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听一位著名艺术家提出过这样一个论断:“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欣赏是情感中最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其价值是任何艺术技巧所无法比拟的,尤其在小学教育中,美术欣赏往往能够决定学生的爱美、审美和向往美得取向。然而,目前的美术欣赏教学仅仅停留在对作品的直观感受的感性层面,方法和形式也不够丰富,本人认为应该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来拓展欣赏的空间。
一、欣赏离不开特定的人文环境
因为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不能单纯地只讲技法,而要将作品回归到原有的历史环境中,回归到特定的文化情境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作者通过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含义。
教师可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相关的历史故事,使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如青铜器、秦俑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山水画体现了意境和神宗意识,古希腊艺术体现了崇尚理想与科学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在欣赏它们的能够使都要加以灌输,使他们明白任何一件艺术品和一位伟大的艺术家都是以历史和当时的时代为创作基石的,了解了它们,艺术家们赋予作品的情感才能够源源不断的传递给你 。就以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例吧,作品的题材来自《圣经》中关于耶稣被犹大出卖的传说,画家描绘了耶稣殉难之前和12个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情景,当耶稣说了“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后,12个门徒表现出了不同的神情和性格特征,画家也通过自己高超的技巧巧妙地使叛徒犹大处于一束逆光当中,其余的门徒则被一束明亮的阳光笼罩,以此来表达自己鲜明的个人情感。作品无论技法和情感都以歌颂耶稣的伟大人格,鞭挞叛徒出卖灵魂的丑恶嘴脸为主题,充分体现了画家的爱和憎。通过对该作品情节的介绍和主题的阐述,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作品的意义和欣赏画家高尚的人格魅力。
教师也应尽可能创造教学情境,丰富学生对作品意境的体验。比如,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可以放一段中国古筝名曲《高山流水》,一方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理解山水画的飘渺意境。又如在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虾》时,教师可以轻声吟起齐白石的诗:“塘里无鱼虾自奇,也从荷叶戏东西;写生我懒求形似,不厌声名到老低”,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态,尽快融入到作品的情境中来。
二、更贴近生活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可见,艺术来源于生活的说法并不为过,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俯手可拾。我们可以给学生创造出更广阔的欣赏空间,走出书本,走出离我们太遥远的那些艺术家前辈们的情感世界,来到我们耳熟能详的校园、小区、大自然中,去寄托我们自己的情感,去发现我们自己的世界。
我们可以带学生到校园中走走。让他们重新审视园建筑的布局和特色,或是每个人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校园一隅进行全方位观察,学生会以一个小艺术家的角度在对他们原来就比较熟悉的审美对象会产生新的兴趣,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发现。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宗教寺庙、园林、民居;或者来到野外,那皑皑的白雪、盛夏的骄阳、雨后的蜗牛、秋风中的红叶……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会牵动着儿童的心,也为他们提供着寻找美得给养。
我们可以回归自我。欣赏是一种很令人纠结的活动,既主观又客观。除了我们去发现本身存在的美之外,我们还可以创设各种条件,以学生信手拈来的生活背景、环境为载体,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例如,引导学生尝试进行服装的色彩配置、贺卡的制作、居室的布置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美的快感。
三、赢得一双慧眼
我认为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具有一双会“看”的眼睛比单纯的技法传授更为重要。然而在实践中,美术欣赏者的欣赏自主权却常常被我们无意识的包办了,欣赏课成了讲评课,学生只是被动的被我们灌输着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宣泄,技法的优劣。我们最不应该忽略的那就是他们对美的独特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所以要打破这种包办,打破教科书对课堂的垄断,让他们用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艺术灵感去赢得一双会“看”的眼睛,我们只是他们去“赢得”的路上的一位微不足道的搀扶者。
四、各种感官辅助运用
教育心理学中曾有过这样的统记: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的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的约25%.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记忆65%。因而把美术欣赏弄成从嗅觉、听觉、触觉等方面一起去建立体验的过程。
记得书中提到西班牙画家米罗在学校学习时不大“循规蹈矩”。有一次老师让他以“杯子、苹果”为题完成一幅静物写生的作业,喜欢求异的米罗却完全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把画画成了“绮丽的黄昏”。于是,米罗被罚整整一周蒙着眼睛去上课,上课的内容是用手触摸实物,再凭自己的记忆作画……有意思的是,老师的这一“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却改变了米罗,不但没有泯灭他对艺术的感悟却大大激发了他对形体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后来的日子里,米罗逐渐悟出了绘画的真谛,成为一代画坛巨匠。可见任何感官对艺术的感悟都不是独立的。
五、学会有疑问的欣赏
疑问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维,在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个性和创造能力能不日新月异吗?
所以在欣赏前,教师应该先围绕作品的特点创设几个能激发他们思考欲望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欣赏的同时解决问题。如,你看见了什么?作品是怎样表达画家的某种情感的,作品有什么意义,如果你有这幅画你会把它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帮助他们集思广益提出更多的问题。
以《海底世界》一课为例,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海底世界的各种生物引出主题、通过欣赏激发他们对海底生物的兴趣,接着问题来了:“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呢?”大海是学生们最热爱、最熟悉的事物,因此他们会争先恐后地回答这一问题,由此很自然地引出了主题。最后,一堂美术欣赏课就在余味和悬念中结束了。
六、还给孩子们一个交互式平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所得到的感受肯定是见仁见智的。虽然,由于受经验和能力所限,他们的看法也许是幼稚和片面的,但只要是真切的感受,我们就应该给予尊重 和认可。所以放下我们手中修枝剪杈的剪子,还给学生分枝生杈的天性。
在每一节美术欣赏课结束后,当学生们离开课堂,并不意味着他们欣赏的停止,他们仍然在继续回味,继续思考,继续用他们的眼睛观察身边所有关的事物。因而要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畅谈自己的审美体验并倾听不同的思维观点和评论。还可以让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人士介入讨论,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
营造美的气氛也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捷径:在欣赏过程中还可配上适当的背景音乐,收集与作品内容有关的材料背景,制作成VCD格式的文件。如在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时,可以先播放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风光电影片断,再慢慢按时间顺序出示经过调节的艺术大师的作品,再配上音乐讲这些画家创作的小故事。使学生较容易归纳、理解画面中的严谨、宏伟、庄重的艺术风格,通过对比也能欣赏到文艺复兴时期新油画的出现在色彩上进行的改革风貌。
增强欣赏效果。美术欣赏课有很强的直观性,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长卷,现在的图片资料在书中显示得很小。在制作课件时,可以让它分段显示,再进行长卷的浏览,这样一来,学生对画面的每个细节都了解得很清楚,连韩熙栽面部的那种彷徨的表情都能观察到了。
美术欣赏,寓审美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可以使学生能形象地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广阔无垠的世界,让他们身在课堂,就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艺术长廊中漫步,在想象的空间中飞翔。
一、欣赏离不开特定的人文环境
因为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不能单纯地只讲技法,而要将作品回归到原有的历史环境中,回归到特定的文化情境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作者通过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含义。
教师可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相关的历史故事,使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如青铜器、秦俑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山水画体现了意境和神宗意识,古希腊艺术体现了崇尚理想与科学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在欣赏它们的能够使都要加以灌输,使他们明白任何一件艺术品和一位伟大的艺术家都是以历史和当时的时代为创作基石的,了解了它们,艺术家们赋予作品的情感才能够源源不断的传递给你 。就以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例吧,作品的题材来自《圣经》中关于耶稣被犹大出卖的传说,画家描绘了耶稣殉难之前和12个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情景,当耶稣说了“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后,12个门徒表现出了不同的神情和性格特征,画家也通过自己高超的技巧巧妙地使叛徒犹大处于一束逆光当中,其余的门徒则被一束明亮的阳光笼罩,以此来表达自己鲜明的个人情感。作品无论技法和情感都以歌颂耶稣的伟大人格,鞭挞叛徒出卖灵魂的丑恶嘴脸为主题,充分体现了画家的爱和憎。通过对该作品情节的介绍和主题的阐述,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作品的意义和欣赏画家高尚的人格魅力。
教师也应尽可能创造教学情境,丰富学生对作品意境的体验。比如,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可以放一段中国古筝名曲《高山流水》,一方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理解山水画的飘渺意境。又如在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虾》时,教师可以轻声吟起齐白石的诗:“塘里无鱼虾自奇,也从荷叶戏东西;写生我懒求形似,不厌声名到老低”,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态,尽快融入到作品的情境中来。
二、更贴近生活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可见,艺术来源于生活的说法并不为过,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俯手可拾。我们可以给学生创造出更广阔的欣赏空间,走出书本,走出离我们太遥远的那些艺术家前辈们的情感世界,来到我们耳熟能详的校园、小区、大自然中,去寄托我们自己的情感,去发现我们自己的世界。
我们可以带学生到校园中走走。让他们重新审视园建筑的布局和特色,或是每个人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校园一隅进行全方位观察,学生会以一个小艺术家的角度在对他们原来就比较熟悉的审美对象会产生新的兴趣,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发现。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宗教寺庙、园林、民居;或者来到野外,那皑皑的白雪、盛夏的骄阳、雨后的蜗牛、秋风中的红叶……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会牵动着儿童的心,也为他们提供着寻找美得给养。
我们可以回归自我。欣赏是一种很令人纠结的活动,既主观又客观。除了我们去发现本身存在的美之外,我们还可以创设各种条件,以学生信手拈来的生活背景、环境为载体,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例如,引导学生尝试进行服装的色彩配置、贺卡的制作、居室的布置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美的快感。
三、赢得一双慧眼
我认为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具有一双会“看”的眼睛比单纯的技法传授更为重要。然而在实践中,美术欣赏者的欣赏自主权却常常被我们无意识的包办了,欣赏课成了讲评课,学生只是被动的被我们灌输着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宣泄,技法的优劣。我们最不应该忽略的那就是他们对美的独特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所以要打破这种包办,打破教科书对课堂的垄断,让他们用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艺术灵感去赢得一双会“看”的眼睛,我们只是他们去“赢得”的路上的一位微不足道的搀扶者。
四、各种感官辅助运用
教育心理学中曾有过这样的统记: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的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的约25%.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记忆65%。因而把美术欣赏弄成从嗅觉、听觉、触觉等方面一起去建立体验的过程。
记得书中提到西班牙画家米罗在学校学习时不大“循规蹈矩”。有一次老师让他以“杯子、苹果”为题完成一幅静物写生的作业,喜欢求异的米罗却完全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把画画成了“绮丽的黄昏”。于是,米罗被罚整整一周蒙着眼睛去上课,上课的内容是用手触摸实物,再凭自己的记忆作画……有意思的是,老师的这一“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却改变了米罗,不但没有泯灭他对艺术的感悟却大大激发了他对形体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后来的日子里,米罗逐渐悟出了绘画的真谛,成为一代画坛巨匠。可见任何感官对艺术的感悟都不是独立的。
五、学会有疑问的欣赏
疑问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维,在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个性和创造能力能不日新月异吗?
所以在欣赏前,教师应该先围绕作品的特点创设几个能激发他们思考欲望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欣赏的同时解决问题。如,你看见了什么?作品是怎样表达画家的某种情感的,作品有什么意义,如果你有这幅画你会把它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帮助他们集思广益提出更多的问题。
以《海底世界》一课为例,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海底世界的各种生物引出主题、通过欣赏激发他们对海底生物的兴趣,接着问题来了:“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呢?”大海是学生们最热爱、最熟悉的事物,因此他们会争先恐后地回答这一问题,由此很自然地引出了主题。最后,一堂美术欣赏课就在余味和悬念中结束了。
六、还给孩子们一个交互式平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所得到的感受肯定是见仁见智的。虽然,由于受经验和能力所限,他们的看法也许是幼稚和片面的,但只要是真切的感受,我们就应该给予尊重 和认可。所以放下我们手中修枝剪杈的剪子,还给学生分枝生杈的天性。
在每一节美术欣赏课结束后,当学生们离开课堂,并不意味着他们欣赏的停止,他们仍然在继续回味,继续思考,继续用他们的眼睛观察身边所有关的事物。因而要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畅谈自己的审美体验并倾听不同的思维观点和评论。还可以让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人士介入讨论,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
营造美的气氛也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捷径:在欣赏过程中还可配上适当的背景音乐,收集与作品内容有关的材料背景,制作成VCD格式的文件。如在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时,可以先播放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风光电影片断,再慢慢按时间顺序出示经过调节的艺术大师的作品,再配上音乐讲这些画家创作的小故事。使学生较容易归纳、理解画面中的严谨、宏伟、庄重的艺术风格,通过对比也能欣赏到文艺复兴时期新油画的出现在色彩上进行的改革风貌。
增强欣赏效果。美术欣赏课有很强的直观性,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长卷,现在的图片资料在书中显示得很小。在制作课件时,可以让它分段显示,再进行长卷的浏览,这样一来,学生对画面的每个细节都了解得很清楚,连韩熙栽面部的那种彷徨的表情都能观察到了。
美术欣赏,寓审美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可以使学生能形象地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广阔无垠的世界,让他们身在课堂,就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艺术长廊中漫步,在想象的空间中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