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县域产业发展情况调查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he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全面深入了解金融支持县域产业发展情况,探索金融支持县域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促进县域产业发展金融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人民銀行景泰县支行以全县产业实地调研为基础,分析金融支持县域产业发展现状,探索县域产业自身发展和金融支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概况。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地处甘、宁、蒙三省(区)交界地带,县名寄寓“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全县总面积5483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其中农业人口16.76万。辖8镇3乡,135个行政村,7个社区。全县耕地面积69万亩,其中水浇地36万亩,有天然草场523万亩。全县灌溉条件便利,被列为甘肃省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A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境内矿产资源富集,石膏储量居全国第二,石灰石、煤、石英石、铜等矿产储量丰富。旅游资源独特,有被誉为“中华自然奇观”的国家地质公园黄河石林、“沙漠绿色宝岛”寿鹿山省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永泰龟城等。依靠丰富的资源优势,景泰县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不断优化结构调整,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1.49亿元,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52亿元,同比增长17.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1亿元,同比增长2.1%;大口径财政收入3.9亿元,同比下降4.54%;地方公共预算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8.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86.13元,同比增长8.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73.99元,同比增长8%;进出口总额1011万元,同比下降69.07%。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经济发展潜能进一步释放,全县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2.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但人均水平较低。201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1.49亿元,在全省86个县中排名第24位,居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上水平。但全县人均生产总值只有23008元,低于全省人均26442元的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全国人均53817元的平均水平。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2016年全县一、二、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1.7:28.8:49.5调整为22.7:24.3:53,一、二、三产增速分别提高1.2、0.8、3.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但产业发展还存在如下矛盾: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尚未显现;工业缺乏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主导产品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由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联带、促进效应难以有效发挥,导致自然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难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制约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3)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但与全省及全国水平差距较大。2016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86元,较上年增长8.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74元,较上年增长8%。但与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67元的水平相比差1281元,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的水平相比差11130元;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6936元的平均水平,但与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来说相差较大,相差3389元。
  (二)县域产业发展情况
  1.县域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目前,景泰县一二三产协同发展不断优化。一产方面,特色林果、水产养殖、优质瓜菜、中药材、现代畜禽等农业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现代农业水平显著提升;二产方面,石膏建材、能源新能源、农畜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工业经济不断做大做强;三产方面,突出发展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三产聚集带动效应日益凸显。三次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初步显现,种养殖业所产出的产品被作为农畜产品深加工的原料;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种植业、乡村旅游业、创意农业、农业加工的发展;各类产业化企业有效地拉动了本地的就业;各乡村依靠本地的资源特色、文化等吸引游客,从而发展乡村旅游业。
  2.县域产业发展状况及特点。近年来,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景泰县深入实施工业大县、农业强县、旅游名县“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产质效化,全县初步形成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格局。
  (1)新型工业化。在实施“工业大县”战略上,景泰县一手抓主导产业培育,一手抓园区开发建设。着力培育建材、冶炼、化工、能源新能源、农畜产品深加工业“五大支柱产业”,重点打造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景泰正路工业园及大唐工业区产业承接平台,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2016年末,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8.36亿元,同比下降1.8%;完成工业增加值9.2亿元,同比增长6%。工业企业256家,规上工业企业34家,税收过千万5家。
  (2)农业现代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景泰县着力培育壮大特色林果、优质瓜菜、玉米制种、沙漠洋芋、中药材和现代畜禽业“六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深入实施枸杞、红枣、梨、苹果、文冠果、沙漠洋芋“5个8万亩”和100万只羊、100万只鸡、20万头猪、1万头牛“1121”工程。2016年末,基本形成5万亩瓜菜生产基地,15万亩经济林果、10万亩优质饲草种植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2家,家庭农场达120个,规模化养殖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2000多个。认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18家、地理标志商标2个,创建农产品品牌18个。甘肃菁茂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丝路林牧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标志着该县现代農业进入新的发展态势。   (3)三产质效化。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消费环境,以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2016年旅游人数达203.38萬人(次),较上年增长22.33%,旅游收入11.85亿元,较上年增长21.79%。文化产业机构140家,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建成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乡镇服务站10个,村级服务点46个,各类网店346家,景泰县被确立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二、金融支持县域产业发展情况
  (一)县域金融发展情况
  1.县域金融发展总体概况。截至2016年末,景泰县有农发行、工行、农行、建行、邮储、甘行、农信社等银行业金融机构8家,银行机构营业网点40个;各类人身险公司和产险公司12家;华龙证券营业部1家;小额贷款公司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2家;中和农信农户自立服务社1家,典当行1家。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210家,各发卡机构布放ATM机88台,POS机1269台。2016年12月末,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3.55亿元,同比增加10.12亿元,增长15.95%;各项贷款余额62.46亿元,同比增加1.38亿元,增长2.26%。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9.8%;赔付支出8045万元,同比增长5.1%。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参与直接融资累计5290万元。
  2.县域金融发展的主要特点。近年来,景泰县金融机构立足全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实际,深化金融服务民生领域和实体经济各项措施,推进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切实加大对重点领域、特色产业、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力度,全县金融发展呈现以下积极变化和特点。
  (1)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格局基本形成。为提升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大型商业银行下沉经营重心,加大对县域中小微企业信贷投入;农村信用社坚定支农服务宗旨,满足分散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农业发展银行拓宽业务范围,切实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综合开发等方面的信贷支持;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创新,加快培育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同时,保险、证券也从分散农业经营风险、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支持经济发展。县域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功能互补、分工协作的金融服务格局基本建立,良性竞争局面开始形成,金融服务合力效果持续提升。
  (2)金融服务经济能力不断加强。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完善开户、存取款、转账、支付等基本金融服务,增设流动服务网点、助农取款站点,合理布放ATM、POS机、转账电话等机具,将金融服务向贫困村延伸,基本实现了现代支付基础设施到乡镇,电子支付工具运用到行政村,部分专业化市场非现金支付工具到户覆盖。同时,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累计为全县4.08万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其中评定信用农户3.99万户,建档面78.92%,评级面77.18%,对已建立信用档案的3.40万农户累计发放小额信用贷款20.49亿元。
  (3)绿色金融实践初显成效。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绿色金融发展已经上升到金融机构的战略层面。景泰县金融机构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通过信贷结构调整来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1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8.73亿元,其中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贷款余额8.64亿元,节能环保服务贷款余额0.09亿元。
  (二)金融支持县域产业发展情况
  1.县域产业金融需求主体及特点。当前,县域产业金融需求主体主要是广大农户、小微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县域产业金融需求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季节性和分散复杂性。农业生产受客观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十分明显。大量的农业生产仍要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时节轮转,农户的信贷需求沿袭“春贷秋还”的周期性交替。同时,农村小微型企业在经营规模、技术水平、抵押担保条件、内部的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和种种不足,其金融需求呈现“短、小、频、急”的典型特点。二是大额贷款需求不断扩大。随着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种养殖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促使10万元以上的大额贷款需求不断增加。三是农户对贷款品种需求呈现多元化。一方面,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投资运营周期拉长导致贷款需求期限增长;另一方面,农村小企业、种养大户的短、频、急贷款需求日趋增多,也促使农户对贷款品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
  2.金融支持县域产业发展情况
  (1)健全机制。建立了扶贫、财政、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推进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通过联合举办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座谈会、金融联席会、政银企推介会等形式,促进政府、银行、企业以及农户深度对接,有效发挥财政政策、信贷政策、产业政策融合支持县域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切实构建了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的综合服务产业长效机制。
  (2)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利用支农、扶贫再贷款资金积极支持以“一村一品”、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为重点的农村特色产业,并在贷款利率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和优惠,以此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近两年来投放支农、扶贫再贷款7.63亿元,用于全县“三农”经济及特色产业发展。据统计,近两年来支农、扶贫再贷款资金共支持红枣、枸杞、马铃薯、果品等经济林9万多亩,支持各类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0多家,带动90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
  (3)信贷扶持。针对全县产业特色,县域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设施蔬菜、红枣、枸杞、早酥梨、苹果、中药材、沙漠洋芋及生猪、羊的养殖等地域特色明显、市场竞争力强、扶贫带动效果好的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力度。2016年末全县农户贷款余额30.06亿元,农户贷款中90%以上的用途为从事地方特色种植、养殖。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信贷模式,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户脱贫致富。2016年末,全县各类农业产业化企业、合作社贷款余额达3.50亿元,为1万多农民工提供了劳务机会。积极支持水电、风电、光电开发等新能源产业,2016年末贷款余额达18.11亿元。以创建国家级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加大金融支持旅游扶贫开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2016年末贷款余额1.25亿元。支持寿鹿水泥、金龙化工等重点企业转型升级,2016年末贷款余额2.84亿元。减少煤炭、有色金属开采及冶炼业等产能过剩行业贷款,2016年末該类行业贷款0.14亿元。   三、金融支持县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产业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景泰县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良好的资源禀赋,但县域基础设施薄弱、贫困面广量大、市场体系不完善,产业经营存在规模较小、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发展深度不足、产业附加值低,群众增收缓慢的现状。
  1.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和气候。虽然初步形成主导产业雏形,但是基地布局仍零星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没有形成区域开发、规模發展,产业集中度不高。
  2.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龙头加工企业少、规模小,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程度不高,销售仍以初产品为主,缺乏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低、占有率低。
  3.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全县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还不健全,特别缺乏高水平的科研技术人员、科研机构。农民在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农产品的升级换代滞后,新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运用。
  4.产业扶持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没有足够的地方配套建设资金,信贷机制不完善、社会闲散资金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扶贫产业建设资金远不能满足建设需要,对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金融支持县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服务产业体制机制不健全。目前,景泰县基本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在服务县域产业发展上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的现状。在农村金融机构以农信社和资金互助社为主,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相对缺乏,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缓慢,证券、保险、小贷公司规模小,融资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准金融机构还是空白。国有商业银行布局局限于县城;政策性金融政策性业务过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能力低下,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2.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造成产业服务短腿。县域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都是上级行授权的业务产品,受信贷权限上收、部分行业信贷投放被限制等影响,放贷规模小,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无法自主开发针对县域实际和产业发展特色的金融产品。农信联社以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作为支持“三农”的主要产品,但该产品存在额度小、期限短的缺点,无法满足近年来新兴发展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周期长、投资大的资金需求。
  3.农业保险服务供给不足造成农业產业风险突出。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成本高、险种少,保障农民生产的效率不高,导致对“三农”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往往成为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弱化了金融机构对“三农”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加之灾害损失补偿水平低,风险化解作用不强,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就会形成信贷风险,致使当前农业保险的规模与农村经济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相称。
  4.农村抵押担保难制约金融支持县域产业发展。农村的房产、土地、森林等产权改革才刚起步,融资时难以落实有效的物保或保证担保,而农村信贷抵押担保体系还未完全建立,担保公司规模小、实力弱,支持企业融资作用非常有限,且贷款反担保条件过严、手续繁杂、门槛过高,担保公司基本不愿意为贫困群众进行担保,增加了信贷的困难程度,从而制约了金融机构参与产业支持的积极性。
  5.行业壁垒及条块分割等因素制约县域产业发展。长期以来在县域产业发展中,金融信贷投入与财政资金投入、社会资金投入等没有形成整体协同效应,难以应对产业扶贫项目风险高、投入大的挑战。
  四、金融支持县域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对县域产业自身发展的政策建议
  1.实现县域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应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相统一,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培育产业链条,使资源特色经济产业化,实现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
  2.推进农业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现代化。农业先天具有弱质性,农户经营规模小及其产业化水平低、控制农产品加工链条能力弱的特点又放大了这一缺陷。对此,要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3.建立财政、税收等政策激励机制,促进县域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金融资源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健全和完善金融服务产业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县域产业。适度调整财税机制,对县域优质企业、特色产业发展实行优惠财税政策,促进县域产业发展。
  4.强化科技支撑。坚持科技型发展之路,加快培育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5.强化示范带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先支持资本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现代化农业基地项目,率先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引领产业结构调整,资本转型增效,促进县域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二)对金融支持县域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丰富金融服务主体,健全县域金融协作机制。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多层次、多元化服务需求,建立县域金融协调服务机制,增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在信贷领域,改变农村信用社“一支独大”的局面,引导大中型银行延伸县域服务网络,创新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模式。在保险领域,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和农村小额保险,提高农业生产的风险保障水平。在担保领域,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促进县域信贷投放增长。在直接融资领域,加快发展县域资本市场和农产品期货交易,提高县域居民财产性收益,化解市场风险。
  2.注重金融服务创新,丰富农村金融产品。主动适应县域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农村多元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大力推广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发展价格指数、天气指数、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新型险种。加快推进农产品期权、农产品指数等新型避险工具研发工作,促进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
  3.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县域金融服务均等化。加大信贷投放,在有效提高贷款增量的基础上,扩大小微企业和“三农”信贷投放,努力实现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水平,积极探索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地区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的实现方式。扩大网点覆盖面,鼓励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集群地区设立小微专营支行,将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作为县域金融服务重点,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4.完善县域金融监管体制,守住风险底线。按照审慎监管理念,积极探索建立“两管理、两综合”框架下的监管体制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隐患。健全风险处置预案,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基层监管机构公信力,强化综合执法检查职责履行力度,指导金融机构更好地依法合规经营。逐步构建起安全、持久、有力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金融体系。
其他文献
为全面掌握临夏州房地产去库存工作开展情况及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效应,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措施,近期,人民银行临夏州中心支行组织开展了相关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去库存工作进展顺利,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潜在的需求有待激发,存在的问题应在精准脱贫等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中统筹规划、协调解决。  一、临夏州去库存概况  2016年以来,临夏州把去库存作为惠民生、稳市场、促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
期刊
农村扶贫互助协会是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一种形式,由国务院扶贫办倡导发起,在性质上属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业务运营上带有金融性特征,既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又未纳入银监会的监管范围。为全面了解农村扶贫互助协会情况,促进农村扶贫互助协会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景泰县为例,分析农村扶贫互助协会运行机制、成效,探索扶贫互助协会产生和发展内在规律,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自2010年7
期刊
【摘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重视,已经把信用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框架当中。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农惠农政策,扩大农村信贷投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因此,探讨如何加快征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农村社会信用环境,不断增加对农村经济信贷资金投入,支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
期刊
【摘要】随着民办高校规模扩大和发展,民办本科应届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影响着就业程度,为了更真实的了解民办本科应届毕业生期望薪酬的现状以及造成现状的原因,本文以安徽某民办本科高校调查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形式。调查此高校2017届应届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期望薪酬较低,男生薪酬期望相对要高于女生,但与往年比都有所抬升,由于薪酬期望是由个人能力和知识,学校,单位性质,就业地区选择,职位,学历等
期刊
【摘要】税法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本文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分析该课程的特点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为税法课程的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税法 教学 改革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办学特色,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学学期采用三学期制,理论教学2学期+技能实践1学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越来越凸显出在全球经济的重要性。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1981~2015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邮电业务总量和各个省份的政府一般性支出年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各省来说,加大政府一般预算支出总额仍然是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上升的主力。相对政府支出来说,邮电业务总量带动的效应较差。  【关键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邮电业务总量 政府一般预算支出  一、研
期刊
【摘要】本文以新疆地州金融为研究切入点,运用Geoda对数据进行Moran’s I检验,最后构建模型,并运用Geoda进行OLS估计,得出经济、科技、對外开放水平与金融行业人力资本是影响金融集聚的关键因素,并对新疆地州金融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集聚 莫兰指数 实证研究  一、新疆地州金融发展呈现空间集聚的特征  利用2005~2015年新疆15个地州的存贷款总量(DL)计算 Mora
期刊
【摘要】绩效预算改革是政府绩效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推进绩效预算改革是建设“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和“节约政府”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绩效预算改革进行研究,分析哈尔滨市在绩效预算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绩效预算 预算改革 财政资金 公共
期刊
【摘要】控股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其业务通常比较全面,规模较大,本文以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例介绍了控股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作模式,分析了其经营和融资状况,并对此类平台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天津 控股公司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在改革开放和中国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进程中产生的经济实体,其成立和运营“加快了地方公路、铁路、机场等
期刊
【摘要】当今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已从资源导向向技术导向转变,技术创新驱动型的跨国并购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以万向集团的系列跨国并购为例,讨论其如何通过并购成功完成企业技术升级,并成为具有先进汽车产业价值生产链条的知名跨国企业。  【关键词】技术创新 跨国并购 万向集团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进一步推进,通过跨国并购“走出去”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方式。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