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童话里的乡愁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设想
  
  1.《蟋蟀在时报广场》是语文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篇幅较长,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阅读效率。在设置情境导入后,要求学生迅速整体感知文本,然后分发测试卡及时了解学生对阅读信息要素的掌握情况,培养速读意识,提高速读能力。
  2.课文虽然主题多元,但有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即蟋蟀切斯特在纽约时报广场的遭遇,所以可以选择“乡愁”这一反映人类普遍情感的主题为主线,以回忆或背诵与“乡愁”有关的散文、诗篇导入,然后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与社会生活关注生存环境,思考生存方式,从而正确认识社会人生。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幽默,应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总结拓展时播放美国乡村民谣,欣赏歌词,全方位领略乡愁的深沉、热烈与美丽,首尾呼应。
  
  二、教学过程
  
  1.背一背乡愁诗篇,感受思乡之情。
  回忆郑振铎的《海燕》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背诵《天净秋·秋思》。
  2.测一测阅读效率,整体感知文本。
  (1)快速默读课文后,看大屏幕,了解自己的阅读速度,注意5个W,文章体裁和字词积累。
  (2)根据记忆说出下列文章阅读信息要素:
  ①时间(when):现代社会。
  ②地点(where):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地铁车站。
  ③原因(why):乡下蟋蟀切斯特偶然流落到纽约时报广场。
  ④事件(what):(请把标题扩展成一句能概括课文内容的话)善于歌唱的乡下蟋蟀切斯特在时报广场的奇遇。
  ⑤谁(who)
  a.作者:乔治·塞尔登,美国儿童文学作家。
  b.故事中的人物,要求按示例,结合故事情节和要求积累的词语(忧郁、陶醉、弥漫、涟漪、萦回、孤苦伶仃、家喻户晓)来表述。
  例:使蟋蟀切斯特家喻户晓的音乐教师斯梅德利先生。
  让歌声萦回、弥漫在时报广场的乡下蟋蟀切斯特。
  ⑥文章体裁:童话。
  3.谈一谈纽约印象,关注生存环境。
  (1)欣赏蟋蟀送给我们的都市与乡村名片。
  (2)讨论:乡下人切斯特所见到的现代大都市纽约有哪些特点?他的家乡康涅狄格州有哪些特点?再读课文,根据文章内容,结合欣赏图片的感受谈一谈。
  点拨:①都市:a.繁华;b.喧闹;c.交通拥挤:d.下层民众生活贫困:e.比较忙碌;f.媒体、娱乐业发达。②乡村:宁静、和谐、闭塞、落后。
  4.议一议生活方式,感悟多彩的人生。
  (1)出示《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图片。
  (2)“许三多”(影视明星王宝强)与切斯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切斯特为什么成功了却不快乐?你认同谁的生活态度?分组讨论,然后推选代表交流讨论结果。
  ①相同点:a.都从农村来到大都市;b.都有艺术才华;c.都得到过朋友的帮助i d.都获得了成功:e.都以真诚打动了都市人;f.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②不同点:王宝强享受着都市生活与事业成功的快乐,乐不思蜀。切斯特疲劳忧郁,怀念家乡、朋友和自由生活。
  点拨:人各有志,人们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只要真诚待人,活得有意义就好。
  5.读一读精彩句子,品味语言特点。
  作者以一个乡村流浪歌手的遭遇向我们展示了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表现了切斯特真诚的性格和出众的音乐才华。请找出有关蟋蟀发音、唱歌、表演的语句和描写生动的语句,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并简要说明理由。
  点拨:(1)美妙的乐曲声弥漫着整个车站,就像一颗石子落进静水里,激起了一圈又一圈涟漪。(比喻人们听切斯特演唱时的愉悦心情,形象贴切。侧面描写。)(2)人们听着听着,脸上的表情发生了变化。心事重重的眼神变得温柔平静,舌头不再唠唠叨叨,充斥城市噪音的耳朵也在美妙的音乐中得到了休息。(拟人、排比。生动幽默。侧面描写。)(3)在歌声飘荡萦回的那几分钟里,时报广场像黄昏时候的草地一样安静。阳光流进来,照在人们身上。微风吹拂着他们,仿佛吹拂着深深的茂密的草丛。(比喻人们听音乐时陶醉的情景,生动,幽默。)
  6.说一说学习收获,总结学习要点。
  7.听一听乡村歌手的声音,感悟乡愁情怀。
  乡愁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情感,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只要是身在他乡的游子,都具有这种情感。人们不仅用生动的文字描写乡愁,也用声音歌唱乡愁。请听美国乡村民谣《TakeMe Home Country Roads》(乡村之路送我回家),让我们一起送蟋蟀切斯特回家。
  8.练一练创新能力,完成作业。
  请根据课文情境或自己创设情境写一段富有童话色彩的话,要求使用字词积累中的七个词。
  
  三、教学反思
  
  童话只不过是用想象、夸张和拟人等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罢了,蟋蟀的都市奇遇并非天方夜谭,“中国蟋蟀”王宝强的遭遇就是明证。语文教学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应引导学生开阔眼界,关注周围的生存环境,正确认识不同的生活方式,领悟人类普遍的情感,从而指导他们的人生。而这一切,都应基于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探究。眼界的开阔与语文基本能力(阅读、遣词造句)训练应当平行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塑造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劝学》选自《荀子》,系《荀子》第一篇,无论从思想上还是文学价值上看,都应该是荀子的代表作。荀子的思想是有体系的,只读《劝学》是不够的。作为儒家之一派,他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荀子》中有专门的《性恶》篇,直截了当地论断:“君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是“劝学”的前提。正是因为性恶,才要劝学,劝学的目的是为善,但善又是“伪”的。这个问题不解决,则“劝学”很可能就等于是劝伪。  一  《劝学》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王宁教授认为:“所谓学习任务群,是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長思维能力,形成理解和应用系统。”[1]王宁教授把“任务”与“情境”“主题”“自主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们对语文教材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2016年启用的统编本教材,精选了一篇篇文质兼美、符合时代特点、具有语文教育功能的典范性作品,以期更好地发挥教材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等方面的功能。但观察教学实践,如何用好这些“例子”,切实发挥教材的功用,却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有曲解教材编写意图的现象,令人担忧。现以《动物笑谈》为例,谈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论语·侍坐》篇是中国文学史上文化内涵最为丰厚的经典名篇之一,历代读者都从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感染。但是,文中的曾点之志究竟是何所指?孔夫子“吾与点也”的喟叹是否表明对曾点之志的认同?在这两个问题上,解读者莫衷一是,各种论见之间存在很大分歧。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对于正确理解文本意义重大。问题解决的核心在于能否抓住“君子不器”与“无为而治”这两个关键词,从这两个关键词人手,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诗歌,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之一,它的一觞一咏承载着历史的兴衰沉浮,同时它的韵律和结构还带给人们一种如歌如乐般的审美体验。然而,那些经典的诗歌通常与我们有着一定的时空距离,如何能够真正领会其精髓呢?尤其是外国诗歌,从“会读”到“爱读”再到“读懂”,这中间还存在着语言的、文化的甚至是精神上的差异。本文以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代表作《当
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共18个,江西省高考作文题被认为是其中很别致、很有个性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57.18%的人认为该卷命题形式“很新颖,很少见”。该卷的作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与漫画,按要求作文。  2007年,洞庭湖大水导致20亿只田鼠大迁徙,所过之处农田一片狼藉。专家认为,田鼠为害之烈,原因之一是人类热衷于吃野味,致使田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数量急剧下降。  (漫画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这篇演讲的主体部分,作者思路清晰,层层推进,围绕“格物致知”的含义嬗变和当代价值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提出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体现出一种客观理性、严谨求实的风格,与其科学家的身份特点极为符合。这篇演讲稿被录入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所收录的文章都是演讲词。基于演讲实践性强
《陌上桑》是一首广为传唱的汉诗佳作,不仅在文学实践中塑造了一个美与智慧兼具的罗敷形象,也为我们审视古代社会文化提供了一个窗口。一般认为,《陌上桑》反映了封建贵族阶级霸权社会话语时代的平民遭遇,肯定了平民的主体价值和反抗精神。在文学阶级观念的影响之下,这样的解读往往已经满足了文学评价的需要,但也恰恰是这种观念局限了我们进一步的思考:罗敷的反抗,借助的力量是什么?或者说支撑罗敷激起反抗信念并获得反抗成
劳动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是连通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职业世界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劳动教育逐渐从农村学校的教育实践中缺席。  笔者及所在团队着力通过实地调研与对话访谈,深度挖掘、细致剖析了当下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三课·三园·三师·三制”的创新实践探索。  一、内容重组:“学科课堂 主题课堂 田间课堂”,推进劳动教育“三课
我们的学者、企业家、官员到国外和同行交流,也许在智商上并不亚于对手,但就是在讲话时,离不开事前准备好的讲稿。一到现场对话,往往结结巴巴,而对方则谈笑风生,给人以相形见绌之感。这不但影响了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影响了大国形象。在国内则更是这样,连一个小型座谈会都要念稿子。不能即席对话,成为国人素质的一大缺陷。原因何在?在我看来,根源在于语文课,语文课程本来是文本、作文和口语交际的三位一体。现在文本和