,以个人利益(主要是物质利益)作为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刺激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传统的血缘伦理将让位于经济伦理,以伦理为中心将让位于以经济为中心。相应的,传统伦理道德也面临着被批判、被扬弃、被改造、被重建的命运。中国传统社会对待义利与理欲的关系上“以义制利”要求与“义以为上”的观念相结合,往往导致了对功利意识的过度压抑。儒家固然承认利不可一概否定,但更强调追求、计较功利之心不可有。“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王阳明《与黄己成书》,《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二)。这样,功利意识(“谋计之心”)完全处于摒弃之列。也就是说,功利的观念完全不容许进入机动的层面。虽然功利意识的过度会对个体行为和社会风气产生消极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功利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当今社会变革下的“脱序”状态
在当今社会变革背景下,中国传统的“完人”人格日益暴露出它的不足,在社会激烈的商品竞争和武力较量中,它显示了力不从心、束手无策的窘态。这种窘态往往使得个体在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时也落入窘境。这里笔者想借用墨克斐的“脱序”概念加以描述。在他看来,从心理的次元着想,脱序是一种反社会的程序。脱序的人退缩到他的自我之中,他对社会的一切轨范都不信任。脱序的心理状态是由一个人的道德连根拔起造成的。脱序的人不再有任何标准,他只受一些不相联属的驱力所驱使。他不复有连续感、义务感及对群体的责任感。
中国当代青年“脱序”之感最为强烈的往往是其踏入社会之时。当今学校教育依然倾向于对学生传统道德的培育与塑造,重视建设个人品性素养,积累知识,呼吁追求崇高理想与伟大抱负,某种程度上趋向于将“完人”的自我修养最为最高目标。这与时下社会全然是价值重心的脱节,而且矛盾显然愈演愈烈。偶然翻阅金岳霖的弟子殷海光先生的《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书中对此的描述虽然用语质朴,但字字句句实实在在发自内心:“在学校里教的是一套,进入社会行的是另一套,乃脱序之一源。在学校里教的是重理想,进步,正义,要规规矩矩,是就是,非就非。进入社会行的,必得是重现实,要懂得怎样‘混’,要圆圆滑滑,势势利利,要明白是就是非,非就是是,要能对许多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两种价值系统背道而驰,使刚出学校的青年不易适应,甚至终于锐气消磨。积累所及,会使整个社会缺乏活力。”
这两种价值重心的矛盾依然是尚未解决的事实。这就意味着,即使看到了这种“脱序”的我们,在正式踏入社会后,也就走上了正式成为茫茫“脱序者”群体的一员。而脱序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内心的茫然无所依靠之感。“他嘲笑别人的价值。他唯一的信持乃否定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denial)。他生活在既无将来又无过去的一条窄线上。”“他们在年青时代被他们的环境,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梦幻,他们的希望,所撕碎。他们必得面对吃力而冗长讨厌的工作,……”我们从墨克斐对脱序者的描写中不难感受一二,而放眼当今社会之青年,恐怕大多数人的状态即是如此。故越来越多的人内心会有种“尘埃化”的体验。因为没有确定的价值依靠,无法为个体行为找寻一个意义所在,越发觉得一己之存在宛如茫茫世界的一粒尘埃,渺小浮动而轻薄无根。
三、结语
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中解释道:“无论哪个国家,只有它的人民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都能与各种现代化形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真正能够得以实现。”既然,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那么正视中国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脱序”问题就应当是并且日益是重中之重。当然,这不单单是个体或一个群体的问题,这应当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哺育下的民族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徐长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7.
[3]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4]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人的现代化》[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5]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