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5年5月至今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发病年龄16~80岁。其中脑血管畸形1例(16岁),并通过脑血管造影证实,血肿穿刺干净后进行了畸形血管栓塞;另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80岁),进行微创术后痊愈。其余18例均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发病(1~3天)8例,中期(5~7天)11例,晚期(11天)1例。
临床表现:均有高血压病史,间断口服降压药。初入院时半数患者血压>24/16kPa,其余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在医院外进行了脱水、降压治疗,血压接近正常或稍偏高。浅-中昏迷13例,GCS9~12分;深昏迷2例,GCS5分;意识朦胧-清醒3例。其中一侧瞳孔散大3例,双侧瞳孔散大1例(发病3天后并发同侧大面积脑梗死,微创术后症状未改善,自动出院)。以上脑出血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等相应的症状。
CT情况:①血肿部位:颞叶1例,血管畸形、枕叶皮质下1例,小脑蚓部1例,基底节区内囊8例,外囊5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4例。②出血量计算:按CT多用公式计算,小脑出血12ml,颞叶血肿60ml,其余均为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多在25~45ml,最多80ml。③中线结构移位情况,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移位,1.0~1.5cm。
手术方法:根据CT片血肿最大层面血肿中心为靶点,以血肿中心点至同平面同侧皮肤的投影点为穿刺点,用龙胆紫做好标记。头皮常规消毒铺中单,局麻,选取至靶点合适长短的微创针,以电钻驱动,将针钻一体的微创针一步到位穿通颅骨。拔除钻头,用针芯引带侧管的套管置入血肿腔中,先抽吸液态血肿,后以盐水5~10ml交替推注冲洗液,以利在紧密血肿中心溶蚀出血肿空洞,而后置入血肿粉碎器,推注3~5ml冲洗液进行血肿冲刷粉碎,经侧管流出脑。交替置换待冲洗液变清后(放出血肿约1/2),达到减压目的,注入血肿液化剂(尿激酶1万U)2~4小时后开放引流,每日1~2次。一般1~3天复查CT,血肿基本干净,拔除微创针,不需缝合,局部加压包扎。
术后处理:常规应用止血药3天。应用降血压药,血压控制在略低于平时水平。及时下胃管,应用甲氰咪胍、洛赛克预防应激性溃疡。应用抗生素防治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神经营养药及支持疗法。
结 果
20例患者,大部分血肿1~3天基本干净,6例昏迷患者在术后即见症状好转,能呼吸睁眼,1次抽吸干净2例(7天、11天),术中清醒4例,当日清醒3例,大部分抽吸者,昏迷程度次日逐渐变浅,肢体肌力不同程度恢复,3例患者步行出院(术前肌力0级),1例基底区出血来院时已并发同侧大面积脑梗死,穿刺后症状未改善,自动出院,出院后2天死亡。
讨 论
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50%~60%,传统开颅手术多在全麻下进行,创伤大,不亚于第一次出血的打击,增加了脑损伤,死亡率、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
我院引进贾氏微创针,体积小,只需使3mm直径的针微创性地进入血肿部位,脑损伤轻微。该手术适应证较宽,可适用于桥脑、延髓以外的大脑、小脑半球浅或深部血肿,本组患者足以说明。经验认为,在脑出血6小时内手术,可迅速解除脑组织受压,使血肿周边脑组织在短时间内恢复功能,早期手术患者的存活率及功能恢复优于延期手术。
本手术可由人工控制射流、冲碎、液化血肿,工作范围不控制且无盲区,30分钟以内结束手术,体现了简便、见效快、价廉、脑功能恢复快的优点,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了生存质量。
2005年5月至今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发病年龄16~80岁。其中脑血管畸形1例(16岁),并通过脑血管造影证实,血肿穿刺干净后进行了畸形血管栓塞;另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80岁),进行微创术后痊愈。其余18例均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发病(1~3天)8例,中期(5~7天)11例,晚期(11天)1例。
临床表现:均有高血压病史,间断口服降压药。初入院时半数患者血压>24/16kPa,其余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在医院外进行了脱水、降压治疗,血压接近正常或稍偏高。浅-中昏迷13例,GCS9~12分;深昏迷2例,GCS5分;意识朦胧-清醒3例。其中一侧瞳孔散大3例,双侧瞳孔散大1例(发病3天后并发同侧大面积脑梗死,微创术后症状未改善,自动出院)。以上脑出血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等相应的症状。
CT情况:①血肿部位:颞叶1例,血管畸形、枕叶皮质下1例,小脑蚓部1例,基底节区内囊8例,外囊5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4例。②出血量计算:按CT多用公式计算,小脑出血12ml,颞叶血肿60ml,其余均为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多在25~45ml,最多80ml。③中线结构移位情况,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移位,1.0~1.5cm。
手术方法:根据CT片血肿最大层面血肿中心为靶点,以血肿中心点至同平面同侧皮肤的投影点为穿刺点,用龙胆紫做好标记。头皮常规消毒铺中单,局麻,选取至靶点合适长短的微创针,以电钻驱动,将针钻一体的微创针一步到位穿通颅骨。拔除钻头,用针芯引带侧管的套管置入血肿腔中,先抽吸液态血肿,后以盐水5~10ml交替推注冲洗液,以利在紧密血肿中心溶蚀出血肿空洞,而后置入血肿粉碎器,推注3~5ml冲洗液进行血肿冲刷粉碎,经侧管流出脑。交替置换待冲洗液变清后(放出血肿约1/2),达到减压目的,注入血肿液化剂(尿激酶1万U)2~4小时后开放引流,每日1~2次。一般1~3天复查CT,血肿基本干净,拔除微创针,不需缝合,局部加压包扎。
术后处理:常规应用止血药3天。应用降血压药,血压控制在略低于平时水平。及时下胃管,应用甲氰咪胍、洛赛克预防应激性溃疡。应用抗生素防治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神经营养药及支持疗法。
结 果
20例患者,大部分血肿1~3天基本干净,6例昏迷患者在术后即见症状好转,能呼吸睁眼,1次抽吸干净2例(7天、11天),术中清醒4例,当日清醒3例,大部分抽吸者,昏迷程度次日逐渐变浅,肢体肌力不同程度恢复,3例患者步行出院(术前肌力0级),1例基底区出血来院时已并发同侧大面积脑梗死,穿刺后症状未改善,自动出院,出院后2天死亡。
讨 论
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50%~60%,传统开颅手术多在全麻下进行,创伤大,不亚于第一次出血的打击,增加了脑损伤,死亡率、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
我院引进贾氏微创针,体积小,只需使3mm直径的针微创性地进入血肿部位,脑损伤轻微。该手术适应证较宽,可适用于桥脑、延髓以外的大脑、小脑半球浅或深部血肿,本组患者足以说明。经验认为,在脑出血6小时内手术,可迅速解除脑组织受压,使血肿周边脑组织在短时间内恢复功能,早期手术患者的存活率及功能恢复优于延期手术。
本手术可由人工控制射流、冲碎、液化血肿,工作范围不控制且无盲区,30分钟以内结束手术,体现了简便、见效快、价廉、脑功能恢复快的优点,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了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