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于现代化的建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在学校通常被视为一门技能性的课程,它融知识性为一体,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方法在不断改革,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借鉴其他学科,逐步形成信息技术自己的教学模式,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呢。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心理成份,它能推动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是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教学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利用计算机中的资源,比如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感受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习欲望,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探索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系列的好处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比如,在教学word的运用《小报的制作》时,笔者在上课时先出示三张报纸,这三张报纸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让学生一看就知道,一张是手抄的,一张是黑白的,一张是彩色的,而且里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彩色的,让学生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里面的图片、排版都是那么美。当问到学生喜欢哪一张时,学生毫不犹豫的回答是第三张,但是当问到学生想不想看到比第三张更漂亮的小报时,学生都惊讶了,很快,老师借机引出新课题——用word制作小报,随后,发给学生一张图文并茂、动态的小电子报,学生们都已经跃跃欲试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二、让学生合作探究当课堂中的小主人
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学生本身就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自然也是围绕学生而展开的。为了让学生形成课堂的主人翁意识,笔者尝试运用学生与电脑探险式对话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分组、合作,自主的进行学习,自己发现问题,与他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信息技术学课的优点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来。比如在学习文字排版的教学中,在课堂开始给学生展示几幅优秀的排版作品,让学生有一种美的感受,从而先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再给学生欣赏几个书法写作品,让他们了解字体,然后把排版的任务放给学生们,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试一试,发挥本小组的优势,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排版的,在不断的实践、体验、探索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然后老师挑几幅好的学生作品让大家欣赏,并让他们小组分享自己的排版经验,然后再让学生动手制作,进一步提高排版的能力。
三、完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知识技术,还要在其他方面有更多的进步,比如,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价值观。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也要进行改革,既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要看学生的其他方面。所以,在评价时就要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比如,为了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我们在评价时体现这一方面的内容,可以在平时的上课中开始一些小活动,比如比一比、评一评、赛一赛等,对在上课中表现积极,乐于参与的学生进行奖励,也可以运用小组与小组之间来开展类似的比赛。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并且在评价中学生也尝到了甜头,长此以往,他们的学习态度将在这种评价的影响下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学习的进步。
四、改革考试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在最后的考试中应该与其他学科的考试区别开来,更能体现是信息技术的独特考试特色,要让学生在考试中没有形成强烈的精神压力,而是在考试中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与想象力。检测形式要多样化,不同的内容考试要运用相应的方法,只要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都可以一试。比如,在收发电子邮件的考试时就可以采用网上考试测验的方法进行。可以让学生给老师发一份电子邮件,要求有文字、图片、声音,老师只要打开学生发给自己的邮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打分了。考试可以是在课堂上当堂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回家在规定的时间内给老师发邮件,学生为了得一个满足的成绩,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发一个好的邮件,当然,即使不会也会主动请教其他同学或者求助家长。这种考试的方法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省时省力,还高效。
综上所述,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所以,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信息化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进行信息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形成良好的信息化意识,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我们信息老师,要认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银龙.谈信息技术与智能机器人教学整合的尝试[J].科技资讯.2007(04)
[2] 俞斌.用科学发展的教学理念优化信息技术课[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01)
[3] 李秀芹,赵凤宏.激发学生思考与创新的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心理成份,它能推动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是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教学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利用计算机中的资源,比如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感受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习欲望,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探索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系列的好处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比如,在教学word的运用《小报的制作》时,笔者在上课时先出示三张报纸,这三张报纸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让学生一看就知道,一张是手抄的,一张是黑白的,一张是彩色的,而且里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彩色的,让学生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里面的图片、排版都是那么美。当问到学生喜欢哪一张时,学生毫不犹豫的回答是第三张,但是当问到学生想不想看到比第三张更漂亮的小报时,学生都惊讶了,很快,老师借机引出新课题——用word制作小报,随后,发给学生一张图文并茂、动态的小电子报,学生们都已经跃跃欲试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二、让学生合作探究当课堂中的小主人
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学生本身就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自然也是围绕学生而展开的。为了让学生形成课堂的主人翁意识,笔者尝试运用学生与电脑探险式对话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分组、合作,自主的进行学习,自己发现问题,与他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信息技术学课的优点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来。比如在学习文字排版的教学中,在课堂开始给学生展示几幅优秀的排版作品,让学生有一种美的感受,从而先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再给学生欣赏几个书法写作品,让他们了解字体,然后把排版的任务放给学生们,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试一试,发挥本小组的优势,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排版的,在不断的实践、体验、探索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然后老师挑几幅好的学生作品让大家欣赏,并让他们小组分享自己的排版经验,然后再让学生动手制作,进一步提高排版的能力。
三、完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知识技术,还要在其他方面有更多的进步,比如,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价值观。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也要进行改革,既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要看学生的其他方面。所以,在评价时就要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比如,为了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我们在评价时体现这一方面的内容,可以在平时的上课中开始一些小活动,比如比一比、评一评、赛一赛等,对在上课中表现积极,乐于参与的学生进行奖励,也可以运用小组与小组之间来开展类似的比赛。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并且在评价中学生也尝到了甜头,长此以往,他们的学习态度将在这种评价的影响下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学习的进步。
四、改革考试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在最后的考试中应该与其他学科的考试区别开来,更能体现是信息技术的独特考试特色,要让学生在考试中没有形成强烈的精神压力,而是在考试中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与想象力。检测形式要多样化,不同的内容考试要运用相应的方法,只要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都可以一试。比如,在收发电子邮件的考试时就可以采用网上考试测验的方法进行。可以让学生给老师发一份电子邮件,要求有文字、图片、声音,老师只要打开学生发给自己的邮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打分了。考试可以是在课堂上当堂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回家在规定的时间内给老师发邮件,学生为了得一个满足的成绩,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发一个好的邮件,当然,即使不会也会主动请教其他同学或者求助家长。这种考试的方法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省时省力,还高效。
综上所述,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所以,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信息化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进行信息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形成良好的信息化意识,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我们信息老师,要认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银龙.谈信息技术与智能机器人教学整合的尝试[J].科技资讯.2007(04)
[2] 俞斌.用科学发展的教学理念优化信息技术课[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01)
[3] 李秀芹,赵凤宏.激发学生思考与创新的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